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 (简称上感发热 )是常见病、多发病 ,笔者用自拟银石丹丝汤治疗上感发热 90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 0例上感发热患儿 ,年龄 6月~ 12岁 ,均以发热为主证 ,初诊时 <38℃ 2 8例 ,38~ 39℃ 5 9例 ,39~ 4 0℃ 4 7例 ,≥ 4 0℃ 2 6例 (体温均为肛表测量值 )。伴流涕 5 9例 ,咳嗽 38例 ,咽痛 4 6例 ,喷嚏 2 6例 ;体检咽红 131例 ,咽部小溃疡者 19例。患儿按其家长要求选择服药形式分为两组 :口服银石丹丝汤中药组 90例 ,西药组 7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发热程度及其它症状等方面无…  相似文献   

2.
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2000年以来应用中药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28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8例患儿均来自本院儿科门诊,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8个月至6岁,平均36/12岁;病程最短2d,最长5d,平均3d。28例患儿均有发热、咽痛、流涎、厌食症状;检查可见咽部充血,咽腭弓、软腭及扁桃体等处有散在小疱疹及浅表溃疡;发热大多为高热,其中体温38℃~39℃者10例,39℃以上者18例;10例曾使用青霉素、头孢拉啶或利君沙等仍高热不退,初诊即以本方治疗者18例。1.2 治疗方法 予柴葛解肌汤加减:柴胡、葛根、白芷、黄芩、金银花、贯仲、僵蚕、青黛、芦根、薄菏。热甚加生石膏;咽峡部疱疹甚且伴浅表溃疡者加皂角刺、山慈姑;发热无汗加藿香。每日1剂,分次温服。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们用升降散加减保留灌肠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1 69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并与口服对照组 42例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选取以发热为主症 ,体温 >38℃之患儿 1 69例为治疗组 ,患儿年龄 4个月~ 1岁者 1 6例 ,1~ 3岁者 39例 ,3~ 7岁者 5 8例 ,7~ 1 3岁者 5 6例 ;发热38℃~ 38.5℃者 86例 ,38.6℃~ 39℃者 71例 ,>39℃者 1 2例。另设发热患儿 42例为对照组 ,其中4个月~ 1岁者 4例 ,1~ 3岁者 5例 ,3~ 7岁者 1 7例 ,7~ 1 3岁者 1 6例 ;发热 38℃~ 38.5℃者 2 1例 ,38.6℃~ 39℃者 1 9例 ,>39℃者 2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1病历介绍 患儿,女,28个月,因发热、咳嗽5d,伴皮疹1d于1994年10月12日入院。患儿5d前起发热,体温波动在38.5~39.5℃,夜间尤甚,伴咳嗽、有痰,近1d躯干皮肤出现小红疹。拟“急性支气管炎”收入院治疗。入院检查:精神倦,体温39℃,颈淋巴结肿大如黄豆大小,唇红干,咽红,舌质红,苔薄白,脉数。住院第2天患儿仍发热不退,手足背肿胀,查血常规:  相似文献   

5.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外感高热58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外感高热是小儿常见症之一.具有发病急,变化快,传变迅速,易动风等特点,我们从1995年上半年起,运用四川宜宾制药厂生产的穿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外感高热58例.并配合中医辨证施治,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急诊室留现病例,58例中,男32例,女26例,其中1~3岁12例,2~5岁36例,5~8岁12例,8~12岁8例。临床症状均以发热为主,体温均在38.5”C以上,其中体温在38.5~39”C有38例.39”C以上有ZO例.病程最短4小时,最长5天。患儿除高热外或伴有流涕、咽痛、咳嗽,或伴有恶寒、身病等表证,…  相似文献   

6.
外感发热属于现代医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范畴,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1994年10月至今,笔者应用解热静口服液治疗风热挟食挟惊型外感发热患儿18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80例,其中男106例,女74例;年龄6月~12岁,平均4.32±2.76岁;病程1.42±0.89天。180例体温均≥38.5℃,其分布情况为:38.5℃~38.9℃105例,39℃~39.9℃64例,40℃以上11例。白细胞总数超过10×109/L的99例。所有患儿均有外感风热挟食症状,约1/3患儿同时伴有挟惊症状。病例选择:①发热为主症,体温在38.5℃以上,流涕、咳嗽、咽…  相似文献   

