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下肢远端动脉旁路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下肢缺血动脉旁路移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从2000年7月至2004年7月,应用下肢远端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了82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96条下肢。主要方式为股动脉-胭动脉人工血管+小腿动脉自体血管旁路移植术31条(32.3%),胭动脉-小腿动脉旁路移植22条(22.9%),髂动脉支架+股动脉-胭动脉人工血管+小腿动脉自体血管旁路移植术12条(12.5%),股动脉-小腿动脉旁路移植10条(10.4%)。结果82例中,3例全麻手术病人(4条下肢)于术后死亡,病死率为3.7%;手术成功率为96.3%,总有效率为93.7%;救肢成功率为98.9%;足部创面愈合率37.3%。76例患者(96.2%)被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3.5个月,移植血管通畅率为92.2%;死亡率为3.9%;总有效率为87.6%;截肢率为4.5%,保肢率为95.5%。93.8%(30/32)下肢创面分别于出院2~10个月(平均6个月)后愈合。结论糖尿病下肢缺血行远端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可以使大多数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从而挽救肢体或降低截肢平面。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下肢缺血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下肢缺血外科治疗有三种方法可供临床选择:第一是下肢动脉旁路移植术,创伤较大,对患者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第二是下肢动脉腔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方法,适应证较广;第三是自体干细胞移植,特别适应于体质差和无下肢动脉流出道或流出道差的患者。大动脉(腹主动脉、髂动脉)病变:血管腔内介入或动脉旁路移植或二者同时应用;中等动脉(股动脉、胭动脉)病变:介入或动脉旁路移植或二者同时应用,或者自体干细胞移植;小动脉(小腿动脉或足部动脉)病变:介入或动脉旁路移植或二者同时应用,或者自体干细胞移植。临床上应根据病变部位和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13例报告   总被引:84,自引:2,他引:84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DF)的疗效。方法 2003年3~12月,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13例DF患者。男7例,女6例;平均年龄70岁;患肢共15条,左7条和右8条。手术首先抽取自体骨髓350ml,从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悬浊液约40ml,行下肢缺血肌肉内局部注射。结果 小腿疼痛缓解率为100%,足部疼痛改善率为84.6%。保肢率为80%。冷、凉感觉改善率为100%。1例间歇性跛行患者的行走距离由术前的50m延长到120m。7例患者的8条下肢的动脉造影,显示均有新生侧枝血管形成。踝部经皮氧分压测定,10例患者的12条下肢均高于目前临床上截肢的最低临界值20mm Hg。结论 对由于下肢远端动脉流出道差或年老体弱或伴发其他疾病等不能接受搭桥术的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DF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21例(23条血管),均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首先获取自体骨髓血200~240 ml,分离出单个核细胞悬浊液3 ml,稀释后在患足侧小腿肌肉局部注射。21例患者均于移植前,移植后1个月、3个月进行下肢缺血性指标测定,并观察患者近期症状与体征变化。结果移植后1个月、3个月患者下肢疼痛评分、冷感评分、间歇性跛行评分均低于移植前,皮肤温度和经皮氧分压高于移植前(P0.05)。移植后3个月16例患者行数字血管造影(DSA)可见新生侧支血管形成;足部溃疡创面愈合13例,缩小3例,截肢(趾)平面降低5例。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效果较满意,能有效改善患者患足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主要指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或狭窄,可造成下肢远端组织的缺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足部溃疡或坏疽。治疗主要包括内科的扩血管、抗凝等药物治疗和外科的下肢血流重建治疗或截肢处理。其中下肢血流重建的效果最为理想,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下肢动脉的腔内介入术、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最近几年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首先开展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这种方法称为“细胞架桥”,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主要指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或狭窄,可造成下肢远端组织的缺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足部溃疡或坏疽。治疗主要包括内科的扩血管、抗凝等药物治疗和外科的下肢血流重建治疗或截肢处理。其中下肢血流重建的效果最为理想,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下肢动脉的腔内介入术、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最近几年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和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首先开展的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这种方法称为“细胞架桥”,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34例老年慢性下肢缺血患者.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7例,糖尿病足7例.用梯度密度法分离骨髓干细胞,制备干细胞悬液.直接注射至患肢肌肉内.结果 患肢疼痛、麻木感和冷感觉改善率为79.41%,术后第1天患者即反映患肢不适感好转.出院时,27例患者静息痛消失或明显减轻,3例患者跛行距离由不足50 m提高到大于100 m,6例伴有溃疡患者,溃疡愈合或面积逐渐减小,6例踝肱指数(ABI)增加大于0.1,4例足趾坏疽患者中:1例症状明显缓解,静息痛消失,行坏疽足趾切除,愈合良好,2 例疼痛消失,睡眠改善,坏疽组织有脱落迹象,1例于膝下截肢时被截除.结论 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下肢缺血,方法安全、简单、有效.尤其是对于下肢动脉没有流出道的患者,可使一部分患者免除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结合超声消融术治疗糖尿病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应用超声消融术结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DF)的疗效。方法26例DF患者经下肢动脉造影确定动脉闭塞部位,经股动脉插入超声消融导管,行血管内超声消融,然后将骨髓干细胞于患肢腓肠肌多点注射。结果23例手术成功,3例失败,有效率88.46%。结论超声消融术结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改善下肢动脉供血,有效治疗DF。  相似文献   

9.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对糖尿病(DM)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AHSCT治疗远端流出道狭窄的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21例(36条),术前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术日外周血WBC计数达30.0×10^9/L后,自患者髂后上棘抽取骨髓血约200ml,分离提纯自体骨髓干细胞悬液40~50ml,在硬膜外麻醉或静脉全麻下于患肢小腿沿血管走行方向自上而下局部肌注。结果治疗3个月后,患肢麻木缓解率91.7%,冷凉缓解率86.1%,疼痛缓解率80.6%,间歇性跛行缓解率64.7%,行走间距延长率35.2%,溃疡愈合率75.0%,坏疽好转率50.0%;踝肱动脉指数改善率77.8%。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其他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AHSCT治疗远端流出道狭窄的DM下肢血管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严重2型糖尿病下肢缺血小腿动脉球囊成形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共135条患肢的临床资料.78.5%患肢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发凉,40%伴有足部或小腿麻木.53.3%的患肢有静息痛,28.2%的患肢伴有足部溃疡,18.5%伴有足趾或足部组织坏疽. 结果总成功率为95.7%.86.6%患肢静息痛缓解,13.4%部分缓解.21.6%足部溃疡完全愈合,62.2%溃疡明显缩小,16.2%溃疡无明显变化.8条患肢通过对坏疽组织的清创,局部换药创面明显缩小;6条患肢截除坏疽组织创面愈合,总截肢率为4.4%.平均随访时间为21.5个月,随访率为92.7%.71.7%仍然保持无疼痛,23.9%疼痛复发,4.4%行膝下截肢. 结论 下肢小腿动脉球囊成形术简单、有效、实用,但复发率高,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