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近来人们发现,细菌DNA和含有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CpG)基序的某些寡核苷酸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诱导辅助性T细胞(Th)1型免疫应答,并抑制Th2型免疫应答。而过敏性疾病是以Th2型免疫应答占优势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CpG基序可能对预防和治疗人类过敏性疾病会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过敏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疾病,其流行病学不是很清楚,循证医学资料倾向于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卫生假说"认为,儿童在生命早期缺乏微生物接触是导致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因素,且儿童体内存在Th1/Th2免疫失衡,使免疫反应更倾向于Th2应答。"卫生假说"为婴儿时期应用益生菌  相似文献   

3.
非甲基化的CpCDNA可激活多种免疫效应细胞,诱导并增强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研究发现,CpG DNA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气道浸润和气道高反应性,使白介素-4和白介素-5产生减少,并诱导γ干扰素产生,也可作为免疫佐剂下调已经存在的气道炎症,诱导辅助性T细胞2型反应向1型反应转变,对相同抗原再次刺激产生保护作用.CpG DNA的治疗效果与其结构、给药方法、给药途径等有关,在过敏性疾病尤其是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脐血lgE水平、PPD皮试反应与小儿过敏性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观察脐血IgE含量、不同年龄小儿PPD皮试反应与小儿常见过敏性疾病的关系,探讨Th1、Th2应答失常与过敏性疾病的关联,进一步了解过敏性疾病的免疫发病机理,采用ELISA法检测204例脐血血清IgE水平,随访2岁龄儿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情况。同时调查2岁龄幼儿和7岁龄小学生PPD皮试反应与常见过敏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①脐血IgE增高小儿有过敏性鼻炎、哮喘性支气管炎高发倾向。②2岁龄幼儿过敏性鼻炎、哮喘性支气管炎总的人次以PPD(-)组为多;有家族过敏史、反复呼吸道感染的PPD(-)年长儿患过敏性疾病机率高于PPD( )者。提示:脐血IgE、PPD皮试反应可做为预测小儿过敏性疾病发生的简便指标。  相似文献   

