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基对游离毛囊培养的影响。方法:将美容手术后取下的头皮在无菌条件下分离成游离的毛 囊培养于含血清或无血清的DMEM培训基、Williams E培养基中,观测毛囊的生长速度及形态 学改变。结果:在含血清DMEM培养 基中毛囊生长速度较慢,扭曲变形早;而无血清DMEM培养基毛囊的生长天数明显延长,毛 囊的层次结构及形态可长时间保持不变,但前3天生长速度与有血清培养时无明显差异;使 用Wlliams E培养基毛囊在前3天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结论:含血清的DMEM培养基不利于毛囊的生长,而Williams E培养基较适用于游离毛囊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人食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适合应用于组织工程食管研究的食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对比食管上皮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K-SFM及含血清培养基DMEM中的生长情况。结果食管上皮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K-SFM中生长快,细胞形态好,不易被成纤维细胞污染。结论应用无血清培养基K-SFM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方法简便,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人参提取物对C57BL/6J鼠毛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C57BL/6J小鼠的触须毛囊,探讨人参提取物促进鼠毛囊生长的最佳浓度.方法在解剖显微镜下分离C57BL/6J小鼠胡须垫内完整的生长期毛囊,置于含有不同浓度人参提取物的Willimas E培养基中,在5%CO2和37℃条件下常规培养毛囊,每24h计算毛干长度一次;毛囊培养24h后,每孔均掺入3H-TdR 50μl,10%三氯醋酸在冰浴条件下冷却固定毛囊,0.3mol*L-1 NaOH 37℃水浴锅内消化至毛鞘全部溶解,将细胞收集于999型纤维膜上,烤干后加闪烁液,于LS-6500液闪计数仪上测量.结果人参提取物浓度为0.005~0.1mg*ml-1时具有促毛囊生长的作用,其中浓度为0.1mg*ml-1时促毛囊生长的效果最好.结论人参提取物具有促毛囊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β-catenin在毛囊干细胞中转位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β-catenin在毛囊干细胞中的分布表达变化,探讨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毛囊干细胞,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ICC方法观察β-catenin在不同培养时相毛囊干细胞中的定位表达变化。结果:培养2 d便可见细胞生长,6 d时细胞数达到最高峰;培养前3 dβ-catenin表达于胞浆及胞膜,第5~6天出现核内表达,伴有ki67核内表达;继续培养,β-catenin集中在胞核表达,胞浆呈弱表达,并表现与细胞增殖的相关性。结论:β-catenin核内转位是毛囊干细胞增殖的重要信号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5.
毛囊隆突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毛囊隆突细胞向毛囊和皮脂腺上皮细胞分化潜能。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胎儿毛囊隆突细胞,分别利用与毛乳头细胞共培养,雄激素、胰岛素和地塞米松等为诱导剂诱导,观察毛囊隆突细胞的生长特性及形态变化。结果:毛囊隆突细胞与毛乳头细胞共培养后成克隆性生长,并被毛乳头细胞围绕,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出现堆积和分层,中心形成毛囊样结构;在成脂诱导剂作用下,毛囊隆突细胞体积变大,出现特异的“扇贝”形细胞,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脂滴,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形态变为椭圆、纺锤或不规则形,部分伸展的细胞相互融合,包裹形成不规则的网格状。结论:在不同诱导条件下,毛囊隆突细胞在形态上具有向毛囊和皮脂腺上皮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自体血清与胎牛血清体外培养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差异。方法:分离培养雄性8周Sprague-Dawley(SD)大鼠软骨细胞,分别在5%、10%自体血清和10%胎牛血清中进行单层传代培养,采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绘制生长曲线评估细胞增殖速度,通过甲苯胺蓝染色,Ⅰ、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CD26、CD44及Ⅰ、Ⅱ型胶原表达以检测软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1)在培养3代内,原代培养的软骨细胞形态呈多角形,而3代培养的细胞都为梭形,三组无明显差别;(2)5%自体血清培养的细胞的生长速度与10%胎牛血清培养的细胞接近,10%自体血清培养的软骨细胞的生长速度快于前两组;(3)甲苯胺蓝染色结果证明三组细胞均随传代数增加酸性粘多糖蛋白分泌量下降,且10%胎牛血清组比10%和5%自体血清培养组下降更明显,而10%与5%自体血清培养组之间无明显差异;(4)免疫组化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10%与5%自体血清培养的软骨细胞Ⅱ型胶原表达高于10%胎牛血清培养的细胞(P<0.05),10%与5%自体血清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体外培养时间延长,三组细胞合成的Ⅱ型胶原均逐渐减少,Ⅰ型胶原表达逐渐增多。(5)流式细胞仪观察显示三组CD26表达虽有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CD44表达均随传代数增加而逐渐增加,且在1、3代细胞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3种培养条件下,相同代数的软骨细胞CD26和CD44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发现10%自体血清培养大鼠软骨细胞生长速度快,且仍可以较好保持细胞表型,推测在可能条件下使用浓度较高的自体血清可以缩短体外培养时间而达到较多细胞保持表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基中BFU-E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基中BFU -E生长情况。