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发性硬化MRI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而MRI是脑及脊髓白质内脱髓鞘病变最重要的旁临床检查方法。近年来,MRI新技术的一些量化研究方法(如磁化传递直方图分析、弥散成像、磁共振波谱等)不断应用于MS,在确定MS斑块的病理特异性、检测常规MRI无法显示的正常表现脑白质内的微观病变等方面有很大进展,从而为MS的早期诊断、疗效随访及预后推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原因不明的脱髓鞘病变,是脑和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本文报告经CT、MRI检查并经临床证实的25例,并与临床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52例颅脑MRI显示脱髓鞘病变的患者进行了影像学特征及病因分析,结果表明本组患者脑部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在MRI的T_2加权像上显示条索状或斑片状的不规则高信号影;T_1加权像相应显示低或等信号影,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病因是多数病例(40例)可能继发于脑缺血或多发性脑梗塞后的皮质下白质脑病,少数病例(12例)不能排除原发性脱髓鞘病变如MS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硬化(MS)是以脱髓鞘、炎症、神经胶质过多及神经元丢失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退化疾病,以时间上的多发性(多次发作)及空间上的多发性(多个部位发作)为特征,病因不明。MS的各个时期均存在灰质损伤并与临床功能障碍有较大的联系。新兴MRI技术能够检测灰质的病灶、微观结构损害、代谢物变化、血氧水平及灌注变化等多方面信息,为深入理解MS的发病机制、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评估预后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就MRI技术在MS灰质病变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硬化(MS)MRI特征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对22例MS患者行脑和/或脊髓MRI检查,对病变的分布、形态及病变的强化进行评价。结果:脑内病变位于侧脑室周围、半卵圆中心及脑干,室旁病变其长轴多于侧脑室垂直;脊髓病变多位于颈髓及上段胸髓,呈长条状。病变急性期及活动期强化,稳定期或斑痕期不强化。结论:MRI可显示MS的特征性表现,增强扫描可提高MRI对MS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并能对MS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时间顺序方面的观察。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脱髓鞘性病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磁共振成像(MRI)应用以前,MS甚为少见,随着MRI的临床应用。近十几年来国内报道亦趋增多。收集50例(资料采集于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MS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多发性硬化(MS)病人MRI脑内萎缩性T_2病变的体积提示病变被脑脊液间隙替代。目的探讨脑内萎缩性T_2病变的体积与MS病人残疾进展(DP)和向继发进展性MS  相似文献   

8.
MRI技术在多发性硬化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sclerosis ,M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和中青年非外伤性致残的最常见原因。根据临床表现MS可分为 :复发 好转型 (relapsing remitting,RR)、原发 进展型 (primaryprogressive ,PP)和继发 进展型 (secondaryprogressive,SP) 3种类型。根据临床表现、MRI扫描以及实验室检查制定的诊断标准将之分为 :临床确诊MS、临床可能MS和实验室诊断MS。Kurtzke[1] 提出的EDSS(expandeddis abilitystatusscale)评分的评价方法已得到公认。常规MRI显示MS病灶敏感 ,但是缺乏特异性。近年出现的MRI新技术(例如 …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三维纤维束成像技术,研究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脱髓鞘斑块引起的白质纤维束的改变. 资料与方法 应用3 T 磁共振对34例MS患者和25名非MS健康志愿者行常规头颅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观察MS病灶处和正常表现脑白质的纤维束变化. 结果 三维纤维束成像可以清楚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束的方向、形态和结构.在MS斑块处可见纤维束中断、病灶远端纤维束缺失或稀少.病灶周围的纤维束表现为受压、推移改变.与相同年龄段的正常人对照,MS患者的正常表现胼胝体内纤维束稀少. 结论 基于DTI技术的纤维束成像能够直观地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束,反映病变对纤维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成人脑白质病的CT、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成人脑白质病的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资料与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63例脑白质病影像学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血管性脱髓鞘42例,硬化性脱髓鞘7例,感染性脱髓鞘6例,中毒性脱髓鞘4例,脑白质营养不良性脱髓鞘4例。CT表现为脑白质内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区,MRI表现为脑白质内多发长T2信号。结论MRI较CT能更清晰地显示脑白质异常,准确地反映病理改变的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脑白质病变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病理及CT和MRI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是一种急性脱髓鞘性病变,常继发于感染和免疫接种后,主要累及脑白质,也可累及灰质,其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及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但均无特异性,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诊断标准,与其它病变如多发性硬化(MS)等鉴别困难,最后诊断有赖于临床表现、各种检查及一定时间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多发性硬化(MS)和视神经脊髓炎(NMO)视神经病变的MRI表现差异,探讨其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利用3.0 T磁共振仪对伴有视神经损害的20例MS患者及11例NMO患者行视神经MRI检查,比较MS和NMO视神经病灶断面分布位置,受累视神经的病变节段分布和视神经病变长度的差异。