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纳入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国际Cochrane中心推荐的方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110篇。在总有效率方面:2项研究表明白芍总甙+甲氨喋呤与甲氨喋呤疗效相当,2项研究表明雷公藤多甙片的疗效优于甲氨喋呤,2项研究显示痹速清合剂的疗效优于吲哚美辛,2项研究显示风湿仙丹的疗效优于消炎痛;29项研究显示中药+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效果相当,21项研究显示前者比后者疗效好,27项研究显示单纯中药与西药疗效相当,25项显示前者比后者疗效好。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2项研究显示白芍总甙+甲氨喋呤与单用甲氨喋呤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2项研究显示雷公藤多甙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甲氨喋呤相当;13项单独研究显示中药+西药与单用西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0项显示前者比后者低;12项单独研究显示中药与西药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2项显示单纯前者比后者低。结论目前收集到的临床试验质量较低,各种治疗方案纳入研究数量少,尚不能根据纳入研究获得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需设计严密、实施科学的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与甲氨蝶呤相比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BM、CNKI和MEDLINE数据库,收集中药与甲氨蝶呤为对照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或半随机的对照试验,应用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7个研究,采用Jadad记分法,均在3分以下,无一篇为高质量试验;对其中3个研究资料合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甲氨蝶呤相比,中药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在减少RA患者的关节肿胀数、缩短晨僵时间、降低RF滴度方面均显著优于甲氨蝶呤,但在关节压痛数减少、血沉降低方面与甲氨蝶呤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因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试验措施大多不一致,可合并进行Meta分析的文献资料少,且由于纳入评价的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以及可能有发表性偏倚的存在,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待于严格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难治疾病之一。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适于长期应用,因而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内外针对中药的抗RA作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很多中药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得到初步阐明。本文就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及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查找使用了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1月。由2名研究员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完成资料提取与录入,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病例总数8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在治疗RA的总有效率上高于单纯使用西药[RR=1.20,95%CI(1.13, 1.27),P0.000 01],且在改善RA患者关节肿胀数[SMD=-1.03,95%CI(-1.51,-0.54),P0.000 1]、压痛数[SMD=-1.36,95%CI(-1.92,-0.79),P0.000 01]、晨僵时间[SWD=-1.07,95%CI(-1.44,-0.70),P0.000 01]及ESR[SMD=-0.73,95%CI(-1.02,-0.44),P0.000 01]、CRP[SMD=-0.72,95%CI(-0.98,-0.45),P0.000 01]、RF[SMD=-0.99,95%CI(-1.70,-0.29),P0.000 01]水平方面均具有优势,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疗效上要优于单纯使用西药,同时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的限制,仍有待于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与非甾体抗炎药相比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BM和TCM数据库,收集中药与非甾体药物或者中药联用非甾体药物与单用非甾体抗炎药比较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随机或半随机的对照试验,应用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10个研究,无一篇为高质量试验,"倒漏斗"图显示不对称.中药在减少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及晨僵时间,增加双手握力,降低ESR、IgG、IgM方面优于非甾体抗炎药.对IgA改善与非甾体抗炎药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由于纳入评价的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以及发表性偏倚的存在,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待于严格设计的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新风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注册资料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仓库,手工检索已发表与未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09年12月),收集新风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纳入治疗组口服新风胶囊,对照组口服其他药物。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简单评价法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严格评价,使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研究,共59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新风胶囊在减轻关节疼痛、缓解晨僵、缩短15米步行时间,增强握力方面疗效优于正清风痛宁胶囊、风湿骨痛胶囊及雷公藤多苷片,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有效率、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新风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在改善患者疼痛、缓解晨僵硬及增强握力方面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少,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由于研究样本量较少,未采用盲法,期望将来多中心、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提供更高级别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类风湿关节炎”“历节”“正青风痛宁”“尪痹”及“rheumatoid arthritis" "arthritis"“rheumatoid diseases”为检索词,从重庆维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CMCC整合版)以及MEDLINE,Science Direct,SpringerLink等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以中西医结合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最新版Rev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B个随机对照试验(RCT),共735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MD 0.31,95% CI(0.18,0.52),P<0.0001].其改善指标数据如下:晨僵[MD-29.66,95% CI(- 36.86,-22.4),P<0.000 01];血沉[MD -4.87,95% CI(-6.66,-3.08),P<0.000 01];类风湿因子[MD16.29,95%CI(14.71,17.88),P<0.000 01];C反应蛋白[MD-3.88,95% CI( -4.69,-3.06),P<0.000 01].结论: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够改善症状及实验室指标,优于单用甲氨喋呤,并可减少相应单用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非熏组采用常规治疗,熏蒸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中药熏蒸治疗。治疗1个疗程(20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和两组之间疼痛VAS评分、中医证候变化及总体疗效。结果熏蒸组疼痛VAS评分、中医证候改善及总体疗效均明显优于非熏组。结论中药熏蒸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现代医学至今尚未研制出特效药物,且副作用严重,是国际公认的重大难治性疾病。中医药对类风湿关节炎有独到治疗作用,文章总结了治疗该病常用内服中药的功效及药理作用,以期能够对临床方剂配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提取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泉  曹炜  唐晓颇  焦娟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0):2637-2643
