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站” ,它为细胞提供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同时它又是人类细胞中除细胞核外唯一存在DNA的细胞器 ,现已证明线粒体DNA(mtDNA)含有编码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系统中 13条多肽链的基因以及线粒体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 2 2个tRNA的基因和 2个rRNA基因 ,因此mtDNA突变则影响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系统功能 ,使APT合成减少 ,一旦线粒体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则可引起细胞发生退变甚至坏死 ,导致一些组织和器官功能的减退 ,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临床上统称为线粒体病。本文主要介绍mtDNA突变…  相似文献   

2.
线粒体病     
线粒体是存在于每个细胞内的细胞器 ,又称为细胞内的“动力站” ,它通过呼吸链 氧化磷酸化系统合成ATP。线粒体为细胞提供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同时它又是人类细胞中除细胞核外唯一存在DNA的细胞器。现已证明线粒体DNA(mtDNA)含有编码呼吸链 氧化磷酸化系统中 13条多肽链的基因以及线粒体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 2 2个tRNA的基因和 2个rRNA基因。因此 ,mtDNA突变则影响呼吸链 氧化磷酸化系统功能 ,使ATP合成减少 ,一旦线粒体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则可引起细胞蜕变甚至坏死 ,导致一些组织和器官功能减退 ,…  相似文献   

3.
对6例原发性线粒体肌病者及4例正常对照的骨骼肌线粒体进行电镜形态计量学研究。线粒体肌病患者线粒体截面的周长、面积及圆偏度显著大于正常人;线粒体比表面显著低于正常人,线粒体比表面与静态血乳酸水平及血乳酸丙酮酸比值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肌病和脑肌病外周血细胞线粒体DNA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线粒体肌病/ 肌病患外周血红细胞线粒体DNA的拷贝数量有无异常。方法:用分子杂交技术对10例线粒体肌病/脑肌病患和16例正常对照的外周血细胞线粒体D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线粒体肌病/脑肌病患及正常对照中,均未发现外周血细胞线粒体DNA的片段缺失;但前线粒体DNA的拷贝数量较后明显增多。结论:在线粒体肌病/脑肌病患的外因细胞中,线粒体DNA的数量较正常人明显增加,与其肌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的提取线粒体的方法对线粒体蛋白浓度及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普利莱试剂盒提取方法和Pierce线粒体提取试剂盒方法分别提取线粒体,测定提取得到的线粒体蛋白浓度、污染情况和活性。结果同样数量的细胞采用普利莱法提取得到的线粒体蛋白浓度高于其他2种方法所提取的线粒体蛋白浓度(P<0.05);采用Westernblotting的方法测定提取的线粒体发现采用普利莱法提取得到的线粒体中胞质蛋白污染较其他2种方法提取得到的线粒体少,线粒体纯度高;测定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和ATP含量后发现同样采用普利莱法提取得到的线粒体活性最高。结论普利莱法提取线粒体的方法优于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和Pierce线粒体提取试剂盒方法。  相似文献   

