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安全性和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12 0例高血压患者服用替米沙坦 40 -80mg/d ,连服 2 8周。每周测血压一次 ,试验前、试验末各查 2 4h动态血压、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 替米沙坦能有效降低血压 ,降压总有效率达 78% ,疗效显著 ,且可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p <0 .0 1)。结论 替米沙坦疗效确切 ,对左心室肥厚有逆转作用 ,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治疗120例给予替米沙坦每日晨40mg一次口服,4周后舒张压≤90mmHg增加到80mg/d,疗程28周。结果: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总有效78%,显效50%,有效28%,无效22%。总有效率78%。且  相似文献   

3.
替米沙坦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心肌肥厚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 (EH)左室肥厚 (LVH)的逆转作用。方法 :对 33例EH并LVH者给予口服替米沙坦片 4 0~ 80mg ,每日 1次 ,疗程 12周 ,每周测血压 1次 ,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LVH和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结果 :替米沙坦可有效降低EH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明显改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 ,且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P <0 .0 1)。结论 :替米沙坦能有效地控制血压 ,且对EH的LVH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4.
替米沙坦逆转老年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俊萍 《山东医药》2008,48(17):44-44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观察了替米沙坦逆转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12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男60例,女52例;年龄62~89(73.3±6.2)岁.高血压病史6个月~10a.超声心动图示均存在左心室肥厚(LVH).  相似文献   

5.
缬沙坦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缬沙坦逆转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高血压(EH)并左心室肥厚(LVH)的患者均给予缬沙坦80~16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记录血压,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PW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并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LVMI分别为150±21.60,146±21.2,130±20.43;治疗12个月LVMI、LVDd、IVST、PWT均明显减小(P<0.01),差异显著,且血压明显下降。结论:缬沙坦能有效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入选患者服用氯沙坦50 mg~100 mg/d,服药后采用超声心动图随访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左心室结构及功能改变.结果 63例中60例到达实验终点,超声心动图显示氯沙坦治疗12~24个月后可见左心室重量指数降低,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变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缩小,E/A增加而射血分数变化不大.结论氯沙坦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能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而对收缩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氯沙坦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入选患者服用氯沙坦50mg-100mg/d,服药后采用超声心动图随访6个3月,12个月,24个月的左心室结构及功能改变。结果 63例中60例到达实验终点,超声心动图显示氯沙坦治疗12-24个月后可见左心室重量指数降低,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和左心室后壁度变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缩小,E/A增加而射血分数变化不大。结论 氯沙坦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能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而对收缩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50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关左心室肥厚的病人服替米沙坦(40~80 mg/d,部分病例加用氢氯噻嗪6.25~12.5 mg/d),共20周.服药前、后分别测量血压及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50例患者血压由(160.7±13.1)/(100.5±6.4)mmHg降为(136.0±11.1)/(84.4±7.2)mmHg.P<0.01;左室重量指数由(129.8.0±16.2)g/m2降至(111.6±22.3)g/m2,P< 0.01。只1例发生轻度皮疹。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替米沙坦降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且对左室肥厚有不同程度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的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43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患者口服缬沙坦80~160mg,1次/d,治疗前后分别用标准的袖带水银柱测量血压两遍,用彩色Doppler超声心动图仪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43例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室重量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对左心室肥厚亦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华君  刘向阳 《山东医药》2007,47(16):51-51
高血压(EH)患者常出现左心室肥厚(LVH),LVH逆转与患者的预后有关。2004年3月~2005年9月,我们观察了左旋氨氯地平对EH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LVH的逆转作用。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EH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30~70岁。符合1999年WHO/ISH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在未服抗高血压  相似文献   

