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年来,我们运用胡黎生主任医师的传统手法及屈肘联合夹板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现将近年治疗的50例摘要报告如下。方法一、手法整复 1.拔伸牵引纠正重叠成角旋转移位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一助手双手推患肢上臂,另一助手握住前臂及腕部,沿上臂纵轴拔伸牵引,同时做前臂旋转。待筋肉挛缩松弛后,重叠、成角移位多可得以矫正,旋转移位也得以较大改善,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操作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病例收集自2010年1月-2011年4月,共38例,其中男12例,女26例,年龄56-76岁,平均(66±10)岁,按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1例,三部分骨折15例,单纯四部分骨折2例.随访时间3-16个月,平均7.6±3.4个月.结果:患者分别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优12例,良22例,中等2例,差2例,优良率89.4%.该组病例中伴有单纯基础疾病者18例,伴有2种或2种以上疾病者16例.外展型者可将患肘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渐将前臂外展45度位;内收型者可将患肘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渐将前臂外展70度位.有内收倾向向前成角畸形者略向外展15°-25°,屈肘位,向前平举锻炼,内收型骨折禁内收活动.本组患者整复后发生再移位者4例(行二次整复者1例),畸形愈合2例均为四部分骨折患者,均无肱骨头缺血坏死发生.结果:患者分别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优12例,良22例,中等2例,差2例,优良率89.4%.结论:中医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其林 《四川中医》2000,18(6):46-46
笔者在临床用手法整复斜形断面盖氏骨折后采用自己改良后的外固定方法(小夹板配合塑形石膏托),效果满意。现整理所治21例病例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13例,女8例;年龄20~47岁;左侧9例,右侧12例;病程最长10天,最短半小时。2治疗方法整复:摄片诊断明确后,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局部消毒麻醉,新鲜骨折体质较好者可不用麻醉。患肢屈肘90°,上臂外展前臂中立位,两助手分别握住肘关节及手掌部逐渐加力牵引,纠正重叠移位,术者用分骨手法纠正桡骨远折端尺侧移位,用提按折顶手法纠正掌背侧移位,最后术者用一手捏住整复的…  相似文献   

4.
牵引配合手法整复治疗严重移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斌 《新中医》2005,37(7):69-69
目的:观察牵引配合手法整复治疗严重移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7例患者采用尺骨鹰嘴牵引、前臂皮套牵引,配合整复外固定治疗。结果:经平均18.6月(13~28月)随访,优34例,良6例,尚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85.1%,肘内翻畸形4例(8.5%),无1例发生Volkmann挛缩。结论:经尺骨鹰嘴牵引、前臂皮套牵引,配合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严重移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能矫正骨折远断端移位,抵消尺侧倾旋致肘内翻,且治疗方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王学荣 《中医正骨》2001,13(11):41-42
自 1996年以来 ,作者运用俯卧位整复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收到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6 5例 ,男 32例 ,女 33例 ;年龄最小者 12岁 ,最大者 6 4岁 ,平均 38岁 ;本组患者均因间接暴力所致 ,其中外展型 41例 ,内收型 2 4例 ;病程最短者 1小时 ,最长者 3天 ;6 5例均有明显的断端移位及向前成角畸形。  治疗方法 不需麻醉 ,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 ,患肢自然垂放于床旁。助手握住患肢腕肘部 ,前臂置于中立位 ,顺畸形方向向下牵引。术者蹲于患侧 ,两手拇指固定骨折近端 ,其余手指固定骨折远折端。根据骨折端的内收、外展畸…  相似文献   

