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工神经移植物丝素蛋白导管的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人工神经移植物丝素蛋白导管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将丝素蛋白导管植入兔子皮下,术后4周、8周、12周、24周取材,切片,HE染色,观察局部组织反应。结果大体观察和组织切片观察,局部组织反应轻,纤维包裹逐渐变薄,丝素蛋白导管至24周完全降解。结论丝素蛋白导管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理想的人工神经移植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丝素蛋白(silkfibroin,SF)表面修饰对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细胞相容性的影响。方法以骨髓基质干细胞(marrowstromalstemcells,MSCs)复合sF表面修饰的HA或单纯材料培养制备组织工程骨,观察MSCs的黏附和生长情况、检测细胞活力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1。P)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MSCs在材料表面和孔隙内均可黏附和生长,黏附于sF修饰HA的细胞活力和ALP活性明显高于未经SF修饰组。各组细胞周期未见明显变化,未见异倍体细胞。结论sF表面修饰对HA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有明显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构建生物人工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生物人工神经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用自体雪旺氏细胞、Ⅳ型胶原及可降解的聚乳酸导管构建生物人工神经,桥接10mm缺损的鼠坐骨神经,对照组行自体神经移植,术后8周,2组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实验组再生神经纤维数、再生轴突恢复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均同对照组相近。结论:实验构建的生物人工神经能有效的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作为一种新的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法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将几丁糖、聚乳酸两种材料结合,试图研制出一种理化性质、生物相容性俱佳的神经导管材料.材料和方法:第一部分: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的研制及其物理性能测试.将2%几丁糖与0.5%聚乳酸以不同的比例化合反应后制成导管.力学实验检测不同比例制成导管的强度和韧性,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最佳比例,并进一步测定该复合材料的其它物理性能.第二部分: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检测.用细胞增殖度实验评价新材料的细胞毒性.用最大剂量法豚鼠致敏实验测试新材料致敏性.结果:2%几丁糖与0.5%聚乳酸以5∶1(体积比)比例混合反应制成的新材料,其各项物理性能符合制备神经导管要求.在细胞毒性实验中,复合材料浸提液培养2天后及5天后,细胞相对增殖度(RGR)为83.67%,96.41%.致敏实验显示新复合材料浸提液致敏率为0级.实验证明新复合材料无细胞毒性、无致敏性.结论:几丁糖、聚乳酸通过适当比例结合制作的复合生物材料具有良的物理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符合制备神经导管的理化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管化人工神经导管修复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 将成年雌性SD大鼠18只,制成14 mm的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用不同的材料修复缺损.A组:自体神经修复组;B组:普通PGLA神经导管修复组;C组:血管化人工神经导管修复组.术后行大体观察;术后6、12周行肌电图和再生神经轴突检测,评价神经修复效果.结果 术后6、12周,C组与B组相比,神经传导速度快,动作电位振幅大,再生神经轴突数量多且质量高,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化人工神经导管能促进神经再生,有效地修复长段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6.
丝素膜代人工硬脑膜的组织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丝素膜为人硬脑膜修补材料的可能性。方法 取新西兰兔额顶部正中切口 ,作双侧颞顶部开颅术 ,在手术显微镜下 ,剪除兔硬脑膜和蛛网膜 1.0cm× 0 .8cm ,硬脑膜缺损处分别用牛心包和不同的丝素膜膜修补。结果 术后无伤口感染、脑膜炎及抽搐现象 ,行为及进食无异常变化。早期 ,局部炎症反应轻微。晚期 ,呈轻度慢性炎性反应 ,致密丝素膜与脑皮层之间可见薄层假膜形成。脑皮质形态正常。结论 对制作工艺加以改进 ,丝素膜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脑膜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7.
