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跟痛症是疼痛门诊的常见病之一 ,我院应用痛点阻滞加针刀 ,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跟痛症患者 86例 ,疗效满意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86例中男 37例 ,女 4 9例 ;年龄 4 1~76岁 ,平均 5 4岁 ;病程最短 2周 ,最长 6年 ;单足跟痛 5 1例 ,双足跟痛 35例 ;X线片异常者 6 9例 ,其中跟骨刺 6 1例 ,跟骨滑囊炎 13例 ,跟骨脂肪垫炎 12例。对照组 4 0例 ,男 16例 ,女 2 4例 ;单足跟痛 2 8例 ,双足跟痛 12例 ;其余一般情况与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1 2 临床表现1 2 1 跟骨刺 站立或走路时跟骨底面疼痛 ,休息…  相似文献   

2.
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跟痛症6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痛症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自 1993年以来 ,作者根据远道循经取穴的原则 ,采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跟痛症 6 8例 ,并与单纯采用针刺疗法治疗 5 4例作为对照组 ,经临床比较发现 ,治疗组较对照组效果为佳。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2 2例患者均来自门诊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6 8例 ,男2 1例 ,女 47例 ;年龄最小 38岁 ,最大 81岁 ;病程最短 2 9天 ,最长 14年 ;疼痛部位足跟内侧 19例 ,足跟外侧 11例 ,足跟正中、下部 38例 ;X线示均有跟骨骨刺生长。对照组 5 4例 ,男 18例 ,女 36例 ;年龄最小 40岁 ,最大 79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2年 …  相似文献   

3.
中药外敷治疗足跟痛3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跟痛是骨外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又称跟痛症 ,以往多认为本病是由于骨质增生或骨刺形成引起 ,治疗一般采用封闭和理疗为主 ,口服药物次之 ,但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笔者在 1 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 ,运用中药外敷治疗 386例病人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86例中 ,男 1 2 6例 ,女 2 6 0例 ;发病时间最短 5d ,最长者达 1 0浕 ,以半年内者居多 ;年龄 2 0岁以下 2 0例 ,2 0岁~ 40岁较多 ,占 2 0 8例 ,40岁~ 6 0岁次之 ,占 1 4 4例 ,6 0岁以上者 1 4例 ;双足跟均痛者 46例 ,单足跟痛者 34 0例。2 治疗方法2 1 药物配制 取…  相似文献   

4.
裴宏 《中国民间疗法》2007,15(11):20-20
跟痛症是足跟部周围疼痛疾病的总称,好发于中老年人,一般由跟骨骨刺、跟腱滑膜炎、跖腱膜炎、跟下脂肪垫炎、跟下滑囊炎等引起。我科自2003年以来采用中药外敷治疗(跟部骨折、骨骺炎、骨髓炎、结核、肿瘤、跟腱断裂等不在本法治疗范围)跟痛症,效果明显,且经济、实惠、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26例,男24例,女2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4岁;发于单足24例,双足2例;病史最长3年,最短1周;治疗时间最长50天,最短5天。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治疗大法,自拟方药如下:制川乌30g,制草乌30g,乳香30g,没药30g,透骨草60g,伸…  相似文献   

5.
痛点封闭加药饼灸治疗跟痛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跟痛症是中老年的常见病 ,自 1998年以来 ,我们采用封闭加药饼灸治疗跟痛症 5 6例 ,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6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 9例 ,女 47例。 40岁以上 5 1例。病程最短 1周 ,最长 3年。单侧发病者 48例 ,双侧 8例。检查在跟骨跖面、跟骨结节与跖筋膜附着处或足跟处有 1~ 4个压痛点 ,伴足底肿胀 11例 ,X线片检查 48例跟骨有骨刺形成。2 治疗方法2 .1 痛点封闭 用地塞米松 5~ 10 mg,2 %利多卡因 1~ 2 m l,严格消毒后由压痛点进针深达筋膜行局部封闭。 5天 1次 ,一般 2次。2 .2 药饼灸法 药用生川乌、生草乌 …  相似文献   

