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方虎杖酊治疗带状疱疹8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笔者从1985年8月~1989年9月自制复方虎杖酊治疗带状疱疹88例,取得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88例中,男58例,女30例;发病年龄:最小14岁,最大73岁,平均47岁;发病部位:发于面部12例,颈部15例,胸背部46例,腰骶部13例,颈部与胸背部并发者1例,右侧胸背部与左侧腰骶部并发者1例;病程:最长6天,最短1天,平均4天。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均出现典型的成簇水疱,水疱皆沿所侵犯的神经走向分布,并成带状排列,皮疹分布95%以上为单侧性,伴有剧烈的神经灼痛,其中1例为大疱性带状疱疹,1例为出血性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2.
中药内外合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 6月~ 2 0 0 1年 10月 ,笔者应用中药内外合治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 0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 72例 ,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4 0例 ,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5 0岁~ 70岁者 16例 ,70岁以上者 2 4例 ;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 4个月。疼痛受累部位 :胸背部者 2 3例 ,腰腹部者 13例 ,四肢者 1例 ,头面部者 3例。对照组 32例 ,男 2 1例 ,女 11例 ;年龄 5 0岁~ 70岁者 10例 ,70岁以上者 2 2例 ;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1~ 2 .5个月。疼痛受累部位 :胸背部者 17例 …  相似文献   

3.
针刺颈夹脊穴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26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建国 《江苏中医药》2003,24(11):47-47
笔者自 1988年以来 ,运用针刺颈夹脊穴与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2 6 4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6 4例中 ,男 14 2例 ,女 12 4例 ;年龄 19~ 30岁 2 4例 ,31~ 5 0岁 178例 ,5 0岁以上 6 2例 ;颈型 89例 ,神经根型 88例 ,椎动脉型 6 6例 ,脊髓型 2 1例。1.2 诊断标准 参考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西医学的有关诊断标准制定 :(1)头晕痛 ;(2 )颈枕部疼痛 ;(3)颈后肌肉劳损僵硬 ;(4 )颈后肌肉广泛性压痛 ;(5 )伴随症状 :肩颈上肢疼痛及不同程度的功能活动受限 ,头、眼、…  相似文献   

4.
夹脊电针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1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我们六年来采用夹脊电针、推拿为主 ,牵引及运动疗法为辅治疗颈椎病 1 72例 ,收到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   1 72例患者中男性 84例 ,女性 88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72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2 0年 ;颈型 42例 ,椎动脉型 3 2例 ,神经根型 6 2例 ,脊髓型 1 2例 ,混合型 2 4例。2 治疗方法  以随症治疗为原则 ,即以病损部及症状较重部位为重点。2 .1 电针2 .1 .1 取穴 主穴 :颈部夹脊穴。多以颈中下段为主 ,每次取 2~ 4对。配穴 :颈型取风池 (双 )、肩井 (双 ) ;椎动脉型取风池 (双 )、百会 ;神经根型…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1987年来,应用复方冰乌油治疗带状疱疹4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系症状典型,疼痛明显的普通型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5~60岁;病期2~14天,7天以内者36例,超过7天者4例;部位在胸背部者18例、腰腹部者16例,四肢及臀部者4例,头颈部者2例。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6~65岁;病期2~15天,7天以内者15例,超过7天者5例;部位在胸背部者7例,腰腹部者9例,四肢者3例,颈部者1例。治疗方法治疗组:全身治疗采用维生素 B_(12)肌  相似文献   

6.
红痱是婴幼儿盛夏常见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 ,搔抓后可继发毛囊炎或疖肿。笔者于 1 999年 7月~ 2 0 0 0年 9月 ,应用地肤双黄连洗剂治疗本病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3例中 ,男 1 4例 ,女 9例 ;年龄 7个月~ 3岁 ,平均 2岁4个月 ;病程最短者 1天 ,最长者 5天 ,平均 3 .5天 ;皮损位居头颈部者 8例 ,颈胸背臀部者 9例 ,四肢屈侧者 6例。诊断标准[1 ] :(1 )夏季高温潮湿或通风不良的环境 ;(2 )小丘疹或丘疱疹 ,急性发作 ,周围存在红晕 ;(3)自觉灼热刺痒。2 治疗方法地肤双黄连洗剂由地肤子、金银花、黄芩、连翅、马齿苋各 30g组…  相似文献   

7.
久伤亦称旧伤、宿伤,指受伤超过半个月仍不愈者。几年来,笔者所擦伤疗法治疗该病65例,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65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53例,女12例;年龄10~68岁,平均38.5岁;病程20~5400天,平均315.2天;全部病例均有胸背部外伤史,其中胸部25例,背部26例,胸背部14例;痛点固定者47例,不定者18例。 2 治疗方法 2.1 药物:生姜1块(去角切平),高度白酒适量,狗皮膏(北京同仁堂生产)1块。 2.2 操作方法:先将白酒加温(不烫手为度),后用生姜平面不断蘸酒在伤处反复摩擦,使局部皮肤红肿(如橘皮状)、微  相似文献   

