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糖调节受损者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血脂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血糖调节受损(IGR)者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40例正常人(对照组NGT)、45例IGR者和44例T2DM患者的HbAlc及空腹血糖(FPG),TC,TG,HDL—C,LDL—C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IGR组及T2DM组HbAlc,FPG,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调节受损者不同程度存在血糖、血脂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FPG,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HbAlc水平达到或超过正常参考值上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研究2型糖尿病(T2DM)强化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的特征。方法(1)将研究对象分为胰岛索治疗组、磺脲类治疗组和诺和龙治疗组;(2)用CGMS对66例T2DM患者于血糖稳定后进行72h血糖监测,其间监测指端血糖谱并输入CGMS以校正,根据血糖测定图谱观察各组低血糖发生的特征。并对每一患者抽血检测升糖相关激素,比较低血糖发生时与非低血糖时升糖相关激素的异同。结果(1)各组低血糖多于11:00—12:00,21:00一次日5:00发生,最多见于2:00。(2)餐后3h血糖较餐后2h可以更好地预测低血糖的发生。(3)发生低血糖时,升糖相关激素变化不明显。(4)磺脲类治疗组较胰岛索治疗组、诺和龙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CGMS能及时准确地发现低血糖,了解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及低血糖后的反应,以指导临床治疗,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严格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2~5年的T2DM患者68例和正常对照组54例,采用ET技术测定颈动脉弹性参数,即硬化值(β)、弹性系数(Ep)、增大指数(AI)、顺应性(AC)和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组β、Ep、AI和PWVβ值明显增高,而AC值降低(P〈0.05);②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13、Ep、AI和PWVβ呈显著正相关,与Ac呈显著负相关;③严格血糖控制的T2DM1组β、Ep、AI和PWVβ值较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2组明显降低,而AC值升高。结论严格血糖控制可明显增加T2DM患者颈动脉弹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给予氢化泼尼松对2型糖尿病(T2DM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血糖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0例:T2DM 患者氢化泼尼松处理组(A组)、非糖尿病患者氢化泼尼松处理组(B组)和T2DM患者生理盐水组(C组)。麻醉诱导前30 min ,A组和B组患者静脉予氢化泼尼松10 mg ,C组予生理盐水2 mL。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 h(T1)、2 h(T2)、3 h (T3)、4 h(T4)血糖,T4时VAS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结果】三组患者一般情况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A组患者T0时血糖高于B组患者( P <0.05)。与T0比较,A组患者T1~T4,B组T2~T3,S组T3~T4时血糖明显增高( P<0.05)。与B组比较,A组T3血糖较高;与C组比较,A组患者 T1~T3血糖较高( P <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 T4时V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 P <0.05)。【结论】氢化泼尼松可升高妇科腹腔镜患者围术期血糖,对T2DM患者尤为明显,但均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 )患者全天血糖漂移变化及波动趋势的临床意义,为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雷兰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325例T2DM 患者进行连续72 h动态血糖监测。根据血糖波动系数为≤2.0组和>2.0组,了解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日内的平均血糖水平(24hMBG)、三餐前后平均血糖水平、日内最大血糖漂移幅度(LAGE)、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及漂移次数(NGE)、血糖波动系数、不同血糖水平所占日内时间百分比(PT ),对比评价两组患者全天血糖漂移变化的特点。【结果】血糖波动系数>2.0者共275例,发生低血糖126例(45.8%),血糖波动系数≤2.0者共50例,发生低血糖18例(36.0%)。HBA1C不能反映血糖水平波动的幅度和频率。两组比较,血糖波动系数>2.0组较≤2.0组发生高血糖及血糖漂移≥11.1 mmol/L 的时间及幅度明显增多( P <0.05)。【结论】血糖波动系数>2.0组患者较≤2.0组血糖漂移于较高水平,漂移幅度增大,两组均有低血糖发生。CGMS有助于详细地评估T2DM患者血糖漂移变化的趋势及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危重症患者血糖监测的意义及血糖控制对危重症患者的意义。方法选择T2DM并内科危重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治疗组采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水平。人选后分别检测两组对象空腹血糖、三餐后血糖、血清内脂素、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及餐后2hC肽并计算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治疗组血糖控制良好者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对照组血糖控制差者较治疗组有显著性升高(P〈0.01)。