方法 :分离脐血中单个核细胞 (MNC) ,接种于有血清和无血清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中生长 14~ 18d ,观察BFU -E ,并染色鉴定。结果 :有血清中约在培养 14~ 16d集落数达高峰 ,BFU-E为 ( 70 .3± 5 0 .5 ) /10 5MNC ,大部分BFU -E的细胞为 3 0 0~ 5 0 0个 ,小部分集落细胞超过 10 0 0个 ;无血清培养 16~ 18d集落数达高峰 ,BFU -E为 ( 3 6.5± 18.2 ) /10 5MNC ,集落形态与有血清基本相似 ,但集落体积普遍较小 ,细胞数约为 2 0 0~ 3 0 0左右。结论 :无血清培养基中生长时BFU -E数目及BFU -E平均细胞数均较有血清培养中少 ,血清中含有促进BFU -E生长与分化的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中分离前列腺癌类干细胞并进行初步鉴定,为前列腺癌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含血清及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前列腺癌PC-3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种不同培养条件下前列腺癌类干细胞的比例,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前列腺癌类干细胞,MTT法测定并比较前列腺癌类干细胞与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倍增时间,观察前列腺癌类干细胞诱导分化过程及其分化后细胞的双重免疫荧光表达.结果 少量PC-3细胞能在添加了人表皮生长因子(EGF)、人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人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存活并形成悬浮细胞球团,无血清培养基中前列腺癌类干细胞比例(1.43%)显著高于含血清培养基(0.41%,P<0.05).前列腺癌类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培养7d的细胞数为9.6×10~5个)强于前列腺癌细胞(培养7d的细胞数为3×10~5个,P<0.000 5),倍增时间(21.90h)短于前列腺癌细胞(28.38h,P<0.000 5),免疫荧光显示前列腺癌类干细胞表达CD133;前列腺癌类干细胞球可在含血清培养基中贴壁分化,且双重荧光检测显示其同时低表达CD44和CD133.结论 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细胞系PC-3中含有少量能表达前列腺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前列腺癌类干细胞,并可通过无血清培养基富集这类类肿瘤干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乳腺癌MCF-7细胞和盐霉素钠为例,建立体外抗癌干细胞药物活性评价的简单方法。方法无血清、含有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MCF-7细胞,观察细胞的生长及体外干细胞球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CD24-细胞含量;将无血清培养的、富集的MCF-7干细胞以不同的数量接种到Nu/Nu裸鼠皮下,观察并检验致瘤能力;CCK-8法检测药物对悬浮乳状球样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用无血清、含有生长因子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的MCF-7细胞,增殖缓慢,呈悬浮乳状球样;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CD24-细胞含量,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的MCF-7干细胞为(12.8±0.6)%,无血清培养的MCF-7干细胞为(97.1±2.4)%;裸鼠接种无血清培养的、富集的MCF-7干细胞约100个细胞即可见肿瘤生成。盐霉素钠对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的富含癌干细胞的MCF-7细胞有较高的毒性。结论所获得的CD44+/CD24-细胞具有乳腺癌干细胞特性,且超低黏附培养板和无血清环境可以促进悬浮球状细胞团的形成,CCK-8法是一种简便的体外评价抗癌干细胞药物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β-catenin在大鼠毛囊损伤修复中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毛囊损伤修复过程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触须毛囊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以及RT—PCR检测大鼠毛囊损伤前后pcatenin表达的变化,以及损伤后不同时期β-cateninmRNA水平的改变。结果正常大鼠毛囊中β-catenin仅有微弱表达,而损伤后毛囊外根鞘细胞中强表达pcatenin;RT-PCR结果表明β-cateninmRNA在毛囊损伤后5小时明显上升,在损伤24小时后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到72小时时恢复正常水平。结论β-catenin在大鼠毛囊损伤前后表达明显改变,提示β-catenin在大鼠毛囊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大鼠毛囊生长、周期维持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羟色胺及其受体与人肝细胞性肝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HCC-9204细胞爬片进行染色。结果:5-羟色胺及其受体在肝癌细胞上皆有表达,其分布范围大体一致。结论:5-羟色胺可能参与人肝细胞性肝癌的增殖,HCC0-9204细胞系可以作为研究5-羟色胺与肝癌关系的一种有用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温保存皮肤抗原性下降的原因。方法:冻存皮肤经体外培养和在体异种移植实验后,用ATP酶染色方法测定皮肤表皮LC密度,以新鲜皮肤为对照。结果:经体外培养和在体移植实验后冻存皮肤表皮LC密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冻存皮肤表皮LC游走功能减弱是低温保存皮肤抗原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从血液中早期检出伤寒沙门氏菌病原体的方法。方法:选择沙门氏菌属中的invA invE,采用PCR扩增-反相杂交法及电泳法同时对血培养物中的伤寒沙门氏菌进行对比检测。结果:电泳法6h检出8份,检出率80%。