目的:评价雷公藤提取物治疗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了全世界关于雷公藤提取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参照Cochrane Reviewer's Hand_hook4.2.5中的简单方法和<隐蔽分组(分配隐藏)和盲法的概念、实施与报告>对各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统计软件对各试验进行统计分析;以美国风湿病协会推荐的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疗效标准(ACR20/50/70),X线进展评价以及无效率为疗效指标;亚组分析方面,按对照措施的不同分为"与安慰剂对照亚组"和"与缓解病情药对照亚组".结果:共有7个临床试验符合纳入标准,样本含量均较小,其中6个存在方法学质量欠缺,存在多种偏倚的可能性.疗效评价方面,雷公藤提取物对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有疗效(P<0.05),在减少肿胀关节数、降低CRF方面的疗效与缓解病情药没有差异,在降低ESR方面比缓解病情药疗效要好(P<0.01).但在延缓RA骨质破坏方面并无明显疗效.雷公藤提取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缓解病情药为高.结论:本系统评价提示雷公藤提取物是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的有效药物,但由于纳入的7个RCTs多为低质量研究,使得结论的可靠性下降,尚需大样本、多中心具有完善试验设计,规范的药物用法以及采用公认可靠的疗效评价标准的RCTs来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Chinese medicine (CM) has long been adopted for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CM approaches RA as it does for other diseases by holistic treatment, focusing on the whole body condition, and giving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ge and symptoms of the disease. For seeking the best evidence of CM in making decisions for the care of RA individual patients, a number of clinical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China to gain credibility with the researchers' unremitting efforts. But the heterogeneity in many of these clinical trials and the low quality of design in some previous studies present an obstacle to the meaningful systematic reviews (SR) and meta-analysis. Some favorable results in improvement of response to biomedicine and reduction of severe adverse reactions of conventional RA therapy should be carefully interpreted and need further research. Fortunately, more appropriate quality assurance and control of CM researches are raise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M in RA therapy to pave the evidence-based way.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A recommend evidence to the clinicians. In futu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with smart and flexible design as a good approach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will be widely used in CM for RA clinical study, with better research methods suitable for certain CM clinical researches. The development of evidence-based CM for RA will be full of challenge and opportunity, but we have full confidence.  相似文献   

12.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和破坏性疾病,是一种以关节和周围组织的非感染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由于RA发病机理不清,所以对其防治难度较大,缓解疼痛,减轻关节病理损害,延缓关节畸变是治疗的主要目标。西药治疗本病毒副作用大,伴随产生的药源性疾病使患者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治疗平台。然而,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却渊远流长,积累了精辟的理论和丰富的防治方法。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其疗效好、副作用小、方法简便易行而倍受青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防治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势,现将有关研究报道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93例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予奥沙普秦肠溶片联合甲氨喋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养阴活血通痹汤加减,主要药物:生地黄、当归、白芍、骨碎补、仙茅、全蝎、雷公藤、清风藤、甘草等。2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6%,对照组总有效率82.6%,2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的疼痛(VAS)评分、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均显著降低,晨僵时间明显缩短,双手握力增加,DAS28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ESR、CR、RF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1%,对照组为34.8%,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主要机制可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RA本身可优势互补,同时与中医药针对其虚损这一病理特点从养阴补元入手,早期介入,标本同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由于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历代医家对其论述颇多,如《灵枢》描述的“周痹”,《金匮要略》所言的“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火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将4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氨蝶呤(MTX)组、火针组,每组10只.正常组大鼠右后足跖底部皮下注射0.1 mL 0.9%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于右后足跖底部皮下注射0.1 mL完全弗氏佐剂进行造模.火针组点刺“夹脊”穴、“足三里”和“阿是穴”,深度5 mm,3日治疗1次,共8次;MTX组每只大鼠按灌胃量2.0 mg/kg,每7天给药1次,共4次.观察各组大鼠体质量、足容积肿胀度、关节疼痛评分、多关节炎指数变化;光镜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足容积肿胀度、关节疼痛评分、多关节炎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P<0.01),治疗后上述各指标两治疗组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均P<0.01),并且火针组与MTX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细胞之间出现呈簇集状分布的炎性细胞,MTX组和火针组肝细胞之间炎性细胞减少,MTX组肝细胞变性水肿、肝细胞核增大变形.结论:火针治疗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疗效显著,对肝脏无损伤,能更好地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探索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病机特点。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是邪正交争中的邪侵与正虚;正气亏虚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的基础;痰瘀互结是反复不愈、关节肿大变形的病理基础;病位在筋脉关节,日久累及肝、脾、肾等脏器;病性属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99m TC-MDP骨关节显像对比评价针药配合治疗早期和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102例临床确诊的早期和活动期RA患者随机平分为复方风湿宁组(A组)、针刺组(B组)和复方风湿宁加针刺组(C组),疗程30 d,治疗前后行99m TC-MDP全身及手足局部骨显像,用感兴趣区分析法计算类风湿关节区和邻近正常骨骼的放射性比(T/TN),同时观察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进行ESR检查.结果T/TN比A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t=1.35,P>0.05),B、C组则有明显改善(t=5.31,t=8.97,P<0.01);C组治疗前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的改变(P<0.05),比A组、B组更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可促进类风湿关节炎的修复,针刺加复方风湿宁治疗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8.
<正>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指趾关节肿胀、变形为主要症状,影响机体正常机能的疑难病症。我们从1999年至今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统计病例46例,治疗分为两组,中医中药治疗24例,中药加蒙药外敷患处治疗22例。两组对比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加味飓痹汤配合西药(甲氨喋呤、醋酸酚酸钠缓释片)治疗本病36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具有益气补血活筋、祛风散结除湿、活血通络止痛、解毒散结,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