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针对子宫BLynch缝合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对术中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运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107例,其中Blynch缝合的79例,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的14例,两种方法联合的14例。对其术中出血量、产褥病率、产后出血率、术后回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107例患者中除一例Blynch缝合的患者回病房出血过多,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仍出血过多,实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其余患者均成功止血,无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回访恢复良好。结论子宫BLynch缝合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治疗术中大出血效果良好,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4例。A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B组采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及宫腔填塞纱条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和产褥病率等各方面情况。结果A组病例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732.5±232.7)mlvs.(1217.2±451.3)ml]和产褥病率(16.7%vs.37.5%)均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无1例需再次手术或子宫切除,无并发症发生,子宫复旧、月经复潮时间无异常。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及安全易行等诸多优点,既能治疗产后出血,又可避免切除子宫,并能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在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剖宫产术中对直径≥5cm的子宫肌瘤或多发性肌瘤患者(观察组),剔除肌瘤前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并与72例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对照组)进行术后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24h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产褥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前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中、术后出血量减少。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简单迅速,止血效果确切,以后再通不影响再次妊娠,临床医师易掌握。  相似文献   

4.
蔡艳林  白军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48-2250
目的 比较子宫动脉结扎术、B -lynch术、欣母沛(通用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子宫动脉结扎术、B-lynch术、髂内动脉结扎术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产后出血患者分为两组,行子宫动脉结扎术、B-lynch 术、欣母沛治疗38例,行子宫动脉结扎术、B -lynch术、髂内动脉结扎术22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2、24h出血量,产后出血,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妊娠率,月经恢复,子宫复旧,子宫卵巢血供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结扎术、B-lynch术、欣母沛与子宫动脉结扎术、B-lynch术、髂内动脉结扎术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病率少.欣母沛联合治疗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改良B-lynch缝合术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12年9月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53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配合的正确护理方法;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取同期传统剖宫产术术后的护理,并进行两组术后阴道流血量、月经干净时间以及子宫复旧时间的情况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减少,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月经干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时间短,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子宫复旧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经χ2检验,两组无差异性(P〉0.01)。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医疗救治措施到位的情况下,配合正确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及生活质量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效果。方法我院剖宫产术中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大出血的患者36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行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对照组17例行B-lynch缝合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出血量、总输血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出血量、总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治疗中,子宫体双侧弓形动脉缝扎术联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止血效果明显,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7.
耿少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2):1816-1817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及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中产后大出血经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均在6~8天出院,腹壁切口一期愈合。结论: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达到了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大出血的目的,且方法简单有效,既保留了产妇的生育功能,又不影响产妇以后的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子宫压缩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实行按摩子宫、应用促宫缩药物等常规处理,效果不明显后,对照组采用宫腔填塞法及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子宫压缩缝合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应用子宫压缩缝合术治疗因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止血迅速,术后感染几率低,并发症少,安全宜行,并能降低子宫切除几率,保留生育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应用.方法 对18例剖官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者经常规止血方法无效后.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 经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18例患者全部止血成功,保留了子宫,子宫复旧良好,随访月经均恢复正常.结论 改良B-Lynch缝合术安全有效、简单易行、止血迅速,是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冰盐水冷敷联合动脉上行支结扎和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77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8)与观察组(n=39)。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宫腔纱布进行填塞,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冰盐水冷敷联合动脉上行支结扎和子宫背带缝合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36%(53/55),显著高于对照组73.58%(39/53)(P<0.05);(2)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2 h及24 h阴道出血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64%(12/53),观察组为7.27%(4/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冰盐水冷敷联合动脉上行支结扎和子宫背带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治疗剖宫产术重度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适应证、方法、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7年6月剖宫产分娩的86例重度产后出血中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35例。结果:35例重度产后出血均在采取按摩子宫、热盐水填塞及宫缩剂的应用等无效时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其中30例止血有效,5例行B—lych缝扎后止血有效。结论:正确掌握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是剖官产术重度产后出血中止血的一种方法,简单迅速,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任秀蓉  何方  陈欣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35-1937
