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考察雷公藤甲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情况,为其安全合理应用提供生物药剂学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实验,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UPLC) 法测定雷公藤甲素的量,分别研究吸收部位和药物浓度对雷公藤甲素吸收的影响。结果 4、8.3、20 μmol/L 雷公藤甲素灌流液在各肠段的有效渗透系数 (Peff*) 和 10 cm 肠段吸收百分比 (10 cm % ABS) 依次为十二指肠>结肠>空肠>回肠,各肠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不同质量浓度 (4~20 μmol/L) 的雷公藤甲素在肠道内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雷公藤甲素在大鼠肠道内有较好的肠吸收,对肠段无明显的吸收部位选择性,一定范围内的药物浓度对雷公藤甲素的 Peff* 和 10 cm% ABS 无影响,初步判断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肉桂酸在大鼠肠道的吸收部位和吸收机制,以及转运蛋白对肉桂酸肠道吸收的影响.方法 建立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采用HPLC法测定肉桂酸在肠道中的浓度变化,通过吸收速度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eff)来研究肉桂酸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 肉桂酸在各个肠段的Ka和Peff结果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十二指肠和空肠的Ka和Peff值显著性高于回肠(P<0.05),不同浓度肉桂酸在同一肠段的Ka和Pef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入MRP2抑制剂(吲哚美辛)后Ka和Peff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加入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后其值则显著性增加.结论 十二指肠、空肠是肉桂酸吸收的主要部位,吸收机制为被动转运,肠道转运受Pgp转运蛋白的影响,但不受MRP2转运蛋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在体环境下对辣椒素经不同肠段的吸收情况进行检测来验证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在体肠封闭实验研究辣椒素经不同肠断的吸收情况,辣椒素的血药浓度检测采用已经建立的LC-MS/MS 检测方法,并计算各种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辣椒素经不同肠段吸收后,在结肠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鄄240min)和最高血浆浓度(Cmax)的平均值大于回肠和空肠,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体内研究结果并没有出现体外研究中所呈现的具有显著性的结肠特异性吸收特性,体外研究和体内研究的完全相关性仍然是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岩白菜素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灌流模型,应用HPLC测定回流液和血浆中岩白菜素的含量,从吸收部位、药物浓度、pH值三方面对岩白菜素的肠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岩白菜素在0.07~0.21 mg/mL范围内的吸收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各不相同;在pH5.40~7.80范围内,吸收速率随pH值增大而减小.结论 岩白菜素在大鼠全肠段均有吸收,但吸收较差,其吸收呈一级动力学过程,吸收机制主要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5.
瑞香素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瑞香素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对大鼠小肠段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4个部位及整段小肠分别进行在体肠吸收实验,比较瑞香素在各肠段的吸收参数。结果在0.024—0.096mg/mL浓度范围内瑞香素在小肠的吸收量与浓度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药物在各肠段的吸收速率从十二指肠到结肠有所增加,但Ka值基本不变。结论瑞香素在大鼠小肠各段均有吸收,在肠道内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6.
