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的变化,探讨内皮素-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与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6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23例,轻度子痫前期20例,重度子痫前期22例)和3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ET-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ET-1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ET-1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是检测妊高征病情进展的重要指标,对指导妊高征的诊断及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CysC)值及尿蛋白水平的变化,探求其在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发展和肾脏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5例(其中妊娠高血压组4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4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50例及正常孕晚期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中的CysC值及尿蛋白水平,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ysC: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较正常孕晚期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的发展,CysC值增加明显;随尿蛋白水平的增加,CysC值呈增加趋势。结论:CysC及尿蛋白水平测定在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病情变化和肾功能损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4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42例,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38例。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妊娠42例为正常妊娠组。探讨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栓标志物、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PT、aPTT、TT明显降低,且随病情加重(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Fbg明显升高,且随病情加重(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PLT明显降低,且随病情加重(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PDW、MPV明显升高,且随病情加重(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组D-D、vWF明显升高,且随病情加重(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呈高凝状态,产前测定凝血指标、血小板指标,对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欣鑫  李强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5):788-791
目的探讨神经肽Y(NPY)在子痫前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正常妊娠妇女、轻度子痫前期妇女、重度子痫前期妇女各30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产前及产后血浆中NPY的含量。用SP免疫组化方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胎盘中神经肽Y的表达及定量。结果产前静脉血NPY值重度子痫前期组最高(206.46±29.68)pg/mL,轻度子痫前期组次之(172.90±24.17)pg/mL,正常妊娠组最低(143.2±023.79)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NPY在胎盘中的表达强度结果示:重度子痫前期组最高,轻度子痫前期组次之,正常妊娠组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浆中NPY水平明显增高,其胎盘中NPY的表达亦明显增强,且与病情的轻重呈正相关。推测NPY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飞  程小尧  王滟  迟殊 《四川医学》2011,32(4):468-47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和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试验组)产前及脐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水平。结果①试验组产前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Ⅰ(108.43±38.15)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91.20±27.7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②试验组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Ⅰ(30.73±12.7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62.79±11.6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妊娠高血压病组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中及脐血IGF-Ⅰ水平分别为(166.48±15.62)ng/ml、(45.33±11.51)ng/ml,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分别为(121.04±11.45)ng/ml、(30.52±11.47)ng/ml,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分别为(74.54±12.16)ng/ml、(21.77±6.09)ng/ml,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及脐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降低,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蔚  庞春蓉  傅晓冬 《西部医学》2011,23(5):862-864
目的通过对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可溶性Endoglin(soluble Endoglin,sEng)的表达水平的测定,探讨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40例与同期健康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夹心法检测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的sEng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用随机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取α=0.01作为检验水平,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子痫前期组血清中sEng为7.38±1.78 ng/ml,正常妊娠组为2.17±0.59 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重度痫前期组血清中sEng为7.94±1.27 ng/ml,轻度痫前期组血清中sEng为5.72±1.09 ng/ml,重度子痫前期与轻度子痫前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中sEng的水平随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升高。结论 sEng在子痫前期患者的外周血中高表达,sEng水平升高的程度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微血管密度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试验组及对照组胎盘cD31表达情况,并计算其微血管密度。试验组为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HELLP综合征孕妇胎盘各30例;对照组为正常足月妊娠孕妇胎盘29例。应用HE染色了解胎盘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微血管密度为(219.33±55.52)4对照组胎盘(255.75±39.56)比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重度子痈前期组为(154.25±49.9)、妊娠子痫组为(126.67±45.57)、HELLP综合征组为(15832±4012)与对照组胎盘比明显减少(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重度子痫组与轻度子痫组比(P〈0.01),妊娠子痫组与重度子痫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病理学表现:妊高症胎盘终极绒毛数及间质血管减少,合体滋养细胞结节明显增多,贫血性梗死,血管内可见血栓。结论胎盘微血管密度降低、血管形成减少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并随着疾病的进展其微血管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49例,轻度子痫前期46例,重度子痫前期42例,子痫5例。选择120例正常妊娠孕妇和41例非孕健康体检妇女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尿酸水平并作比较。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与同期正常妊娠妇女血清尿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与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妊娠妇女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加重血尿酸含量逐渐增高,血清尿酸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内脂素(visfatin)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Visfatin和MIF含量的测定,分别测定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产妇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Visfatin和MIF的含量。结果 Visfatin和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对照组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均有表达。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7.31,9.82,10.04,P均〈0.05),同时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含量高(t=7.23,8.95,P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含量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Visfatin含量均比对照组血清中含量高(t=7.83,质9.85,10.51,P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8.73,P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含量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9,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Visfatin和MIF含量呈正相关(r=0.67,P〈0.01)。Visfatin和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胎儿脐血中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Visfatin和MIF的高表达,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炎症损伤,且Visfatin和MIF在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MIF和HMGB1含量的测定,分别测定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产妇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MIF和HMGB1的含量。结果 MIF和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对照组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均有表达。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9.82,10.04,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23,8.9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P〈0.05)。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9.65,10.18,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54,9.6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35,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MIF与HMGB1含量呈正相关(r=0.59,P〈0.01)。