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多卡因气管表面麻醉用于老年患者气管插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嵩  刘宗明 《吉林医学》2008,29(21):1923-1923
目的:观察2%利多卡因溶液应用于气管插管前气管表面麻醉对老年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全麻手术需要气管插管(单腔管)的患者,随机双盲抽取应用2%利多卡因溶液喷雾法进行气管插管前气管表面麻醉治疗组(Ⅰ组)40例和对照组(Ⅱ组)60例。术前肌内注射安定10mg。Ⅰ组和Ⅱ组全麻诱导均为芬太尼4U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0.8mg/kg,给药顺序相同,Ⅰ组在诱导完毕后进行2%利多卡因溶液3~4m l喷雾法喷喉表面麻醉;Ⅱ组则不实施上述操作,且两组均为无插管困难。观察2%利多卡因溶液喷雾法喷喉应用于气管插管前对老年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Ⅱ组插管后SBP、DBP、HR明显增高,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利多卡因溶液喷雾法喷喉进行成功的气道表面麻醉,会明显减轻老年患者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增高循环稳定性,效果确切,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 Dex)对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麻下对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中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的患者( ASA Ⅰ~Ⅱ级)12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 A组:先以2%利多卡因进行咽喉喷雾表面麻醉,1%麻黄碱收缩鼻黏膜;同时静脉泵注Dex 0.8μg/kg (10 min),再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8μg/kg,5 min后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的经鼻气管插管;B组:表面麻醉与静脉泵注Dex 方法同A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5μg/kg,经鼻气管插管同A组;C组:表面麻醉与静脉泵注Dex 方法同A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经鼻气管插管同A组;D组(对照组):表面麻醉与静脉泵注Dex 方法同A组,之后仅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经鼻气管插管同A组。分别记录4组麻醉前( T0)、镇静药物输注结束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3 min(T3)、5 min(T4)的SBP、DBP、HR和SpO2;并记录Koung气管插管耐受评分、气道梗阻评分、呼吸抑制、追加辅助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并于术后24 h随访,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1、T2时,A、B、C组的SBP、DBP、HR均比D组明显降低(P<0.05);D、C组使用乌拉地尔的例数比A、B组明显增多(P<0.05);A、B组使用乌拉地尔、美托洛尔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插管过程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比B、C、D组明显增多(P<0.05);Koung气管插管评分D组最高,C组次之,A组和B组最低;D组的气管插管知晓率比另3组明显增加(P<0.05);4组患者术后24 h的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利多卡因表麻下,Dex(0.8μg/kg)与舒芬太尼复合诱导可为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提供满意的插管条件,其复合舒芬太尼剂量以0.5μg/kg时患者应激反应更为降低,且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达克罗宁胶浆抑制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在气管插管前1min均采用2%利多卡因溶液喷雾患者的咽喉部及声门。对照组在气管导管前端1/3处均匀涂抹2ml石蜡油;观察组用等量达克罗宁胶浆涂抹气管导管相同部位,两组其余处理方法相同。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插管前1min(T1)、插管时(T2)、插管后1min(T3)、插管后3min(T4)、拔管前1min(T5)、拔管时(T6)、拔管后1min(T7)、拔管后3min(T8)、拔管后5min(T9)各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及拔管前后苏醒期躁动评分、导管耐受程度、术后24h内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T0~T4时点两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5~T8时点观察组SBP、DB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拔管前后苏醒期躁动评分低于对照组,导管耐受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咽喉痛、声音嘶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克罗宁胶浆能有效维持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期间循环稳定,减少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七氟烷在口腔手术患者无肌松药麻醉诱导插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口腔手术的患者(ASAI~Ⅲ级)随机分成对照组(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和试验组(七氟烷吸入诱导气管插管)。观察诱导插管过程中躁动发生率、插管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均能顺利完成气管插管,从开始吸入七氟烷到意识消失的时间为(78.9±7.7)s。一次操作插管成功率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93.75%和79.17%(仕:0.011)。试验组发生屏气、轻微呛咳、体动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时间也明显延长[(4.96±2:13)minvs(6.92+3.20)min,P=0.001],但插管过程中保有自主呼吸率为77.08%。试验组插管后即刻MBP和HR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七氟醚用于口腔科患者麻醉诱导,麻醉深度可控性好,血流动力学较平稳,无严重呼吸道并发症,虽有一定比例躁动但均能顺利完成插管,对于困难气管插管患者是个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喉部表面浸润麻醉对支撑喉镜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心血管反应及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进行支撑喉镜全身麻醉手术患者66例,且所有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于诱导后3 min实施气管插管,观察组在诱导后2 min实施利多卡因喉部表面浸润麻醉,2 min后实施气管插管。