山奈酚大鼠在体肠吸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山奈酚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循环液中药物的浓度。结果结扎胆管组与不结扎胆管组山奈酚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976h-1、0.2531h-1。山奈酚在高(800ng/mL)、中(150ng/mL)、低(75ng/mL)3个浓度下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937h-1、0.1976h-1、0.3147h-1。山奈酚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2266h-1、0.1262h-1、0.1448h-1、0.1297h-1。山奈酚在含0.001g/mL、0.002g/mL、0.01g/mLtween-80的供试液中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1976h-1、0.2044h-1、0.0865h-1。结论胆汁排泄和胆汁分泌在本实验条件下不影响山奈酚的吸收;山奈酚在十二指肠的吸收最好;其吸收速率常数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提示其吸收并非简单的被动扩散,可能有转运载体的介导。增溶剂tween-80浓度对药物吸收有影响,0.01g/mL的tween-80能减少肠道对山奈酚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衍生物[(E)-3,5,4′-三甲氧基-1,2-二苯乙烯(BTM-0512)]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实验,考察不同的药物浓度、肠段及胆汁对吸收参数的影响。BTM-0512在大鼠肠循环液中的药物浓度采用HPLC法测定;循环液中酚红浓度采用UV法测定。结果:在肠道正常PH值情况下,低、中、高3个浓度的BTM-0512的吸收速率常数(K_a)分别为0.6290、0.5329(扎胆管)、0.5330(未扎胆管)、0.6791h~(-1),表明不同浓度BTM-0512在肠道的吸收速率常数相近,且胆汁对BTM-05 12肠道吸收没有影响(P>0.05);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9492、0.5216、0.3835、0.1185 h~(-1),统计结果显示,不同肠段间吸收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BTM-0512在肠道内是以被动扩散的方式被吸收,呈现一级动力学过程。因BTM-0512在整肠段均有吸收,剂型设计时可考虑肠溶制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动力学。方法 进行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肠吸收实验,HPLC法测定灯盏花乙素,研究灯盏花素在小肠和结肠的吸收情况,并分别考察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pH对小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胆管结扎与胆管不结扎的实验组之间,吸收速率常数(ka)和吸收百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小肠和结肠的ka分别为(0.1071±0.013O)和(0.0707±0.0089)h^-1;灯盏花素在不同质量浓度下,未发现饱和现象,其ka几乎保持不变,在pH6.0~7.4,灯盏花素的吸收不受pH的影响。结论 灯盏花素在小肠的吸收多于在结肠的吸收,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吸收过程为一级动力学过程,提示灯盏花素可以被制成口服缓释剂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汉防己甲素在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段灌流实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酚红和汉防己甲素的量,分别研究药物质量浓度和吸收部位对汉防己甲素吸收的影响。结果在5.4~21.8μg/mL药物质量浓度对小肠吸收速率常数(Ka)无影响;各肠段的Ka回肠〉空肠〉结肠〉十二指肠,分别为0.1686、0.1260、0.1254、0.1109h^-1。结论汉防己甲素的吸收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汉防己甲素在各肠段均有较好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粗叶悬钩子(rubus alceaefolius poir,RAP)中生物碱类化合物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的含量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灌流前后化学成分差异,研究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性。[结果]粗叶悬钩子总生物碱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中药物的吸收百分率(%)分别为(3.02±0.25)、(3.42±0.62)、(3.22±0.91)和(2.91±0.92)。[结论]粗叶悬钩子在小肠上段吸收良好,总生物碱中多种成分在肠段可能发生代谢转化。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基于原位激光拉曼光谱的阳极键合应力研究方法。通过自制的小型阳极键合装置,结合激光拉曼光谱仪,原位研究了在阳极键合升温、通电和降温过程中硅界面应力的演变过程。升温过程中单晶硅的拉曼峰位会向低波数移动,通电恒温键合过程中氧化硅的生长会在单晶硅界面引入拉应力,降温过程中单晶硅界面的应力状态发生从拉应力到压应力的转变。界面的氧化过程对阳极键合结构界面的应力状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金丝桃苷的油水分配系数,并考察金丝桃苷的大鼠在体肠吸收情况。方法 采用经典摇瓶法测定金丝桃苷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研究金丝桃苷的肠吸收情况,考察其在小肠各段的吸收情况及药物浓度对吸收的影响。结果 在正辛醇-水体系中,金丝桃苷的油水分配系数log P为0.43;在正辛醇-缓冲液体系中,油水分配系数随pH值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质量浓度为5、10、20 μg/mL的金丝桃苷在大鼠肠道内均有较好的吸收,在不同质量浓度下金丝桃苷吸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摇瓶法能准确测定金丝桃苷的油水分配系数,由此推测的体内吸收情况通过大鼠肠灌流试验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3.
