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生耐热(ST)及/或不耐热(LT)肠毒素的大肠杆菌是引起人类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因。由于用 ST 肠毒素作主动免疫对产生 ST肠毒素的活菌是否有防御作用尚无有价值的报导,因此,作者用大鼠作模型进行了这方面的实验。  相似文献   

2.
1985年夏我们对省人民医院肠道病及儿科门诊腹泻散发患者共595冽(>15岁者483例,<15岁者112例)进行了病原学调查及药敏试验,兹报道如下。595例急性腹泻患者共检出病原菌阳性208例,阳性率为34.96%,其中以志贺氏菌属感染为最多见,计201例,占病例数的33.78%;沙门氏菌属3例,占0.50%;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2例,占0.34%,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及不凝集弧菌各1例,各为0.17%。此外,随机检查上述患者中的100例,发现空肠弯曲菌感染6例,阳性率为6%。此次分离出的3株沙门氏菌,分别为鼠伤寒、纽波特和伦敦沙门氏菌各1株。有2例女性患者为宋内氏痢疾杆菌与空肠弯曲菌混合感染。空肠弯曲菌和EIEC、ETEC的检出,提示在感染性腹泻的  相似文献   

3.
酶免疫法(ELISA)快速检测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产毒大肠杆菌(ETEC)是致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在小儿腹泻病原中检出率高达26.5%。ETEC产生不耐热(LT)和耐热性(ST)两种肠毒素。检测LT有动物试验、细胞培养和免疫血清学方法,其中多数方法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和试验动物,难以在基层医疗单位普遍推广使用。我们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03株大肠杆菌和30  相似文献   

4.
检测大肠杆菌肠毒素的小白鼠肠袢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小鼠肠袢试验的具体方法,并对小鼠肠袢试验的可靠性作了一些研究。本试验设有同体对照,以积液比值≥10作为肠毒素阳性反应的判断标准,经果明确。用标准产毒大肠杆菌和非产毒大肠杆菌,与乳鼠法和家兔法作了对比性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它既可代替乳鼠法检测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又可代替家兔法检测大肠杆菌不耐热性肠毒素(LT),手续简单。用此法检测了119株从腹泻患儿分离的大肠杆菌的肠毒素,检出产毒大肠杆菌59株,阳性检出率为49.6%。本试验保留了家兔肠袢试验的直接性和可靠性,但更经济、简便,可以满足较大数量的临床病例的检测和研究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婴幼儿腹泻患者的空肠弯曲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从病原学及药代动力学角度为患儿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12月我院1680份腹泻患儿的大便标本,并对其进行空肠弯曲菌培养,同时对分离出来的菌株进行相关抗生素耐药分析。结果分离出146株空肠弯曲菌,检出率为8.7%;其中123例为婴幼儿(年龄<1岁),占分离菌株患者的84.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空肠弯曲菌对头孢哌酮、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最敏感。结论空肠弯曲菌常见于婴幼儿腹泻人群,夏秋季节高发,耐药率呈增加的趋势,临床上针对空肠弯曲菌感染的患儿应当重视耐药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弗劳地枸橼酸盐杆菌引起小儿腹泻的致泻机理,对从腹泻患儿粪便中分离的弗老地枸橼酸盐杆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家兔肠袢结扎等试验。结果,50株受检菌中共检出产肠毒素菌26株,其中产LT16株、产ST6株、产ST-LT4株。动物眼角膜试验表明枸橼酸盐杆菌不具有侵袭性。结果提示产肠毒素是该菌致患儿腹泻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从12份猪粪标本中,分离到结肠弯曲菌噬菌体4株,并对其部分生物学特性,如温度、PH值及氯仿对存活率的影响,寄主范围以及噬菌体形态等进行了观察。分离的4株噬菌体较不耐热,其PH值的稳定范围甚窄(pH7.5~8.0),但耐氯仿,常见的肠道杆菌对其均不敏感,对种内细菌的感染能力则不一。试验表明,此类噬菌体的增殖条件,与其寄主菌的生长条件相似,对今后进一步分离及筛选分型用的空肠(结肠)弯曲菌噬菌体,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空肠弯曲菌是人类腹泻的常见病原菌,婴幼儿体弱者还可造成全身感染、败血症、脑膜炎和胆囊炎等。鉴于本病预后与抗菌药物的选用有密切关系,因此检测了解本地区流行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仍为必要。本文着重将已分离的40株空肠弯曲菌对13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鸡粪便中分离裂解性空肠弯曲菌噬菌体,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为治疗和防控空肠弯曲菌感染奠定基础。方法 以空肠弯曲菌NCTC11168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从鸡粪便中分离空肠弯曲菌噬菌体,并测定其噬菌斑、遗传物质、裂解谱、最佳感染复数、一步生长曲线、酸碱和热稳定性等生物学特性。结果 分离得到空肠弯曲菌噬菌体CP7,其噬菌斑直径约为1~2mm,清晰透明,边缘光滑,无晕环。CP7裂解能力较强,能裂解13株空肠弯曲菌分离株。电镜观察噬菌体属于肌尾噬菌体属,具有典型的弯曲菌噬菌体的终端泡和空头,有一直径80nm的正多面体对称头部,一长约100nm、宽15nm的尾部,有肌鞘并可发生收缩。CP7的遗传物质为ds DNA,能被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HhaⅠ、DraⅠ、EcoRⅤ和TaqⅠ切开,属于Ⅲ组空肠弯曲菌噬菌体,基因组大小约为140kb。结论 CP7为裂解性噬菌体,裂解能力较强,对不同温度、pH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开发为空肠弯曲菌抑菌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腹泻乃是发展中国家婴儿、儿童发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经过去10多年的研究已经认识到 ETEC 乃是发展中国家腹泻的重要病原体。ETEC 能产生一种或两种肠毒素,一为不耐热的肠毒素(LT),在免疫学上与霍乱弧菌的毒素(CT)有关,一为低分子量的无抗原性的肠毒素,耐热(ST),因此有 LT 株、ST 株及 LT/ST 菌株。控制产生肠毒素的基因是位于细菌的质粒,实验室的研究表明,这种质粒是容易传递到受体菌株。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82年6月至10月,对儿科3岁以下腹泻患儿进行了粪便培养,检出空肠弯曲菌25例,阳性率为10.6%,现报告如下: 一、病原菌的检测对236例3岁以上,病程在7天以内(仅1例是半月)的急性腹泻患儿的新鲜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全部作常规检查及其他肠道病原菌和空肠弯曲菌的培养。空肠弯曲菌检查系将粪便标本保存于Cary-Blair,氏运送管中,并采用简易微需氧封闭袋(由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研制)法进行分离培养。结果检出空肠弯曲菌25例,阳性率为10.6%,其中2例同时培养出致病性大肠杆菌O126B_6。共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8例(3.4%),志贺氏痢疾杆菌属18例(7.5%),说明空肠弯曲菌亦是腹泻的主要病原菌。21株空肠弯曲菌在42℃微需氧环镜下进行纸片法药物敏  相似文献   