比较两组入室后5 min(T_1)、诱导后1 min(T_2)、气管插管时(T_3)、放置支撑喉镜时(T_4)、拔管时(T_5)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_3、T_4、T_5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躁动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喉部表面浸润麻醉可减轻支撑喉镜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心血管反应,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心理指导对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50例行腹部手术的成人患者,随机分为2组:心理指导组30例,术前给予充分地解释,使患者完全清楚气管插管所引起的不适感;对照组20例,术前不给予任何解释。术中用安氟醚吸入复合麻醉,术毕充分排出吸入麻醉剂,使患者自然苏醒,清醒后拔出气管导管。记录拔管前后患者的血压、心率以及有无明显躁动。结果 心理指导组患者在拔管前后3min心率、血压无明显变化,躁动发生率为23%(7/30);对照组患者在拔管前后3min心率、血压有明显升高(P〈0.01),躁动发生率为65%(13/20)。结论 术前心理指导对预防全身麻醉术后的躁动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复方利多卡因乳胶对双腔气管插管不良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择期需行双腔气管插管的胸科手术6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全麻诱导前双腔气管导管套囊至头端涂抹无菌生理盐水;观察组,30例,全麻诱导前双腔气管导管套囊至头端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胶。记录麻醉诱导前( T1)、气管插入后3 min( T2)、拔管前1 min( T3)、拔管后3 min( T4)的平均动脉压( MAP)以及心率( HR)变化。记录患者术后呛咳、咽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T1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在T2、T3、T4时间点MA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呛咳、咽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胶能有效减少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能减少术后呛咳和咽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剂量利多卡因-丙泊酚-瑞芬太尼无肌松药气管插管预防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麻醉诱导期反流误吸的效果。方法 60例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依次缓慢静脉注射小剂量利多卡因-丙泊酚-瑞芬太尼完成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不用肌松药及面罩加压给氧去氮;对照组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观察2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情况、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和反流误吸发生情况。结果 2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气管插管前即刻和气管插管后即刻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与麻醉诱导前及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但均在临床允许范围,无需处理;2组各时点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中发生误吸者气管插管前即刻和气管插管后即刻均降至90%以下;试验组1例反流,无误吸,对照组8例反流,3例误吸,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利多卡因-丙泊酚-瑞芬太尼无肌松药气管插管可有效预防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患者麻醉诱导期反流误吸,气管插管条件满意,血流动力学变化在临床允许范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利多卡因高氧流量压力雾化吸入对上呼吸道黏膜表面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拟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20例,插管前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3 mg/kg,同时予丙泊酚2 mg/(kg.h)及瑞芬太尼0.05μg/(kg.min)恒速泵注10 min,将患者OAA/S评分滴定至3~4分后在高氧流量(10 L/min)压力下将2%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进行表面麻醉,表面麻醉完成后予以气管插管。记录患者气管插管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同时进行插管条件评分,记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及术后24 h访视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均一次插管成功,平均插管条件评分为(7.2±1.2)分。患者MAP、HR在插管后即刻较插管前升高(P〈0.05),但MAP在插管后1 min,HR在插管后3 min即降低,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未出现牙齿口腔软组织损伤、局麻药中毒及呼吸抑制,术后访视未诉咽喉疼痛、声嘶,对压力雾化表面麻醉和气管插管的过程均无记忆。结论 2%利多卡因高氧流量压力雾化吸入的上呼吸道黏膜表面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复方利多卡因预防气管插管及拔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  姚国华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8):62-62,64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气管表面麻醉在全麻气管插管及拔管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A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B组(利多卡因气管内喷雾组)、C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芬太尼诱导及维持麻醉,分别记录诱导前、插管后1 min、插管后5 min、拔管时及拔管后10 min的SBP、MAP、HR.