肠吸收动力学是决定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药口服制剂的开发及评价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评价药物肠吸收动力学的方法大致可分为3类:①体外试验法;②在体试验法;③体内试验法。目前中药肠吸收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为大鼠原位肠灌注模型、Caco-2细胞模型和血药浓度法;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黄酮类、皂苷类及生物碱等单一活性成分,而中药整体或复方的研究甚少。现介绍中药肠吸收动力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中药肠吸收研究现状,并对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构建Fndc5基因敲除小鼠,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运用TALEN技术在Fndc5基因FNIII domain中造成缺失突变,并通过测序进行基因型鉴定。通过配对建立稳定遗传系并在mRNA和DNA水平鉴定出生小鼠基因型;对不同年龄段出生小鼠进行体重、血糖分析;通过q PCR确定Fndc5在肾脏、肝脏、大脑、肌肉、心脏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并鉴定得到4种不同的Fndc5基因敲除小鼠品系;不同年龄段出生小鼠体重、血糖未见显著性差异;确定Fndc5在肌肉、心脏等组织中高表达。结论本实验在国际上成功构建了Fndc5基因敲除小鼠,并进行了初步分析,为深入研究Fndc5基因在体内中的功能提供了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菘蓝45S rDNA、5S rDNA和端粒进行物理定位,并分析其核型。方法 使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定位。结果 菘蓝基因组有一对45S rDNA位点位于4号染色体,一对5S rDNA位点位于5号染色体,14对端粒信号位于染色体两端;核型公式为2n=2x=14=10m(2SAT)+4sm,属2A核型。结论 为菘蓝核型分析、分子细胞遗传图谱构建提供了稳定、有效的细胞学标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鸦胆子油微囊-原位凝胶,并探讨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 以复凝聚法制备鸦胆子油微囊,并将微囊载于泊洛沙姆407形成的原位凝胶中,采用无膜溶出模型考察其体外溶蚀及释放情况。结果 制得的微囊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89.399 μ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94.5%~97.4%(n=3)和48.3%~52.6%(n=3);加入微囊后泊洛沙姆407凝胶的相变温度提高了6 ℃左右,微囊-原位凝胶的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且持续释放可达96 h以上。结论 鸦胆子油微囊-原位凝胶制备方法简便,载药量高,并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The study aimed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and documentation of delirium among the elderly and if the Clock Drawing Test (CDT) can be used to predict which patients had delirium on admission and those who may develop delirium during their stay in acute medical wards.

METHODS

A single researcher performed 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and CDT on admission and discharge of 57 elderly adults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Hospital, Singapore. Delirium was defined as a ≥ 3-point improvement or ≥ 2-point decline in MMSE scores from admission to discharge, where a fall denotes development of delirium and a rise denotes resolution. The case notes of the same patients were reviewed for documentation of delirium. All inpatients from two acute medical wards were examined. One CDT score and a pair of MMSE scores were collected from each patient.

RESULTS

A total of 57 patients (28 male, 29 female) were involved in the study. Their mean age was 76.0 ± 8.7 years. The prevalence of delirium based on MMSE scores was 40.4%; 16 patients had delirium on admission while seven developed delirium during their inpatient stay. However, delirium was documented in the case notes of only 7 (30%) of the 23 patients. CDT score was better than baseline MMSE score at predicting a decline in MMSE score.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delirium in the acute medical setting is high but underdiagnosed. The CDT may be a good screening tool to identify patients at risk of delirium during their inpatient stay. Baseline cognition screening should be performed in every elderly patient admitted to hospital.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协作与竞争学习”教学模式在《健康教育学》中的应用及其潜在优化方向。方法 挑选参与《健康教育学》课程实践任务的本科医学生开展基于网络的共识快速达成法(e fast anonymous consensus-forming tool,eFAST),就研究目的开展讨论并达成共识,基于关键词分类法分析会议记录以确定主题。结果 9名医学生参与eFAST,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在将“协作与竞争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于《健康教育学》课程实践任务环节时,最重要的5个内容是及时沟通、对问题进行评判、汇报内容更丰富、组内合理分配任务及成员共同选择任务主题。同时,他们指出配对的课程评分方法在以下方面需进行优化,包括教师参与评分、组内评分基于组间评分进行、所有同学参与组间评分以及利用移动软件进行评分和汇总。结论 “协作与竞争学习”教学模式可用于《健康教育学》的教学,但在课程任务设计、执行和汇报以及配套评分方法等内容设计上仍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薏苡仁油(康莱特注射液)体外对人原位胰腺癌BxPC-3细胞生长和血管生长因子的影响,探讨薏苡仁油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薏苡仁油作用BxPC-3细胞后,经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DNA梯度电泳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变化。结果 薏苡仁油(2 mg/mL,20 μL/mL)作用于BxPC-3细胞后,瑞氏染色可见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可见BxPC-3细胞出现特征性凋亡变化,琼脂糖电泳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特征性DNA梯形条带;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细胞上清液中VEGF、bFGF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 薏苡仁油能影响BxPC-3细胞生长周期,导致细胞周期阻滞,下调VEGF和bFGF的表达水平,可能对抑制胰腺癌细胞的扩散产生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