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激性心肌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好发于围绝经期后女性患者,与心理或躯体应激相关,具有短暂性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特征的获得性心肌病。该病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机制主要包括:雌激素缺乏,冠状动脉结构及微血管功能障碍,遗传易患性,儿茶酚胺过负荷等,研究其病理生理学机制有助于应激性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对心肌缺血患者冠脉大血管阻塞性病变的关注已成为临床常规,然而不少患者无大血管病变,或在大血管病变解除后,仍存在缺血症状和体征,对冠脉微循环的研究或将成为治疗该类患者的突破口。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存在发病率高、病因复杂、表现多样、识别困难等问题,本文旨在综述心脏X综合征、冠脉慢血流现象(CSFP)、女性冠心病及冠脉无复流现象等常见CMVD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鉴别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外周循环阻力增加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血液微循环中的小动脉侧是阻力血管的主要组成部分,血液微循环功能障碍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在高血压中,血液微循环功能的变化主要与微血管数量和微血管结构有关。内皮细胞凋亡,或继发于血管内皮一氧化氮(NO)释放不足导致的血管生成不足,可能造成微血管稀疏,微血管稀疏既作为高血压早期的危险因素出现,也随着高血压进程而加重;血压增加引起小动脉血管壁与官腔比(h/R)增加,可能会放大高血压刺激因素的效果,形成恶性循环,并影响大动脉的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4.
慢性炎性风湿病(chronic inflammatory rheumatoid diseases,CIRD)包括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iritis,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SLE)、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sclerosis,SSC)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没有梗阻性心外膜冠状动脉疾病,炎症也可影响CIRD患者冠脉微血管功能,促进心肌缺血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了解CIRD与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CMD)的分子机制对制定治疗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 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大量自身抗体形成为特征,导致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因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和雌激素有关,已有研究报道年龄是一大危险因素,尤其以青年女性发病最为常见[1,2]。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调节异常、  相似文献   

6.
樊瑛  杨树森 《中国微循环》2005,9(3):222-224
胸痛发生于男性多表现为心外膜下冠脉闭塞性冠心病(CAD),女性则不出现明显冠脉闭塞,而是以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例如较冠脉小的阻力血管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这类患者常年因反复胸痛发作导致入院次数明显增多且多次进行心导管手术,是临床上仍无法彻底解决的难题之一。最近的研究提示这种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可能与微循环的分布异常关系密切。现将女性无冠脉闭塞性胸痛的微血管功能障碍研究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T2DM)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危险因素,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T2DM患者的生活质量。T2DM伴MCI主要表现为多维度认知功能损伤但机制不明,微血管和神经元损伤是导致大脑认知改变的主要原因。本篇综述深入探讨了2型糖尿病引发神经元和微血管损伤的潜在机制,由此揭示出T2DM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引起T2DM患者神经血管失偶联,最终导致MCI。  相似文献   

8.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研究表明,妊娠期间脂肪细胞因子(Adipokine)分泌异常,导致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增加可能是GDM的发病机制,而肥胖是GDM的高危因素。脂肪细胞因子包括脂联素(Adiponectin,APN)、瘦素(Leptin)、Chemerin等,在GDM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对脂肪细胞因子与GDM的研究有助于了解GDM的发病机制,并为预防和治疗GDM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感染因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身免疫病(AID)是指自身免疫出现异常,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攻击表达靶抗原的细胞和组织,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和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大类疾病.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最近的研究表明感染因素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细菌或病毒等通过诱发自身免疫而致病.自身免疫病的种类很多,发病机制亦相当复杂,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国内外研究者做了多方面深入研究提出了包括分子模拟、自身抗原或表位扩展的提呈、病毒或细菌的超抗原、旁路激活和淋巴细胞感染等多种机制.文中就感染因素致自身免疫病的机制及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寿命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常存在发病机制不清、有效治疗手段较少、发病进程不可逆等特征。而生理昼夜节律作为维持生物体日常生命活动以及体内稳态的重要调节因素,受昼夜节律因子的调节,其失调可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致病蛋白的积累、诱导相关致病激素的异常分泌,进而加重疾病的发病进程。本文围绕阿尔茨海默症(AD)、帕金森症(PD)和亨廷顿舞蹈症(HD)等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论述昼夜节律因子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疾病发病机制以及干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