结果:全麻气管插管时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及利多卡因气管内喷雾组优于对照组(P<0.01),而拔管时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优于利多卡因气管内喷雾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预防气管插管及拔管时的应激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合用利多卡因经咽喉喷雾预防气管插管所致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ASA I~ II级择期手术患者 4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2 0例 ,对照组 2 0例。麻醉诱导及维持用药两组相同 ,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 ,诱导后气管插管前以艾洛与利多卡因混合液逐步分次行舌、咽喉喷雾 ,然后进行气管插管 ,对照组单用等量 2 %利多卡因 ,方法同上。分别记录入室后基础值、诱导后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 3、5、7、1 0、1 5min各时段的心率 ( HR)、收缩压 ( SBP)、舒张压 ( DBP)。结果 :插管即刻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HR、SBP、DBP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对照组与基础值比较 HR、SBP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DBP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P<0 .0 0 1 )。结论 :艾洛合用利多卡因喉头喷雾在预防气管插管副反应方面优于单用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2.
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继琼  李解  周登文 《四川医学》2007,28(11):1246-1247
目的 比较1%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与常规局部喷雾麻醉在纤支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患者80例于1%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另选同期患者80例常规行咽喉部喷雾麻醉。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态,观察术中不良反应并评价麻醉效果,记录局麻药用量。结果 两组在镜检过声门、活检时血压、心率均较术前增高,且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SpO2两组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局麻药用量则较对照组为低(P〈0.05)。结论 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较常规局麻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杜苏华 《包头医学》2013,37(4):200-202
目的: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比较,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组(GA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种麻醉方式下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MAP、HR、SpO,的情况、苏醒时间、苏醒期间躁动发生率、手术医生对麻醉效果的评价以及术后镇痛效果比较。结果:两组患者CSEA组T1较T0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GA组T1较T0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效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组术后躁动发生率16.67%。结论:两组麻醉方式均能满足手术需要,CSEA方式与GA方式相比更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尤其对高血压患者更为适用,且操作方法简单,术中麻醉管理方便,术后镇痛效果好。有利于患者恢复,医疗费用低,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宫颈癌根治术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8例妇科手术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试验组患者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对比分析2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插管即刻、翻身后1 min等各时间点动脉压(MAP)、心率(HR)的波动情况和拔管期躁动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各时间点MAP、HR明显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时间点MAP、H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拔管期躁动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12.24%(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可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减少拔管期躁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靶控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棼醒期的影响。方法将60例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对照组气管插管后静脉注射脂肪乳剂0.1mL/kg。观察麻醉前、停用异丙酚时、停用瑞芬太尼时、术毕清醒时、拔管时、拔管后1min及拔管后5min的半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脑电双频蹭指数(BIS),记录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躁动发生率和跺动评分,离开麻醉恢复室时患者伤口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术毕清醒和拔管时MAP值和HR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拔管时躁动发生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36.67%,躁动发生率和躁动程度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疼痛评分观察组亦低于对照组(P〈0.05),但BIS值、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有效预防靶控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而苏醒时间不变。  相似文献   

16.
