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0 毫秒
1.
新兵个性的分析及心理教育和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空军地面部队新兵个性的分类方法,为因“群”施教,增强心理教育和训练的针对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16PF)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13名空军新兵进行测评,将16PF测验结果做聚类和判别分析。结果 依据测验结果,可将空军新兵个性分成“认真独立”型、“矛盾潜伏”型、“良好”型、“知足常乐”型、“世故”型和“任性冲动”型等6种类型,分类的正确率达94.2%。结论 聚类分析能客观准确地将新兵的个性特征予以分类,可依此指导心理教育和训练方案。  相似文献   

2.
王寒冰 《武警医学》2010,(3):276-276
本刊讯 近日,8610部队组织心理医生对刚下连的新兵集中开展了“查抑排焦”系列心理服务活动,为部队领导及时了解掌握新兵的心理动向提供了有力依据,为筑牢新兵心理防线、确保部队安全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为切实把好新兵身体和心理质量关,武警湖北总队认真落实总部“三查”工作通知精神,坚持集中组织、严格培训、统一标准、分片普查、分级负责.高标准完成新兵体格复查和心理测查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4.
影响新兵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红 《西南军医》2008,10(5):134-135
新兵是构成军队主体的一部分,是军队中重要的人力资源。新兵入伍是部队建设的头等大事,是延续部队今后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新兵来说,心理适应能力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内容,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但军人的职业有其特殊性,训练紧张,管理严格,随时可能执行高度应急任务,这些情况若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导致新兵一些心理疾病的发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官兵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是保证军队“不变质”的心理防线,也是保证军队“打得赢”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彭启华  李宁 《武警医学》2010,21(1):91-91
针对今年新兵主体成分发生明显变化,新兵大多是“90后”独生子女、且大学生占很大比例这一特点.为摸清新兵心理特征、掌握新兵现实心理状况,武警北京总队及时抽调业务精干的心理医生组成心理服务小组,深入新训单位开展心理服务活动,有效保证了新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新兵心理状况与训练伤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罗琼  蔡定海 《人民军医》2001,44(2):65-66
20 0 0年是实行新《兵役法》的第 1年。新兵集训时间明显缩短 ,训练任务比较繁重 ,新兵有可能因心理调整时间不足 ,比往年更易发生训练伤。为此 ,我们对某部队 10 0 0名新兵心理状况与训练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以探讨实行新《兵役法》后 ,新兵心理状态与训练伤的关系 ,为减少和避免训练伤探求可行的心理适应方法。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新兵男 96 0人 ,女 4 0人 ,分别从云南、贵州、四川、陕西、浙江等省入伍。训练内容为单兵战术、4 0 0m障碍、器械体操、50 0m长跑、越野、投弹等。1 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兵心理及身体情况调…  相似文献   

7.
王庆安  洪星 《解放军健康》2009,(1):I0001-I0001
为帮助新兵顺利度过“第一适应期”,更好、更快地完成从社会青年向合格武警战士的转变,确保部队战斗力快速有效地形成,武警安徽总队贴近部队需求,立足新训实际,深入开展新兵心理教育和疏导一作。他们派出由心理学士,医疗专家等组成的3支医疗队深入各新训单位,开展了“新兵适应障碍与心理防髓机制合理柯效运用”专题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8.
宁兰文  张林平 《人民军医》2007,50(5):252-252
新兵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文章说,为了解新兵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疏导工作,他们组织了专项调查。结果发现,初进军营的新兵心理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当对所处环境不能适应或出现自行难以解决的矛盾时,就容易产生不良心理。常见心理问题包括:焦虑与抑郁心理、逆反心理、封闭心理、恐惧心理和自卑孤独心理等。  相似文献   

9.
新兵下连后的心理活动,是进入军营以来的第二个高峰期。面临新岗位,不少新兵感到激动、紧张、烦躁、不安。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心理失衡 经过新兵连一段时间的学习锻炼,新兵之间逐渐有了差距,有的受到表彰,有的成为骨干,有的则表现平平甚至受到批评。个别新兵看到同乡进步了,自己落伍了,便产生了许多想法,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常见的表现是嫉妒、怨恨、失落、羞愧等。 二是心理焦虑 调查显示,新兵训练结束,依然有 78%的新兵一听见哨音和军号声内心感到慌乱。面对未来的军营生活,有的新兵担心自己能否适应,因而…  相似文献   

