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与腺样体刮除术在儿童鼾症中的疗效。方法:以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8例鼾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A组(29例)采取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B组(29例)采取腺样体刮除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93.1%,B组总有效率72.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37)。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好于腺样体刮除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归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分泌性中耳炎儿童患者30例(42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21耳采用抗菌药物头孢哌酮静脉滴注进行治疗,观察组21耳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治疗。治疗周期均为6天。随后复查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分析性中耳炎的疗效情况。结果:对照组21耳中11耳治愈,5耳好转,5耳无效,总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21耳中16耳治愈,2耳好转,3耳无效,总有效率为85.74%,两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能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完整切除腺样体及扁桃体患儿术中、术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沈阳市儿童医院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患儿300例,应用低温等离子刀切除扁桃体及腺样体。结果应用等离子刀辅助鼻内窥镜切除扁桃体及腺样体手术术中出血少、手术切除精确、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少、手术创面及腺样体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等离子刀辅助鼻内窥镜切除扁桃体及腺样体手术,临床效果显著,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是治疗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以及由腺样体肥大引起相关并发症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围术期处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09年5月广州儿童医院收治的2例OSAHS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1例患儿在肺动脉高压未纠正前接受传统方法扁桃体剥离联合腺样体刮除手术,1例患儿术前进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纠正肺动脉高压后接受等离子双扁桃体切除联合腺样体消融手术。结果 术前纠正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顺利,术中及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前未纠正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反复出现严重低血氧症,导致不能正常拔除气管插管,在重症监护室2d后才转入普通病房。对2例患儿进行3个月以上随访,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憋气均明显改善,呼吸暂停指数术前分别为90.0、29.2,术后为3.5、4.6;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0.43、0.63,手术后为0.95、0.92,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伴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OSAHS患儿,手术是一线治疗方案,但OSAHS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出现率高,围术期处理非常重要,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纠正患儿肺动脉高压,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宫腔镜治疗子宫息肉样腺肌瘤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息肉样腺肌瘤的宫腔镜表现和治疗。方法2000年10月~2006年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息肉样腺肌瘤患者22例。其中息肉样腺肌瘤18例,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4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治疗,术后随访2~42个月。结果22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和宫腔镜检查均不能将其与子宫内膜息肉或粘膜下肌瘤区分。绝经前妇女占40.91%(9/22)。绝经后妇女占59.09%(13/22)。患者的平均体重指数(BMI)是(26.5±4.10)。绝经后患者的平均卵巢体积为(1.57±2.49)cm^2;绝经前和绝经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0.94±0.66)cm和(0.71±0.72)cm。1例绝经后息肉样腺肌瘤患者宫腔镜治疗后1年。因阴道出血再次行宫腔镜检查,病理检查显示为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同时合并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行子宫全切术。结论息肉样腺肌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息肉,在临床和宫腔镜下没有特异性表现,必须由病理确诊;非典型性腺肌瘤可能发生在息肉样腺肌瘤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鼻窦炎的误诊原因,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及武汉市汉口医院耳鼻喉科收治误诊为其他疾病的鼻窦炎患儿92例,分析其病例资料。结果 92例患儿首诊均被误诊,72例(78.3%)经鼻内镜检查或电子鼻咽镜检查确诊为鼻窦炎,其中12例伴有腺样体肥大,7例伴过敏性鼻炎,9例伴分泌性中耳炎,2例伴扁桃体肥大;20例(21.7%)经鼻窦CT检查确诊为鼻窦炎。