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新生儿和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监护及并发症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病情危重,或解剖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婴幼儿行外科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手术年龄,手术方法 ,术后各种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和治疗效果.结果 7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占23.3%(7/30);术中16例行超声心动图监测,其中12例行食道超声监测(体质量>5 kg),4例行剑突下超声监测;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7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结论 强调新生儿、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重要性,积极监测,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新生儿和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监护及并发症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病情危重,或解剖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婴幼儿行外科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手术年龄,手术方法 ,术后各种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和治疗效果.结果 7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占23.3%(7/30);术中16例行超声心动图监测,其中12例行食道超声监测(体质量>5 kg),4例行剑突下超声监测;所有患儿均康复出院.7例出现较严重并发症.结论 强调新生儿、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重要性,积极监测,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术后残余漏的诊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修补术后残余漏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同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残余漏有其各自的特点,严重者常需要再次外科手术或行介入封堵治疗,现复习文献,综述不同类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残余漏形成的原因、临床特点和新近诊疗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中和治疗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来66例3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施行了介入封堵术的患者。其中: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18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12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36例。对介入治疗中和治疗后发生的6例并发症作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常见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09%。其中:室间隔缺损发生3例;房间隔缺损发生3例;动脉导管未闭组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并发症不容忽视,尤以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观察介入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60例患者经导管介入治疗成功,成功率96.97%。4例患者术后分别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脑栓塞及三尖瓣腱索断裂,并发症发生率为2.42%。结论经临床观察与随访结果表明,介入封堵术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但在使用前,应予以风险评估,确保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先心病及瓣膜病的介入治疗1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瓣膜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间收治的120例先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儿童组中,房间隔缺损16例,室间隔缺损12例,动脉导管未闭16例,均成功封堵,无并发症发生。少年组中,房间隔缺损12例,室间隔缺损8例,动脉导管未闭8例,均成功封堵,风心病二尖瓣狭窄8例,均穿刺成功。成人组中,房间隔缺损16例,均成功封堵,无并发症发生;室间隔缺损8例,4例成功封堵,4例封堵失败,均出现头痛并发症;动脉导管未闭12例,均成功封堵;肺动脉瓣狭窄4例穿刺成功。全部120例患者中,4例出现并发症(3.3%),总有效率96.7%。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病率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ICU护理风险管理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术后监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ICU监护的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后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68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接受相同的术后常规监护,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观察组患儿ICU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术后患儿监护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等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护理风险管理是提高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术后监护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并有其他疾病的特殊情况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7例先天性心脏病伴有各种其他疾病的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术前处理、术中注意事项和手术时机及治疗结果。结果:1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合并脑梗死3例、心肌梗死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肾移植术后1例、房颤6例、慢-快综合征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下腔静脉异位引流1例。所有病例全部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除1例患者术后第4天再发脑梗死而死亡外,随访6个月内患者均无不适症状,封堵器位置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有其他疾病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只要认真准备,掌握最佳手术时机,介入封堵治疗同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 目的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呼吸功能衰竭急症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婴幼儿先心病呼吸衰竭急症手术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术后管理、死亡率、并发症。结果 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3.7%(1/27),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综合征16例,低氧血症11例,延迟关胸4例,出血行二次开胸止血1例,拔管后二次气管插管2例,胸腔积液9例,少尿行腹膜透析6例,肺不张8例。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呼吸功能衰竭患儿,在非急性感染期,经过积极改善术前危重状态,术中精心处理、术后严密监护,与传统的治疗流程比较,无论是手术死亡率还是并发症发生率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并有其他疾病的特殊情况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7例先天性心脏病伴有各种其他疾病的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的术前处理、术中注意事项和手术时机及治疗结果.