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2013年6月~12月102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持续性经营养管滴注肠内营养102例次,间断性灌注法肠内营养85例次。结果腹胀、腹泻、返流等消化道症状及营养管脱落、堵管是肠内营养最为普遍的并发症,但经积极处理,患者均能比较好的耐受肠内营养。结论肠内营养具有价廉、简便的优势,更合乎生理,是食管癌患者术后临床营养支持的一种主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及进展。方法将我科2013年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于术后第1d起进行营养指导,持续10 d,每日给予肠内营养的食谱排列,其中行空场造瘘的5例,行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的40例,行空肠营养管的15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1 d常规缓慢滴注5%的葡萄糖氯化钠500 mL/d。第2 d起给予全流食,温度为38℃~40℃。并且逐步增加流食的种类,每增加一新种流食,先缓慢滴注2h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快,术后3d内,肠内营养不足部分由卡文进行静脉补充,以后随肠内营养液输注量的增多,经静脉营养液逐渐减量至完全停用。结果80%的患者于术后第2 d排气,30%的患者有轻微腹胀。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可以促进肠蠕动[1],显著增强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降低患者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治疗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老年胃癌术后行EEN支持的患者作为EEN组,同期老年胃癌术后行全肠外营养(TPN)的患者40例为TPN组.比较2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口服进食时间、消化道症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血清蛋白、免疫球蛋白、电解质等变化情况.结果 EEN组出现肛门排气时间较TPN组显著缩短(P<0.01);EEN组消化道症状出现率高于TPN组,经对症处理后消失;EEN组术后较术前体质量下降(1.8±0.2) kg,该下降值显著低于TPN组的(2.6±0.4) kg;EEN组住院时间较TPN组也明显缩短(P<0.05).EEN组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A显著高于TPN组(P<0.01).EEN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TPN组(P<0.05).结论 EEN营养支持适用于老年胃癌切除术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胃肠动力,缩短住院时间,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患者恢复.但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需要控制输注速度和输入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旨在探讨肠内营养管在胃癌、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6例胃癌或食管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管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运用肠内营养管对胃癌、食管癌患者术后提供营养支持是行之有效的。结论运用肠内营养管对胃癌、食管癌患者术后进行营养支持,是促进其康复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上消化道肿瘤术后并发肠瘘患者的营养支持效率.方法 28例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组,前者用市售普通营养制剂由空肠营养管持续滴入,进行管饲调节喂养.瘘口封闭后改由口服.后者采用深静脉置管,进行静脉营养支持.两组在热卡,糖、蛋白质、脂肪的组成比例及电介质、微量元素的含量等均相似.营养支持开始后第7、14、21、28、35天清晨空腹采血.检测血浆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测定血浆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血浆内毒素.结果肠内营养组的MDA及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肠外营养支持组.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可保护肠道功能,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循环内毒素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并与全肠胃营养作一合理比较,选取近年来我院行胃癌及贲门癌3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EN-PN组)术后24小时经鼻饲管饲能全素(13例),对照组(TPN组)术后行完全肠外营养(17例),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进行营养状态评价。结果实验组(EN—PN组)患者术后体重营养状态均较对照组(TPN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胃癌术后经鼻饲管肠内营养安全、可靠、经济、在临床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老年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30例)和肠外营养组(PN,30例)。检测手术前和手术后第4、10天营养指标和肝功能等变化,详细记录血糖变化,观察临床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波动较肠外营养组平稳(P〈0.01)。术后第4天EEN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恢复明显高于PN组患者(P〈0.01)。并发症发生率EEN组少于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肠肿瘤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是一个较好的方法,方便血糖调控,同时可促进机体康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9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年龄46~69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50例,常规液体治疗组48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切口愈合情况,肠蠕动情况以及术前术后体重下降情况,免疫学指标变化和住院天数比较。结果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手术切口愈合、肠蠕动恢复以及免疫学指标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常规液体治疗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可行的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住院天数,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经结肠代食管重建消化道治疗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分析几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优缺点。结果全组3例痊愈,1例进食后上腹部不适,1例吻合口瘘及胸腔感染死亡。