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53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p5 3被称为“基因组卫士” ,在机体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主要生物学功能是维持细胞基因组的稳定 ,负调节细胞生长 ,诱导细胞凋亡。研究发现人类恶性肿瘤中至少有 5 0 %发生了p5 3基因改变 ,因此以p5 3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最近 ,有学者引入介入技术经肿瘤供血动脉直接灌注重组p5 3,为p5 3基因治疗肿瘤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笔者就肿瘤中p5 3基因突变情况以及p5 3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一、p5 3基因及其产物的结构和特性p5 3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 ,是目前抑癌基因研究中最令人瞩目者。人类…  相似文献   

2.
p53基因治疗恶性肿瘤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治疗 ,基因治疗是生物治疗的主要内容 ,该领域的研究正方兴未艾 ,p53基因治疗恶性肿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p53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该基因治疗恶性肿瘤的现状和趋势作一综述。1 p53基因治疗恶性肿瘤的理论依据  p53基因是  相似文献   

3.
动脉灌注p53基因治疗晚期肝癌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初步观察动脉灌注p53基因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 晚期肝癌30例,治疗组14例,对照组16例.根据造影表现决定灌注药物的靶动脉,治疗组在靶动脉注入p53基因,每次用1012VP,加羟基喜树碱20 mg,每周1次,连用3周为1疗程,14例患者分别接受1~4疗程的治疗.对照组给予羟基喜树碱20 mg肝动脉灌注.结果 治疗组生存期最小14 d,最长405 d,平均238.1 d.对照组生存期最小18 d,最长167 d,平均80.7 d.两者相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 p53基因治疗晚期肝癌有效.  相似文献   

4.
p53在调节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53作为抑癌基因,在各种应激情况下(包括电离辐射所致DNA损伤、核苷酸缺失、低氧或癌基因激活)调控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凋亡过程。本综述了p53及其下游分子在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p53在选择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食管反流大鼠肿瘤诱发过程中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不同反流状态下食管肿瘤诱发过程中 p5 3基因的突变情况。选用SD大鼠进行不同手术 ,制作单纯胃食管反流 (G组 )、单纯十二指肠食管反流 (D组 )、胃十二指肠混合液食管反流 (DG组 )及无反流对照 (C组 )模型 ,于术后 4周开始注射食管致癌剂甲基戊基亚硝胺 (MANA) ,共 15周 ,于术后 2 0、2 6、40周分批取得食管组织 ,进行基因组DNA抽提 ,合成 p5 3基因的第 5、6、7、8外显子的 4对引物 ,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变性后进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CR SSCP) ,电泳后凝胶以硝酸银染色。结果显示PCR扩增未见 p5 3基因缺失。 2 0周时D组及DG组各有 1只 (10 % )标本检测出p5 3突变。此后随时间延长各组突变增加 ,40周时D组 (31 6 % )、DG组 (33 3 % )的突变率显著高于C组 (15 4% )和G组 (11 7% ) ,P均 <0 0 5 ,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提示十二指肠内容物食管反流可导致食管粘膜上皮p5 3基因的突变率增加 ,这可能是它促进食管肿瘤发生的机制之一。而单纯胃液反流不增加食管的 p5 3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组织学形态以及Ki-67、p53表达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将54例浅表性膀胱癌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复习肿瘤组织学形态并根据1998年WHO/ISUP分类标准进行重新分类。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和p53的表达并比较复发组与无复发组的差异。结果在平均32个月的随访中,28例复发,占52%,其中5例为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移行细胞瘤,14例为低级别乳头状瘤,9例为高级别乳头状瘤。而26例无复发肿瘤中4例为乳头状瘤,12例为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移行细胞瘤,8例为低别乳头状瘤,2例为高级别乳头状瘤。低度恶性潜能肿瘤复发率为29.4%(5/17),低级别和高级别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分别为63.6%(14/22)和81.8%(9/11),而乳头状瘤无一例复发。Ki-67和p53阳性率在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别,复发组均明显高于无复发组(P〈0.05)。在乳头状瘤病例中,Ki-67和p53联合表达的病例复发率明显高于无联合表达者(P〈0.01)。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与组织学有关,Ki-67、p53阳性表达尤其是联合阳性表达对判断膀胱癌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p53与HBV相互作用对7721细胞凋亡及p21启动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HBV与p53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以进一步揭示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选用7721肝癌细胞系(表达野生型p53,HBV阴性)为靶细胞,应用磷酸钙转染法,将pCMVp53单独或者与野生型HBV质粒(pCMVHBVa)、突变型HBV质粒(pCMVHBVb)共转染细胞,用annexin-V-FITC标记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各组另与含有p21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21-luc共转染细胞,通过检测荧光毒酶的表达,了解p21启动子的活化情况。结果表明,单独的pCMVp53质粒转染7721细胞系能够促进p21报告基因的表达,细胞凋亡率升高;pCMVp53与pCMVHBV。共同转染时,对p21基因启动子的激活作用增强、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而与pCMVHBVb共转染时则否。提示HBV在该细胞内的复制能够诱导增强p53的作用并对其下游基因p21的转录有促进作用,导致细胞凋亡的增强。  相似文献   

