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床旁胃镜引导下放置鼻空肠管的具体方法及临床护理。方法2011年2月~2013年2月对我院脑科医院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床旁胃镜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加强营养护理。结果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床旁内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均成功,及时给予了空肠营养液支持。结论胃镜直视下放置鼻空肠管快捷方便、安全有效、成功率高,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口和经鼻胃镜引导下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对51例需要肠内营养的患者,分别采用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和经口普通胃镜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对两种方法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使用操作时间、插管时患者舒适度以及患者愿意接受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与经口普通胃镜置人鼻空肠营养管相比:成功率高(96% Vs 65.38%,P<0.05),操作时间短(10.87±2.35 Vs 30.94±2.52,P<0.05),患者感觉舒适并且更愿意接受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人法置管.结论 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优于经口胃镜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法,患者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李瑞红  李德春  吴萍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1):1169-1171
目的评价危重病患者床边X线监视下经胃镜引导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病情危重不易搬动或昏迷的患者在床边经胃镜引导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同时经床边X线摄片及CR.杌监视,观察营养管放置是否到位。结果床边X线监视下经胃镜引导可以将空肠营养管放置至空肠屈氏韧带以远30cm以上,置管成功率100%,置管15~45min,平均22min。置管后营养管在位良好,喂养过程顺利,患者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结论危重病患者床边X线下经胃镜引导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实用有效的空肠营养管放置术。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748-750
比较鼻空肠营养管经胃镜导丝置入法与经X线透视辅助法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需要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进行经胃镜导丝引导下置入与经X线透视辅助下置入鼻空肠营养管,比较两组操作时间,置管深度,置管成功率。观察组置管成功率100%,操作时间为(356.4±85.3)S,置管深度为(113.0±7.2)cm。对照组成功率75%,操作时间为(752.1±385.2)s,置管深度为(98.5±5.2)cm。两组在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置管深度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胃镜导丝引导下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具有操作时间短,置管深度深,成功率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提高重症胰腺炎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成功率。方法经胃镜及X线电视透视引导下作空肠造影后,放置空肠营养管。结果该组14例,12例第1次放置成功;2例空肠营养管从口腔滑出,再次放置成功。结论胃镜及X线电视透视引导下作空肠造影后实时显示营养管位置,使营养管更容易通过Trize韧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DSA)联合经口胃镜与经鼻胃镜空肠管置入方式及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将81例空肠管营养患者随机分为DSA联合经口胃镜组44例和经鼻胃镜组37例,分别采用DSA联合经口胃镜和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鼻空肠营养管,比较两种方式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鼻黏膜出血、置管时间、麻醉药用量及插管时患者舒适度。结果:DSA联合经口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P0.05),DSA联合经口胃镜组操作时间、麻醉药使用量、鼻黏膜出血量例数均明显少于经鼻胃镜组(P0.05),DSA联合经口胃镜组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经鼻胃镜组(P0.05)。结论:DSA联合经口胃镜鼻空肠管置入较经鼻胃镜导丝导引置入法更加安全、高效,对患者损伤小,患者舒适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鼻超细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护理配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鼻超细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护理资料。结果在护理配合下,本组33例经鼻超细胃镜放置空肠营养管一次成功,置管时间为10~25min。肠道内营养支持时间为5~30d,无发生误吸、腹痛腹泻、穿孔、消化道出血及代谢紊乱等并发症。结论经鼻超细胃镜置管简捷、安全、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镜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新方法的配合与护理。方法对15例需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采用新的方法进行胃镜直视下鼻肠营养管置入术。结果通过该新方法行胃镜下放置鼻肠营养管15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营养管放置成功率为100%。结论医护完善配合可一次性使空肠营养管头端到达空肠,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管置入及空肠营养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该院NICU 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共56例。上述患者均于入院后72 h内发现胃残余量增多(100 ml)。鼻空肠组行床旁鼻胃镜导丝引导置入并行鼻空肠营养共28例,对照组继续给予普通胃管置入并行肠内营养共28例。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包括呕吐、反流、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营养状态参数(包括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炎症指标[包括血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入住NICU时间、NICU费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病死率。结果经鼻胃镜导丝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成功率100.0%。鼻空肠组营养状态参数优于对照组,入住NICU时间较短、NICU费用较低,炎症指标较低,两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HAP发生率、GCS评分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NICU胃残余量增多的患者经胃镜辅助下置入鼻空肠管行空肠营养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结肠镜活检孔道鼻胆管辅助快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技术.方法 对2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行经结肠镜活检孔道鼻胆管辅助快速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术.结果 本研究20例患者经结肠镜活检孔道鼻胆管辅助快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均获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经内镜营养管放置术相关性并发症,鼻空肠营养管放置术平均用时5 min,所有患者在术后立即恢复了空肠营养.结论 对2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经结肠镜活检孔道鼻胆管辅助快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建立空肠营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胃镜引导下空肠营养管放置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胃镜引导下放置空肠营养管在上消化道狭窄(良、恶性)中的应用。方法治疗组在胃镜引导下,经鼻或经皮胃造口放置空肠营养管灌注营养液;对照组采用全胃肠道外营养(TPN)。