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药三甲益肝冲剂预防鼠肝纤维化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中药三甲益肝冲剂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以四氯化碳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以三甲益肝冲剂(冲剂组)灌胃,观察其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并与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组和大黄庶虫虫丸预防组(虫丸组)比较.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用RIA法测定,并作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统计学处理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冲剂组大鼠血清ALT,AST,Glb,HA,ⅣC及LN均明显降低(P<001),肝纤维化程度降低(P<001).与虫丸组相比,冲剂组大鼠血清HA及LN明显较低(P<005),倍量冲剂组ALT降低(P<005)和HA,LN降低(P<001)有明显差异.结论三甲益肝冲剂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有明显预防作用,其效果优于大黄庶虫虫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时有关反映细胞外间质变化的血清学指标如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前胶原肽(PⅣP)及板层素(laminin,LN)等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急性轻型胰腺炎(mildacutepancreatitis,MAP,n=108),急性重型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n=26),进行血清HA,PⅢP,PⅣP及LN含量测定,按APACHE及Ranson标准计分统计.结果和正常组比较,MAP组HA,PⅢP,PⅣP及LN的血清含量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但SAP组的早期,这些指标异常升高,和MAP组间差异显著(HA,PⅢP,P<001;LN,P<005),四例死亡者HA及PⅢP升高更加明显,HA>200μg/L,PⅢP>160μg/L),单项血清HA及PⅢP对SAP诊断率达787%和730%,低于APACHEⅢ标准,但是高于Ranson11—6标准,且假阳性率较低,低于10%.结论血清HA及PⅢP等含量是SAP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3.
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中度以上慢性肝炎和早期肝硬化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软肝冲剂治疗,对照组以干扰素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有乙昨观察血清质酸(HA)、Ⅲ型血清南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板层素(LN)等肝纤维化指标,以及肝功能和病毒复制指标。结果治疗组HA、C-Ⅳ、LN、ALT 和γ-Glb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HBeAg和HBVDNAB有转率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 、Ⅲ型前胶原(PCⅢ) 、Ⅳ型胶原(CⅣ) 及层粘素(LN) 的水平,了解该四项血清指标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关系。方法 36 例慢性乙型肝炎( 慢乙肝) 患者的血清HA、PCⅢ及LN 用放免法检测( RIA) ;CⅣ用酶免法检测(EIA) ,并与肝穿病理炎症分级(G) 和纤维化分期(S) 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中HA、PCⅢ、CⅣ及LN 水平与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关系密切( P< 0-05 - 0-01) 。结论 血清中HA、PCⅢ、CⅣ及LN 均为较好反映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指标。其中HA 价值最大,PCⅢ对肝脏炎症反映较好  相似文献   

5.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与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对4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 病毒人肝组织进行了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同时检测其中21例血清TGFβ1及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原肽(PⅢP)水平。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TGβ1血清水平上升,肝内表达逐渐明显,二者呈正相关;TGFβ1的血清水平及肝内表达HA、LNⅣ-C、PⅢP四项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肝炎后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人Ⅲ型前胶原(hpc:Ⅲ)、Ⅳ型胶原(Ⅳ、c)四项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联合检测已确诊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hpc:Ⅲ、Ⅳ.c含量与肝细胞功能指标、肝纤维化严重程度(Child分级)进行比较、分别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含量显著增高是肝炎后肝硬化的1.48倍。在肝炎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同时分别伴有Ⅳ.c与HPC:Ⅲ含量的升高,且与肝纤维化程度、门脉高压,Child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肝细胞功能指标相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A、LN、hpc:Ⅳ.c含量,可以反映肝硬化患者在不同临床阶段的肝损害程度和肝纤维化的活动,较常规肝功能指标敏感,是判断慢性肝病患者肝硬化发展趋势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蛋白及透明质酸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研究血清层粘蛋白(LN)和透明质酸(HA)对慢性肝病的诊断意义。方法检测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变患者血清LN和HA浓度,与肝功能及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和肝脏病理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肝炎血清LN明显高于健康者和急性肝炎,肝硬变患者血清LN升高幅度较大,是慢性肝炎(CH)患者的1.8倍(P<0.01)。HA以400μg/L为界,LN以150μg/L为界,肝硬变同时升高者占85.2%。CH则为9.7%,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明显(P<0.0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早期血清LN就显著升高,电镜观察发现丙型肝炎患者贮脂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增多,此种病理现象较CH患者明显。结论联合检测血清LN和HA对区分肝纤维化与肝硬变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HBV和HCV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用放免和酶标法分别测定晚血、慢血和自然人群血清的HBSAg和抗HCV,分成HBSAg阳性组,抗HCV阳性组和双阴性组,用放免法和生化法测定其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即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结果:晚血的肝纤维化指标显著高于慢血,后者又显著高于自然人群。晚血的HBsAg和抗-HCV阳性组的HA、LN和PCⅢ均显著高于阴性组,慢血的HBsAg和抗-HCV阳性组的PCⅢ显著高于阴阳组,而HA和GST没有。结论:HBV和HCV可能有促进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血清有机磷酸酯酶(PE)与肝纤维化的联系。方法用40%CCl41ml/kg体重皮下注射,2次/周,共14周诱发SD大鼠肝纤维化,分别于1,2,3,5,7,10和14周处死动物,测定血清和肝组织中PE、磷酸二酯酶Ⅰ(PDEⅠ)、单胺氧化酶(MAO)、结合甘胆酸(CG)、β2_微球蛋白(β2_MG)、透明质酸(HA)和Ⅲ型前胶原(PCⅢ)等。结果血清PE、PDEⅠ和CG于染毒后逐渐升高并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相关,AKP和GPT也升高,但呈不规则变化。MAO,β2-MG,HA和PCⅢ无变化。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增加,其它指标无变化。结论血清PE活性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作诊断肝硬变  相似文献   

