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多单独存在,也可与其它心血管畸形并存。我院1970~1985年共施行动脉导管结扎术142例,男41例,女101例;10岁以下35例,10岁以上107例。其中单纯结扎术141例(226号线结扎),室间隔缺损加动脉导管未闭1例,在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缝合。142例经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治疗55例姜克勤(淄博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255036)关键词动脉导管;动脉导管未闭;外科治疗我院1987年4月~1996年12月收治动脉导管未闭55例,现将治疗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45例;年龄...  相似文献   

3.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高原地区发病率尤高,占各类先天性心脏病首位,而且多合并有程度不等的肺动脉高压/一般多采取开胸结扎或切断末闭动脉导管手术,仅对个别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则在体外循环深低温微流量下,行动脉导管肺动脉端内口缝合方法。近十几年,青海地区施行上百例P、D、A手术,获得满意疗效。本文报告开胸结扎或切断P、D、A手术有关配合及护理方面体会。l手术前护理1.l心理护理:P、D、A患者以2~IO岁手术者较多,也有少数成年病人。虽然大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但由于家属或病人知道…  相似文献   

4.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胜才 《四川医学》1997,18(6):398-400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华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610041)唐胜才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成人和年长儿童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等是众所周知的。近年研究证明,早产儿PDA的发生率特别高,可达80%~90%,而且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成人...  相似文献   

5.
1987年9月至1992年2月对14例动脉导管未闭在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切口缝闭动脉导管,疗效满意。作者强调术中要深低温微流量灌注,采取综合措施对防止发生气栓是有效的,并对手术适应症、手术基本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Amplatzer封堵器封堵动脉导管未闭 (PDA)前后心脏内分泌功能有何改变 ,从一个侧面来了解封堵器对心脏活动是否存在不良影响 ;从而探讨该堵闭方法的安全性。方法  2 7例PDA需应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治疗患儿在封堵前、封堵后 1~ 2天和封堵后 4~ 6周分别进行血浆心钠素、心指数和钠排泄分数测定。结果  2 7例PDA患儿封堵前血浆心钠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封堵后 1~ 2天血浆心钠素又有增高且明显高于封堵前和正常对照组 (P <0 .0 5 )。心指数在封堵前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封堵后 4~ 6周 (P <0 .0 5 )。钠排泄在封堵后 1~ 2天明显增加 (P <0 .0 5 )。血浆心钠素、心指数和钠排泄分数在封堵后 4~ 6周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该方法封堵PDA不会改变心脏内分泌活动 ,相反通过纠正异常通道 ,使心脏内分泌活动恢复正常。从一个侧面反映该堵闭方法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右位心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二例报告骆金华朱秉智陈广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南京210029)关键词右位心;动脉导管未闭右位心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迄今为止文献报告很少。我院自1959年开展心脏手术以来共收治2...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13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手术治疗,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方法:左后外侧开胸,单纯结扎77例,加垫结扎8例,单纯胸膜外结扎12例,体外循环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动脉导管33例。结果:本组无死亡。动脉导管结扎后再通3例,1例再手术,另2例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水平有微量的左向右分流,无需再手术,喉返神经损伤1例。结论:我们认为有心脏复合畸形,严重肺动脉高压需在体外循环下手术,鹕膜外处理导管最适用于小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蘑菇伞封堵器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DA)后心脏内分泌功能的改变。 方法 对33例单纯PDA患儿应用蘑菇伞封堵器封堵前、封堵后1~2天和封堵后4~6周分别进行血浆心钠素(ANP)、心指数(CI)和钠排泄分数(FENa%)测定分析。 结朵 33例患儿封堵前血浆心钠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封堵后1~2天血浆心钠素又有增高且明显高于封堵前和正常对照组(P<0.05)。心指数在封堵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封堵后4~6周(P<0.05)。钠排泄在封堵后1~2天明显增加(P<0.05)。血浆心钠素、心指数和钠排泄分数在封堵后4~6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 结论 蘑菇伞封堵器封堵PDA不会改变心脏内分泌活动,相反通过纠正异常通道,使心脏内分泌活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PDA)以往的治疗方法是开胸做导管结扎 ,该手术创伤大 ,风险大 ,痛苦大 ,恢复慢。我科 1 996~ 2 0 0 3年 1月对 5例PDA患儿行导管介入治疗[1],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5例患儿都是在正常体检或疾病体检时被发现 ,经过心脏X线检查 ,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而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PDA。其中男 2例 ,女 3例 ,年龄 4~ 1 1岁 ,PDA内径 3~ 5mm。堵塞方法 :海绵塞法 2例 ,弹簧圈法 2例 ,动脉导管封堵器 1例。1 .2 方法在局麻或全麻下经皮穿刺股动脉或股静脉 ,行心导管术…  相似文献   

11.
12.
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治疗60例报告广东省番禺市人民医院外科(511400)陈锡根,林肖松,杨炳光动脉导管未闭为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多并发其他畸形。我院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及正确处理并发症获得满意效果,手术闭合动脉导管60例无一例死亡。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Amplatzer或可控弹簧栓子堵闭 7例PDA ,PDA最窄直径 2— 4 .7mm ,平均 3.5mm。结果均获成功。 3个月随访封堵器无移位 ,无残余分流。结论介入治疗PDA安全可靠 ,效果好 ,损伤小。  相似文献   

14.
<正> 动脉导管未闭(PDA)常须要外科手术治疗,但其术式选择迄今未有定论。现就我院1987年6月~1994年12月收治的57例手术治疗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 本组患者 57例中男14例,女43例;年龄2~40岁(15.44±3.20);体重 9.8~56kg(30.10±4.32);41例可闻及连续性杂音,11例以收缩期杂音为主,5例杂音不明显,均经彩超证实为 PDA。经测定肺动脉高压 14例,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EKG示左室肥大劳损12例,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治疗原则为防止心内膜炎及心力衰竭,无自然闭合可能的应及早行根治性治疗.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分析249例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PDA)的外科治疗,探讨其各种术式及适应证。方法 单纯性PDA患者232例,其中采用双重结扎术158例,双重结扎+贯穿缝扎28例,双重结扎+主动脉端荷包缝扎25例,切断缝合8例,体外循歪下切开肺动脉缝扎动脉导管内口13例;PDA并发心内畸形17例,均行一期根治术。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动脉导管结扎后再通仅一例。结论 动脉导管形态、肺动脉高压的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心内畸形是确定手术方式的重要依据。结扎法操作简单可靠,适合于大多数单纯性PDA;切断缝合法风险大,应慎选;合重度肺动脉高压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者应大体外循环下缝扎;合并其他心内畸形者应行一期手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在体外循环下治疗13例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资料。本组6例经肺动脉干切开直视下缝闭动脉导管;5例经心包游离结扎或切断缝合导管;2例经迷走神经后切断缝合导管。术后病人全部成活,3例病人在心尖区残存Ⅱ/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相似文献   

19.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riosus,PDA)是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近几年研究证明,早产儿PDA的发生率可达80%~90%,而且胎龄愈小,出生体重愈低,发生率愈高.本院于2004年对早产儿且体重在(1 050~1 200)g的极低体重儿实施开胸结扎未闭动脉导管手术3例,手术均获成功,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乔峻  木拉提 《新疆医学》1994,24(3):157-158
心室隔缺损(USD)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发生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6%。自1981年2月至1992年5月,我们对6例USD合并PDA、并发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了一期手术治疗,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