6.
任增煜  赵博  严笑 《陕西中医》2014,(10):1323-1324
目的:观察两步手法复位固定治疗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62例,第一步大体复位让一助手握持患儿上臂近肩部,另一助手握持前臂近腕部作对抗牵引,两掌心置于骨折端内外两侧作相对挤压,以矫正侧方移位,双手拇指置于远折端背侧尺骨鹰嘴处向前推顶,其余四指环抱近折端前面向后按压,同时令持前臂助手顺势屈肘至半伸直位,前臂桡偏15°,用超肘、超腕石膏托固定即可;第二步解剖对位根据X线片复查结果,进一步调整、纠正移位,并恢复前倾角,以功能位过腕石膏夹外固定。结果:49例达到解剖复位,11例近解剖复位,2例复位不满意改为切开复位内固定。51例肘关节伸屈活动自如,无肘内翻畸形,功能恢复良好,9例携带角小于建侧,为肘内翻,但功能尚可。结论:两步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法,对难复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既使患儿免除了手术痛苦,也使骨折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同时又极大的减少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一般不易手法整复,倾向于切开复位。由于手术往往会影响肘关节活动功能的恢复,疗效欠佳。笔者正骨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整复及固定方法: 一、伸直型:局部麻醉,患儿仰卧,两助手分别握住其上臂和前臂,作对抗牵引,纠正重叠移位,术者两手分别握住远近端相对挤压、矫正旋转和侧移位,以两拇指从肘后推远端向前,两手四指重叠环抱骨折近端向后拉、并令远端助手在牵引下徐徐屈曲肘关节,即可感到有骨擦音而顺利复位。用小夹板绷带续增包扎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加肩外展支架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治疗肱骨干骨折共82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82例中,男50例,女32例;年龄10岁以下2例,10~49岁77例,50岁以上3例。其中上1/3骨折10例,中1/3骨折50例,下1/3骨折22例。均为闭合性移位型骨折。病程最短1小时,最长7天。2治疗方法2.1一般处理患者取坐位,一助手用布带穿过患侧腋窝向上提拉,另一助手双手环握患者前臂于中立位,沿上臂纵轴向下对抗牵引。术者采取回旋摇摆、端提捺正方法纠正移位。并于远、近端各放一个棉压垫,放置部位与移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上臂中立位"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0例闭合性肱骨中、下段各类型骨折整复后作"上臂中立位"夹板外固定,并与传统夹板固定的90例作对照.结果:对位对线优良率治疗组为95.6%,对照组为5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均作随访,随访两年以上79例,患肢功能都满意.结论:该固定方法,改变以往传统习惯将患肢置于胸腹部前悬吊,较好的避免了骨折的旋转、成角及分离移位,使骨折得以顺利地愈合.  相似文献   

10.
笔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 1 3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 30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 62例 ,女性 68例 ,年龄 5~ 89岁 ,均为闭合性骨折。伤后就诊时间 1~ 1 0天。其中粉碎性骨折波及关节面者 36例 ,合并尺骨茎突骨折者 2 2例。2 治疗方法2 .1 手法整复 患者取坐位 ,屈肘 90度 ,掌心向下 ,一助手双手环抱患肢前臂上 1 /3处 ,向近心端牵引 ,并固定前臂防止旋转。术者一手握患肢拇指及大鱼际肌 ,一手握患肢其余四指及小鱼际肌 ,向远心端对抗牵引 ,保持牵引重心向桡侧稍偏。持续牵…  相似文献   

11.
黄瓦炎  黄珏炜 《新中医》2004,36(9):34-35
目的观察"8"字绷带外固定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患者手法复位后,用"8"字绷带外固定于深屈肘前臂旋后位治疗,并与13例用传统4块小夹板外固定于屈肘90°中立位治疗作比较.结果该法较传统的方法固定稳定可靠,消肿较快.后遗向前成角及肘内翻较少,操作方便.结论该法治疗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斌 《广西中医药》2003,26(5):27-28
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小儿 ,占小儿肘部骨折的30% -40 % ,如处理不当易引起前臂Volkma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自1994 -2003年笔者共治疗肱骨髁上骨折58例 ,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8例均为住院病例 ,其中男48例 ,女10例 ,年龄1 5-52岁 ,伤后就诊时间30min -10天。左侧33例 ,右侧25例 ,伸直型骨折48例 ,其中尺偏型31例 ,桡偏型17例 ,屈曲型10例。2治疗方法2 1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22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复位时 ,一助手双手握持患肢上臂 ,另一助手握持前臂及手掌部对抗牵引 ,术者双手掌分别置于骨折远近端内外侧 ,双…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91年12月至1997年5月运用手法整复,长臂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1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降低了肘内翻和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中,男64例,女56例;最小年龄三岁6个月,最大年龄12岁;左侧48例,右侧72例。横断型骨折78例,斜形骨折30例,粉碎性骨折12例;所有骨折都是有移位的新鲜骨折。2繁复方法大人抱住小孩处于坐立位,两助手分别握住其上臂和前臂,作顺势拔伸牵引,以纠正重在移位,术者以两拇指置于骨折远端后侧向前推,两手其余四指重叠环抱骨折近端向后拉,并令助手在…  相似文献   

