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隆病是肠壁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以往以钡灌肠为主要诊断手段.早期的MRI由于伪影较多而限制了其在腹部的应用.近年来随着高场强磁共振的出现及快速扫描序列的开发,特别是磁共振口服对比剂的应用,使得MRI在腹部疾病特别是对克隆病的诊断显示出独有的优势.目前的研究已证明,MRI无论是诊断克隆病本身范围,还是腔外侵犯,其敏感性、特异性皆明显高于常规钡灌肠.  相似文献   

2.
儿童克隆病的X线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传统X线检查方法对儿童克隆病的诊断及其X线征象,以提高该病的X线检查诊断率,方法:28例行肠系钡餐和/或钡灌肠检查诊断为克隆病的患儿,经手术和病理学确诊13例,比较各种X线检查方法的诊断特异性及分析儿童克隆病的X线特征。结果:肠系钡餐对克隆病的诊断特异性为36.3%,钡灌肠为20.0%,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特异性显著提高达66.7%,儿童克隆病的X线特征易与肠结核,淋巴昆淆,结论:加强对和童克隆的重视,提高对X线征象的认识,以及联合应用肠系钡餐及钡灌肠检查方法将有助于克隆病诊断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结肠成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结肠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仍就是纤维结肠镜检查,此外,有关结肠检查的手段还包括有大便潜血试验、数字直肠造影、传统的钡灌肠和新近的CT结肠成像等。长期以来,由于肠管不断蠕动的特点,使得磁共振成像在肠道领域的应用一直处于盲区。为了避免其蠕动伪影影响邻近器官,常常采用预饱和技术加以抑制。近年来,随着磁共振设备技术的飞速发展,磁共振结肠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olonography,MRC)已成为近年来腹部MRI研究的热点之一 ,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姚玉唐  兰永树   《放射学实践》2010,25(8):931-934
目前,结肠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仍旧是纤维结肠镜检查,此外,有关结肠检查的手段还包括有大便潜血试验、数字直肠造影、传统的钡灌肠等,近年来随着CT和MRI设备及技术的飞速发展,CT结肠成像(CT colonography,CTC)、磁共振结肠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olonography,MRC)已成为近年腹部影像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8例患者行小肠MRI检查,其中19例同期行小肠钡灌肠检查。所有24例小肠病变患者中13例经手术证实,1例血管性病变经DSA造影证实,另10例均结合临床病史作出诊断,并对MRI各种检查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在显示肠腔狭窄、肠外压迹方面,MRI与小肠钡灌肠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显示肠壁肿块和增厚方面,MR优于小肠钡灌肠检查(P<0.05和P<0.01)。MRI各序列在显示肠壁异常改变、肠腔狭窄、肠外压迹和粘膜异常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RI能更好地显示小肠病变时肠壁及系膜改变,弥补了小肠钡灌肠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肠套叠是一种常见小儿急腹症。其诊断方法有:空气灌肠,钡灌肠、腹部B超检查。空气灌肠既可起到诊断作用同时又可进行复位治疗。现结合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诊治的587例小儿肠套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磁共振设备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MRI不但广泛应用于腹部实质脏器疾病的诊断,而且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空腔脏器疾病的诊断.对最近几年MRI在腹部重要脏器的应用和进展做了回顾和综述,以期对其做一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8.
目的 钡灌肠是诊断大肠病变的最基本检查方法,结合文献复习探讨钡灌肠X线检查结肠癌的价值。方法 对8例钡灌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X线诊断大肠癌的可靠征象,分析钡灌肠的优势及局限性。结果 钡灌肠8例,结肠癌3例并与CT诊断、电子肠镜检查、手术所见对照。结论 钡灌肠对诊断大肠病变有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腹部磁共振成像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随着磁共振设备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MRI不但广泛应用于腹部实质脏器疾病的诊断,而且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空腔脏器疾病的诊断。对最近几年MRI在腹部重要脏器的应用和进展做了回顾和综述,以期对其做一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0.