7.
线粒体是细胞质中重要的细胞器之一,普遍存在于除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以外的所有真核细胞中。它是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以氧化磷酸化(OXPHOS)方式将食物内蕴藏的能量转变为可被机体直接利用的ATP高能磷酸键。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80%来源于线粒体,因此线粒体在细胞的生长代谢和人类的遗传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与衰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细胞衰老过程中,胞内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在遗传物质、功能物质和形态学的三个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都与年龄的递增成一定的比例相关。在一些老年性的疾病患者体内的线粒体中,也可观察到这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有自由基氧化损伤、表达错误,损伤积累等,它们在分子角度都表现出与线粒体的特异相关性。由此该研究大胆假设,线粒体才是衰老发生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线粒体形态结构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方法 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脊髓损伤组(SCI组),每组又分为处理后4h、8h、16h组(各6只).SCI组采用Allen&#39;s打击法,制作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暴露脊髓,不打击.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构的改变;在各时相提取伤段脊髓组织线粒体,JC-1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SCI组脊髓组织伤后4h线粒体体积略增大,嵴排列稍紊乱;8h线粒体体积增大,嵴稍肿胀;16h线粒体结构不清,嵴断裂、排列紊乱,部分线粒体膜破裂,有空泡化.脊髓损伤后4h,线粒体膜电位开始明显下降(P<0.01),随着时间的延长,线粒体膜电位处于下降趋势.结论 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线粒体的形态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伤段脊髓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出现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张炳峰  王震  牛琦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1):989-991,998,i0009
目的:分析线粒体脑肌病患者骨骼肌细胞线粒体DNA的突变情况,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规苏木精-伊红(H-E)、酶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检查等方法对线粒体脑肌病进行诊断,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方法对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和肌阵挛性癫痫伴肌红纤维断裂综合征(MERRF)的患者进行线粒体基因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被确诊为线粒体脑肌病,其中例1和例2 tRNA^leu基因发生A3243G杂合突变,例3发生A8344G杂合突变.结论:线粒体DNA中的tRNA基因突变,是线粒体脑肌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线粒体转移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使得我们业已成功的建立了转线粒体小鼠动物模型。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一是直接应用显微注射技术将活的线粒体转入小鼠胚胎;二是通过脱核胞质体与胚胎干细胞融合,再将胚胎干细胞显微注入小鼠囊胚,从而形成嵌和鼠;三是将脱核胞质体与小鼠胚胎直接融合而产生的转线粒体小鼠。随着越来越多线粒体相关疾病的发现,各种不同线粒体疾病的转线粒体小鼠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2.
线粒体脑肌病中线粒体DNA的部分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例Kearns-Sayre综合征(KSS)和2例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PEO)患者的骨骼肌线粒体DNA(mtDNA)中发现存在单一的大片段缺失突变。缺失的长度2.5~5.5kb,突变只发生在部分线粒体DNA中,突变型mtDNA占全部mtDNA的60.5%~84.6%。在10例其它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骨骼肌标本和外周血标本及数例正常骨骼肌和胎肝标本的mtDNA中均未发现缺失突变。上述发现支持mtDNA的缺失突变为KSS和CPEO主要病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线粒体肌病/脑肌病患者外周血细胞线粒体DNA的拷贝数量有无异常。方法:用分子杂交技术对10例线粒体肌病/脑肌病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细胞线粒体D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线粒体肌病/脑肌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中,均未发现外周血细胞线粒体DNA的片段缺失;但前者线粒体DNA的拷贝数量较后者明显增多。结论:在线粒体肌病/脑肌病患者的外周血细胞中,线粒体DNA的数量较正常人明显增加,与其肌肉中线粒体的异常增生相一致。这一实验方法对线粒体肌病/脑肌病的初筛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正>人类基因组包括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线粒体基因是位于核外的独立双链DNA。由于线粒体DNA没有内含子,全部都是外显子,因此线粒体DNA的任何改变都会导致其基因序列发生改变,进而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发生改变,引起呼吸链功能的变化和能量代谢的缺陷,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近年来,随着对线粒体研究的增多,很多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的疾病相继被报道。在PubMed、NCBI中关于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疾病的文献引用已超过10 000条。线粒体DNA作为  相似文献   

16.
为建立一种不需提取线粒体DNA而直接用线粒体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PCR)的方法 ,将得到的线粒体用高温加热 ,使线粒体膜破裂 ,释放DNA后 ,直接用于PCR扩增。结果 :扩增产物与提纯的线粒体DNA扩增得到的产物一样丰富。提示 :该方法适用于对线粒体DNA纯度没有特别要求的试验  相似文献   

17.
0 引言 线粒体拥有自己的DNA(mtDNA),可以进行转录、翻译和蛋白质合成. 根据人类的基因图谱,估计大约有1000~2000种线粒体蛋白,大约有600多种已经被鉴定出来. 线粒体蛋白质只有2%是线粒体自己合成的,98%的线粒体蛋白质是由细胞核编码、细胞质核糖体合成后运往线粒体的,线粒体是真核细胞非常重要的细胞器,在细胞的整个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线粒体的蛋白质参与机体许多生理、病理过程,如ATP的合成、脂肪酸代谢、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过程. 线粒体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改变与人类许多疾病相关,如退行性疾病、心脏病、衰老和癌症.  相似文献   

18.
3例患者,其中2例临床表现酷似重症肌无力,肌活检有典型的线粒体肌病的电镜表现。另1例临床症状颇似肌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经肌活检电镜证实为MERRF。结合文献讨论了本病的特点,提出重症肌无力常规治疗无效时,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伴智能低下及共济失调时,应注意与线粒体肌病或线粒体脑肌病鉴别  相似文献   

19.
线粒体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粒体肌病是指线粒体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必需的酶、酶系或载体的先天性缺陷或活性降低 ,致有氧代谢过程中线粒体不能充分利用底物或底物不能进入线粒体内导致氧化磷酸化发生障碍 ,三磷酸腺苷 (ATP)生成不足 ,最终细胞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功能衰竭。所以 ,ATP阈值较高的组织 ,如神经系统、骨骼肌、心肌、视网膜、胰岛等最易受累而表现出相应的症状及体征。本病自 196 2年Luft报告首例后 ,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本文就其分型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作如下复习。1 线粒体肌病的分型线粒体肌病目前大致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 ,即生化和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