8.
六穴灯芯灸是流传于福建永安市青水畲族民间的一种火灸疗法 ,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简廉验、用穴少、痛苦小等特点。在临床中 ,笔者不仅将其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在用于治疗其它疱疹时亦能同样取得好的疗效。本文报告笔者用畲民六穴灯芯灸治疗42例病毒性疱疹并取得满意的疗效。一般资料42例中男性 2 3例 ,女性 1 9例 ;年龄 1 6~ 40岁 ;疱疹在胸背部者 1 2例 ,在颜面及上肢者 8例 ,在腰腹以下者 2 2例。治疗方法及效果共取六穴 :1背三穴 :用细绳围头一圈 ,量取头围长度。以此长度绕颈至后背 ,细绳两端下垂齐平处各一穴 ,两穴连线与督脉交叉点一穴 (…  相似文献   

9.
1997年~ 2 0 0 0年 ,笔者采用针刺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 1 38例 ,疗效比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38例中 ,男性 86例 ,女性 52例 ;年龄 :2 5岁~ 35岁者 1 0例 ,36岁~ 50岁者 52例 ,51岁~ 68岁者 76例。病程最短者 3个月 ,最长者 1 2年。发病部位 :C2~ 4 者 1 6例 ,C5~ 6 者 88例 ,C7~T1 者 34例。症状及体征 :1 38例患者均有颈、肩、背疼痛 ,伴头痛头晕者 33例 ;颈部板硬、活动功能受限者 1 1 7例 ;上肢麻木乏力者 35例 ;病变颈椎棘突或患侧肩胛骨内角压痛者 1 0 9例 ;上肢肌力减弱或肌内萎缩者 1 5例 ;臂丛神经牵拉试…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1998年以来 ,采用热磁辐射、中频脉冲电流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 10 0例 ,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中 ,男 5 8例 ,女 4 2例 ;年龄 35~ 70岁 ;病程最短 4个月 ,最长 9年。1 2 诊断要点  (1)颈肩部疼痛、颈部僵硬。 (2 )四肢麻木、乏力。 (3)头晕、头痛、枕部痛、胸背不适。(4 )X线检查 :有颈椎生理曲线改变 ,椎间隙变窄 ,颈椎关节增生等。2 治疗方法采用KF 70型治疗仪 ,通过热磁辐射 ,中频脉冲电流导入中药复方 (红花、乳香、没药、川芎、白芍等 )水煎剂。根据病情选择治疗部位。…  相似文献   

11.
我们白1979年6月至1980年9月,在门诊试用爵床消疳合剂,对300例疳积患儿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临床资料简介于下: (一)一般资料:300例患儿中,男151例;女146例。其中,1~2岁者42例;2—3岁者84例;3—5岁者88例;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 1993年以来 ,采用鸭胆子酊局部点涂治疗扁平疣患者 2 6 0例 ,疗效甚佳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 0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人 ,均有典型的扁平疣皮疹表现 ,诊断明确 ;有 6 9例患者具有典型的同形串珠反应皮疹 ;发病年龄为 4岁~ 46岁 ,平均年龄 2 5岁 ;其中男 89例 ,女 171例 ;病程 2周~ 13浕不等 ;其中有 176例患者曾采用中西药物及冷冻、激光等方法治疗而无效 ;其中发于面部者 98例 ,发于手背、手臂者 5 6例 ,面部、手背同发者 6 7例 ,面、手、胸背部同发者 2 1例 ,全身散发者 18例。2 治疗方法2 1 药剂制备 将鸭胆子外…  相似文献   

13.
火针、拔罐配合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2 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7月 ,笔者采用火针、拔罐配合TDP照射治疗带状疱疹 ,取得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 1 病例选择  35例患者均来自门诊。其中 :男2 0例 ,女 15例 ;年龄最大 80岁 ,最小 12岁 ;病程长者 10天 ,短者 2天 ;发于胸背者 12例 ,胸背及上肢者 4例 ,发于腰腹者 16例 ,腰腹及下肢者 3例。1 2 疗效判定 治愈 :治疗 1~ 2个疗程皮损部位疼痛消失 ,疱疹结痂脱落 ,再无新的疱疹出现 ;好转 :治 2个疗程以上皮损部疼痛减轻 ,再无新疱疹出现 ;无效 :治 2个疗程以上疼痛无减轻 ,仍有新疱疹出现。2 治疗方法及结…  相似文献   