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及内脂素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糖波动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可积极的控制血糖并降低血糖波动,可以减少T2DM合并危重症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余芳  雷闽湘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040-204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波动对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方法】将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脂、体重指数等具可比性的84例T2DM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采用自我血糖监测(SMBG),计算平均血糖标准差(SDBG),比较各组的血糖波动。【结果】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及大量白蛋白尿组空腹SDBG分别为(1.21±0.56),(1.37±0.59)和(1.78±0.78)mmol/L,餐后2小时SDBG分别为(1.60±0.58),(1.61±0.84)和(3.15±0.68)mmol/L。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间SDBG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量白蛋白尿组SDBG大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P〈0.001)。【结论】初步认为血糖波动可促进T2DM患者DN的进展,应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动机性访谈在2型糖尿病(T2DM )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EBSCO host、CNKI、CBM、万方数据(检索时间从1989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关于动机性访谈对T2DM患者血糖控制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由3名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412例,对照组384例。与常规糖尿病(DM )健康教育相比,动机性访谈可以明显的降低T2DM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WMD=-0.52,95% CI(-0.85,-0.19),P <0.01]、空腹血糖(FPG)[加权均数差(WMD)=-0.97,95% CI(-1.33,-0.60),P <0.00001]和餐后2 h血糖(2hPG)[WMD=-2.03,95% CI(-2.58,-1.49),P<0.01]。结论动机性访谈可以改善T2DM患者的HbA1c、FPG和2hPG控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看图对话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1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糖尿病看图对话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者采用传统授课模式进行健康,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后两组FPG、PBG及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实验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略有下降、高密度脂蛋白略有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后两组FBG、PBG、HbA1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糖尿病看图对话可有效降低T2DM患者血糖、HbA1c水平,改善血脂异常,是T2DM教育的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抑郁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及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抑郁对糖尿病(DM)患者血糖水平及对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BDI)对就诊的25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有无合并抑郁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胰岛素水平等资料的差异,对DM的相关因素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有抑郁的T2DM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无抑郁的患者(P〈0.05);抑郁患者患DN的比例明显高于无抑郁的患者。【结论】抑郁可影响T2DM患者血糖控制,并且是发生DN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山市1型糖尿病(T1DM )患者血糖控制和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现状。【方法】对中山市5家综合医院就诊及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 T1DM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登记和收集,分析其资料了解血糖控制的现状[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评价血糖控制水平]及急、慢性并发症的现状。【结果】本研究共调查登记168例T1DM患者,其中男79例,女89例,患者年龄(31.78±13.16)岁,大多数为青中年;发病年龄为(24.65±12.32)年;病程为(7.14±6.14)年;体质量指数(BMI)为(20.22±3.25) kg/m2。HbA1c为(9.20±2.62)%,43例(25.59%)患者达到相应年龄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33例(19.64%)患者合并1种以上慢性并发症;24(14.29%)例合并酮症。【结论】本地区大部分 T1DM 患者血糖控制未达标,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2.
陈湘江 《临床荟萃》2007,22(4):281-282
糖尿病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如何有效预防、控制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已迫在眉睫,然而血糖监测又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石。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及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结果证实密切的血糖监测可延缓糖尿病慢性病发症发生及发展。近年来,动态血糖监测在糖尿病领域的临床应用受到关注。我们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一组新近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连续的血糖监测,目的在于能更详细的了解T2DM全天血糖漂移变化的特征,以期更有效的控制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3.
