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细胞癌SCT表现特征与p21WAF1、p16INK4、PCNA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螺旋CT(SCT)表现特征与癌细胞中p21WAF1、p16INK4及PCNA表达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对39例(共41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的HCC患者,观察每个病灶SCT表现特征,包括肿瘤大小、包膜的形成、侵袭危险性及强化类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中p21WAF1、p16INK4、PCNA的表达情况.分析评价SCT表现特征与这3种蛋白之间的关系. 结果 SCT图像上HCC肿瘤大小、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分别与p21蛋白、p16蛋白及PCNA有相关性(P<0.05),HCC包膜形成与p21蛋白、p16蛋白及PCNA无相关性(P>0.05). 结论根据HCC的SCT表现特征(肿瘤大小、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可在一定程度上推测p21WAF1、p16INK4及PCNA表达情况,有助于HC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和癌旁肝组织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nm23-H1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HCC和癌旁肝组织进行TGF-β1多克隆抗体、nm23-H1单克隆抗体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染色.结果TGF-β1及nm23-H1蛋白表达在HCC和癌旁肝组织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CC组织中TGF-β1表达强度与肿瘤间质MVD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三者与HCC有无转移呈显著性相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TGF-β1及nm23-H1蛋白表达强度和肿瘤MVD的变化与HCC转移有关,上述3项指标对评估HCC的转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CC SCT表现特征与癌细胞中p21^WAF1、p16^INK4、Rb表达的关系。方法:对39例(41例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的HCC病例,观察每个癌灶的SCT表现特征:肿瘤的大小、包膜、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和肝硬化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癌组织中p21^WAF1、p16^INK4、Rb的表达情况。分析评价SCT表现 特征与这三种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SCT图像上HCC肿瘤大小、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分别与p21蛋白、p16蛋白表达之间有相关性(P<0.05),HCC包膜形成状态和癌灶周围组织有无肝硬化与p21蛋白、p16蛋白表达之间无相关性(P>0.05)。HCC SCT表现特征与Rb蛋白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C的SCT表现与p21^WAF1、p16^INK4表达存在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根据HCC的SCT表现特征(肿瘤大小、侵袭危险性、强化类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p21^WAF1、p16^INK4表达情况,有助于HCC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螺旋CT增强差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对肝细胞癌(HCC)和胆管细胞癌(CCC)螺旋CT增强表现特征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行CT增强检杳的50例HCC(54个病灶)和24例CCC(28个病灶)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其CT增强表现类型及两者动脉期的强化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VEGF的表达水平,用CD34标记微血管并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将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与两种肿瘤的CT增强表现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HCC与CCC肿瘤组织VEGF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50,P<0.05),HCC和CCC的MVD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HCC动脉期强化类型与VEGF和MVD未显示出相关性(X2=0.10,t=0.63,P>0.05),CCC不同延迟强化类型的MVD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9,P<0.05),HCC和CCC动脉期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6,P<0.01).结论 HCC和CCC组织的VEGF蛋白表达率及MVD值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者CT增强表现.  相似文献   

5.
