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无力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5年8月-2011年12月我院出现的17例胃无力症的患者资料,分析其可能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结果:胃无力症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致病机理尚不太明确,目前采取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康复。结论:胃无力症发病机理复杂,中西医治疗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的发病原因、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5-2011年11例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均发生于腹部手术后5~12d ,11例经非手术治疗后,3~8周逐渐恢复正常饮食。结论: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无力症的主要手段,非手术治疗是胃无力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尽量避免手术。  相似文献   

3.
俞卫军  杨力 《实用新医学》2002,4(6):490-491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胃无力症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对12例胃手术后发生胃无力症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献,结果: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所有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胃手术后胃无力症是一种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采用非手术治疗措施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后胃无力症状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对1998年1月~2005年12月428例胃切除术后发生胃无力症状的23例病人进行病因和治疗观察分析。结果:胃切除术后胃无力症以精神因素为主,且以高龄患者居多(中位年龄55岁),治疗上尚无有效办法,适当的刺激致病人呕吐可能有利于本病的恢复。结论:胃切除术后胃无力症的发生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精神因素和高龄可能为主要因素,治疗上应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加强营养支持(空肠内置管行肠内营养),适当的刺激致病人呕吐可能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1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12例持续胃肠减压,温开水洗胃抽空胃内容物,全身支持疗法,应用胃复安、吗叮林等胃动力药。结果:12例经保守治疗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后均治愈。结论;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为一种功能性疾病,诊断明确后应行保守治疗,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上腹部手术后并发胃无力症的病因。方法 对1990年1月~2004年4月1736例上腹部手术后并发胃无力症97例病人进行病因观察分析。结果 上腹部手术与胃无力症的发生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且以高龄者居多(平均58岁)。结论 上腹部手术后并发胃无力症由综合因素引起,迷走神经损伤、胃的损伤、幽门功能紊乱、麻醉镇痛、机械通气、精神因素、全身情况、高龄、术后不合理进食可能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胃手术后胃无力症诊治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无力症发生的病因,寻找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以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胃无力症8例,对其发生率、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胃大部切除术后易发生胃无力症,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对此有诊断价值,经非手术治疗一般都能恢复。结论 胃术后胃无力症为一种功能性疾病,诊断明确后应行保守治疗,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2例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均发生在术后5-14d,31例(96.9%)经非手术治疗手术后15~48d恢复胃动力,痊愈出院,3周内治愈17例(53.1%),4周内治愈28例(87.5%),1例保守治疗过程中并发急性心梗死亡。结论腹部手术后并发胃无力症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其主要诊断手段依赖于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采用非手术疗法效果肯定,胃镜刺激可能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9.
胃术后胃无力症18例临床观察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术后无力症是胃手术后的一种并发症,近年来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但其病因尚无定论.治疗上目前亦无肯定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18例胃术后无力症患者的临床观察,对其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汤飞 《吉林医学》2012,(26):5721
目的:探讨胃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胃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23例持续胃肠减压,温开水洗胃抽空胃内容物,全身支持疗法,应用胃复安、吗叮林等胃动力药。结果:23例经保守治疗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后均治愈。结论:胃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为一种功能性疾病,诊断明确后应行保守治疗,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后胃无力症状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对1998年1月 ̄2005年12月428例胃切除术后发生胃无力症状的23例病人进行病因和治疗观察分析。结果:胃切除术后胃无力症以精神因素为主,且以高龄患者居多(中位年龄55岁),治疗上尚无有效办法,适当的刺激致病人呕吐可能有利于本病的恢复。结论:胃切除术后胃无力症的发生是由综合因素引起,精神因素和高龄可能为主要因素,治疗上应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加强营养支持(空肠内置管行肠内营养),适当的刺激致病人呕吐可能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术后胃无力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2000年1月~2003年12月共遇及19例高龄胃术后胃无力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结果19例高龄病人均经过非手术治疗,精心的护理痊愈出院。结论高龄胃术后胃无力症期间进行心理护理,营养支持,舒适护理对病人的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5月收治的15例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胃无力症治疗尚无肯定的有效方法,均经非手术治疗10-35天后恢复胃动力而痊愈。结论术后胃无力症是由精神因素、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腹腔感染、吻合口水肿及术式的选择综合因素引起。非手术治疗3~5周内恢复。  相似文献   

14.
胃术后胃无力症是胃手术后的一种近期并发症,是指不伴吻合口或输出袢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无力,排空迟缓。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本文通过对13例该病的观察、治疗和回顾性分析,对该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等进行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胃术后无力症也称胃瘫,是胃大部切除术特别是胃癌根治术后的一种并不少见的并发症。随着对这种病症认识的深入,其报道也越来越多,但对其病因尚无明确的定性。我们通过对29例患者的观察,对病因、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分析8 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残胃无力症的原因、临床表现。8 例皆经保守治疗,结果7 例治愈,1例改用手术治愈。介绍保守治疗方法,并对手术时机和适应证、残胃无力症的预防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7.
张佰庆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11):1213-1213,1232
分析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残胃无力症的原因,临床表现,8例皆经保守治疗,结果7例治愈,1例改用手术治愈,介绍保守治疗方法,并对手术时机和适应证,残胃无力症的预防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胃无力的诊治。方法:回顾胃术后胃无力的诊治体会。结果:7例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对该症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不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胃无力症又称“胃瘫”、“功能性胃动力障碍”,是指不伴有机械性梗阻因素残胃动力紊乱综合征。我科自2003年8月至2007年12月施行胃癌根治性切除术180例,术后并发胃无力症12例,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胃排空延迟症是指各种胃和术后出现的一种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也称胃无力症;有人又称胃瘫。它是胃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985~1999年我院行胃手术后发生胃排空延迟症共18例,均采取保守治疗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