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会厌及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在修复喉气管狭窄中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切除喉气管狭窄后利用会厌及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修复喉气管缺损。结果:20例中19例一期愈合,1例不能拔管,拔管率95%;术后7~15d取出扩张子,术后20~80d开始堵管,平均46d拔除气管套管;术后16d拔鼻饲管。声门区狭窄有不同程度的发音嘶哑。声门下及颈段气管狭窄的发音正常。5例分别于术后12个月行CT检查,可见修补的锁骨膜有明显的骨化。结论:会厌及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具有丰富的血供,材料坚固柔韧,外形呈拱形非常适合喉前侧壁及气管的弧度。材料的气道面有正常黏膜覆盖,防止肉芽组织生长,并能抵抗呼吸压力变化,不塌陷,远期疗效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喉气管狭窄修复重建材料。  相似文献   

2.
腰椎管狭窄是腰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狭窄卡压马尾神经,而导致腰部疼痛和下肢神经功能障碍,下肢放射痛、麻木及间歇性跛行.手术治疗患者不大情愿接受,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我科采用腰大肌肌沟阻滞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患者5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通过对14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肥厚肥层MADPH酶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肥厚的环状肌中NADPH酶缺如或减少。推测肥厚肌中一氧化氮减少或缺如致幽门肌失松驰,幽门梗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犬Oddi括约肌(sphincter of Oddi, SO)狭窄后其肌电活动的改变.方法 禁食16~18 h成年杂种犬全麻后,经过机械性损伤SO致其狭窄,术毕饲养,4周后再次全麻下行SO肌电测量.最后切取SO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实验组术后4周肝功能TBIL、DBIL明显高于术前,超声测量胆总管管径大于术前,病理检查发现括约肌组织纤维化,而对照组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快波和慢波幅度均明显下降.结论 SO狭窄模型成功建立;狭窄后其电生理发生明显改变:快波和慢波幅度均下降.  相似文献   

6.
7.
小儿拇长屈肌腱鞘管狭窄症20例报告姜欣,钟义评,王光斗,李汉秀(潍坊市人民医院骨科261041)小儿拇长屈肌腱鞘管狭窄症原名狭窄性腱鞘炎。我院自1986年7月~1991年6月共收治20例25指,疗效良好,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  相似文献   

8.
郝茂林  邵丽 《医学综述》1998,4(12):652-653
<正>类肌强直性肌病(Proximal Myotonic Myopathy,PROMM)临床类似于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二者常易误诊,但DNA研究显示与DM完全不同,是一种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我们对已报道的14个家系35例病例作一统计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针刀治疗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9月至2012年8月间136名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用小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10-15d治疗一次,一次为一疗程。结果:本组136例患者,随访时间均在30 d左右,术后伤口无感染和指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手术时间为8-15min;术后患指疼痛及患指功能完全恢复时间为7-15d,平均为11d。一次术后治愈125例,好转10例,无效1例;二次术后总的治愈数为135例,无效1例。有效率99%。结论:小针刀闭合型手术治疗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采用鱼际肌推拿的方法对患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7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确诊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推拿按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鱼际肌进行推拿。结果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病情再复发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鱼际肌推拿的方法对患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1临床资料男3例,女9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42~69岁,病程20天~3年。2治疗方法患处皮肤常现消毒后,2%利多卡因2~4ml,在拇指掌指横纹处摸到痛性硬结后沿硬结中央皮肤垂直进针,逐层推药直至腱鞘。拔出针后将拇指伸直,术者左手固定患指绷紧两侧皮肤,右手持尖头手术刀沿麻醉针眼垂直刺入直达腱鞘,刀刃朝指头方向,当刀尖碰上硬结时,有触及硬而有弹性物体的感觉,此时,嘱患者屈伸患拇指,若刀尖随手指的屈伸而上下活动,说明刀尖刺入腱鞘,此时,使刀尖由近端向远端切开腱鞘,并可听到沙沙的响声。切开后阻力消失,将刀退至皮下,令屈伸…  相似文献   

12.
胸大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和肌构筑特征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胸大肌肌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解剖并观察测量人胸大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及肌构筑特征。结果 :1.胸大肌锁骨部和胸肋部各有单独的神经支配 ,胸肋部各肌齿均有细长的神经分支分布。 2 .胸大肌锁骨部肌重4 5 .9± 10 .8g ,肌长 18.5± 2 .1cm ,肌纤维长 10 .7± 1.4cm ,生理横切面积 4 .1± 1.1cm2 ;胸肋部上述指数分别为 2 2 0 .4± 4 4 .3g ,2 1.4± 1.6cm ,17.2± 2 .6cm ,12 .4± 3.1cm2 。结论 :1.胸大肌锁骨部和胸肋部两个肌亚部 ,可单独取材用于肌移植 ,也可按肌齿 (条 )取材。 2 .胸大肌胸肋部产生的肌力是锁骨部的 3倍 ,位移幅度是锁骨部的 1.6倍左右。  相似文献   