目的动态监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趋势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方法采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24例新诊断未经干预治疗的T2DM患者进行连续72 h的血糖监测,患者记录生活日记。结果 CGMS所测的血糖值与指端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r=0.94,P(0.01)。患者一天中血糖较高的时间段为早餐后及中、晚餐后1~5 h,下午2点至凌晨1点是血糖高峰最集中(57.5%)的时间段,而75.5%的血糖低谷值出现在凌晨2点至5点。血糖(7.8 mmol/L及11.1 mmol/L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93%和57%。食物、运动、生活事件影响血糖波动。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新诊断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食物、运动、生活事件是影响血糖波动的主要因素,为拟定更为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为糖尿病教育提供更形象、更具说服力的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依从性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出院的T2DM患者按先后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两组患者出院前均进行糖尿病(DM)饮食、运动、遵医服药、自我监测、并发症的预防及相关知识的指导,在此基础上干预组出院后建立健康档案,由内分泌科医生、护士每月随访一次,每周一次电话沟通,进行DM相关知识与护理指导,家属对患者出院后的治疗给予支持并进行监督。干预后6个月采用依从性评定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并观察血糖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有显著提高(P<0.05),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糖达标率显著提高(P <0.05)。【结论】家庭干预能够明显提高T2DM患者的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指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后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单用二甲双胍(1 500mg/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HbA1c 7%~10%),加服西格列汀100mg/d,持续治疗12周。结果加用西格列汀100mg/d,HbA1c、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血清甘油三脂及总胆固醇显著降低(P〈0.05或〈0.01),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评估β细胞功能(HOMA-β)显著提高(P〈0.05或〈0.01)。加用西格列汀后低血糖风险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少。结论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加用西格列汀100mg/d后,能有效控制血糖,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MET)联合甘舒霖30R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及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的84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7月,随机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2),均接受常规指导,基于此,对照组给予甘舒霖30R治疗,观察组进行MET联合甘舒霖30R治疗,治疗1个月;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功能[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C-P)、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比较两组T2DM控制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1个月,两组FBG、2h PG、HbAlc水平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FINS、空腹C-P、HOMA-β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率为88.10%,高于对照组的69.05%,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BMI、血脂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ET联合甘舒霖30R应用于T2DM患者中,能够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胰岛功能,提高血糖达标率,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选取收治的脑卒中伴T2DM患者153例。根据入院时的空腹血糖水平分为A组(正常组)76例和B组(异常组)77例。两组患者接受常规降糖治疗同时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4个月后对FPG,PPG,HbA1c,ADL能力进行比较。治疗4个月后,2组血糖(FPG,PPG)比较,均有明显改善,A组达标率97.6%,B组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A1c比较,均有一定下降,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2组ADL能力均有提高,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2DM患者卒中后的血糖管理与康复效果呈正相关,FPG、PPG、HbA1c、ADL能力均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良好的血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饮食指导护理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8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红绿双色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饮食指导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酰甘油(TG)、全血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饮食行为总遵医嘱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干预后,两组的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遵医用药及足部护理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饮食指导护理可改善T2DM患者血糖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饮食行为遵医嘱率及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恐惧疾病进展(fear of progression, FOP)与血糖控制水平的关系,分析自我效能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为优化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45例住院的T2DM患者为调查对象,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HbA1c)水平,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OP简化量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iabetes management self-efficacy scale, DMSES)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45例患者HbA1c水平为(9.22±1.92)%,72.7%(178/245)的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FOP总分为(28.02±8.66)分,31.4%(77/245)患者因过度FOP而导致心理功能失调;DMSES总分为(130.85±37.27)分,64.5%(158/245)的患者得分处于中等水平。FOP与血糖控制水平呈正相关(r=0.207,P<0.01),自我效能与血糖控制水平呈负相关(r=-0.297,P<0.01),自我效能在FOP及血糖控制水平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P<0.01)。结论 FOP显著影响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且主要通过自我效能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避免患者产生过度的FOP心理、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是血糖控制良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比值(GA/HbA1c)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动态血糖参数间的相关性。 方法 筛选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首次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患者。收集其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精氨酸激发后的C肽,HbA1c、GA等。每例患者入院后佩戴扫描式血糖监测仪,截取每例患者入院后第3到5天的72小时的血糖结果,以此计算平均血糖、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高及最低血糖差(△BG),以及血糖在目标范围的时间(TIR)、血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血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共100例T2DM患者入选,其中男58例,女42例。以GA/HbA1c比值三分位数分组。随GA/HbA1c比值升高,激发后C肽值呈逐渐降低趋势(P趋势<0.05),MAGE、FBG、△BG呈逐步升高趋势(P趋势<0.05)。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GA/HbA1c比值与空腹C肽、激发后C肽水和TIR平呈负相关(P<0.01),与FBG、MAGE、△BG呈正相关(P<0.05)。与并发症个数无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A/HbA1c比值与MAGE、△BG、TIR 独立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A/HbA1c比值与TIR(OR=6.990,95% CI 2.179~22.423,P<0.01)是否达标独立相关。 结论 GA/HbA1c比值与T2DM患者的残余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与血糖波动参数MAGE、△BG、TIR独立相关。该比值是评估胰岛功能、监测血糖波动及考察血糖达标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