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8例脊髓损伤患者,均采用中药、按摩、脉冲电场刺激和PT,OT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98例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独立性(FI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P〈0.005),美国SCI学会分级法(ASIA)评分,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后,能明显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IM评分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IM评分及M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疗效可靠,对于促进患者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3月-2011年12月我院接收的80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对其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用 ASIA标准评分、Bathel 指数以及FIM 量表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后,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ASIA运动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以及FIM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运动功能的恢复,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加了病人进行进一步治疗的信心,减轻抑郁对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电针督脉治疗,对照组予普通电针治疗。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感觉、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dlel指数(Mm)、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MBI、FIM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督脉对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减重步行训练(STAT)配合常规康复治疗与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STAT组(31例)及对照组(32例),STAT组除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外,另给予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如下评定:①功能性步行量表(FAC);②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量表,FMA),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MBI)。结果:治疗后FAC、FMA及MBI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重训练配合常规康复治疗比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有更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给予电针结合康复治疗,收到的效果不同。方法:选取我科住院治疗的47例脊髓损伤患者,根据其电针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不同分为早期治疗组(24例)、晚期治疗组(23例)。电针治疗,每天1次,30天为1疗程;康复治疗采用标准统一的训练方法。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和FIM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予以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BI和FIM评分都比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治疗组MBI和FIM评分比晚期治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治疗组优良率为83.33%,晚期治疗组为52.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组疗效比晚期治疗组好。结论:电针结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疗效,早期介入,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分析脊髓损伤患者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BI)、功能独立性评分(FIM)、康复评价相关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MBI评分及FI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运动、触觉、痛觉康复评价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对脊髓损伤患者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降低致残率,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方法以及对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60例患者有效的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单纯康复治疗;干预组30例,给予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MBI)、功能独立性评分(FIM)、康复评价相关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的MBI评分及FI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的运动、触觉、痛觉康复评价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治疗后有28例患者显示有效,占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对脊髓损伤患者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降低致残率,患者的生存率大大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依照分配隐藏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治疗组除采用针康法治疗外,每日进行一次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针康法治疗,治疗均持续2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4天及3个月随访时,运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BI、FI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MBI、FIM评分提高幅度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穴位注射配合针康法治疗,较单纯应用针康法治疗能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对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颈脊髓损伤且行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rankel分级、Barthel指数、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Frankel分级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rankel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FIM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FIM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及其周围损伤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效果及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48例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损伤患者,接受康复治疗,治疗时间平均92天.采用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rating score ) 膝关节评分法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肌力、关节活动度及步行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损伤患者经综合康复治疗后下肢的综合运动功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脑卒中患者功能独立性的效果.方法:7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康复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康复护理治疗1个月后,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unctional independencemeasure,FIM)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FIM评分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后,临床护理路径康复组运动功能(t=4.54,P〈0.05)、FIM总分优于对照组(t=2.91,P〈0.05),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t=1.51,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组的脑卒中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康复护理治疗后运动功能、FIM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两组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62例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中药及针灸治疗,并进行推拿按摩.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疗效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ASIA评分无太大变化,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FIM评分得到显著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力定型原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训练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应用动力定型原理进行步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训练前及训练2个月后分别采用Brunnstrom分期评定运动功能,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评定步行能力,Ba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期、FAC、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两组间Brunnstrom分期运动功能评分、FAC及M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动力定型原理进行步行训练,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电穴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是为探讨电穴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能力的影响.方法是将6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接受电穴刺激加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性运动治疗、作业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IM对2组患者ADL进行评定.结果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料理、括约肌控制、活动和移动、运动能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的FIM总分(97.78±1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FIM总分(87.53±16.67)(P<0.01).结论是电穴刺激加运动与作业治疗的综合康复手段能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优化方案对胸腰段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将88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接受中医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以3个月为治疗观察周期,治疗前后均采用标准化评定方法测量2组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感觉功能=0.045,P运动功能=0.038、P日常生活活动能力=0.025)。结论:该研究表明综合性及规范化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案对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定微创介入脉冲射频功能性选择神经后根治疗脊髓损伤下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脊髓损伤所致下肢肌痉挛患者30例在C型臂的影像定位、造影剂确定针尖的位置和射频针特有的神经监测双重定位下,选择性地对腰2~骶2神经后根进行射频脉冲,改善肌痉挛。改良Ashworth量表评定痉挛状态,功能性步行分级评定步行能力。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痉挛状态均明显缓解,步行能力显著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微创介入功能性选择神经后根治疗脊髓损伤下肢肌痉挛创伤小、安全、有效,具有可选择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干预时机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脊髓损伤患者按干预时机不同分为早期干预组和晚期干预组各53例,早期干预组在手术完成后即开始针灸治疗,并于损伤后2周开始进行相应康复治疗;晚期干预组则于术后2个月后开始针灸治疗及康复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综合功能FCI评分和神经功能康复指标中运动功能评分、触觉评分以及痛觉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 05),且早期干预组均显著高于晚期干预组(P均0. 05);治疗后早期干预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晚期干预组(P 0. 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应用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能明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期来我院进行诊治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50例,将患者在知情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采取椎体复位减压术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中药分期论治。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2.0%,西医组患者的脊髓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患者治疗后的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的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西医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和脊柱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西医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够显著改善脊髓功能、提高FIM评分和Barthel指数、从而促使患者脊柱功能早日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化爬行训练对于脑干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柳州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50例脑干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受试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手段,观察组则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上爬行训练。采用10米步行试验(10WMT)、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AC)、Berg平衡量表(BBS)以及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olden步行能力分级、BBS、FIM、10WM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的各项测试评分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评分(P<0.05)。结论:爬行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干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通过使用爬行设备可以使患者很好参与康复各个阶段,从而提高患者稳定性、活动性,改善患者当前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