结论儿童鼻窦炎常因患儿检查不配合而未能全面、系统的进行检查,对病情缺乏全面的分析,即做出相应的诊断,对久治不愈的患儿也未能进一步的查找原因,从而导致误诊误治。临床医师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完善鼻内镜或头颅CT检查,扩展诊断思路,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量鼻咽腺样体厚度与鼻咽腔宽度比率大小为手术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将52例鼻咽部侧位X-CR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比值(A/N)测量并与手术进行对照。结果 52例手术患儿腺样体堵塞后鼻孔2/3至4/5,用腺样体刮匙刮出腺样体。52例患儿鼻咽侧位片中,A/N〉0.85有5例,A/N〉0.8有15例,A/N〉0.75有30例,A/N〉0.7有2例。结论鼻咽侧位片测量腺样体,A/N,对评价增大的腺样体是否需要手术治疗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伴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 73例腺样体肥大伴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予氯雷他定片口服,每日1次,疗程2周;孟鲁斯特钠片口服,每晚1次,疗程8周;咽后壁见黏液附着或鼻腔见脓涕者加用阿奇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液2mL,高压泵雾化吸入,每日1次,疗程1周,并以六君子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用药,每月连服14d,疗程2个月。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证候及鼻咽X线侧位片测量腺样体最大厚度与鼻咽腔前后径距离之比(A/N)的变化。结果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周显效例数已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开始临床控制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西医疗效方面,观察组治愈率和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伴慢性咳嗽比单纯西医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肺吸虫病引起的胸腔积液,双黄连冻干粉针剂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52例,低温等离子扁桃体消融术治疗儿童鼾症56例,辛凉解表方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126例,经鼻内窥镜行儿童腺样体肥大切割术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儿鼾症病因对睡眠障碍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总结72例鼾症患儿的病因。对5~8岁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的鼾症患儿34例进行临床症状统计,分析小儿鼾症对睡眠障碍的影响;同时选取37例5~8岁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与同年龄段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的鼾症患儿相比较,分析睡眠质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小儿鼾症的主要病因为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临床症状中入睡打鼾、张口呼吸为主要症状,伴随症状中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夜间睡眠反复惊醒。5~8岁鼾症患儿夜间睡眠总量缩短;~7岁鼾症患儿当前身高、当前体质量降低;~8岁鼾症患儿当前身高、当前体质量降低,夜间睡眠觉醒次数增多,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小儿鼾症影响睡眠,导致睡眠障碍,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中药配合艾灸对86例腺样体肥大患儿进行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 86例中显效62例,有效10例,无效14例,显效率为72.1%,总有效率为83.7%。结论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磁共振(MR)测量方法、诊断标准及手术指征。 方法2004 09—2006 05对武汉市儿童医院126例临床确诊为腺样体肥大的儿童术前进行了鼻咽部MR扫描,利用Fujioka X线平片测量原理进行MR测量,同时以同样方法对100例同龄MR检查正常儿童腺样体进行测量,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手术组126例中,腺样体最大厚度与鼻咽腔前后径距离之比(A/N比率)为0.512~0.604者28例(22%),0.621~0.678者43例(34%),0.695~0.859者55例(44%);对照组100例中,A/N比率小于0.550者69例(69%),0.556~0.613者24例(24%),A/N比率大于0.660者7例(7%)。后气道间隙(PAS)测量显示:手术组126例中3岁及以下A/N比率大于0.550者,PAS宽度为1.5~2.8mm;4~9岁A/N比率大于0.650者,PAS宽度为3.1~5.2mm;其余均在8.0mm以内。对照组100例中3岁以上者PAS平均宽度均超过8.0~10.0mm,3岁及以下者超过4.0mm。 结论MR可直接显示腺样体形态大小,优于X线侧位平片测量方法。当A/N比率≥0.700,且PAS≤4.0mm及婴幼儿A/N比率≥0.610,PAS≤2.0mm时是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3.
子宫腺肌病是妇科临床较常见的疾病,治愈的主要手段是全子宫切除术。近年来有报道子宫内膜切除术可用于治疗子宫腺肌病及超过6个月以上的月经过多的患者。我院行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治疗超过6个月以上的月经过多、术后病理证实子宫腺肌病患者32例。现将治疗及随访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50例腺样体肥大、打鼾患儿进行睡眠监测,分析睡眠指数。方法:采用美国伟康公司Alice4多导睡眠监测仪,每例患儿监测的参数包括脑电图、眼电图、下颌肌电图、口鼻气流、胸腹呼吸运动、SpO_2、体位、心电图等。结果:睡眠指数与腺样体肥大程度呈正比。