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萍  陈瑞珍 《免疫学杂志》2007,23(6):695-697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免疫损伤作用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树突状细胞是功能强大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连接固有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居于免疫反应的中心地位.树突状细胞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本文就病毒性心肌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以及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其在病毒性心肌炎免疫学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旨在为心肌炎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HLA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是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同种异体抗原,存在于人体的各种有核细胞表面,能识别"自己"和"非己",并通过免疫反应排除"非己",从而保持个体完整性。HLA分为Ⅰ类和Ⅱ类两大类抗原。HLA-DQ基因位于第六号染色体短臂的p21.3区域中,属于HLAⅡ类抗原,由α和β肽链组成,其中β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DC)是迄今所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是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和纽带,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和T细胞依赖的体液免疫反应,在免疫反应中处于中心位置.多糖作为一种生物免疫应答调节剂,对DC功能的影响近年来有所报道,主要包括多糖对DC表面分子的表达、细胞因子的分泌、吞噬功能、抗肿瘤免疫、多糖受体以及信号转导途径等方面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粘膜持续地暴露于大量种类繁多的抗原环境中 ,许多感染性病原体通过粘膜表面进入宿主 ,因此产生迅速有效的免疫反应对机体来说至关重要。大多数免疫反应产生的一个限制性步骤是抗原需通过辅佐细胞被提呈给T淋巴细胞 ,抗原的加工与提呈是免疫反应的一个中心事件。粘膜抗原可通过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和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提呈。  相似文献   

5.
粘膜抗原提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粘膜持续地暴露于大量种类繁多的抗原环境中,许多感染性病原体通过粘膜表面进入宿主,因此产生迅速有效的免疫反应对体来说至关重要。大多数免疫反应产生的一个限制性步骤是抗原需通过辅佐细胞被提呈给T淋巴细胞,抗原的加工与提呈是免疫反应的一个中心事件。粘膜抗原可通过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和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提呈。  相似文献   

6.
机体对入侵抗原的识别是启动固有免疫的关键步骤.当哺乳动物细胞受到微生物病原体感染后,细胞即通过表达多种胞质DNA受体来识别感染信号并激活多种信号转导通路.有效的免疫反应通常需要通过各亚细胞结构中的多种受体对抗原依次检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接连发现了STING、cGAS、DDX41、IFI16、LRRFIP1、DNA-PK、MRE11、DAI和AIM2等众多胞质DNA受体,并对其诱导干扰素产生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这将对更全面的认识固有免疫应答产生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1类复杂且具有异质性、可塑性的细胞,系"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S),也是体内主要的可激活"初始型"免疫反应的细胞.  相似文献   

8.
自噬是细胞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保护机制,不仅调节细胞代谢,在应激条件下,自噬通过降解并回收利用细胞成分促进细胞存活。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自噬作为监督机制将病毒抗原传递给富含免疫感应器的内体/溶酶体,激活固有免疫反应,自噬还可加工提呈病毒抗原激活适应性免疫反应,此外,自噬体本身就可降解病毒。然而,病毒为了逃避自噬,也进化出许多阻止自噬的方式。由于自噬的抗病毒作用,人们期望利用自噬对微生物感染进行治疗。本文对自噬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及其潜在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参予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即淋巴细胞。它们在抗原的激发下能进一步分化成为分泌各种球旦白的浆细胞或分化成为致敏淋巴细胞。这类细胞因为对抗原的反应有明显的专一性,所以是特异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第二类细胞具有捕获抗原、处理抗原并将  相似文献   

10.
人类白细胞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是一组展示在细胞表面分子,承担淋巴细胞识别和"抗原递呈"("antigen presentation").HLA通过识别"自己"和"非己"调控免疫反应,并因而成为移植排斥中的靶子.  相似文献   