13.
人缝匠肌肌构筑特征与肌内神经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缝匠肌肌构筑特征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方法用大体解剖法解剖并观察测量20具尸体缝匠肌的肌构筑学特征;用改良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探讨10具尸体缝匠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结果缝匠肌是一块由长肌束平行排列构成的带状肌,肌质量(97.9±13.3)g,肌长(47.3±4.3)cm,肌纤维长(40.0±3.8)cm,羽状角0°,生理横切面积(2.0±2.3)cm2;缝匠肌有2支一级神经支支配,发出分支支配肌的上部和中下部,且两部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相互独立。缝匠肌中下部肌内神经分支少,吻合少,区域性分布较明显。结论缝匠肌肌内神经的分支分布与肌构筑学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4.
家兔胫骨前肌的肌构筑和肌内神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家兔胫骨前肌的肌构筑与肌内神经分布的关系.方法肌构筑法、改良的Sihler's染色法.结果家兔胫骨前肌为梭形肌,肌重(2.39±0.13)g,肌长(3.08±0.03)cm,肌纤维长(2.00±0.01)cm,生理横切面积(1.13±0.07)cm2.支配胫骨前肌的神经分出3条初级神经支,即上、中、下支.上支到达肌的外上部;中支更多地密集在肌中部;下支发出两条次级支,即肌纤维支和肌腱支.上、中、下支的分支间存在吻合.结论家兔胫骨前肌是长肌,倾向于速度型设计;肌内神经分布和肌纤维空间排列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入缝匠肌和股直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肌梭密度和测定神经入肌点,为临床外科提供肌形态学资料.方法:大体解剖法观察20具尸体缝匠肌和股直肌的形态学特点,并以髂前上棘为标志定位缝匠肌和股直肌神经入肌点;H·E染色法研究5具尸体缝匠肌和股直肌肌梭分布;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探讨10具尸体缝匠肌和股直肌肌内神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主动肌肌止点联合拮抗肌肌腹针刺法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上肢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11名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刺组和联合针刺组,普通针刺组选取传统针灸穴位进行针刺治疗,联合针刺组选取患侧上肢主动肌肌止点及拮抗肌肌腹进行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改良Ashworth评分、BI评分及患侧桡侧腕屈肌Hmax/Mmax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联合针刺组的改良Ashworth评分和Hmax/Mmax值显著下降(P<0.05),普通针刺组的改良Ashworth评分和Hmax/Mmax值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相比,联合针刺组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主动肌肌止点及拮抗肌肌腹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上肢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18.
狭窄性腱鞘炎是临床常见病,好发于指屈肌腱鞘,常易造成严重的手部功能障碍,保守治疗如封闭、理疗只能缓解局部症状,不能解除卡压因素。手术治疗创伤大,术后粘连及瘢痕常使手术对功能的改善程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2000年4月-2007年6月,我院采用针刀治疗手部屈肌狭窄性腱鞘炎,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查滞尺侧腕屈肌尺侧亚部和桡侧亚部的肌梭分布情况,进一步揭示该肌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取10侧人尺侧腕屈肌尺侧亚部和桡侧亚部的各部位肌组织做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采用体视学方法检测肌内肌梭的分布。结果:尺侧腕屈肌肌梭密度尺侧亚部大于桡侧亚部。结论:尺侧腕屈肌尺侧亚部的肌梭密度高于桡侧亚部,推测尺侧亚部对牵张的敏感度应高于桡侧亚部。  相似文献   

20.
胸大肌先天性异位罕见 ,目前国内尚未有报道。本科于 1 997年 7月收治一例 ,经背阔肌肌瓣移植整复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患者章某某 ,男性 ,2 6岁 ,壮族 ,教师 ,住院号 32 6898。因左胸壁先天性萎缩要求整形于 1 997年 7月到我科住院。入院体检全身发育基本正常 ,身高 1 .66米 ,体重 62公斤。因左侧胸壁明显萎陷 ,肋骨明显可见 ,直接触摸到肋骨表面之感。诊断为左侧胸大肌先天性缺损 ,拟作背阔肌岛状肌瓣移植整复。手术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进行 ,先于腋后线作切口探查 ,找到入肌胸背动脉血管蒂后即延长切口(腋后线与髂脊连线 )牵开皮肤、皮下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