10.
肝病患者血清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TNFα的变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4例不同类型肝病应用一步夹心固相酶免疫法检测血清CⅣ活性,并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HA和TNFα活性.结果不同类型的肝炎、肝硬变、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血清CⅣ,HA和TNFα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Ⅳ以重症肝炎的含量(μg/L)最高(773±475),HA(μg/L)以硬化型HCC的含量最高(1311±980),TNFα(pmol/L)以重症肝炎的含量最高(225±50).血清CⅣ,HA含量与TNFα含量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Ⅳ和HA升高反映早期肝纤维化程度,TNFα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12.
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急性活动期)、胃癌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胃溃疡14例,十二指肠溃疡9例治疗前后及胃炎15例(急性活动期),胃癌15例空腹血浆内皮素-1水平,并与16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胃溃疡(6296±2001ng/L),十二指肠溃疡(4558±1657ng/L),慢性胃炎(4576±1874ng/L)及胃癌(4982±1368ng/L)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较对照组(2970±927ng/L)显著升高(P<001).胃溃疡组(活动期)血浆内皮素_1水平又明显高于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胃炎组(P<005).治疗后胃溃疡组血浆内皮素_1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浆内皮素_1可能参于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脂和雌性激素水平与胆囊结石的关系方法选择经B超、手术证实的胆囊结石患者104例(A组)进行血清雌二醇(EZ)、孕酮(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测定,并与54例(B组)健康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男性A组E2,P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0.01),女性育龄期E2水平A,B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P高于B组(P<0.01).绝经期A组E2,P均高于B组(P<0.01),女性两组E2/P比值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1).而血清TG,TC及TG/TC比值在男女性A组均高于B组(P<0.01)。结论胆囊结石患者存在雌性激素及脂类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肝气郁结证患者血浆抗利尿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肝气郁结证的病理生理基础,检验血浆抗利尿激素含量变化与肝气郁结证的相关性.方法用RIA法测定辨证属于肝气郁结的神经衰弱、乳痛症、慢性胃炎和慢性胆囊炎患者血浆抗利尿激素含量.第一批测定30例,第二批测定28例,设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两批患者血浆抗利尿激素含量分别为528ng/L±191ng/L和485ng/L±162ng/L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的299ng/L±104ng/L和283ng/L±98ng/L(t=579和494,P<001).异病同证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升高是肝气郁结证相关性较强的指标之一.肝气郁结证与中枢神经对精神情绪调节功能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中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中胃泌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的变化规律.方法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8例,消化性溃疡(PU)无出血患者15例,非PU非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例,健康人30例,用放免方法同期进行血中胃泌素,胰高糖素,生长抑素多项激素水平测定.结果各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及PU无出血患者血中生长抑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PU无出血组(P<001)。PU出血患者血中胃泌素和胰高血糖素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PU无出血组(P<005;P<001).结论血中胃泌素,胰高血糖素及生长抑素水平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联合检测多种胃肠激素为防治上消化道出血可能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血清胃泌素诊断结直肠肿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结直肠肿瘤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经纤维结肠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和/或术后病理确诊的结直肠腺瘤28例和结直肠癌患者46例,在排除有可能影响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其它情况后,用RIA法检测空腹血清胃泌素及CEA含量.结果以胃泌素≥100ng/L作为结直肠腺瘤的诊断指标,其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效率分别为75%,81%和789%,以胃泌素≥130ng/L作为结直肠癌的诊断指标,其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效率分别为700%,919%和793%;而CEA≥15μg/L,则分别为320%,944%和485%.以胃泌素≥130ng/L作为癌肿与腺瘤的鉴别诊断指标,其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效率都是700%;而CEA≥15μg/L,则分别为300%,900%和486%.在早期结直肠癌患者,胃泌素≥100ng/L者占778%,明显高于便血率(455%).结论血清胃泌素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优于CEA,可作为结直肠癌的普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肝硬变患者血浆生长抑素的变化意义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相似文献   

18.
血清透明质酸与胃癌生物学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测定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IA法测定胃癌(n=79)、胃良性疾病(n=37)和健康人(n=30)血清中透明质酸水平,同时观察了胃癌术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清透明质酸水平(1295μg/L±856μg/L)明显高于正常人(387μg/L±252μg/L)和良性胃病患者(505μg/L±254μg/L,P<001),且与肿瘤大小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癌肿切除后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透明质酸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并用于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