分别比较2周、2月后2组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等。结果2周后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2月后空肠营养支持者各项营养指标显著优于静脉营养支持者。结论空肠营养支持较静脉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副反应少、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在轻型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12月83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需要营养支持,10例患者均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后在家中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治疗,营养状况良好.其中8例肠内营养时间为2周,2例为3周.在肠内营养治疗期间,10例患者均无腹痛、血淀粉酶升高、鼻空肠营养管脱落及吸入性肺炎等情况发生.结论:在轻型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通过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牛海艳  张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175-5175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03-2010-12 30例应用鼻空肠管的危重症患者进行总结。结果20例患者疗效显著,平均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均明显降低,18例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顺利出院,2例胰腺癌晚期患者置管6个月后,医治无效死亡。结论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方法简单、快捷且安全,患者易于接受,对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脏器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孟慧  肖定华  王芬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9):1811-1812
[目的]探讨内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和临床效用.[方法]给48例因疾病限制不能经口进食而生命体征相对平稳的危重病病人放置空肠营养管.先在鼻空肠管最前端小孔上用黑色缝线打结,长度约2~3 cm,后每隔10 cm在空肠管管壁上打此种结,共8~9个,最后一个结约在空肠管刻度的75~85 cm处.在内镜引导下将鼻空肠管插至十二指肠屈氏韧带附近或更远处的小肠.[结果]应用此种方法置放空肠营养管成功率为100%,可顺利通过幽门插入预定位置.置管中及置管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胃镜辅助引导放置鼻空肠管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肠内营养途径,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术后胃轻瘫肠内营养及镜下置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与静脉营养对胃瘫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及探讨胃镜下放置营养管的方法。方法17例胃轻瘫患者,6例行全静脉营养,11例胃镜下置管行肠内营养。其中5例7次放置鼻空肠营养管,8例用鼻胆管经胃镜活检孔道放置代替鼻空肠管。结果11例EN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15±0.95)d,较6例全静脉营养(26±2.65)d,明显缩短,t检验P<0.001。两种置管方法操作时间鼻空肠管(49.0±7.0)min和“鼻胆管”(5.5±1.2)min,两者比较t检验,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瘫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比静脉营养能明显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病人术后康复极为有利。内镜下放置鼻胆管代替鼻空肠管能明显缩短放置时间,且操作容易,成功率高,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6.
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技术难度性及安全性。方法:统计56例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置管并发症,并在心电监护下观察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2h心率、呼吸、血压、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的改变。结果:56例病人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置管成功率100%,1次置管成功率85.7%,平均置管时间(17.9±9.3)m in,无严重置管并发症。术中患者出现心率、呼吸加快,平均动脉压升高,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29例(51.8%)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术后2h上述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经胃镜放置鼻空肠管技术难度不大,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陈红 《现代护理》2004,10(11):1070-1071
目的 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长期禁食、禁水造成的营养不良问题。方法 对 30例患者采用在胃镜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营养支持治疗。结果 经临床观察 2 9例患者营养状态均得到改善 ,3例出现 1天腹泻经调整后也得到改善。结论 鼻空肠置管营养支持治疗是重症胰腺炎患者改善营养状态 ,防止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邓勇进  任卫红  周欢  赵妙玲  萧玉琼 《全科护理》2021,19(35):4978-4980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0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符合条件的机械通气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对照组采用盲插法鼻空肠管置管,记录两组病人鼻空肠管尖端通过幽门到达十二指肠或空肠的例数、一次性置入成功率、营养管置入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用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后观察组病人鼻空肠管尖端到达空肠38例(76.00%)、十二指肠内8例(16.00%)、胃内4例(8.00%),一次性置入成功46例(92.00%);对照组病人鼻空肠管尖端到达空肠18例(36.00%)、十二指肠内21例(42.00%)、胃内11例(22.00%),一次性置入成功39例(78.00%);观察组病人鼻空肠管尖端位置位于空肠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鼻空肠管尖端位置位于胃内及十二指肠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性置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置入过程中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对照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8.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应用于机械通气病人中能明显提升置管操作精准度与有效性,提升一次性置入成功率,降低置管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置管舒适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长期禁食、禁水造成的营养不良问题.方法对30例患者采用在胃镜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营养支持治疗.结果经临床观察29例患者营养状态均得到改善,3例出现1天腹泻经调整后也得到改善.结论鼻空肠置管营养支持治疗是重症胰腺炎患者改善营养状态,防止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留置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EN)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32例拟行EN支持的ICU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Flocare螺旋型鼻空肠管经鼻带导丝置入胃腔,便携式超声诊断仪体表导引下通过幽门,无强阻力下持续推送直至十二指肠-空肠段,腹部X线平片最终确认鼻空肠管位置后拔出导丝固定鼻空肠管行EN支持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中病情均无特殊变化,成功置入27例(84.4%),失败5例(15.6%).失败原因包括幽门"假通过"1例、幽门通过困难3例、导管到住但导丝不能抽出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技术是一种新的鼻空肠管置入技术,可以作为危重患者接受EN支持治疗鼻空肠管置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