结果:17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合并脑梗死3例、心肌梗死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先天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肾移植术后1例、房颤6例、慢-快综合征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下腔静脉异位引流1例.所有病例全部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除1例患者术后第4天再发脑梗死而死亡外,随访6个月内患者均无不适症状,封堵器位置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有其他疾病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只要认真准备,掌握最佳手术时机,介入封堵治疗同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下腔静脉异位引流发病率低,是罕见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需要选择特殊路径建立轨道,增加了介入封堵术的难度及风险。我院2000年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总计发现3例并发下腔静脉异位引流的患者,其中2例成功行介入封堵术,1例放弃介入手术。我们总结经验及体会,探讨经特殊途径行介入封堵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责任制护理在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术后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9月我院治疗的低体重CHD患儿82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责任制护理干预,统计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时间及肺部感染、低心排、心律失常、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76%较对照组31.71%低(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应用于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术后监护中,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TTE观察97例房间隔缺损(ASD)、84例室间隔缺损(VSD)及7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经介入封堵治疗的先心病患者,在介入封堵术前选择病例、术中引导和监测封堵器释放全过程及术后随访。结果256例先心病患者除5例ASD外其余均封堵成功,术后1周~6月超声随访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TTE在先心病介入封堵术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介入手术治疗是目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见的临床治疗方式之一,但术后不仅会加快患儿心率、增加血压和氧消耗量,而且因疼痛引起的咳嗽还会引起肺不张和低氧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不利于患儿术后的康复,并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长的生活质量。本文就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后影响疼痛发生的因素、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以及目前常用的术后镇痛的方法等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临床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10年9月期间我院实施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13例的资料,男98例,女115例;年龄2~68岁,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78例,室间隔缺损(VSD)38例,房间隔缺损(ASD)82例,肺动脉瓣狭窄(PS)15例;手术采用经皮穿刺股静脉和/或股动脉的方法,术前和术后进行左、右导管造影检查。结果:技术成功率达98.59%(210/213),并发症发生率为1.41%(3/213),封堵成功患者术后复查随访,原有杂音均消失或者明显减弱,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未发现明显分流。结论:利用介入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的特点,开辟了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正>主动脉瓣狭窄(AS)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其中先天性AS占先天性心脏病的3%~6%。自1984年Lababidi等首次报道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治疗先天性AS至今30多年,该方法在西方逐步发展为可替代外科瓣膜切开,成为治疗儿童先天性AS的有效介入手段。由于我国AS的发病率较欧美国家低,且术中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国内开展较少。本研究总结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研究所近1年开展的9例先天性AS行PBAV  相似文献   

17.
一氧化氮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吸入一氧化氮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神经智力发育状况及影响神经智力发育的围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对89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门诊复查患儿及90例相同年龄段无心脏疾病正常儿童进行神经智力发育评估。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组(RACHS-1评分≤2级)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组(RACHS-1评分≥3级),分组进行儿心量表各项目评估分析,并与正常儿童进行对比;分析患儿围术期参数与神经智力发育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儿童神经智力发育情况优于整体先天性心脏病组患儿(P0.05)。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组患儿发育商优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组患儿(P0.05),与正常儿童发育商分布类似(P=0.420)。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组患儿发育商值处于中等程度以下的比例高于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组患儿(P=0.032)和正常儿童(P0.001)。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手术治疗时低月龄与神经智力发育落后相关性显著(P0.05)。术前血浆尿素氮(BUN)降低、肌酐(Cr)升高以及术中体外循环(CPB)时间延长与神经智力发育落后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组患儿存在明显神经智力发育落后。手术治疗时月龄、术前BUN值、术前Cr值以及术中CPB时间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远期神经智力发育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护理对策,来提高对患儿的护理质量。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49例行体外循环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加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监护、引流管护理等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并总结其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儿中术后有11例患儿发生肺部感染以及二次插管等发生并发症,经精心护理后得以痊愈出院。结论全方位的优质护理可以提高行体外循环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上积极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镜像右位心伴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镜像右位心伴先心病患者4例,常规经胸心脏超声检查明确其合并的先心病有无介入治疗适应证。对有介入治疗适应证的患者,采用影像反转技术进行投照,再按常规方法进行介入治疗操作,与同期收治的拟行先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对照,评价手术操作时间、X线照射时间及介入治疗效果。结果:4例镜像右位心患者成功进行了介入诊疗,成功率100%,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影像反转技术在右位心介入诊治中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该项技术在右位心介入诊疗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