夏兆云  马秦岭  曹士兵  蒋华平 《武警医学》2006,17(7):500-504,F0003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与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关系,从影像学角度评价VEGF在HCC表达的意义与特点.方法 50例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HCC患者,术前均作肝脏的平扫与双期增强扫描,依据肿瘤的强化方式分为四型:动脉期强化型、门静脉期强化型、双期强化型及双期不强化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手术标本肿瘤边缘区、肿瘤中央区及肿瘤临界区的VEGF表达水平.结果 ①HCC肿块边缘区VEGF的表达水平高于肿瘤中央区和临界区(P<0.01).②VEGF的表达水平与HCC分级存在正相关性(P<0.01).③HCC分型与VEGF表达水平相关(P<0.05).4、HCC动脉期肿块强化CT值与VEGF表达水平正相关(P<0.01).5、HCC肿块的大小与VEGF表达水平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及门静脉癌栓形成的病例其VEGF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无门静脉癌栓形成的病例.(P<0.01,P<0.05).结论 HCC肿瘤动脉期强化值与VEGF表达水平均值呈线性相关(r=0.713),且VEGF表达水平与HCC分型、分级、肿瘤的强化方式及肿瘤是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肿瘤血管生成与螺旋CT增强特征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CC)肿瘤血管生成的调控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VEGFR)表达及其与螺旋CT(SCT)增强表现和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39例共4 1个HCC病灶 ,观察其SCT表现和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CC中VEGF、VEGFR 1/Flt 1和VEGFR 2 /KDR/Flk 1蛋白的表达 ,并与SCT增强表现和特征对照。结果 VEGF、Flt 1、KDR/Flk 1阳性率分别为 6 1.0 %、6 8.3%和 70 .7% ;在侵袭高危组、包膜欠完整和 /或无包膜组、小肝癌组中VEGF和KDR/Flk 1的表达均高于侵袭低危组、包膜完整组和大肝癌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VEGF和KDR/Flk 1的表达与动脉期强化类型之间无相关性。Flt 1的表达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χ2 检验提示VEGF表达与KDR/Flk 1表达相关 (P <0 .0 0 1) ,而未显示VEGF表达与Flt 1表达、KDR/Flk 1表达与Flt 1表达之间的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VEGF通过结合其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KDR/Flk 1促进HCC肿瘤血管生成因而促进HCC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且可通过SCT增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推测VEGF及其受体KDR/Flk 1和Flt 1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及胆管细胞癌(CCC)螺旋CT(SCT)增强表现特征与它们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行SCT增强检查的50例HCC(共54个病灶)和24例CCC(共28个病灶),观察其SCT增强表现类型及二者动脉期增强程度,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VEGF组织的表达水平,用CD34标记微血管染色,进行MVD计数。对二者的SCT增强表现类型与VEGF表达、MVD进行统计学对照分析。结果(1)HCC和CCC肿瘤组织VEGF阳性表达率及MVD方面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2χ=5.50,t=2.03,P<0.05);(2)HCC中动脉期强化类型与VEGF和MVD未显示出相关性(2χ=1.95,t=1.80,P>0.05);CCC中不同延迟强化类型病灶的MVD值差异具有显著性(t=2.09,P<0.05);(3)HCC和CCC病灶动脉期增强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2χ=46.6,P<0.01)。结论HCC和CCC的VEGF蛋白表达率及MVD方面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者SCT图像增强表现情况。  相似文献   

8.
周围型肺癌螺旋CT表现特征与bFGF及MVD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螺旋CT(spiralCT,SCT)表现特征与癌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及微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周围型肺癌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bFGF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将周围型肺癌的SCT表现特征分别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bFGF在周围型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9.9%,平均MVD为46.10±18.18,MVD在bFGF表达的阳性、阴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周围型肺癌SCT图像上瘤体大小、纵隔淋巴结增大及深分叶征与MVD有相关性(P<0.05);棘突征、血管集束征及肿瘤的强化程度与bFGF及MVD均有相关性(P<0.05);毛刺征、空洞征、支气管气像及胸膜凹陷征与bFGF及MVD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CT的表现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周围型肺癌的微血管生成以及bFGF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螺旋CT表现特征与临床、病理关系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螺旋CT(spiralcomputedtomography ,SCT)增强表现特征与HCC多个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5 0例 (男 3 9例 ,女 11例 )共 5 4个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的HCC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 ,观察其SCT增强表现特征 ,包括包膜类型、强化类型、侵袭转移性、病灶大小和肝硬化等。记录HC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如年龄、HBsAg、AFP值、肝硬化、瘤内有无坏死等情况。将SCT表现特征与上述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SCT表现特征与HCC的病理表现具有相关性。与SCT显示的包膜类型有关的是病理分级 ,与强化类型有关的是病灶的大小和瘤内有无坏死 ,与SCT显示的侵袭转移性有关的是病灶的大小 ,与SCT显示的病灶大小有关的是AFP值 ,与SCT显示的肝硬化有关的是HBsAg和病灶的大小。结论 SCT各种的表现特征与HCC的某些临床和病理特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和癌旁肝组织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nm23—H1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HCC和癌旁肝组织进行TGF—β1多克隆抗体、nm23—H1单克隆抗体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染色。结果:TGF—β1及nm23—H1蛋白表达在HCC和癌旁肝组织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CC组织中TGF—β1表达强度与肿瘤间质MVD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三者与HCC有无转移呈显著性相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TGF—β1及nm23—H1蛋白表达强度和肿瘤MVD的变化与HCC转移有关,上述3项指标对评估HCC的转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心型肺癌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CT)表现特征与癌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及微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中心型肺癌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bFGF的表达以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将中心型肺癌的SCT表现特征分别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bFGF在中心型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2.6%,平均MVD为46.10±18.18,MVD在bFGF表达的阳性、阴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中心型肺癌SCT图像上瘤体大小、纵隔淋巴结增大及胸膜受累与MVD有相关性(P<0.05);肿瘤的强化程度与bFGF及MVD均有相关性(P<0.05);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纵隔及肺门大血管受累与bFGF及MVD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CT的表现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中心型肺癌的微血管生成以及bFGF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2.