杨雪英 《当代医学》2014,(32):100-101
目的探讨2%利多卡因注射液两种不同给药法在支气管镜检查前咽喉部表面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在支气管镜室做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500例,随机均分成2组∽=150)。对照组检查前用喷雾器从口腔向舌根喷雾2%利多卡因注射液,3mL/次,作用j~5rain后,嘱患者吞下,连续5次。实验组检查前用喷雾器从口腔向舌根喷雾2%利多卡因注射液3mL,作用3~5min后,嘱患者吐出弃掉,然后在支气管镜的诱导下,轻轻撬开会厌,用注射器经活检孔道对准咽喉部、声带处注入2%利多卡因注射液3mL,作用2mm后嘱患者吐出弃掉,连续2次。观察2组患者咽喉部麻醉效果和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麻醉效果优14例,良38例,差98例,优良率54.67%;实验组麻醉效果优69例,良51例,差50例,优良率80%。经统计学处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对检查的总满意度为50%,观察组对检查的总满意度为92%,经统计学处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口腔向咽喉部,舌根喷雾利多卡因1次,然后在支气管镜诱导下经活检孔道,对准咽喉部、声带处直接喷注利多卡因作咽喉部麻醉,可明显提高麻醉效果,提高患者对检查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辅助导尿术对全身麻醉下行妇产科手术后患者苏醒期躁动和术后尿道刺激症状的影响.方法 100例拟行妇产科手术患者均于全麻诱导插管后留置导尿管,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在插管前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润滑导尿管前端15 cm左右,按常规导尿术进行导尿;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灭菌液状石蜡润滑导尿管进行导尿.评估两组患者留置导尿刺激症状严重程度.结果 实验组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30.0%,15/50)明显低于对照组(86.0% vs 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躁动的程度也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2h和12h的尿道刺激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4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润滑导尿管可改善女性患者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可减少术后留置尿管的尿道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了解喉罩(LMA)在常规全身麻醉和急救心肺脑复苏(CPCR)中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常规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患者50例,急救患者32例,分别分为LMA组和气管插管(IT)组,每组25例;喉罩气道开放实施组和常规气管插管对照组,每组16例。喉罩置入用盲探置入法,气管插管用喉镜明视下插入法。连续监测并记录LMA、IT组五个不同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CO:)、气道压(Paw)的值,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实施组、对照组两组方法在CPCR中的时效性,与胸外按压的协调性,复苏成功率。结果插入及拔除LMA或气管导管时,lT组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较插管前显著(P〈0.01),较LMA组明显(P〈0.05)。在相同的潮气量和通气方式下,两组患者的SpO2、PETCO2、Paw无明显变化。术中胃膨胀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h咽喉疼痛发生率及严重程度IT组明显高于LMA组(P〈0.05)。实施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气道有效开放时间、复苏成功率分别为98.9%,(23±9)s,64.5%,对照组分别为83.5%,(190±69)s,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道较气管插管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能达到与之相同的气道压和满意的通气效果,术后并发症少,适用于常规全身麻醉。喉罩置入简单、快捷,能及时、有效地早期开放气道,提高复苏成功率,值得在CPCR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在全麻插管手术时复合气管内表面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ASA 分级Ⅰ~Ⅲ级,需要气管插管的全麻老年患者40例,年龄60岁~80岁,随机分为2组,A 组采用常规麻醉诱导,B 组舒芬太尼诱导剂量为 A组半量,并使用2%利多卡因3 mL,通过喉麻管分两步进行气管内表面喷雾麻醉,其余药物使用同 A 组。2组均监测患者入室时、麻醉诱导结束后、气管插管即刻及手术开始时的血压和心率。结果2组患者入室时和手术开始时的生命体征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A 组比较,B 组在诱导结束后和插管即刻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值效果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复合气管内表面麻醉可以有效预防气管插管反应,并减少插管刺激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靶控输注异内酚与笑气吸入及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浸润3种镇痛方法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疗效比较。方法:对400例妇科门诊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成4组。A组:静脉靶控输注异内酚麻醉(100例);B组:采用50%N20(笑气)与50%氧气混合气体吸入麻醉(100例);C组:2%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浸润麻醉(100例);D组:100例未用药行人流术为对照组。观察异丙酚、笑气、利多卡因在人流中的镇痛效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宫口松弛、出血情况等。结果:异内酚靶控输注麻醉镇痛效果最好,有效率为100%,无人流综合征的发生。镇痛效果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它麻醉组(P〈0.01)。笑气吸入麻醉及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浸润麻醉均有镇痛作用,上述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笑气吸入麻醉较利多卡因宫颈局部浸润麻醉镇痛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靶控输注麻醉、笑气、利多卡因用于人流均有镇痛效果。其中异丙酚镇痛效果最强,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笑气、利多卡因组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的优点,不需要专职麻醉师,3种方法各有利弊,适用于不同级别的医院和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