11.
缬沙坦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缬沙坦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过程中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抑制剂(TIMP-1)水平的影响及其与逆转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选择合并LVH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8例,给予缬沙坦治疗8个月,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中TGF-β1、MMP-1、TIMP-1水平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缬沙坦治疗后患者LVMI、血中TGF-β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为P<0.01);MMP-1水平显著升高(P<0.05);TIMP-1水平有下降趋势,但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与MMP-1呈显著负相关(γ=-0.5571,P<0.01)。结论缬沙坦逆转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TGF-β1、升高MMP-1水平有关;TGF-β1可能通过抑制MMP-1的表达来促进LVH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0月唐山市协和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患者126例,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超声心动图指标[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血浆内皮素1(ET-1)、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VST、LVPWT、LVEDD、LV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VST、LVPWT、LVEDD、LVMI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ET-1、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ET-1、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患者患者血压及血浆ET-1、NT-proBNP水平,逆转左心室肥厚,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左心室肥厚(LVH),其猝死发生率明显升高,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也相应增加,因此,临床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保护靶器官的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此,减轻和逆转左心室肥厚是降压治疗的重要目标。众所周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逆转LVH。我们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降压疗效,并以超声心动图检测评价其对LVH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降压疗效及对原发性高血压(EH)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方法对64例EH伴LVH者给予口服替米沙坦片每日40 mg~80 mg,每日1次,疗程20周,每周测血压1次,并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LVH和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变.结果与治疗前比较,64例EH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替米沙坦能有效地控制血压,且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们自1994年起对高血压患者加用倍他乐克治疗,随访至今,观察其降压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1994年1月至1996年1月间,我院高血压病门诊及住院患者80例,均为符合WHO诊断标准的Ⅱ期高血压,并排除肾性高血压可能。其中男69例,女11例,年龄47至78岁。平均61±0.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黄冈市英山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8例,均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连续治疗12周。比较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动脉弹性指标[包括大动脉弹性(C1)和小动脉弹性(C2)]、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指标[包括内皮素、瘦素及一氧化氮(NO)]、血清脂联素水平、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计算总有效率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治疗前,C1、C2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血清内皮素、瘦素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NO、脂联素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血清TC、TG、HDL水平低于治疗前,血清LDL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所有患者总有效率为92.6%,无一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米沙坦可有效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并提高动脉弹性,调节患者血脂代谢,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逆转作用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和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降压作用和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64例EH患者口服氯沙坦50mg,qd,为期1年。观察血压、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测血脂、血糖、尿酸和肝肾功能;并作二维超声心动图及Doppler频谱参数检测;取2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EH患者经氯沙坦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P<0.01)。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为111.9g/m~2±21.4g/m~2对102.1g/m~2±18.5g/m~2(P<0.001),差值为-9.84g/m~2;其中LVH组为136.0g/m~2±13g/m~2对109.5g/m~2±23g/m~2(P<0.001),差值为-26g/m~2。心房收缩期最大逆向血流速度(PA)值为38.5cm/s±7.2cm/s对35/s2cm/s±5/s2cm/s(P<0.01)。结论: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并且逆转左室肥厚,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8.
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逆转作用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和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降压作用和左室质量指数的影响.方法64例EH患者口服氯沙坦50mg,qd,为期1年.观察血压、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测血脂、血糖、尿酸和肝肾功能;并作二维超声心动图及Doppler频谱参数检测;取2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EH患者经氯沙坦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下降(P<0.01).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为111.9g/m2±21.4g/m2对102.1g/m2±18.5g/m2(P<0.001),差值为-9.84g/m2;其中LVH组为136.0g/m2±13g/m2对109.5g/m2±23g/m2(P<0.001),差值为-26g/m2.心房收缩期最大逆向血流速度(PA)值为38.5cm/s±7.2cm/s对35.2cm/s±5.2cm/s(P<0.01).结论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并且逆转左室肥厚,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咪达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逆转。方法:将137例伴LVH的EH患者随机分成咪达普利组、缬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设定血压达标值为收缩压(SBP)<140mmHg(1mmHg=0.133kPa)和舒张压(DBP)<90mmHg。3组患者分别口服起始剂量咪达普利10mg/d、缬沙坦80mg/d和咪达普利10mg/d加缬沙坦80mg/d。随访周期为2周,若血压未能达标,则增加剂量直至联合治疗,最大剂量为咪达普利20mg/d加缬沙坦160mg/d。3组患者均口服氢氯噻嗪12.5mg/d。总疗程24周。检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心率(HR)。结果:①3组治疗后24hSBP、24hDBP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而3组治疗前后24hSBP、DBP的降低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3组治疗后LVMI和HR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均P<0.01)。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LVMI和HR的降低幅度均分别大于咪达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咪达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在逆转LVH和抑制心脏交感活性方面较咪达普利或缬沙坦单药治疗具有更加显著的作用,且这些作用独立于降压疗效之外。  相似文献   

20.
徐明  李萍 《山东医药》2009,49(9):58-59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和逆转左心室肥厚(LVH)的作用。方法对8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LVH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超声心动图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P均〈0.05);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质量指数降低(P均〈0.05),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LVH并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