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脑瘫患儿及其家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脑瘫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积极性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结果观察组家长在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评分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儿的康复治疗的配合度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 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脑瘫患儿家长因患儿疾病带来的不良心理,提高患儿康复治疗的配合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家长认知干预在哮喘患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哮喘患儿家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家长进行认知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前的日间和夜间哮喘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长认知干预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哮喘患儿的护理能力,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小儿哮喘预后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10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出院时仅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1年后对两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效果调查。结果观察组家长在疾病认知、用药方法、急救知识方面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复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年内再次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焦虑标分、生活标分、躯体标分等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哮喘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促进患儿健康行为形成,提高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新  魏荣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688-1690
目的 探讨亲情护理对急诊患儿诊治时间及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80例急诊发热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急诊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时的配合程度、降温效果、家长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家长心理状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亲情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急诊患儿的配合度,减轻家长的焦虑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门诊100例输液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穿刺配合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 (P <0.05).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提高门诊输液患儿的配合意识,促进穿刺成功,提高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哮喘患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家长在疾病认知、用药方法、急救知识方面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日间症状积分和夜间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增加哮喘患儿家长的健康知识,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症状改善时间、治疗依从性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肺炎中,能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身心舒适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输液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6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有效率为96.7%,家长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患儿依从性有效率为83.3%,家长满意度为73.3%。观察组依从性有效率及家长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输液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同时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王霞 《妇幼护理》2022,2(19):4455-4457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方法 以本院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3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时间、溃疡面愈合时间、皮疹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联合应用个性化护理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期 间于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 108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4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 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儿家属干预前后的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家属的卫生习惯情况, 患儿病情的好转时间和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家属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卫生习惯的评分均无 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卫生习惯的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的健康知 识掌握情况和卫生习惯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疾病好转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的满 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能促进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 健康知识的掌握,改善家属的卫生习惯,促进患儿病情好转,提升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马飞丽 《全科护理》2012,(4):312-313
[目的]观察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4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病情恢复情况(包括精神状况好转时间、病情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皮肤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心脏损害、脑炎).[结果]观察组病人精神状况好转时间、病情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促进手足口病患儿病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患儿输液配合度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采用静脉输液治疗的100例患儿,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情感干预、行为干预以及认知干预等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配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输液患儿的治疗配合度和穿刺成功率,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 (P <0.05).观察组腹泻改善时间、呕吐改善时间、退热时间、治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改善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及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小儿发热的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发热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康复效果和家长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发热初期处理、小儿发热正确知识、合理选择退热药物、合理采取降温措施、体温测量方法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在治疗24 h后体温为(37.41±0.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73±0.5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体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有助于提高发热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缩短患儿退热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童过敏原点刺试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3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2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为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常规点刺护理组,观察组患儿均接受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0.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5.64±3.6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46±2.87)分,点刺中断次数(1.30±0.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0±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满意度为9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降低点刺过程中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并得到患儿家属的认可,实现了医院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寻求良好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09年5—12月89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观察组)的资料,并选择同期在感染科住院治疗的麻疹患儿家长(对照组)80例,用自制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家属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对观察组患儿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手足口病患儿家长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家属焦虑、抑郁、愤怒、无助、自责发生率分别为79.8%,74.2%,69.7%,66.3%,57.3%,均高于对照组发生率36.3%,42.5%,23.8%,12.5%,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3.0,17.4,35.6,50.5,26.3;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长SCL-90各因子评分(除偏执外)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存在焦虑、抑郁、愤怒、无助和自责,针对其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使家长全身心地配合患儿的治疗及护理,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采用L-ASP治疗的80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儿家长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自护能力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家长的白血病健康知识得分、管理能力得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减少L-ASP在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黄妍  乔霜  史雪梅  张华平  王巨 《中国康复》2013,28(5):371-373
目的:对脑瘫患儿父母进行心理调查分析,寻找负性心理特征,并开展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脑瘫患儿父母68例,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相应的心理干预护理.结果:心理干预前,2组患儿父母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高于正常常模(2.87±0.35,P<0.05),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并以心理及躯体健康评分更显著.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年后,2组SCL-90总均分与各因子项目中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与焦虑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0.05),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脑瘫患儿父母的负性心理状态具有正性良性影响,减轻脑瘫患儿父母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9.
王翠  杨玉梅 《妇幼护理》2022,2(5):1148-1150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雾化吸入治疗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治疗依从性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2020 年 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于本院选取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共计 64 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雾化吸入治疗。患 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观察和比较两组患 儿治疗依从性、肺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儿用力肺活量、呼气峰值流速、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比较无显著 差异(P>0.05),出院 5 个月后两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行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展开舒适护理模式可提升患儿治疗依 从性,改善患儿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及早期观察在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106例,根据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及早期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病症消失情况、住院情况、继发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头痛呕吐消失时间、肢体抖动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继发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及早期观察可明显改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临床病症,显著缩短患儿的治疗时间,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