7.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常见病,平均发病率为3%~4%,常见于6个月~6岁的小儿,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热病的初期,患儿体温升至38C以上而突然出现。治疗以抗惊厥药物及退热控制惊厥。但高热惊厥复发率较高(约33%),因此预防再次复发极为重要。我们以自制“加味金粟丹”防治高热惊厥的复发,在临床上取得满意疗效,现将50例患儿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一、一股资料本组50例患儿中,男对倒,女19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5岁。高热惊厥1次38例,2~3次9例,3次以上3例。体温38℃以上惊厥者2例,38.5℃以上惊厥者12例.39℃以上惊厥者25例.395…  相似文献   

8.
三叶青饮治疗小儿外感高热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以来,笔者应用经验方“三叶青饮”治疗小儿外感高热8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0例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3岁32例,4~7岁39例,8~12岁9例,平均4.8岁;病程24小时以内者46例,24~48小时25例。48小时以上者9例;均以发热为主症,伴有咳嗽、咽病或头痛、鼻塞流涕,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体温为38.5~40C.无惊厥。其中初诊体温38.5~39C26例,19.l~39.5C43例.39,6~40C11例;伴咳嗽59例,伴咽部充血或扁桃体肿大41例,伴头痛17例,伴纳少院胀11例。中医辨证属外感风热57例,…  相似文献   

9.
笔者于2006年3月~2007年2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6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8例患儿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其中男39例,女29例;年龄6~12个月11例,1~2岁38例,3~6岁19例;急性咽峡炎31例.急性扁桃体炎29例,咽结合膜热8例;体温38.5~39.0℃26例,39.1~39.5℃33例,39.6~40.5℃9例;稽留热37例,不规则热31例;持续发热2~5d42例,6~9d26例。  相似文献   

10.
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发热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可出现在多种疾病中,且以高热或高热惊厥为特点。我们用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中医温病邪在卫气分所致的高热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以发热、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指纹青紫为主症,兼有心烦口渴、咽痛、咳嗽的患儿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9岁,平均4.58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5天,平均2.05天;病在卫分者8例,卫气分者12例,气分者10例;体温37°C~38°C3例,38°C~39°C13例,39°C以上14例,占总数的47%。2 治疗方法30例病儿均用银翘散加减治疗,口服,每日1剂,分3次…  相似文献   

11.
青蒿鳖甲汤加味治疗肺癌发热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0年1月~1996年12月,运用青蒿鳖甲汤加昧治疗肺癌发热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41~78岁,平均58.5岁;中央型13例,周围型7例;伴胸腔积液5例,纵隔淋巴结转移6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例,肝转移2例;体温38℃~38.5℃3例,38.5℃~39℃11例,39℃以上6例,平均体温38.8℃;发热病程10~50天不等,观察前曾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者10例。1.2临床表现本组病例除有发热(体温升高)以外,咳嗽、咯痰20例,咯血8例,口咽干燥17例,五心烦热或潮热9例,舌红少苔、脉细数…  相似文献   

12.
清解利咽颗粒是河北省著名中医儿科专家马新云教授几十年来总结出来的宝贵的经验方。笔者应用此方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其近3年来208例病案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8例中,男121例,女87例;年龄:最大者14岁,最小者3岁;病程;1~2天者98例,2 ~3天者84例,3 ~5天者21例,5 ~7天者5例。伴发热者146例,无发热者62例,其中高热者139例(体温超过385°C以上),中度发热体温在38~385°C之间57例,低热(38°C以内)12例。有合并症者46例,无合并症者162例;扁桃体Ⅲ°肿大,咽部潮红,有脓性分泌物者27例,扁桃体Ⅱ°肿大,咽部…  相似文献   

13.
笔者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效果颇佳。现小结如下: 一般资料 40例均系门诊病人,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岁以内8例,1岁以上32例,最小者6月,最大者14岁;病程在2日内29例,2日以上者6例;体温38~39℃者18例,39℃以上者22例。治疗方法药物组成:生石膏15~30克(1岁以内15克,1岁以上30克),麻黄6克(出汗及体弱者用炙麻黄),杏仁10克,生  相似文献   