5.
非甲基化的CpG DNA可激活多种免疫效应细胞,诱导并增强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研究发现,CpG DNA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气道浸润和气道高反应性,使白介素-4和白介素-5产生减少,并诱导γ干扰素产生,也可作为免疫佐剂下调已经存在的气道炎症,诱导辅助性T细胞2型反应向1型反应转变,对相同抗原再次刺激产生保护作用。CpG DNA的治疗效果与其结构、给药方法、给药途径等有关,在过敏性疾病尤其是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非甲基化的CpG DNA可激活多种免疫效应细胞,诱导并增强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研究发现,CpG DNA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气道浸润和气道高反应性,使白介素-4和白介素-5产生减少,并诱导γ干扰素产生,也可作为免疫佐剂下调已经存在的气道炎症,诱导辅助性T细胞2型反应向1型反应转变,对相同抗原再次刺激产生保护作用。CpG DNA的治疗效果与其结构、给药方法、给药途径等有关,在过敏性疾病尤其是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益生菌通过促进树突状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改变Th1/Th2平衡,使免疫反应向Th1细胞方向进行,抑制Th2细胞反应,从而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益生菌在特异性皮炎、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等IgE相关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过敏性疾病的病因复杂、诱因众多,目前益生菌对其作用尚无一致的结论,需进一步进行循证医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也是唯一能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的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决定机体的免疫反应向辅助性T细胞(Th)1/Th2上分化。过敏性疾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最重要的免疫异常为Th2数目增多和功能亢进。作为过敏性疾病始动环节的树突状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eRI,可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成Th2,并可导致一系列促炎的细胞因子/分子释放,从而引发过敏性疾病临床表现的出现。鉴于树突状细胞在过敏性疾病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实施对其功能的调节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兴趣。本文就树突状细胞在小儿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是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也是唯一能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的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决定机体的免疫反应向辅助性T细胞(Th)1/Th2分化。过敏性疾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最重要的免疫异常为Th2数目增多和功能亢进。作为过敏性疾病始动环节的树突状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εRI,可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成Th2,并可导致一系列促炎的细胞因子/分子释放,从而引发过敏性疾病临床表现的出现。鉴于树突状细胞在过敏性疾病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实现对其功能的调节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大的兴趣。本文就树突状细胞在小儿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卡介苗使树突细胞正调节CD40、CD80、Ⅱ类分子等表面分子的表达,并使活化的T细胞分泌γ干扰素;使辅助T细胞Th1产生增多而Th2分泌减少,诱导Th1型免疫反应,抑制Th2型免疫应答,纠正Th1/Th2的失衡;显著抑制γδT细胞活性,使γ干扰素增高,而白细胞介素-4下降;能上调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表面Toll样受体表达,促进其增殖,发挥其调抑功能;促使T细胞活化抑制和凋亡,发挥负向免疫调节作用;抑制GATA-3表达,减少Th2型细胞因子生成;抑制哮喘状态下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调节气道巨噬细胞的功能,促使巨噬细胞产生的Th1类细胞因子增多,提高Th1免疫应答,纠正Th1/Th2的失衡.卡介苗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干预哮喘的发病,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的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日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概率很高.辅助T细胞(Th)1/Th2平衡紊乱,Th2优势免疫应答可能是婴儿RSV毛支发展为哮喘的重要决定因素.深入研究毛支患儿体内Th与T-bet和GATA-3之间的作用和关系及其在RSV毛支和哮喘中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新的干预措施,可为临床采用T-bet基因治疗提供帮助.该文就T-bet、GATA-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Th1/Th2分化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全世界呈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西方发达国家维生素D制剂的使用与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同步增加,早期补充维生素D可能增加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近期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的地区过敏性疾病发病率也较高,多数学者认为维生素D缺乏与过敏性疾病流行相关.研究发现维生素D参与过敏性疾病的免疫反应,如抑制Th1细胞、树突细胞发育及Th2细胞分化,参与维持肠黏膜上皮细胞屏障完整性,但无证据表明维生素D过量或缺乏可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Abstract:
The prevalence of allergy diseases is increasing globally. Epidemiological surveie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d allergy prevalence rates followed the time trend of rickets prophylaxis in western countries.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 increased the risk of allergy in early stage.Currently,most of investigators think that vltamin D deficiency may be one of the risk factors for allergy diseases.Laboratory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at vitamin D inhibited Th1、dendritic cell(DC)and Th2 cell proliferating,and keeped on epithelial suIfaces barrier tunction.However,no study has found generating of allergy disease is associated with vitamin D deftciency or excess.  相似文献   

13.
免疫学与儿科临床第二讲免疫应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免疫系统受到抗原刺激 ,开始活化并清除抗原的过程为免疫应答或免疫反应。这一过程与神经系统的反射弧相似。免疫应答可分为三个阶段 :“抗原递呈过程”相当于神经反射的传入阶段 (上行性传导 ) ,“淋巴细胞增殖过程”相当于神经反射的中枢分析阶段 ,“效应过程”相当于神经反射的传出阶段 (下行性传导 )。正常的免疫应答维持机体内在衡定 ;免疫应答发生障碍 ,则可引起疾病 ;免疫应答过度时 ,可致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应答无力时 ,则出现免疫缺陷病。因此 ,了解免疫应答及其调节因素对掌握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寻找新的治…  相似文献   