14.
六穴灯芯灸〔1〕是流传于福建永安市青水畲族民间的一种火灸疗法 ,治疗带状疱疹具有简、廉、验、用穴少、痛苦小等特点。在临床中 ,笔者不仅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用于其它疱疹同样取得好的疗效。现将治疗 4 2例病毒性疱疹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 2例疱疹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2 3例、女 19例 ,年龄在 16~ 4 0岁 ,胸背部疱疹 12例、颜面及上肢疱疹 8例、腰腹以下疱疹 2 2例。2 治疗方法2 1 取穴法 :共取六穴。背三穴 :细绳围头 1圈 ,以此长度绕颈至后背 ,细绳两端下垂齐平处各 1穴 ,两穴连线与督脉交叉点1穴 (相当于厥阴俞 )…  相似文献   

15.
三联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颈神经根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颈椎病 ,称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较为常见。近年来 ,笔者应用三联法 (药物局部封闭 牵引推拿 中药内服 )治疗该病 4 6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6例患者中 ,男 31例 ,女 15例 ;年龄最小 32岁 ,最大 63岁 ,平均 4 2岁 ;4 5岁以下者2 9例 ,4 5岁以上者 17例。病程 1年以内者 2 6例 ,1~ 2年者 13例 ,3~ 5年者 7例。1.2 诊断标准 :1颈、肩部疼痛 ,可向前臂放射 ,手指呈神经根性分布的麻木及疼痛 ;2颈部僵直 ,活动受限 ,棘突、棘突旁有压痛点 ,神经根牵拉试验阳…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以消痤饮加减治疗粉刺160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0例,男72例,女88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35岁,平均22.18±2.36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2a,平均3.8±3.02a。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初起在毛囊口,呈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亦可溃变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白头或黑头粉刺,严重病例可形成硬结性囊肿。(2)多发于男女青春期面部及胸背部,常有皮脂溢出。(3)多有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感外邪等诱发。(4)青春期过后,多数可自然减轻。(5)妇女多伴有月经不调。辨证分型:(1)…  相似文献   

17.
我院 1 997— 2 0 0 0年 1月急诊治疗 78例口腔外伤患儿 ,并取得成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上述期间我院共收治急诊外伤患儿 ( 1 0岁以下 ) 78例 ,其中男 5 2例 ,女 36例 ,男女之比为 1 1 1 :1 ;年龄最小者为 1岁 4个月 ,最大者为 9岁 8个月。 78例中 ( 2 4± 4 )个月者最多 1 4例 ( 1 7 9% ) ,且随年龄的增加 ,发病人数呈下降趋势。致伤原因 :跌伤 4 3例( 5 5 1 % ) ,碰伤 2 1例 ( 2 6 9% ) ,其它损伤 1 4例( 1 8 0 % )。损伤部位 :唇部及牙齿损伤者较多 5 5例( 70 5 % ) ,其余为牙龈、颊部、腭部、舌部、…  相似文献   

18.
头针治疗颈椎病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 ,笔者试用头皮针治疗颈椎病4 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4 6例中 ,男性 2 4例 ,女性 2 2例 ;年龄最大者 6 5岁 ,最小者 2 8岁 ,其中 50~ 6 0岁者 35例 (占 76 % ) ;病程最短者 1 0 d,最长者 9a。按 1 984年 5月在桂林召开的颈椎病专题座谈会通过的颈椎病诊断标准与分型 ,其中颈型 1 8例 ,神经根型 2 4例 ,椎动脉型与脊髓型各 2例。治疗方法取穴 :参照《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取顶中线 (由前向后刺 )为主穴 ,颈肩部疼痛重者配颈肩线 (经验穴 ,由络却向百会穴透刺 ) ,颈性眩晕者配额中线 (由上向下刺 ) ,…  相似文献   

19.
带状疱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病 ,笔者用自拟方解毒散瘀汤治疗本病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42例 ,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 1 8例 ;年龄 1 9~ 76岁 ;病程 3~ 2 0天。治疗方法解毒散瘀汤 :土茯苓 30 g,板蓝根 1 5g,马齿苋30 g,连翘 1 0 g,野菊花 1 5g,黄柏 1 0 g,栀子 1 0 g,苦参 30 g,丹参 1 5g,桃仁 1 0 g,甘草 6g。发于胸背部者加柴胡 1 0 g,香附 1 2 g,龙胆草 1 0 g;发于腰骶部者加杜仲 1 0 g,牛膝 1 0 g;发于颈肩部者加葛根 1 2 g,薄荷 6g,羌活 6g;发于额颞部者加升麻 6g,白芷1 0 g。上方每日 1剂水煎服 ,5剂为…  相似文献   

20.
我科自1986年春至1988年夏在门诊采用中药“覆脐止泻散”覆盖神阙穴,治疗小儿腹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212例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212例中男性124例;女性88例。年龄:1岁以下者151例,1—2岁者33例,3—4岁者28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其中伤食(乳)泻74例,风寒泻83例,湿热泻28例(湿偏重者16例、热偏重者1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