肝细胞癌CT表现与nm23-H1基因和CD44v6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对推测肝细胞癌(HCC)细胞中nm23-H1基因和CD44v6基因表达价值。材料与方法 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螺旋CT(SCT)双期增强扫描的HCC病例,观察其SCT表现特征:包膜、子灶、门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肝硬化、肿瘤的大小和强化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中nm23-H1基因和CD44v6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HCC细胞中,nm23-H1阳性21例,阳性率为58.3%,转移高危组(子灶、门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nm23-H1基因的表达低于转移低危组(P<0.05);CD44v6阳性14例,阳性率为38.9%,转移高危组表达高于转移低危组(P<0.05),包膜欠完整组表达高于包膜完整和无包膜组(P<0.05),nm23-H1基因的表达与CD44v6基因的表达有关联(P<0.05)。结论 HCC的SCT表现与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HCC SCT表现对推测nm23-H1基因和CD44v6基因的表达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螺旋CT增强表现特征与微血管形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的血管形成情况以及双期螺旋CT (spiralcomputedtomography ,SCT)增强表现特征与HCC微血管形成、其它临床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5 0例 (男 3 9例 ,女 11例 )共 5 4个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的HCC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血管形成情况 ,将SCT的表现特征与免疫组化结果和其它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FⅧRA)表达部位以间质内皮细胞为主的占2 4.1% ( 13 /5 4) ,以肝窦内皮为主的占 18.5 % ( 10 /5 4) ,混合型占 5 7.4% ( 3 1/5 4)。所有病灶平均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为 5 2 .2 0± 13 .89,微血管的平均直径为 ( 15 .0 6± 7.76) μm。MVD与Edmondson分级有关 (F =3 .488,Ρ =0 .0 2 3 ) ;微血管直径与AFP值有关 (t =3 .3 0 3 ,Ρ =0 .0 0 2 )。与SCT显示的包膜类型有关的是MVD和病理分级 ;与增强类型有关的是肿瘤的大小和瘤内有无坏死 ;与SCT显示的侵袭转移性有关的是MVD、FⅧRA的表达部位和肿瘤的大小 ;与SCT显示的病灶的大小有关的是AFP值 ;与SCT显示的肝硬化有关的是HBsAg和病灶的大小。 结论 微血管形成决定HCC的某些生物学行为 ,SCT图像表现特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癌CT表现与N-ras基因和C-myc基因表达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螺旋CT表现与其N-ras基因和C-myc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对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病例,术前行螺旋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观察其SCT表现特征包膜、子灶、门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肝硬化、肿瘤的大小和强化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癌组织中N-ras基因和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G-myc基因的表达在中等大小肝癌(≤5cm,>3cm)表达高于小肝癌组(≤3cm)(P<0.05),C-myc基因的表达在无肝硬化组高于肝硬化组(P<0.05).N-ras的表达在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细胞癌的CT表现与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根据肝细胞癌SCT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推测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对N-ras基因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双期螺旋CT(SCT)增强表现特征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以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对50例共54个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的HCC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临床和病理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癌组织中VEGF、bFGF的表达情况,将SCT表现特征与上述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HCC中VEGF和bF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5%(44/54)和75.9%(41/5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SCT显示的包膜类型有关的因素是病理分级;与强化类型有关的因素有病灶的大小和瘤内有无坏死;与SCT显示侵袭转移性有关的因素是病灶的大小;与SCT显示的病灶大小有关的因素有AFP水平、VEGF和病理分级。结论 HCC的SCT表现特征受多种不同因素的共同影响,SCT表现特征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VEGF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的MSCT多期增强扫描与Survivin、VEGF表达及微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6例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术前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术后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Survivin、VEGF以及MVD表达情况,将MSCT强化特征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36例HCC组织中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69.4%(25/36),VEGF表达阳性率72.2%(26/36)。