目的:探讨改良式B-Lynch缝合加双侧子宫动脉上行肢结扎术在治疗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出2000年5月~2005年5月我院剖宫产术宫縮乏力出血的患者102例为对照组,与2005年6月~2009年3月因宫縮乏力出血的病例在剖宫产术中施行改良式B-Lynch缝合加双侧子宫动脉上行肢结扎的患者102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胎儿娩出后均常规应用宫缩剂(缩宫素,卡孕栓,米索前列醇).观察患者术后阴道出血量、输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月经恢复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内出血量、术前术后24 h内血红蛋白(Hb)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输血量和观察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月经恢复经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0个月,观察组患者未见特殊并发症出现.结论:应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能有效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发生,方法简单、快捷、有效、安全,可避免失血性休克、输血,DIC等不良结局的发生,能有效避免子宫切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剖宫产术中出现宫缩乏力而导致产后出血的病例35例,其中15例进行改良B-lynch缝合术(A组),另20例作为对照组未行该术(B组),对两组进行比较和回顾性分析。结果A组出血量、输血率、输血量均明显少于B组;A组术后血红蛋白明显高于B组。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操作简便,效果肯定,对治疗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有重要的运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16例,将其分为研究组(10例)和对照组(6例),对照组患者先进行常规止血方法,无效时做子宫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止血方法无效时立即进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观察两组止血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及康复情况。结果研究组中有9例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1例行单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子宫切除例数及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观察组(P〈0.05)。研究组输血率为70.0%,切口感染率为10.0%,无一例行子宫切除术;观察组输血率为83_3%,切口感染率为16.7%,有1例行子宫切除;所有患者均无邻近脏器损伤。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应用于剖宫产术中止血有效、迅速,操作简单,无并发症,及早应用可避免增加输血和感染的发生,同时可以保全子宫.是在剖宫产术中出血一般治疗方法无效时的一项快速、有效而实用的产科技术.也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子宫浆肌层缝扎加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取某院剖宫产术中子宫腔内出血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子宫浆肌层缝扎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与对照组(子宫按摩联合催产素常规止血)各35例,比较观察指标、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率(5.71%)较对照组(22.85%)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血性恶露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短,研究组并发症率(8.57%)低于对照组(28.57%),研究组治疗效果(97.14%)高于对照组(82.8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术中子宫腔内出血患者采用子宫浆肌层缝扎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治疗能减少产后出血量与产后出血发生率,缩短血性恶露消失时间,减少并发症且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腔球囊压迫、B-Lynch缝合术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急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妇产科救治的179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止血方法分为宫腔球囊压迫组98例、B-Lynch缝合术81例,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止血效果.结果 宫腔球囊压迫组的手术时间长于B-Lynch缝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球囊压迫组的即刻止血率、术后24 h的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B-Lynch缝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球囊压迫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量均显著低于B-Lynch缝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球囊压迫组的子宫切除率、术后病率显著低于B-Lynch缝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球囊压迫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的低于B-Lynch缝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产后出血急救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止血效果优于B-Lynch缝合术.  相似文献   

17.
王小芹 《中国医药科学》2013,(20):205-206,210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官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大出血的患者,其中研究组11例,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止血,对照组14例,采用传统方法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成功率、产褥病率、血红蛋白变化,以及术后月经来潮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产褥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月经来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明显,且操作简单安全,适合基层医院使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子宫下段环扎治疗难治性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难治性剖宫产术中出血50例患者,所有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且处于休克状态不能控制出血时,按照止血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早治组25例采用子宫下段环扎治疗难治性剖宫产术中出血;迟治组25例采用药物治疗剖宫产术中难治性产后出血,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早治组25例子宫下段环扎治疗难治性剖宫产术中出血,止血有效率为100%,术后子宫恢复好,缩短住院时间,保留了子宫及其生理功能,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迟治组25例采取药物治疗欠佳后再实施子宫下段环扎治疗难治性剖宫产术中出血的止血效果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早治组与迟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下段环扎治疗难治性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研究止血简单易行,止血迅速且安全可靠,疗效佳,患者可完全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可代替子宫切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能够更有效的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有显著的优点及妇产科的实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化颗粒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及泌乳的临床疗效。方法 16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观察组8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低频电脉冲进行治疗;观察组术后在低频电脉冲进行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新生化颗粒。测量2组治疗前后子宫底高度,观察恶露量、类型及持续时间,子宫复旧情况,统计临床疗效,比较两组24,48 h泌乳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子宫底高度比明显缩小,术后5 d内恶露量、血性恶露比例与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术后5,42 d子宫大小均显著缩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显著高于对照组71.1%;术后48 h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新生化颗粒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可以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及乳汁分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