10.
畏惧心理新兵的畏惧心理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是对陌生环境的畏惧。新兵从地方来到部队,身份和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尤其是面对基层部队的艰苦环境,许多新兵因一下子难以接受而产生畏惧心理。有些新兵,虽然已经成为一名军人,但仍不能摆脱对家庭的眷恋和依赖。特别是当环境比较艰苦时,他们更会感到新环境处处不顺心、不如意。加上刚到部队,新兵们生怕说错话、做错事,因而变得格外敏感,情绪极不稳定,很小的一点事都能引起强烈的畏惧反应。其次,对部队快节奏的生活及严格的管理感到畏惧。现在的新兵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倍受父母的溺爱,养成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新老伞兵跳伞过程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探讨新老伞兵跳伞过程心理应激的变化特点。方法:跳伞训练的新兵30名,老兵20名,跳伞当天佩戴飞行员飞行生理参数记录检测仪连续动态记录心电信号,对其在驻地、机场、机上的短时程心率变异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随着跳伞时间的临近,新老伞兵心率变异性指标HF、HFNU出现降低,LFNU和LF/HF出现升高。与新兵不同的是,老兵在机场和机上的HF、HFNU及LFNU变化不明显,老兵在驻地和机上的HF、HFNU均高于新兵,LFNU和LF/HF均低于新兵。结论:跳伞训练中新兵和老兵相比,心理应激水平较高,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2.
“堵、防、治、退”是军队精神病防治的四大措施 ,而将精神病人“堵”在军队之外是第一位的。通过多年的新兵和精神疾病的检查 ,已证实该方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这已是新兵精神卫生检测网的主要内容 ,为使这种筛选更加快捷和准确 ,让带兵者快速地筛选出有可疑或有精神问题的新兵和精神卫生专科医生鉴定 ,我们根据多年来的调查结果和临床经验编制了新兵精神卫生筛选量表 ,并对之初步应用。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根据我们的观察和认识 ,让带兵班长对每一位受评新兵作出“正常”、“可疑有精神问题”的认定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进藏前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探讨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1年空运进藏前的200名新兵,心理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干预后SCL-90各项因子分均低于干预前,其中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的因子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尤以来自城镇的新兵变化显著。结论 新兵进藏前的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应特别关注来自城镇新兵进藏前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兵心理干预模式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对新兵心理问题干预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 113名集训队新兵进行心理测量,并运用统计学的聚类分析分别在其症状组、亚健康组和健康组随机抽出部分新兵重新组成3个同质的研究组,即干预组Ⅰ、干预组Ⅱ和对照组.并分别对3组进行干预前后组内t检验和组间方差分析.结果 3组的组内比较显示:2个干预组前后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前后没有差异,提示心理干预模式的有效性.3组的组间比较显示:干预前3组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干预后的2个干预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但2个干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提示心理干预模式对新兵心理问题干预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结论 心理干预模式符合心理学的要求,适用新兵的心理干预的特点,可作为新兵集训期系统心理干预的模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程国洲 《人民军医》2006,49(7):434-434
青年官兵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方法。文章说,青年官兵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1)适应问题。其中以新兵入营后1周~2个月心理不适应问题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不适应”,即不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适应高强度的训练,不适应严格的管理,不适应远离亲人的环境。(2)自我意识问题。主要是自卑心理,消极的自我评价、超概括化和泛化、敏感性和掩饰性都是自卑心理的表现。(3)人际关系问题。部分青年官兵不愿意与别人沟通、交往,多表现为缺少知心朋友、难以交往、交往平淡、社交恐惧、不想交往等,其中孤独和猜疑是人际关系障碍的重要原因。(4…  相似文献   

16.
新兵想家心理的两个主要时期及原因新兵对亲人的思念会随着离家时日的延长而日渐强烈,尤其是在训练强度大、遇到挫折、生病或逢年过节时更为显著。笔者对某教导大队的103名新兵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新兵在新训期间想回家看看的人数占到76%,这说明新兵的想家心理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心理集中出现在两个时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分析通信某旅新兵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探索其对军事训练疲劳和训练伤的影响,为官兵疲劳状态的改善及训练伤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和多维疲劳量表(MFI-20)对通信某旅2020年9月入伍的126名参训新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新兵心理弹性评分总分平均分为(75.79±14.09)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超重、吸烟、身体疲劳、情绪低落、恐惧训练是新兵心理弹性的不利影响因素.集训新兵心理弹性水平与疲劳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以负向预测新兵疲劳水平.高心理弹性组训练伤的检出率明显低于低心理弹性组(P<0.05).结论 心理弹性对新兵的训练疲劳具有较强的负向预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在新兵入伍时,应注重心理筛选;在训练过程中,开展心理弹性的评估与训练,有效提高新兵入伍集训期间应对不良应激、战胜逆境的能力,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摸清今年新兵体格情况,确保“补兵保质量”在末端的落实,武警安徽总队本着对新兵负责、对新兵家属负责、对部队长远发展负责的态度,严密组织新兵体格复检工作,从源头上严控兵员质量。  相似文献   

19.
自卑,就是自己轻视、小瞧自己,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失败的感受人人都曾有过,自卑感也人皆有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自卑心理的表现和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素质、能力评价过低。有的人由于受文化水平和智力等个体条件的制约,在学习、训练上可能反应慢一些,表现差一点,就认为自己天生愚笨;有的人因为生理有缺陷,觉得别人的目光总在蔑视自己,深感“命不如人”;有的人在受到较多批评、指责和歧视时,容易形成强而持久的心理压力,自感“被人瞧不起”、“矮人一等”,形成了自暴自弃和…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了解新兵入伍时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兵102例在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与全军常模比较。结果:新兵心理干预后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分值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P<0.05),但人际关系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心理干预前(P<0.05);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躯体化、人际关系和偏执因子分值与全军常模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兵集训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