8h、10h可将10份全部检出,检出率为100%。反相杂交法4h有3份阳性,阳性率为30%,6h有9份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为90%,8h、10h可将10份全部检出,阳性率为100%。临床标本中电泳法12/16阳性,阳性率75%,PCR-反相杂交法阳性14/16,阳性率87.5%。结论:反相杂交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对伤寒的早期快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兰州地区供血员、静脉毒瘾者和肝病患者中输血传播绵感染状况及致病性。方法:采用套式PCR技术检测120例供血员、56例静脉毒瘾者和74例肝病患者血清中TTV-DNA。结果:TTV-DNA检出率供血员为7.5%(9/120),静脉毒瘾者为26.8%(15/56),肝病患者为13.4%(10/74)。10例TTV-DNA阳性的肝病患者中,6例为单一TTV感染,1例与甲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2例与  相似文献   

15.
急性脑血管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脑出血患者,32例脑梗塞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脑出血组男性T明显降低,女性T明显升高,脑梗塞组男性T明显降低,女性E2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男性E2/T值较对照组显著高珩梗塞组(P〈0.0  相似文献   

16.
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的肝病患者3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TTV(Transfusion transmittedvirus,TTV)阳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用巢式PCR法检测血清TTV DNA,同时观察血清生化指标和肝组织学的变化。结果:TTV感染者的血清学模式以HBV、HCV、HAV、HEV混合感染为主,占61.1%(22/36),临床表现以乏力、纳关为特征,TBL、ALT变化不明显;而TTV单独感染者为38.9%(14/36),临床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型脊柱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用本法治疗10例胸椎和22例腰椎的爆裂性骨折。结果:经临床观察和随访,疗效满意,伴有神经症状的28例中24例中获得改善。16例完全恢复,结论:根据临床需要,该器械可行压缩、撑开、成角和中立位固定。作者强调脊柱损伤只要有手术指征,手术时机甚为重要,早期或立即手术有利于脊柱骨折和椎管前方骨块的复位,早期复位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find out modifications of microvilli and invaginations, the cellular surfaces of Ehrlich ascites tumor cells in monolayer culture (basal medium of Eagle + 10% fetal calf serum)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aid of electron-microscopic cross-sections. The tumor cells had been cultured without serum 24 hours prior to investigation or irradiated with 2 Gy. Morphometric evaluation after cell culture in a serum-free medium showed a reduced number ob microvilli and a diminution of sections of microvilli. As already described before, a reduc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 of the microtubule-microfilament system, and of the endocytosis activity occurs under these serum-free conditions. The number of invaginations (related to a constant membrane part) was reduced by nearly 50% after serum extraction. Similarly to serum extraction, sublethal X-ray irradiation reduced the sections of microvilli, whereas the number of microvilli increased slightly. Contrary to the effect of serum extraction, the irradiated cells showed twice as many invaginations as the non-irradiated control cells. These differences in the surface structures are interpreted as a result of modified growth stimulations (+/- serum) and radiogenic repar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9.
端粒酶活性在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测定端粒酶活性在诊断和预测卵巢肿瘤方面的意义。方法:应用PCR-TRAP法检测30例卵巢肿瘤组织(良性组织8例,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7例,恶性肿瘤15例)的端粒酶活性。结果:8例卵巢良性组织中均未测出端粒酶活性,7例卵巢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组织中,4例(57%)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15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14例(93.3%)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中,在组织类型、组织学分级及肿瘤分明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端粒酶活性的检测不仅有助于卵巢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且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