26例VEGF表达阳性的HCC中,20例Survivin表达阳性,Survivin表达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②HCC的MSCT征象中肿瘤大小及瘤体中心有无坏死与Survivin、VEGF的表达无关(P>0.05)。有静脉癌栓组的Survivin表达明显高于无癌栓组(P<0.05)。边缘不清、有静脉癌栓组的VEGF表达明显高于边缘清楚、无静脉癌栓组(P<0.05)。MVD值表达与VEGF表达相同。结论:Survivin、VEGF及MVD在HCC呈高表达且三者密切相关,HCC的MSCT表现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Survivin、VEGF的表达以及肿瘤微血管生成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分子水平判断HCC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HCC的CT增强征象与病理特征及VEGF、PLGF表达之间的关系,以期加深对HCC影像改变的认识。资料与方法经病理证实的39例HCC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统计各CT征象与VEGF、PLGF及MVD表达的关系。结果肝动脉供血型、双重供血型、少血供型分别占64.10%、23.08%、12.82%;VEGF、PLGF及MVD阳性表达率在动脉供血型与少供血型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双重供血型与少供血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CC假包膜的显示与VEGF阳性表达相关(P<0.05);其浸润转移组的PLGF、MVD高于无转移组(P均<0.05);HCC大小与MVD相关(P<0.05)。结论通过CT影像与病理的对比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HCC的生物学特性、侵袭转移及血供特点。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癌MSCT多期增强特征与bFGF及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 PCa)MSCT多期扫描的增强特征及与微血管密度(MVD)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情况的相关性. 资料与方法 27例PCa患者术前行MSCT扫描,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癌组织的bFGF和MVD的表达情况. 结果 bFGF的表达与MVD有相关性;MVD与Gleason分级、肿瘤分化程度分级之间有相关性;最大强化幅值(MAV)与bFGF、MVD呈正相关关系(P<0.01). 结论 PCa 的MSCT增强特征受bFGF及微血管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边缘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与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探讨癌灶边缘强化程度与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经外科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HCC患者48例,术前进行全肝平扫与双期增强扫描,观察肿块边缘CT表现与病理特征,分析包膜有无、包膜完整性及肿瘤的强化程度与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采用VEGF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手术标本肿瘤边缘区不同方位点VEGF表达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 CT显示包膜的有无及完整性与手术病理一致,包膜完整、境界清楚10例(10/48,20.83%),肿块无明确包膜17例(17/48,35.42%),境界均显示不清,包膜不完整、境界部分不清楚21例(21/48,43.75%);肿块周边不同方位点VEGF表达阳性率完全一致14例(14/48,29.2%),平均阳性率为(53.09±11.72)%,动脉期肿块周边组织CT强化程度(28.13±10.20) Hu;肿块周边不同方位点VEGF表达阳性率不一致34例(34/48,70.8%),平均阳性率为(78.24±14.73)%,动脉期肿块周边组织CT强化程度(57.25±12.83) Hu.结论 CT扫描能较好的反映肿瘤包膜的完整程度,肿瘤边缘区有包膜与无包膜其VEGF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肿块边缘强化程度与肿瘤边缘区VEGF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1).HCC肿瘤边缘区VEGF表达水平与HCC的边缘CT表现有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肿瘤的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CT)表现特征与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S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中心型肺癌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PCNA的表达,并计算其增殖指数(PI指数),将周围型肺癌的SCT表现特征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PCNA在中心型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5%,22个病灶PI指数的平均值为(50.75±25.80)%.周围型肺癌SCT图像上瘤体大小、纵隔淋巴结增大、深分叶征、棘突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与PCNA有相关性(P《0.05);毛刺征、空洞征、支气管气像以及肿瘤的强化程度与PCNA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CT的表现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周围型肺癌中PCNA的表达及细胞增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