丝素蛋白作为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介绍丝素蛋白作为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及前景。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关于丝素蛋白生物材料的研究文献,对丝素蛋白生物材料的性能及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丝素蛋白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支持多种细胞的黏附、分化和生长,可应用于人工韧带、血管、骨、神经组织等方面。修饰改性后的丝素蛋白可更好地应用于组织工程。结论丝素蛋白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丝素蛋白是一种天然纤维蛋白, 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降解性能和力学性能可调、宿主炎症反应小、成本低、易制备等特性, 是创面修复的理想基质材料。丝素蛋白可单独使用, 也可将其同其他材料复合, 制备成支架、水凝胶、膜、功能贴片和微针等不同材料, 满足不同创面修复需求, 调控创面修复过程, 在皮肤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急剧增加。同其他天然材料相比, 丝素蛋白通过改善不同时期的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行为来促进组织再生和创面修复, 表现出不同维度的独特优势。综合近年来丝素蛋白创面修复材料研究的进展, 该文重点阐述丝素蛋白及其复合材料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周围神经损伤在外伤患者中发生率为1.2%~2.8%,周围神经损伤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器官之间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神经元通讯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1].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显微外科手术进行神经外膜无张力缝合,在无法达到端端缝合的神经缺损的情况下,自体神经移植是金标准.然而自体神经移植的供体神经源有限、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奥美定 )是否产生接触性皮肤变态反应的潜在性。方法 采用皮肤致敏试验的最大剂量法 ,即选用健康白色豚鼠 ,分别于皮内注射生理盐水、材料浸提液、5 %甲醛溶液 ,于末次致敏后17天攻击 ,1小时、2 4小时、48小时观察有无红斑、水肿现象 ,并计算致敏率。结果 奥美定的致敏率为 0。结论 奥美定无皮肤致敏的潜在性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9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22例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C+S组),23例采用单纯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S组),比较2组镇痛效果及穿刺并发症。结果 C+S组操作时间(6.3±3.0)min,明显短于S组(11.5±7.0)min(t=-3.212,P=0.002)。经股神经管推注0.25%罗哌卡因20 ml后15 min麻醉效果差异无显著性(Z=-0.462,P=0.644)。术后静态VAS评分(RVAS)、主动功能训练VAS评分(IVAS)和持续被动功能训练VAS评分(PVAS)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S组5例穿刺部位皮下淤血,C+S组无皮下淤血病例(P=0.049)。术后C+S组需要单次推注利多卡因4例,S组为5例,差异无显著性(χ2=0.000,P=1.000)。术后72 h哌替啶用量C+S组与S组差异无显著性(Z=-0.069,P=0.94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同时可以减少穿刺导致的术后皮下淤血。  相似文献   

13.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上肢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皮肤组织扩张术修复与重建皮肤软组织与深部组织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创伤后皮肤软组织及深部结构损伤者,利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首先修复皮肤软组织,待扩张器取出时即刻修复皮肤缺损与重建深部缺损的组织。重建手术包括肌腱移位、构解术,周围神经移植及/或松解术,关节松解术,截肢残端修整术等。结果 术后6个月随访,重建的皮肤在质地、色泽、弹性等方面与正常皮肤相近;肌腱松解术后肌腱活动度恢复的优良率达到87.5%(TAM法评价)。结论 传统方法将修复创伤后皮肤软组织与重建深部组织缺损分二期进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具有缩短疗程、提供扩张后增加的皮肤面积及同期重建功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粤北地区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方法 采用变应原皮肤 点刺试验对我科门诊866例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慢性荨麻疹675例和慢性湿疹191例)进行30种标 准变应原(吸入组14种,食物组16种)检测,设0.1%组胺为阳性对照液,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液,分 析各组变应原分布特点以及不同性别阳性率。结果 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吸入组变应原阳性率最高的 前5位为屋尘螨(81.33%)、秋季花粉(81.19%)、夏季花粉(78.67%)、蚕丝(77.93%)、冬季花粉 (75.26%);在慢性湿疹患者中,屋尘螨的阳性率最高(74.35%),其次是蚕丝(72.25%)、秋季花粉 (69.11%)、冬季花粉(67.02%)、兽羽毛(65.45%);男性慢性荨麻疹患者兽羽毛、秋季花粉、狗毛 的阳性率高于女性(P <0.05),慢性荨麻疹和慢性湿疹患者的食物组变应原阳性率排名前5位相同,依 次为黄豆、墨鱼、虾、塘鱼、鱿鱼(P <0.05)。结论 屋尘螨、花粉、蚕丝、黄豆、墨鱼、虾是粤北地 区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主要变应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交腿皮瓣移植术,研究组给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 皮瓣修复,比较两组皮瓣恢复情况、手术指标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皮瓣恢复优良率为92.00%,高于对照 组的60.00%(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 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52.00%(P<0.05)。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 缺损的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皮瓣恢复,且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应用安全性较高,且患 者对修复效果持满意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