8.
p53是一种抗癌基因,可能参与细胞生长的负调控,它的失活与肿瘤发生有关。辐射是一种尚缺乏深入了解的致癌因子,它可以引起肿瘤。现将辐射致癌分子机理尤其是与p53的关系根据文献报道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p53蛋白在云锡矿工肺癌中的表达秦全红王德文孙世荃杨绍和高亚兵云锡矿工肺癌的高发起因于既往井下氡子体和含砷矿尘的暴露[1]。Talor等[2,3]对铀矿工肺癌研究,认为氡致肺癌与p53基因有关。为了探讨p53基因在云锡矿工肺癌病因中的作用,本文对云锡...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p16和p53基因的联合应用对胆管癌细胞的作用,将重组体腺病毒p16、p53、p16联合p53转移到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对p16、p53基因的表达,细胞的生长抑制及机制进行了分析。RT-PCR显示在胆管癌QBC939细胞系中p16呈低表达,p53不表达,重组体腺病毒能介导p16和p53等外源基因在胆管癌QBC939细胞系中高效表达,两者联合应用能明显抑制QBC939细胞的生长和集落形成。流式细胞计数证实其能诱导,QBC939细胞发生明显半调并导致其发生G1期阻滞,本研究显示p16及p53基因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G1期阻滞在肿瘤的基因治疗方面发挥作用,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100份大肠癌组织,用RT-PCR-SSCP检测P53基因CDNA突变;PAb1801单抗免疫组化检测P53基因蛋白搞表达并对大肠癌术对后病人作5年生存随访,比较上述2结果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100例大肠癌中,RT-PCR-SSCP显示51例大肠癌P53基因CDNA突变,PAb1801阳性率62%,P53基因CDNA突变和P53基因蛋白高表达与Dukes分期无关,P53基因CDNA突变与P53基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p53腺病毒重组体(AdCMV-p53)转染对p53缺失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用腺病毒重组体(AdCMV—p53/GFP)转染经0、0.25、0.5、1.0、1.5、2.0Gyγ射线辐射的H1299(nullp53)和PC-3(nullp53)细胞,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源性p53表达,用克隆形成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辐射联合AdCMV-p53转染组p53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单纯辐射组、单纯AdCMV—p53转染组和辐射联合AdCMV—GFP转染组同种细胞p53阳性率(P〈0.05);AdCMV—p53转染不仅明显提高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而且与肿瘤细胞组织来源有关。结论p53腺病毒重组体转染对p53基因缺失肿瘤细胞低剂量辐射敏感性的增强作用与肿瘤细胞来源的组织器官和细胞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肽性分析法(PCR-SSCP)及HP尿素酶快速检测法,随机对4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9例胃溃疡、36例胃癌的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了ras、p16、p53及HP检测,并对其在胃癌致癌机制中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ras及p53在胃癌标本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浅表性胃炎(P<0.05);②p16在胃癌标本中的检出率远远低于基本正常胃粘膜及其他胃良性病变(P<0.05);③HP在胃癌标本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及浅表性胃炎(P<0.05);④ras和p53阳性表达的各种胃良、恶性疾病中的HP阳性检出率均高于p16阳性表达的各种胃良、恶性疾病中的HP阳性检出率(P<0.05)。提示ras、p53、p16和HP感染在胃癌致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有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是新近发现的候选抑癌基因,其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与p53基因的相关性也日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本研究检测胃癌及相应正常组织中RASSF1A与p53蛋白的表达情况,以分析RASSF1A与p53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中的一个热点。自从1989年美国的Rosenberg首次将基因治疗技术应用到黑色素瘤患者身上以来,目前已有一百多项人类疾病基因治疗项目经美国RAC获准进行临床实验,其中大部份与肿瘤有关。1 基因治疗原理1.1 概念 所谓基因治疗,是指应用基因工程和细胞生物学技术,将一些具有治疗价值的外源基因导入体内,通过修复或补充失去正常功能的某些基因,抑制体内某些基因的过盛表达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1.2 肿瘤发生机制 肿瘤的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肿瘤的发生是  相似文献   