MIF和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胎儿脐血中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F和HMGB1的高表达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且MIF和HMGB1在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孕妇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血胱抑素C(Cys C)水平,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及100例正常孕妇的血清进行血β-HCG及血CysC的检测.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β-HCG和血CysC分别为(51 076±34 037)mIU/mL和(1.62±0.43) mg/L,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HCG和血CysC分别为(46 689±25 925)mIU/mL和(1.26±0.30)mg/L,与正常孕妇组(36 672±26 295)mIU/mL和(0.80±0.18)mg/L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血β-HCG与轻度子痫前期组血β-H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子痫前期组血CysC与轻度子痫前期组血CysC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β-HCG的检测有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同时,血Cys C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造成的肾功能损害更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并可作为判断其病情轻重的指标,联合检测血β-HCG及血Cys C对了解其病情进程更具指导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大血小板比率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SYSMEX ZA7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40例正常孕妇,9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包括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PLT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MPV、PDW、P-LCR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PLT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MPV、PDW、P-LCR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中合并症组PLT低于非合并症组(P〈0.05),PDW、MPV、P-LCR高于非合并症组(P〉0.05)。P-LCR与PDW、MPV相关;P-LCR与PLT相关(P〈0.05)。结论:监测孕妇外周血大血小板比率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程度,可有望作为监测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尿蛋白与血浆肌酐比值的变化,分析其在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轻度子痫前期孕妇99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90例作为实验组,选择正常孕晚期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随机尿蛋白、24h尿蛋白及血浆肌酐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组随机尿蛋白与血浆肌酐比值较正常孕晚期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病情加重,随机尿蛋白与血浆肌酐比值差异明显增加,轻度子痫前期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机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存在高度相关性,能够替代24h尿蛋白定量,更为快捷、简便地评估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3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例子痫前期轻度为A组,12例子痫前期重度为B组)患者和19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C组)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脑利钠肽浓度。结果:脑钠素血浆浓度:健康对照组为(1.28±0.026 5)ng/ml;正常晚期妊娠妇女(1.825±0.061)ng/ml;子痫前期轻度(1.868±0.043 5)ng/ml;子痫前期重度(1.958±0.052 6)ng/ml。经方差分析P<0.01,四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的q检验,知两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脑利钠肽浓度可作为预测与判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监测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郭丽  其木格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0):1158-1162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中的变化,探讨三者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对6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及20例正常妊娠产妇胎盘组织中TGFβ1、HGF及bFGF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①胎盘内的TGFβ1主要位于绒毛小叶的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和蜕膜细胞,阳性着色部位均位于胞浆,轻、重度子痫前期TGFβ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②胎盘内的HGF主要位于绒毛间质细胞的胞浆内,蜕膜细胞也有少量表达,阳性着色部位均位于胞浆,妊娠期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HGF的表达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显著降低。③胎盘内的bFGF主要位于滋养细胞、蜕膜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间质细胞胞浆中。阳性着色部位均位于胞浆,重度子痫前期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轻度子痫前期与妊娠高血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研究表明TGFβ1、HGF及bFGF三者共同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通过多种机制引起滋养细胞侵入不足,影响了子宫胎盘血管床的发育和重塑,导致胎盘缺血缺氧,胎盘发育不良,最终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在不同孕周的正常妊娠妇女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690例不同孕期正常妊娠妇女以及7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组2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7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5例)外周血中v WF的水平。结果正常妊娠20~28周组孕妇的v WF表达高于妊娠12~20周组的孕妇,正常妊娠28~36周组及36周以上组的孕妇v WF表达高于妊娠12周之前组、12~20周组及20~28周组的孕妇v WF值,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对比正常妊娠组v WF的表达升高,重度子痫前期组对比妊娠期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v WF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妊娠妇女外周血中v WF的表达随着孕周的增大而升高;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v W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而且表达水平随着病情加重而增高。v WF表达在正常妊娠中起重要作用,其高表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18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2例。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妊娠20例为正常妊娠组。探讨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血小板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PT、aPTT、TT、PLT水平比正常妊娠组明显降低,且随病情加重,PT、aPTT、TT、PLT水平降低越明显(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Fbg、PDW、MPV水平比正常妊娠组明显升高,且随病情加重,Fbg、PDW、MPV水平升高越明显(P0.05)。试验组总不良妊娠结局高于对照组(16.67%vs 5.00%)(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凝血状态,产前定时监测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对预防及治疗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和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VE-cadherin和ENA-78含量的测定,分别测定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产妇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VE-cadherin和ENA-78的含量。结果 VE-cadherin和ENA-78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对照组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均有表达。VE-cadher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1,9.82,10.04,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23,8.9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P〈0.05)。ENA-78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9.65,10.18,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54,9.6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35,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VE-cadherin和ENA-78含量呈正相关(r=0.60,P〈0.01)。VE-cadherin和ENA-78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胎儿脐血中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cadher-in和ENA-78的高表达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且VE-cadherin和ENA-78在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各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孕产妇及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2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历资料,分析该疾病不同类别的孕产妇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妊娠期血压疾病(228例)占同期分娩总数(2843人)的8.02%,其中重度子痫前期118例,轻度子痫前期41例,妊娠期高血压37例,子痫6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16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10例。重度子痫前期及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组中孕产妇合并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而且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以子痫、重度子痫前期和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组中孕产妇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褪黑素(MT)水平,探讨其与妊娠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正常妊娠晚期孕妇各30例,检测其血清CRP值及MT值。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且重度及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正常对照组血清MT水平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且轻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T水平明显高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P〈0.01)。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增高,且其程度越重,血清CRP水平越高;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MT水平较正常孕妇明显降低且随病情加重MT水平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