14.
白虎汤合安宫牛黄丸治疗小儿高热6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近年来在临床运用白虎汤合安宫牛黄丸治疗小儿高热患者6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8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患儿,其中男41例,女27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 3岁;发热时间最短2天,最长7天,平均3天.68例患儿体温均超过39℃,其中39℃~40℃53例,40℃以上的1 5例,最高达41.8℃.经西药注射和输液治疗后,仍未能退热的38例,其中合并肺炎18例,伴腹泻3例.表现为高热,面赤,口干欲饮,不思饮食,或神疲,或烦躁,或咽喉肿痛,或咳喘,小便黄,大便2~3日一行,舌红少苔,脉浮或数.  相似文献   

15.
郑景 《山东中医杂志》2011,(12):857-857
<正>笔者自拟表里双解汤治疗小儿外感发热8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0例均为2009年3月~2010年10月我院儿科门诊患者,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1岁3例,1~3岁18例,3~6岁37例,6~10岁16例,10岁以上6例;病程最长3 d,最短1 d;体温37.5~38℃32例,38.1~39℃44例,39~40℃  相似文献   

16.
<正> 笔者自1980年至1986年,在门诊用中药治疗小儿高热65例,疗效较为满意,兹介绍如下。一般资料65例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4月~1岁者22例,2~4岁者27例,5~7岁者16例;体温38℃以下2例,38~39℃35例,39~40℃19例,40℃以上9例;病程24小时以内12例,48小时以内20例,72小时以内22例,72小时以上11例。治疗方药生石膏末5~30克,麻黄2~10克,桂枝1~6克,酒制大黄1~10克(后下),羚羊角粉0.2~1克(冲服),水煎服。若食滞者加焦三仙、鸡内金、炒莱菔子,  相似文献   

17.
清热解毒口服液灌肠治疗小儿高热30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科应用清热解毒口服液灌肠治疗小儿高热300例,疗效显著,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300例患儿,男178例,女122例;年龄1个月~1岁75例,1~3岁165例,3~9岁60例;其中伴白细胞增高考175例,血相不高、淋巴细胞增高125例;发热后已使用退热药物,热退后体温复升120例,用药后体温持续不退者180例;体温达38.5—39.5℃219例,39.5℃以上者81例。2治疗方法300例患儿全部使用苑西制药厂生产的清热解毒口服液(1ml×10支装)灌肠。操作:使患儿侧卧于母怀中,3岁以下小儿可吮乳使腹肌放松;药液以每公斤体重>10ml为标准,药…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从1981年以来,在止嗽散基础上化裁为止嗽护肺汤,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4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夫10岁,其中1岁~3岁26例。病程1天~2周。临床表现:发热29例,腋下体温在37.1~38℃者21例,38.1~39℃6例;39.1℃以上2例,正常11例。伴咳嗽、气急、咯痰、烦躁、疲倦、食欲不振,婴幼  相似文献   

19.
近七年来,笔者用高频颤针、推脊和口服补液相结合的办法治疗66例小儿外感高热,使全部患儿在1~9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6例中,男30例,女36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7岁;体温在39~40℃者52例,40℃以上者14例;高热无汗59例,微汗7例。伴咳嗽12例,咽痛14例,腹泻5例。经用抗菌素和退烧药治疗无效者17例。除11例随证给以中药外,51例均未另加中西药。  相似文献   

20.
小儿病毒感染性高热,是儿科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口服一般解热镇痛药效果不佳。抗生素也无效。笔者自拟"退热合剂"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高热1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32例病毒感染性高热患儿全部为门诊治疗,其中男76例,女56例:1~5岁34例,5-10岁52例,10-15岁46例:体温在38-39℃37例。39~40℃79例,40℃以上者16例;就诊时发热1~5天72例,5-10天41例,10-20天19例。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1-5岁12例,5-10岁20例.10-15岁18例;体温在38-39℃11例,39~40℃32例,40℃以上者7例。2治疗方法退热合剂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