14.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h1/Th2免疫应答的状况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Th1/Th2免疫应答状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6例MPP急性期患儿和其中9例恢复期及12例健康儿童的血清IFN-γ、IL-4水平.计算IFN/IL-4比值。结果急性期MPP患儿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4水平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患儿IFN-γ、IL-4、IFN-γ/IL-4比值均高于急性期患儿.但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MPP患儿存在Th1细胞免疫应答增强.Th2细胞免疫应答减弱,且恢复期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5.
儿童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发生的、主要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过去认为Th1/Th2免疫失衡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发病机制,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疾病个体的免疫系统的整体性。对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学发病机制进行系统性讨论,也许能为更有效治疗该类疾病的患儿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儿童食物过敏包含食物耐受形成和持续食物敏感并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两种预后.大多数牛奶、鸡蛋过敏患儿可获得耐受,耐受形成较早;10%~20%对花生、坚果、鱼虾等过敏的患儿可形成耐受,耐受发生较晚.食物种类、免疫应答类型、食物特异性IgE抗体水平、食物的皮肤点刺试验反应等是食物耐受形成早晚的预测因素,同时,食物过敏患儿还可能持续过敏,发生对其他种类食物的过敏和(或)变应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婴儿期发生食物过敏和(或)持续食物过敏或敏感是其他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监测食物耐受发生的预测因素和其他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改善食物过敏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IL-12对支气管哮喘小鼠Th2免疫应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哮喘是Th2细胞介导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IL 12在抗原致敏阶段可有效抑制Th2免 疫应答形成,而对已产生的Th2免疫应答是否同样具有抑制作用尚有争议。本研究探讨IL 12对哮喘时已产生的 Th2免疫应答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一:取25只6~8周雌性BALB/c小鼠,腹腔 注射鸡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致敏。于致敏前、致敏后第7,14,21,28天,各取处死5只检测脾脏单个核细胞 培养上清液中的Th2类细胞因子IL 4和IL 5水平,观察Th2免疫反应形成情况。实验二:另取40只相同小鼠随机 分为哮喘组(n=20)和IL 12治疗组(n=20),均腹腔注射鸡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致敏后雾化吸入OVA诱 发哮喘。IL 12治疗组在致敏后25d开始连续5d腹腔内注射0.5μg(1mL)重组IL 12,哮喘组仅注射PBS。两组 均在最后1次诱发后(致敏后30d)处死,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脾脏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Th2类 细胞因子IL 4、IL 5和Th1类细胞因子IFN γ水平(ELISA法)。结果 实验一:小鼠在致敏后14d脾脏单个核细 胞分泌IL 4和IL 5明显增高,说明小鼠致敏后第14天已形成Th2免疫应答。实验二:与哮喘组比较,IL 12治疗组 BALF中IL 4(192±19pg/mLvs19±5pg/mL)和IL 5浓度(328±71pg/mLvs141±15pg/mL  相似文献   

18.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诱导痰液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动态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诱导痰液IL-4和INF-γ水平,分析Th1/Th2细胞因子免疫应答在MPP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评价诱导痰液方法在MPP疾病研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MPP患儿38例.用3%的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诱导痰液。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IL-4及IFN-γ。结果MPP患儿诱导痰IL-4含量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P<0.01),重症组明显高于轻症组(P<0.01);IFN-γ含量急性期与恢复期、重症组与轻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IL-4/IFN-γ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重症组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恢复期IFN-γ、IL-4、IL-4/IFN-γ重症组和轻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L-4及IFN-γ参与MPP发病.MPP存在Th1/Th2失衡,以Th2反应占优势。诱导痰液分析有可能成为实用、方便且较灵敏的判断MPP轻重程度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与喘息发作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儿期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 ,相当一部分患儿随后出现反复喘息 ,部分转化为哮喘。本文通过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患儿Th1/Th2细胞功能变化 ,探讨Th1/Th2细胞功能变化与喘息发作的关系。资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 观察组 40例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40d~ 1岁 ,平均月龄 7.0± 2 .8个月。为 1999年 11月~ 2 0 0 0年 1月我院住院患儿。均符合 1987年卫生部小儿肺炎防治方案制定的毛支诊断标准[1] ,鼻咽部脱落细胞RSV抗原阳性 ,既往无过敏性疾病史及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对照组为健康婴儿 2 0例 ,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婴儿感染巨细胞病毒(CMV)后体内胞外体(EXO)水平的变化,以及细胞因子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在CMV感染婴儿血清和(或)EXO中的变化,探讨CMV感染对婴儿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EXO在CMV感染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收治的53例CMV感染婴儿(CMV感染组),排除其他病毒感染及遗传代谢性疾病;42例非CMV感染同龄儿童为对照组.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EXO水平及血清EXO中IL-4水平,以及血清中IFN-γ水平.结果 CMV感染组患儿血清EXO、IFN-γ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a<0.05),血清IL-4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EXO中IL-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二组血清IL-4与EXO IL-4呈正相关(r=0.794,P=0.000),感染组血清IL-4与EXO IL-4呈显著正相关(r=0.902,P=0.000).结论 1.CMV可破坏人体正常的Th1/Th2平衡,Th2免疫应答占优势,Th1免疫应答受抑制.2.CMV感染后,与Th1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FN-γ减少,而与Th2细胞相关的细胞因子IL-4增多.3.EXO可作为细胞因子IL-4分泌的方式,介导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和Th1/Th2失衡,导致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从而使病毒难以清除,感染持续并慢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