12.
龙军  雷洪伊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30(8):480-481,511
目的评价乳胶结合实验检测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及金葡菌肠毒素,并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收集130株金葡菌临床分离株,通过药敏试验将其分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和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检测金葡菌肠毒素。结果MRSA产肠毒素为67株.MSSA产肠毒素为19株,MRSA产肠毒素率为100%,MSSA产肠毒素率为30%。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应重视MRSA的检测和金葡菌肠毒素的检测。合理使用广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作者研究了六株四环素耐药性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大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coli)和三株非四环素耐药性空肠弯曲菌。这些细菌是从加拿大、比利时人体以及Iowa Ames国家动物疾病中心的绵羊胎儿分离到的。四环素对其耐受菌最低抑制浓度≥64μg/ml,氨苄青霉素对MAK175株的最低抑制浓度>128μg/ml,红霉素对BA37和BA39株的最低抑制浓度>1,024μg/ml,  相似文献   

14.
空肠弯曲菌CF-1与佐剂诱发的动物自身免疫反应亢进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关系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临床上发现感染空肠弯曲菌的腹泻病人常伴发反应性关节炎〔1〕、格林巴利综合征(GBS)〔2〕等。有报道空肠弯曲菌CJ S131株感染的小鼠出现自身抗体产生和肠道及肠外多器官的炎症性病理损伤〔3、4...  相似文献   

15.
作者用碳化二亚胺使耐热(ST)和不耐热(LT)肠毒素结合的方法,研制 ST 和 LT 毒素交联菌苗,这种菌苗对产生 LT 或 ST 肠毒素的不同血清型的大肠杆菌都有防御作用。用 Clements 等方法从大肠杆菌711株提取纯化的 LT 全毒素,用 Staples 等方法提  相似文献   

16.
空肠弯曲菌是小儿腹泻和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但该菌在外界环境生存力弱,菌株不易保存。为了提供一种简便使用而存活时间较长的保存方法,笔者试用5种培养基,比较观察了9株空肠弯曲菌存活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空肠弯曲菌是人类肠炎的重要致病菌之一,一般多通过食物或水源污染而传播。蝇类是否能携带及传播空肠弯曲菌,目前国内尚未见报告。我们于1934年夏,在福建省莆田县弯曲菌肠炎疫区作动物带菌调查的同时,亦进行了蝇类携带空肠弯曲菌的调查。结果从77份蝇类标本中分离得7株空肠弯曲菌,现将检出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产毒性大肠杆菌是发展中国家引起肠胃炎及引起旅行者腹泻的最常见的病原菌。它亦可引起发展中国家腹泻病的暴发。该菌可产生1或两种肠毒素,即耐热肠毒素(ST)与不耐热肠毒素(LT)。其中与人类疾病最密切有关的ST是STa。乳鼠试验是检测STa的标准方法。但不适宜于大规模的研究。近几年来,DNA重组和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已经制成。酶联免疫法亦己应用于STa的检测。本文将上述三种试验方法进行了比较。从183例3岁以下腹泻患儿但无其它肠道病原菌的粪便标本中分离细菌。选取在麦康凯平板上疑似大肠杆菌者进行生化检查。  相似文献   

19.
虽然弯曲菌性肠炎是国际上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但是,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免疫学方法来控制它。作者以小鼠为模型,对空肠弯曲菌全细胞(CWC)灭活菌苗(60℃60分钟和0.02M福马林灭活的CWC以1∶1混合)和以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为佐剂的CWC-LT菌苗的免疫原性和保护力作了比较及评价。  相似文献   

20.
空肠弯曲菌是人类肠炎的主要致病菌,在许多国家,本菌作为肠炎病因仅次于痢疾与沙门氏菌;在英、美,近年来还有超过沙门氏菌而居首位之趋势,是目前已引起普遍重视的新病原菌。空肠弯曲菌肠炎(下称弯曲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