17.
基因治疗即将一功能基因插入到患者的细胞内,以纠正原有的遗传缺陷或使细胞产生新的功能,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国际上首先被批准进行的人体基因疗法试验是199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三位博士在两位患有严重的综合免疫缺损(SCID)的孩童身上进行的。他们将腺着脱氨酶(ADA)基因插入息者体内使其表达,从而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得到了加强,试验结果是令人鼓舞的,从而在生物医学领域掀起了一股基因治疗的热潮’‘’。目前,人类基因治疗已不再仅仅局限于遗传病的治疗,也涉及到许多其它的疾病,如癌症、爱滋病等。截止1993年,已有26…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P53基因突变与人膀胱肿瘤之间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对58例膀胱肿瘤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突变后的P53蛋白阳性率为27.6%。显色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上(87.5%),少部分在胞浆内(12.5%)。它的阳性率在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等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果提示,P53基因突变与人膀胱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关系密切,是判断膀胱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腺病毒介导p53基因(Adp53)转染对人胃癌细胞的凋亡效应和放射增敏作用。方法以重组腺病毒介导p53基因感染4种不同p53状况的人胃癌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53蛋白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用细胞集落形成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胃癌细胞感染Adp53后照射4Gy,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胃癌细胞种植肿瘤内注射Adp53后照射6Gy,以肿瘤相对体积增长曲线观察肿瘤抑制情况。结果1:100效靶比(MOI)Adp53产生细胞高转染率,以及p53基因在4种胃癌细胞中均高表达,并产生G2/M期阻滞、凋亡增加和细胞增殖抑制。如果以凋亡评价放射效应,Adp53转染对4Gy照射4种细胞的凋亡率比值为:W细胞3.0,M细胞3.6,neo细胞2.2,823细胞2.5。体内实验结果显示,Adp53对w细胞肿瘤6Gy照射的抑瘤率比值为1.41,而对M细胞肿瘤为1.91。结论腺病毒介导p53基因转染产生细胞凋亡并提高人胃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这种作用不依赖于细胞内在的p53状况。  相似文献   

20.
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与p53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CT表现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材料及方法利用免疫组化、PCR-SSCP方法及螺旋CT扫描,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p53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与CT征象之间的关系。结果分叶、细毛刺、棘突、增强值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等征象与p53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有关。结论p53基因突变及表达异常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及CT表现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该基因可作为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