6.
电针女膝穴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足跟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足跟痛多为足跟部软组织损伤引起或骨质增生所致 ,常见于跖筋膜劳损或跟骨骨刺形成 ,临床中应用电针女膝穴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本症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中 ,男 2 4例 ,女 44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78岁 ,60岁以上者 40例 ;病程最短 8d ,最长 6浕 ;X线跟骨摄片 ,2 1例提示跟骨骨质增生或骨刺形成。1 2 诊断要点 足跟下或足心疼痛 ,足底有紧张感。有的坐后站立时 ,如履针毡 ,行走跛行 ,行走一段时间后症状减轻 ,有的劳累后疼痛加重 ,不耐久立远行 ,得热痛减 ,遇寒痛增。检查 :跟骨结节前缘压痛明…  相似文献   

7.
跟痛症多由跟骨结节部长期持续牵拉引起慢性损伤而致疼痛 ,多合并跟骨结节部骨刺增生或脂肪垫增厚、硬化。本病常见于 40~ 65岁的中老年人 ,尤其是体型肥胖的女性。以早晨站立或行走时足跟疼痛最为明显 ,不敢着地 ,稍行走后痛感可减轻 ,久站久行后则痛益甚 ,严重者行走呈跛行。笔者从 1 996年~ 1 99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 50例 ,取得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50例 ,男 1 8例 ,女 32例 ;年龄 40~ 65岁 ,平均 51岁 ;病程最短 8天 ,最长 3年 ;单足跟痛38例 ,双足跟痛 1 2例 ;有急性致伤史者 6例 ;X光检查跟骨结节前方…  相似文献   

8.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我科从 1996年至今 ,用阿是穴注射加川芎外用治疗足跟痛 ,现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3 5 6例患者 ,其中男 186例 ,女 170例 ;年龄最小 3 8岁 ,最大 76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2 5年。其中跟骨骨刺10 6例 ,跟腱腱围炎 2 4例 ,跟部滑囊炎 68例 ,脂肪纤维垫炎78例 ,跖腱膜炎 80例。治疗方法1.水针取 5 ml一次性注射器 ,抽取曲安奈德注射液 40 m g加布比卡因注射液 2 5 mg( 2 ml) ,取患侧压痛最明显处 ,待有针感后 ,回抽无血时 ,方可缓慢注药 ,每穴 0 .5 ml~ 1ml,出针后 ,消毒干棉球压…  相似文献   

9.
足跟痛大都由于跟骨骨刺、跟腱滑囊炎、跟腱周围炎、跟骨脂肪垫炎、跖筋膜炎、跟骨压缩骨折、跗管综合征等病症引起。属中医“骨痹”范畴。云南省名中医 ,云南省首批中医药师带徒导师管遵惠主任医师应用“跟痛六平穴”配合“骨痛灵洗方”治疗本症 ,疗效显著。现根据导师临床经验 ,结合自己学习体会 ,整理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68例中男 45例 ,女 2 3例 ;年龄最小 32岁 ,最大 78岁 ,60岁以上者 46例 ,占 67.65% ,平均年龄57.8岁 ;病位左足 34例 ,右足 2 3例 ,双足 1 1例 ;病程最长 5年 ,最短 7d。X线摄片提示 1 8例患者有跟骨…  相似文献   

10.
滚跟疗法配合熏洗治疗跟痛症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乙凤 《河南中医》2007,27(11):51-51
近年来,笔者用滚跟疗法配合熏洗方熏洗治疗跟痛症12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共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32岁,平均47岁;病程最短7 d,最长5 a,平均2 a;双侧35例,单侧85例。发病原因:跟骨骨质增生27例,跖筋膜炎55例,足跟滑囊炎38例。中医辨证:寒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22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神经麻痹 ,亦称面瘫 ,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常见多发病 ,以成年人多见 ,好发于冬春及夏季 ,在临床上可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面瘫两类 ,本篇介绍的是以周围性面瘫为主。笔者1 9 75~ 1 999年采用针灸治面瘫数百例 ,现在就资料记载 2 66例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迅速 ,于数小时至 5天内症状可达高峰 ,多数患者在发病时可有患侧耳后乳突部疼痛或按痛 ,患者常在清晨起床洗漱时发现口面歪斜 ,患侧面部麻木或失去知觉 ;额部皱纹消失 ,眼睑闭合不全 ,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被牵向健侧 ,患侧不能作蹙额 ,皱眉 ,闭眼 ,吹口哨…  相似文献   

