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方案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提供新思路。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6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应用阿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和对照组32例(应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82.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与对照组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阿替普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方案有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再通情况,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50mg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给予阿替普酶50mg、对照组给予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冠状动脉溶通率,治疗组88.8%,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明显,溶通率高,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对比研究瑞替普酶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分为瑞替普酶组(n=24,静脉注射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和阿替普酶组(n=24,静脉注射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溶栓时间、冠状动脉再通率及在院病死率差异。结果瑞替普酶组患者溶栓时间少于阿替酶组,再通率和在院死亡率高于阿替酶组,以上对比2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均有可观疗效,且疗效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重组链激酶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阿替普酶组43例,重组链激酶43例。分别观察不同时间段2组患者给予不同溶栓药物后的血管在通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2组患者使用溶栓药物后,血管再通率均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加。阿替普酶组的43例患者用药120分钟后,血管再通率为74.4%;重组链激酶组的43例患者用药120分钟后,血管再通率为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重组链激酶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中均有较好疗效,阿替普酶具有更好的血管再通效果,急诊应用时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本院115例住院患者分别给予瑞替普酶和尿激酶静脉溶检治疗。结果:尿激酶组血管再通率为67.2%。瑞替普酶组血管再通率为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替普酶较尿激酶更适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检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100例AMI患者分别给予静脉溶栓治疗,随机分为尿激酶组46例及阿替普酶组54例,对比二组治疗前后冠脉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00例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成功61例,总再通率61%.其中,尿激酶组再通22例,再通率47.8%,出血4例,死亡1例,无效19例;阿替普酶组再通39例,再通率72.2%,出血6例,死亡2例,无效7例.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冠脉血管再通率高,而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48例患者予以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根据冠脉再通标准判断,48例患者中60分钟时累计再通42例(87.5%),36例发病6小时以内溶栓,再通34例(94.4%)。结论:早期应用瑞替普酶具有较高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孟桃  刘骅  蒋萍  郑丽华  夏坤伟 《四川医学》2017,38(8):906-909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分析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7例临床资料,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mRS评分评价患者预后,并分析影响溶栓治疗预后的因素。结果阿替普酶治疗前和治疗后24h 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普酶治疗后3个月,预后良好组21例,预后不良组16例,分析得出入院时收缩压、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是影响阿替普酶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入院时收缩压、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开始时间是影响阿替普酶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入院标准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阿替普酶(t-PA)静脉溶栓治疗的40例,对照组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38例。结果:冠状动脉总再通率:t-PA观察组81.5%,UK对照组53.9%;T-PA观察组胸痛症状缓解率较UK对照组显著改善;t-PA观察组出血并发症明显低于UK对照组。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MI临床疗效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相似文献   

10.
孙永兴  刘玉祥  张凝远 《重庆医学》2015,(15):2120-2121
目的:探讨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例作为治疗组,在4.5 h内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0.9 mg/kg ),其中先将10%在10 min内进行静脉注射,其余90%在1 h内进行静脉滴注。选择同时期收治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首剂300 mg ,以后每天100 mg)。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24 h和7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8%,且治疗后治疗组6、24 h和7 d NIHSS评分为(14.1±3.5)、(12.3±4.3)分和(8.2±5.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溶栓治疗时间窗、适应证以及禁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84例AMI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并加强护理。结果84例患者中血管再通69例,再通率82.1%;死亡3例,死亡率3.57%。结论瑞替普酶用于AMI再灌注治疗安全有效,加强护理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原理分析。方法从该院2010年9月—2013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120例,其中60例给予阿替普静脉溶栓治疗,标记为对照组;60例给阿替普酶溶栓+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标记为实验组,观察两组冠脉再通率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情况实验组:3例出血。出血死亡1例,总数4例;对照组:出血13例,出血死亡3例,总数1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联合抗凝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溶栓治疗,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阿替普酶联合丁苯肽注射液对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5例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40例,使用阿替普酶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25例,使用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 Ho-1和 APN 变化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7天 ADL 和 NIHSS 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30天观察组 ADL 和 NIHSS 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观察组 ADL 和 NIHSS 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患者将阿替普酶和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使用,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助于改善超早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4.
《陕西医学杂志》2016,(5):602-603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配伍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再通率、30d病死率以及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阿替普酶组患者的再通率为70%,而尿激酶组患者的再通率为60%,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30d病死率方面,阿替普酶组患者似较尿激酶组有降低趋势(阿替普酶组:10%;尿激酶组:20%),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阿替普酶组患者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的比例明显降低(6.7%vs 26.7%),两组患者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但阿替普酶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的风险却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例,予阿替普酶静脉注射溶栓治疗,同时行溶栓前、溶栓中、溶栓后护理及观察。结果:18例患者经溶栓治疗、加强观察和护理后,有效15例,再通率83.3%,自动出院1例,2例溶栓失败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结论:阿替普酶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应加强溶栓前、溶栓中、溶栓后观察及护理,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心律失常、出血等并发症,这对保证溶栓效果、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时采用瑞替普酶治疗的5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瑞替普酶组,同时选取采用阿替普酶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阿替普酶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失常率、心功能衰竭率以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和瑞替普酶均是临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主要药物,两种药物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瑞替普酶相对而言更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Trevo支架取栓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AIS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Trevo支架取栓治疗。统计两组血管再通率和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1.84%(45/49)]高于对照组[75.51%(37/49)],颅内出血发生率[6.12%(3/49)]低于对照组[24.48%(12/49)](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revo支架取栓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IS患者,能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颅内出血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BV、CBF水平和BI、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TT、TTP水平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可改善...  相似文献   

19.
荣发家 《基层医学论坛》2016,(21):2912-291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2014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分别采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2组血管再通、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和并发出血情况。结果瑞替普酶组30 min、60 min、120 min 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尿激酶组,平均再通时间短于尿激酶组,差异显著(P<0.05);瑞替普酶组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尿激酶组(P<0.05);2组再梗死、心力衰竭及住院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2组并发出血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加快血管再通速度,提高血管再通率,减轻心肌损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和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抽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作为观察的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予以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予以尿激酶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上,研究组(94.9%)比对照组(84.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管再通、血管再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死亡等发生率分别是:74.4%、2.6%、25.6%、2.6%、12.8%、5.1%,明显的优于对照组(61.5%、5.1%、35.9%、10.3%、20.5%、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其疗效优于尿激酶,可提高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