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选择外科手术方式应因人而异,结肠代食管术是较适宜的、可操作的手术,但肠道准备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及胸胃瘘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胸内吻合口及胸胃瘘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369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胸内吻合口瘘及胸胃瘘的正确处理方法。结果全组共发生胸内吻合口及胸胃瘘25例,其中吻合口瘘19例,胸胃瘘6例,总发生率为2.0%,死亡率为28.0%。行保守治疗19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26.3%;行二次开胸6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33.3%。结论胸内吻合口。瘘及胸胃瘘是食管重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综合应用静脉高价营养和胃肠内营养等治疗手段是处理胸内瘘的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7年4月间325例食管癌手术病例的资料。结果术后心律失常83例,占25.54%,65岁以上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28.11%),高于65岁以下患者(20.37%)(P<0.01)。术前有心电图异常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53.57%)明显高于术前心电图正常者(10.80%)(P<0.01)。手术时间≥180min术后心律失常发病率(31.89%),明显高于手术时间<180min者(18.46%)(P<0.01)。术前有肺部合并症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55.00%),明显高于无肺部合并症者(21.40%)(P<0.01)。结论食管癌术后心率失常发生与年龄、肺部并发症、手术时间、术前心电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6.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防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病因与防治措施。方法对48例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出现不同并发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8例患者食管癌34例(70.8%),贲门癌14例(29.2%),术前合并其他脏器疾病35例(72.9%),术式为癌切除胃食管吻合术,术后2 d至3个月出现不同并发症经综合治疗45例痊愈(治愈率93.75%),死亡3例(死亡率6.25%)。结论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手术后并发症以预防为主,针对其体质特点进行积极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肠道营养支持对烧伤大鼠肠粘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地严重烧伤所致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正常对照(Control),静脉营养(PN)及肠道营养(EN)组,观察了烧伤后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PN和EN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烧伤后肠粘膜通透性,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肠三叶因子(ITF)含量,肠粘液层厚度及己糖和唾液酸的含量则明显降低(P<0.05),同PN相比,EN对上述指标均有一定的逆转作用,提示EN较PN更有利于减轻肠粘膜受损程度,促进肠粘膜修复。 相似文献
18.
食管吻合口瘘作为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且病死率较高。X射线造影、CT作为常规检查手段,临床应用较广,而随着内镜技术的日渐成熟,临床提出可将内镜作为术后诊断吻合口瘘的首选。本研究回顾了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及影像学进展,总结影像检查手段在吻合口瘘早期诊断中的优缺点及价值,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Detec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esophageal carcinoma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Shen ZY Hu SP Lu LC Tang CZ Kuang ZS Zhong SP Zeng Y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2002,68(3):412-416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prevalenc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in the esophagus in the coastal region of Eastern Guangdong, Southern China, an area 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Fresh surgical resection esophageal specimens were obtained from 176 esophageal carcinoma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Tumor Hospital of Shantou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The samples were subjected to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o detect HPV infection using consensus and type-specific primers for HPV type 6, 11, 16, and 18. The incidence rate was 65.5%, 69.1%, and 60% in tissues of cancerous, paracancerous and normal mucosa, respectively.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HPV types in the three sections of tissues showed that the high-risk HPV types 16 and 18 were found mainly in the cancer cells (43.2%), whereas the low-risk HPV types 6 and 11 were seen mainly in the normal mucosa (52.3%). The total infection rate of the high-risk HPV types 16 and HPV 18 was the highest in cancerous tissues (54.5%), followed by paracancerous tissues (19.5%), and the lowest in normal mucosa (11.7%). There was high incidence of HPV infection in the esophageal epithelium in Eastern Guangdong, Southern China, where esophageal carcinoma is prevalent. HPV was seen in the normal, paracancerous and cancerous tissues, with the high-risk HPV type 16 and 18 more common in cancerous tissu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high incidence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in this area is associated with HPV infectio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