枸橼酸铁铵泡腾颗粒在上腹部MRI扫描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往上腹部MRI由于受到呼吸运动等的影响而应用较少,近年来随着MRI硬件与软件技术的发展,MRI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上腹部疾病的诊断中.但是,由于胃肠道与周围组织信号对比不明显而T2WI胃肠道内水呈高信号影响诊断,特别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检查因其采用重T2加权水成像技术对体内流动缓慢或静止的液体成像,所以胃、肠腔内的液体也常同时呈现明显高信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和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应用在腹部神经节细胞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腹部神经节细胞瘤患者35例作为资料进行研究,均行CT诊断、MRI诊断,回顾性分析两种诊断方式单一结果准确性和联合诊断结果准确性,并分析腹部神经节细胞瘤影像学特征。结果单纯CT诊断腹部神经节细胞瘤准确率为77.1%,单纯MRI为82.9%,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诊断腹部神经节细胞瘤准确率为97.1%,高于单纯CT,单纯MRI(P<0.05)。结论针对腹部神经节细胞瘤采用CT与MRI联合诊断方式可进一步检出疾病,并提供更加全面、清晰的影像学资料,为治疗提供详细的依据,利于可靠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任援  方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5):758-758,762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安全、可靠、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特别是对人体无辐射性损害,为适用于小儿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因检查所用时间长,噪音大,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往往不合作而产生伪影,影响扫描图像质量,致使诊断困难。我院在护理过程中,对于不能入睡又需检查的患儿,给予10%水合氯醛溶液保留灌肠,使其镇静催眠后完成扫描,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应用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MRI在小儿骨关节病变诊断中逐渐显示出其特有的作用,有些方面是X线和CT无法比拟的。特别是一些疾病的早期阶段,MRI能对其定性诊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小肠克罗恩病的MRI诊断与小肠钡灌肠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肠克罗恩病的MRI表现,并与小肠钡灌肠进行了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1月~2004年5月间临床拟诊克罗恩病的患者共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小肠钡灌肠和MRI检查。分别计算和测量病变累及的肠段数、肠壁厚度、狭窄点。分辨肠壁信号特点、溃疡、瘘道、脓肿、系膜改变等情况。MRI和小肠钡灌肠的符合率包含了病变肠段和无病变肠段的一致性。结果:MRI和小肠钡灌肠检出病变肠段的符合率为90.8%。采用配对资料卡方检验,χ2=0.364,P>0.05。SE-T1W、SE-T2W、SPIR-T1W、SPIR-T2W发现病变肠段数占MRI总检出肠段数的比率分别为50.0%、100%、48.1%、88.5%。结论:MRI和小肠钡灌肠所显示的病变肠段基本一致,SE-T2W的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的X线表现,及其X线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13例,均作腹部平片和钡剂灌肠检查。结果:腹部平片显示普遍性小肠胀气13例,出现液平9例,无1例结肠或直肠充气,钡灌肠(13例)显示结肠细小10例,3例结肠近似正常,有1例表现结肠缩短,1例合并多处穿孔,6例排钡延。结论:钡肠检查仍是目前X线诊断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钡灌肠检查中,尽管应用双重对比技术、平滑肌松弛剂及检查前肠道准备及检查时格外仔细,由于盲肠残留物所致的充盈不足、老年人不能配合、钡不能保留等问题,钡灌肠对放射医师仍是一个困难问题。作者认为,此时超声可以做为辅助诊断的方法。作者对5例在钡灌肠检查显示盲肠充盈不良的老年病人,辅以线阵实时式超声扫描了5例,均有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腹部血管造影(3D-CE-MRA)成像技术和临床应用毒义。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30例腹部3D-CE-MRA的成像技术和MRI表现。结果:全部病例显示良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上观察血管的整体形态。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腹部血管造影是腹部血管病变诊断的准确,快速,无创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注气小肠灌肠及MR水成像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小肠疾病的41例患者行小肠磁共振成像检查。其中16例小肠插管注气约1000 ml后行磁共振小肠灌肠(注气灌肠组),另25例行小肠磁共振水成像(水成像组),其中24例口服2.5%的等渗甘露醇1500 ml,1例严重肠梗阻直接利用肠腔的液体作为肠道对比剂,除该例肠梗阻外,其余病例扫描前均静脉注射山莨菪碱20 mg以抑制肠蠕动。扫描序列包括:①注气灌肠组,静脉注射钆喷替酸匍甲胺(Gd-DTPA)12 ml后行冠状面和横断面自旋回波(SE)序列及快速扰相梯度回波(FSPGR)序列增强扫描;②水成像组,应用冠状面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和FSPGR序列平扫及冠状面和横断面FSPGR、SE序列增强扫描;每个序列均带脂肪饱和技术。比较两组图像质量,并将小肠MRI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对照。结果:1例克罗恩病(Crohn病)被误诊为淋巴瘤,1例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和1例易激综合症MRI未发现异常,其余各例的MRI诊断均与手术、病理结果及临床诊断一致。水成像组屏气扫描的图像无呼吸运动伪影和磁敏感伪影,质量优于SE序列和注气灌肠组的图像。结论:MR注气小肠灌肠及水成像对诊断小肠器质性病变,尤其是Crohn病、肿瘤和鉴别小肠梗阻的原因具有重要价值,两种检查方法中,MR水成像较注气小肠灌肠更优越。  相似文献   

19.
目前,肠道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肠镜和钡灌肠检查,对于老年人,肠镜和钡灌肠不仅有一定的痛苦,难以接受,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超声显像检查技术在肠道肿瘤的应用日趋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4例盆腔脂肪增多症(PL)的影像和临床表现特点,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4例盆腔脂肪增多症的影像资料,4例均行CT、超声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或膀胱造影检查,1例行MRI检查,1例行钡灌肠造影,3例行膀胱镜检查。结果4例盆腔脂肪增多症患者的腹部X线片、CT、IVU与钡灌肠造影均可见“骨盆透明”征;肾盂和输尿管上段有不同程度扩张积水,输尿管下段狭窄;膀胱抬高呈“梨”形;直肠和乙状结肠向上及外侧推挤移位;3例病理诊断伴有腺性或腺囊性膀胱炎。结论分析PL的影像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可以诊断P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