12.
带状疱疹俗称“蛇串疮” ,是一种在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 ,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皮肤上有红斑水疱 ,累累如串珠 ,每多缠腰而发 ,故又名缠腰火丹。本病多发于春秋季节 ,以成年患者为多 ,常突然发生 ,集簇性水疱 ,排列成带状 ,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 ,伴有刺痛 ,好发于腰胁、胸、颜面、大腿内侧等部位。笔者治疗带状疱疹 3 6例 ,采用中医治疗及护理 ,疗效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带状疱疹患者 3 6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1 4岁 ,男性 1 4例 ,女性 2 2例。诊断要点为 :发病时常有带索状皮肤刺痛 ,集簇性水疱 ,常发于身…  相似文献   

13.
习医者莫不先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证地本”。及至行医莫不遵“善诊者,察色脉,先别阴阳”。然临证真正能够明辨阴阳,谈何容易。吾业师曾言:“医者众多,真能辨阴阳者有几?有为医几十年不明阴阳者”。初不以为然,认为师言过偏,自持经言已背育无遗,分明阴阳何难。行医数载,方感师言诚笃,辨阴阳难矣。体会到分辨阴阳难非难,难者深详非者浅。因为疾病的过程是十分复杂性的;病因有风、寒、暑、湿、燥、气、血、痰、食、虫、郁、疫疬、七情、劳伤等;病位有表、里、卫、气、营、血、三焦、六经、脏腑等;病性有寒、热、温、凉、噪、湿等:病机有虚、实、盛、衰、出、入、升、降、进、退等:更有真热假寒,下虚上实,真寒假热,真虚假实,寒热错杂,宿疾新感等。能从这样复杂的情况和不断变化之中综合,归纳,概括出阴阳属性,需要根基扎实,积累经验,耐心细致,四诊详尽。  相似文献   

14.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笔者根据经络学说进行辨经分型、取穴施治,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带状疱疹是一种神经和皮肤同时受累的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此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 ,并沿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 ,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病毒被激活而沿神经轴索到达相应神经后支配的皮肤 ,而产生皮肤损害 ,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 ,产生神经痛。带状疱疹是以皮疹和神经疼痛为特征的皮肤病 ,其中以疼痛为主。所以治疗时自始至终都应以止痛为首要 ,特别是老年人 ,更应以镇痛为治疗的关键 ,本病最易遗留神经痛 ,运用针刺加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可迅速缓解疼痛 ,缩短病程 ,并减少后遗神经痛。我科自 1 9…  相似文献   

16.
书讯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笔者根据经络学说进行辨经分型、取穴施治,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腱鞘囊肿是多发病,多发生于腕、踝关节周围,以腕关节为多见.我们以针刺拔罐法,治疗了50例腱鞘囊肿患者,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48岁.腱鞘囊肿最大如红枣,最小如杏核,囊肿高于皮肤,不红,轻按有酸胀的感觉,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保留灌肠联合固本益肠片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美沙拉嗪口服,同时给予康复新和麦滋林保留灌肠,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固本益肠片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4%,对照组有效率为7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0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保留灌肠联合固本益肠片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3年10月~2009年12月将127例动脉硬化闭塞症(脱疽)脉络瘀热证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用自拟中药动脉灵合剂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火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3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加火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103例更年期综合症患者选用五脏俞穴、神门、三阴交等行复式补泻法,配以火针刺法治疗.结果:经三个疗程治疗,临床痊愈35例(34.0%),好转40例(38.8%),有效40例(20.4%),无效7例(6.8%),总有效率为93.2.结论:本法有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作用,是治疗更年期综合症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在临床上有推广作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