11.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双链闭环DNA病毒,主要引起皮肤黏膜的良恶性增殖性疾病,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已被证实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病毒进入人体后,机体启动固有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来清除病毒。树突细胞、朗格罕氏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参与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抗原提呈、吞噬。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在清除HPV感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HPV也可以通过多种逃逸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清除,使得HPV感染持续存在,从而导致宫颈病变。因此,进一步深入明确机体感染HPV后所诱导的固有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免疫反应及免疫逃逸机制,对于下一步研发新药物、新治疗方法和新疫苗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HPV感染的机体免疫反应变化进行系统性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A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全反式维甲酸是维生素A的一种活性代谢物,它不仅调控固有免疫反应中的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和固有淋巴样细胞的功能,而且也调控获得性免疫反应中的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从而在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全反式维甲酸对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固有淋巴样细胞以及淋巴细胞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早期研究指出:与Mφ相关的抗原能有力地刺激免疫反应,但直到发现MHC约束性后,抗原提呈的本质才获正确评价.显然,诱发对各种蛋白质抗原的反应,T_H的激活是必要的一步,而T_H只能由表现Ia抗原的细胞提呈的抗原所激活.抗原提呈细胞上Ia抗原表达的调节,很可能是控制免疫反应的关键.这对Mφ及正常并不表达表面Ia抗原的细胞均适用.因  相似文献   

14.
小胶质细胞的免疫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胶质细胞是常驻中枢神经系统单核吞噬细胞家族的成员之一。他们与巨噬细胞有许多相同的功能和表形特征 ,参与脑内的固有免疫反应 ,而且能早于外周白细胞的渗透成为CNS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防线。小胶质细胞也能作为抗原提呈细胞 ,刺激T细胞活化、增殖。小胶质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启动或促进炎症反应在CNS内的进程 ,也能够表达许多细胞因子受体和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 ,这些受体的平衡在诱导和调节小胶质细胞的免疫功能上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 ,小胶质细胞也能受到神经元的调控 ,以阻止过度的免疫反应对神经元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DC作为一种有效的抗原递呈细胞 ,能够始动和调整免疫反应 ,产生两种相反的结果 :免疫反应和免疫耐受。装载抗原之后DC呈现出佐剂的性质 ,即疫苗的功能性成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DC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诱导外周免疫耐受。本文拟对DC应用于疫苗设计 ,触发外周免疫耐受治疗自身免疫病的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MHCⅡ类抗原的异常表达与自身免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十年代初期,人们发现T 细胞和B 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受MHCⅡ类抗原的限制。即T 细胞和B 细胞具有共同MHCⅡ类抗原时,才能发挥协同效应。同样,T 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亦受到MHCⅡ类抗原的限制,这种遗传限制性对于免疫反应的诱发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免疫组织化学的大量研究表明,在自身免疫病靶器官的上皮细胞膜上,异常地表达MHCⅡ类抗原,其作用可能与自身抗原的提呈、触发自身免疫反应有关。一、MHCⅡ类抗原的组织分布在人类,MHCⅡ类抗原的基因有四个  相似文献   

17.
小胶质细胞的免疫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胶质细胞是常驻中枢神经系统单核吞噬细胞家族的成员之一。他们与巨噬细胞有许多相同的功能和表形特征,参与脑内的固有免疫反应,而且能早于外周白细胞的渗透成为CNS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防线。小胶质细胞也能作为抗原提呈细胞,刺激T细胞活化、增殖。小胶质细胞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启动或促进炎症反应在CNS内的进程,也能够表达许多细胞因子受体和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这些受体的平衡在诱导和调节小胶质细胞的免疫功能上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小胶质细胞也能受到神经元的调控,以阻止过度的免疫反应对神经元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DC作为一种有效的抗原递呈细胞,能够始动和调整免疫反应,产生两种相反的结果:免疫反应和免疫耐受。装载抗原之后DC呈现出佐剂的性质,即疫苗的功能性成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DC可以作为一种工具来诱导外周免疫耐受。本文拟对DC应用于疫苗设计,触发外周免疫耐受治疗自身免疫病的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抗原进入机体后能诱发机体产生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因而有可能导致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由于机体的免疫反应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只是免疫反应过程中一个短暂的时相,随着抗原被机体清除,往往只遗留过量的抗体。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受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后,结局往往是这样。  相似文献   

20.
树突状细胞疫苗与泌尿系统肿瘤的生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航  宋波 《免疫学杂志》2002,18(Z1):164-167
肿瘤生物治疗的基本策略之一是激活肿瘤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T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这一过程必须要有抗原提呈细胞的参与.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极强,它能激活幼稚T细胞分化增殖,并建立初级免疫反应.近年来研究应用多种形式的抗原(肿瘤细胞裂解物、肿瘤蛋白、RNA等)负载树突状细胞,再将经过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回输入动物模型或人体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泌尿系统肿瘤的中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