轻度13例,中度15例,重度19例,其余3例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睡眠指数偏高多数发生于肥胖、腺样体肥大患儿,通过睡眠监测,正确评估和诊断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术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儿童睡眠结构的改变,探讨OSAS儿童术后症状改善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方法对1998年12月至2003年10月广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15例OSAS儿童进行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并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于夜间睡眠时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比较手术前后宏观睡眠结构和微观睡眠结构的变化。 结果手术治疗对OSAS儿童宏观睡眠结构无明显改善。微观睡眠结构:术后觉醒指数(27±02)较术前(62±04)明显减小(t=725,P<001)。 结论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对OSAS儿童睡眠结构的改善主要体现在微观睡眠结构上,即觉醒指数明显减小。因此微观睡眠结构的改善应该是OSAS儿童术后症状改善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扩大性宫颈切除术保守性治疗早期宫颈癌(0~Ⅰa1期)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于2002年3月-2005年3月,选择宫颈鳞状上皮原位癌(阴道镜下病变面积≥3/4或宫颈活检提示早浸可疑)、宫颈鳞癌Ⅰa1期(脉管内未见癌栓)、年龄≤40岁的病例,患者要求保留子宫及生育能力,自愿要求此术式,并告知患者及家属此手术并非是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式。结果2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接受此术式手术治疗,其中0期12例,Ⅰa1期10例,中位年龄32岁(23~39岁);平均手术时间:41min(37—68min);平均出血量:89.6ml(30—220ml);平均住院天数:11天(9—12天)。无手术并发症;中位随访时间21.6个月,无一例复发,月经及性生活正常;其中2例受孕,分别于孕45、64天行人工流产术。结论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扩大性宫颈切除术是一种治疗0-Ⅰa期宫颈癌有效、安全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胃镜检查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44例 HSP患儿的胃镜结果。结果胃镜下典型病变检出率64.4%;病变累及十二指肠各段可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及血疱改变,其中主要表现为十二指肠球及球后部可见散在出血及糜烂12例(41.4%),十二指肠球后黏膜血疱样改变8例(27.6%);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为38.2%。结论胃镜检查对于腹型 HSP诊断有极大的价值,可明确 H SP患儿的胃肠道黏膜的病变严重程度,对治疗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与常规扁桃体剥离术对儿童鼾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7~11月入院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型呼吸暂停综合征患儿1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0例。所有患儿均行扁桃体切除,对照组采用常规剥离,观察组采用等离子消融术,两组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均采用等离子消融术,上述操作由同一术者完成。比较双侧扁桃体切除所需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比较术后1~4 d的咽痛情况;白膜完全脱落的时间以及两组患儿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比较两组中单纯扁桃体切术与合并腺样体肥大术后咽痛情况及白膜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咽痛轻于观察组,术后4 d,单纯扁桃体咽痛轻于合并腺样体肥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膜完全脱落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较常规扁桃体剥离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早期咽部不适症状较轻,应对复杂的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体质量的增长影响效果。方法将96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将接受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48例作为观察组,接受静脉留置针置管的48例作为对照组,在给予输静脉营养液过程中,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体质量的增长差异、住院时间及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速度、住院时间分别为(46.27±5.10)g/d、(38.78±3.12)d,对照组分别为(26.26±6.11)g/d、(45.01±2.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可显著提高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体质量的增长速度,并避免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同时不会增加感染发生率,缩短了患儿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12例小儿肺隔离症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方法1994-01—2006-08,对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12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肺隔离症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2例肺隔离症患儿胸部X线均发现肺部异常阴影,7例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实性块影,5例呈囊性及多囊性阴影改变;术前确诊5例,1例 经主动脉逆行造影证实,4例经螺旋CT三维重建、MRI检查发现胸主动脉与病灶之间有异常血管相通,术前高度怀疑肺隔离症3例,术前有4例误诊 ;8例叶内型肺隔离症患儿行肺叶切除术,4例叶外型肺隔离症行单纯隔离肺切除术。 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为降低肺隔离症误诊率,对可疑的肺隔离症患儿提倡螺旋CT三维重建和胸部MRI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