14.
陈安达 《河北中医》2006,28(6):422-423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外展牵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方法手法复位并整复肱骨外科颈骨折,然后按骨折移位方面放置好压垫,上臂略超肩关节夹板外固定,常规消毒,局麻下行尺骨鹰嘴骨牵引、前臂皮肤牵引。早期进行握拳和肘腕关节主动屈伸运动等功能锻炼。结果21例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均获满意复位,骨折全部治愈,功能恢复快。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外展牵引的方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简便、安全,复位成功率高,创伤小,既能避免肱骨头发生滑脱及骨折再度移位,达到有效的固定,又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关节粘连、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达到了“动静结合”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5.
Colles骨折临床常见,传统而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法整复外固定。但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常见到整复后的X线片中骨折近端的背侧皮质有被压迫内陷的现象,或对位对线欠满意,或有整复时被卡压现象,或有压缩嵌插等不易被纠正等。为此,作者经反复研究,揣摩出一种背伸牵引手法用于临床整复Colles骨折,经58例应用均一次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患者坐位或卧位,患者患肢外展90°,屈肘90°,前臂旋前位,一助手握住患者上臂,术者半蹲位双拇指在掌侧,余指在手背,握住大小鱼际,使手掌呈背伸位,助手拉住肘部顺势徐徐对抗牵引2~3分钟,感觉短缩移位的骨折…  相似文献   

16.
上举石膏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 1999~ 2 0 0 0年 ,作者采用手法复位上举位石膏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 2 1例 ,取效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男 9例 ,女 12例。年龄 8~ 18岁。 15例为交通事故所致 ,6例为平地滑倒所致 ,合并肩关节脱位者 2例。均于伤后 7天内就诊 ,其中 5例经多次整复夹板胸前悬吊固定后骨折不稳定再次移位而来诊。2 治疗方法患者仰卧 ,一助手用布带绕过患侧腋下 ,一助手对抗牵引握患肘及腕部 ,逐渐外展外旋对抗牵拉 ,待骨折重叠拉开后 ,术者两手拇指按压骨折远端向内向后 ,其余四指扳提远端向外向前 ,以纠正侧方及前后移位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配合外展过头位固定治疗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1例,手法复位后上臂四夹板超肘关节固定治疗,并维持外展过头位固定,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优30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为90.24%。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配合外展过头位固定治疗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三种前臂固定体位对Colles骨折手法整复后前臂及腕关节功能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Colles骨折患者均行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腕关节中立位治疗,并随机分成三组各20例。A组采用前臂旋前位,B组采用前臂中立位,C组采用前臂旋后位。所有患者均按时随访,并采用Brobergand Morrey前臂和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结果:B组在整复术后4周、3个月、6个月时前臂和腕关节功能疗效评价均优于A、C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臂中立位对Colles骨折手法整复后夹板腕关节中立位外固定治疗更有利于前臂及腕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移位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法.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240例肱骨髁上骨折病例平均分为手法整复外固定组、牵引加手法整复外固定组、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组共4组.结果 4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角差值、前倾角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法整复外固定组与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肘关节功能评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医源性损伤小,后遗症少.如肿胀严重或手法复位失败者,可行牵引治疗,待肿胀消退后,再改用夹板外固定,或行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术.对骨折端有软组织嵌顿,无法闭合复位者,特别是严重移位的不稳定型骨折或肱动脉损伤者,则应在适当时机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加上肢皮牵引悬吊及五合一夹板(GartlandⅢ型)配合中药口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7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法整复及四合一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采用手法整复、患肢皮肤牵引悬吊、五合一夹板外固定。对两组患儿的肘内翻、肘关节功能和临床疗效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97.2%、9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肘内翻发生情况为肘内翻≥10°,对照组为3例,治疗组为1例;肘内翻角度〈10°,对照组为11例,治疗组为5例,两组的肘内翻发生情况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皮牵引悬吊加五合一夹板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较传统小夹板外固定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