结果MS组视神经病灶周边型的发生率高于NM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MO受累视神经管内段和颅内段病变发生率高于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MO组的视神经病变长度大于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与NMO视神经病变影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视神经MRI在NMO与MS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硬化(MS)是由炎性脱髓鞘病变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MS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近年来出现的扩散加权成像、磁化传递成像、磁共振波谱、磁敏感加权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等MRI新技术在显示MS特异性征象、进行定量研究、诊断和鉴别诊断、监测病程和疗效以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脑多发性硬化的MRI征象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提高对脑多发性硬化 (MS)MRI表现特征的认识。方法 采用 0 .5T超导式磁共振仪 ,对 6 1例临床确诊的脑内MS病人行SE序列扫描 ,分析其MRI表现及特征。结果  6 1例MS在MRI上均发现病灶。MRI对于大脑半球、小脑和脑干的病灶均能清晰显示 ,对视神经病灶显示不佳。MS病灶T1WI呈中等或低信号 ,T2 WI均为高信号。脑室旁病变其长轴多与侧脑室垂直及胼胝体的信号异常和萎缩对MS确诊起着重要作用。结论 MRI可显示MS的特征性表现 ,能发现许多CT不能发现的病灶 ,是目前诊断MS最好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不断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提高MS早期诊断、促进临床早期治疗、监测病灶动态演变对延缓MS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尤为关键。MRI作为重要检查技术, 广泛应用于MS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本文对MRI在MS疾病中诊疗和科研热点的重要进展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复杂的自我反应性T细胞和单核细胞介导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和脱髓鞘轴突炎症的免疫性疾病,可导致神经损伤。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被广泛用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诊断与检测。随着MRI检查技术不断发展及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MRI被广泛用于MS患者的诊断与检测,成为临床实践中连续评价的必需技术。本文综述了MRI对MS的诊断、病理机制观察、患者预后情况估计以及治疗效果判定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脑脊髓内脱髓鞘假瘤是一类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变,MRI表现类似肿瘤,临床对激素治疗敏感.笔者收集本院10年来经过临床治疗明确诊断的脑脊髓脱髓鞘性假瘤2例,对该病的MRI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MRI诊断价值和限度进行探讨,以期提高MRI对本病诊断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硬化(MS)的病理特征为脱髓鞘,轴突相对完好,炎症和胶质增生。一个重要的问题是MS病损谁先受累,是炎症引起血脑屏障(BBB)破坏在先脱髓鞘在后,还是原发性脱髓鞘刺激而导致炎症性BBB渗漏,为此,作者采用每周一次钆强化T_1加权MRI和MT成像连续观察与MS相关的系列变化特征。所有病例或为复发缓解型MS,或为继发性进行性MS。11例中3例(1例复发缓解,2例进行性MS)显示钆强化病灶符合研究标准。3例完成了全部研究,出入院用EDSS或Kurtzke′s功能评分法评估。所有成像均用标准头线圈1.5T超导系统。首先精确定位选层行T_1WI(矢状面、横断面、冠状面)。最初MRI评估用自旋回波序列(TR=500ms,TE=14ms,层厚5mm,2次激发,视窗24cm,矩阵256×128)。  相似文献   

19.
脑脱髓鞘性假瘤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脑脱髓鞘性假瘤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该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结合文献报道,回顾 性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脱髓鞘性假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脑内单发肿块样病变,CT平 扫多呈低密度改变,MRI检查多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弥漫性或环形强化,病灶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相对 较轻。结论:脑脱髓鞘性假瘤的CT及MRI表现缺乏特征性,但全面认识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影像表现和病理改变,可提 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多发硬化(multiple sclerosis简称MS)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的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多发脱髓鞘病变,临床一般分为三型,脑型、脊髓型和视神经型,其中脑型和脊髓型的MR表现已见许多报道,而视神经型则报道不多。根据临床诊断标准,视神经病变存在与否对诊断MS很重要,特别是当其他条件不足以确诊MS时,确定视神经病灶的存在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