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渣鼻是一种发生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影响美观,病因不明,有人研究认为其发病可能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为探讨HP感染在酒渣鼻发病中的作用,我们对酒渣鼻患者采用^14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HP,同时对健康人群HP进行了检测,并对HP阳性者采用根除治疗观察皮疹变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荨麻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慢性荨麻疹中的作用,采用^13尿素呼吸试验对2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进行HP检测。结果显示:28例荨麻疹患者中19例HP阳性(68%);25名健康对照中15例HP阳性(60%)。分别对慢性荨麻疹组及健康对照组中的HP阳性者应用根除HP感染治疗方案,停药6周后,慢性荨麻疹组有17例HP转阴,3例荨麻疹有好转,其余症状和体征均未改善。提示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发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和酒渣鼻患者血清中的抗HP IgG抗体.方法采用AssureTM H.pylori IgG抗体层析板测定慢性荨麻疹和酒渣鼻患者血清中的抗HP IgG抗体,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1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有121例抗HP Ig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5.05%,其中有88例提示为现症感染;38例酒渣鼻患者血清中有32例抗HP Ig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84.21%,其中有21例提示为现症感染;正常对照组血清40例有11例抗HPIgG抗体阳性,阳性率为27.50%.结论慢性荨麻疹组患者血清中抗HPIgG抗体阳性率为65.0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7.50%(P<0.01);酒渣鼻组患者血清中抗HP IgG抗体阳性率为84.21%,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7.50%(P<0.0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ler pylori,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取62例慢性荨麻疹患的胃液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P,并以35例健康体检作为对照。对慢性荨麻疹组和健康对照组所测得的HP阳性用三联疗法予以治疗后6周复查HP,比较两组的转阴率。对HP检测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亦进行了HP的三联疗法治疗后HP转阴患的荨麻疹变化情况与同为慢性荨麻疹HP阳性患单用维生素。治疗1周后对荨麻疹发疹的影响的疗效对比。结果:慢性荨麻疹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慢性荨麻疹组与健康对照组经三联疗法治疗HP后其转阴率无明显差异,用三联疗法使慢性荨麻疹组HP转阴后的荨麻疹发病情况与同为慢性荨麻疹HP阳性患单用维生素C治疗1周后对荨麻疹发病情况的疗效对比显示,两组间疗效无显性差异。结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与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我们研究了11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HP-IgG浓度、消化道症状及抗HP治疗的疗效,并以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发现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抗体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抗HP治疗后取得较好疗效。结果显示,HP感染可能与某些慢性荨麻疹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及皮肤划痕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分别检测慢性荨麻疹患者110例,皮肤划痕症患者105例及健康对照组478例的HP感染情况.结果 慢性荨麻疹组、皮肤划痕症组与健康对照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52.73%、60.95%和51.88%.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荨麻疹组、皮肤划痕症组与健康对照组HP感染的DOB分别为16.54±22.45、16.21±19.11和13.77±16.74.3组DOB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的发病与HP感染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抽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检测比HP阳性率;把慢性荨麻疹HP阳性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用治疗HP的三联方法,B组单用地氯雷他定,分别对比A组与健康对照HP阳性者经三联疗法后HP的阴转率及A组与B组6周后荨麻疹变化情况,同时观察3个月后A组HP感染率与荨麻疹转归情况。结果:慢性荨麻疹与健康对照组之间HP感染有明显差异;慢性荨麻疹组与健康对照组经三联疗法治疗HP后其阴转率无明显差异;同为慢性荨麻疹HP阳性患者,用三联疗法与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1周后,荨麻疹皮疹变化无明显差异;用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HP阳性患者对比6周与3个月后,HP感染有明显差异,荨麻疹皮疹变化有明显差异。结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与HP感染有关系,但对HP进行根除治疗后,慢性荨麻疹病情转归无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酒渣鼻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Hp)的发生率及根除Hp的三联疗法对酒渣鼻疗效的影响。方法对98例酒渣鼻患者和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7例,分别行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明确HP感染情况。将Hp感染的酒渣鼻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予外用过氧苯甲酰凝胶,B组在A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予根除HP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酒渣鼻患者组Hp阳性率70.41%,健康体检者Hp阳性率29.73%;HP感染的酒渣鼻患者,B组治愈率58.82%;A组26.4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酒渣鼻患者Hp阳性率较高,根除Hp与酒渣鼻治愈率提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外用药物联合根除Hp三联疗法可明显提高Hp感染的酒渣鼻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上选用。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酒渣鼻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酒渣鼻的关系。方法对55例酒渣鼻患者的血清HP-IgG抗体浓度、消化道症状及抗HP治疗的疗效进行了分析,并以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酒渣鼻患者的血清抗体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抗HP治疗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结论HP感染与酒渣鼻的发生及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酒渣鼻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酒渣鼻的相关性 ,研究了42例酒渣鼻患者的血清HP IgG浓度、消化道症状及抗HP治疗的疗效 ,并以33例寻常痤疮作对照。发现酒渣鼻患者的血清抗体及消化道症状阳性率及抗HP治疗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6例接受胃镜及组织学检查的酒渣鼻患者的检查结果均显示有异常。结果提示 ,HP感染与酒渣鼻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ium Pylori,HP)感染在慢性荨麻疹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技术检测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抗HP抗体。对血清抗HP抗体阳性患者应用息斯敏治疗外,均应用H2受体拮抗剂加铋剂及2种抗生素治疗;对抗HP抗体阴性患者单纯口服息斯敏。结果: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有45例患者血清抗HP抗体阳性,阳性率75%。治愈34例(75.56%);显效4例(8.89%);有效5例(11.11%);无效2例(4.44%),总有效率:84.45%)。而15例抗}伊抗体阴性患者,显效3例(20%);有效4例(26.67%);无效8例(53.33%)。结论:对于久治不愈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建议检测血清抗HP抗体,若血清抗HP抗体阳性在给予抗组织胺药的同时,应加用抗HP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慢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年研究发现在胃黏膜移居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可激发慢性荨麻疹[1,2].为进一步研究HP在慢性荨麻疹中的作用,2001年5月以来,我们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3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HP,并与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临床关系,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5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HP感染检测,HP感染阳性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抗组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予抗HP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HP感染阳性者124例,治疗2周和4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2.58%和90.32%,对照组有效率为40.32%和53.23%,随访3个月时,治疗组复发率为12.90%,对照组复发率为27.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慢性荨麻疹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治HP有利于提高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并可减少其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病因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消化道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i,IIP)感染可能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但研究结果尚存争议[㈦]。本研究通过检测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中HP-IgG抗体并比较两组阳性率,以探讨HP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以及感染HP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本文采用抗组胺药联合抗HP药物治疗感染HP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对酒渣鼻发病的影响并评价幽门螺杆菌(HP)根治治疗对酒渣鼻病人的治疗作用。方法对56例酒渣鼻病人及20例无酒渣鼻的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进行HP检测,酒渣鼻组HP阳性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用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B组用维生素B2、B6治疗,停药4周后观察酒渣鼻的疗效,HP阴性者用1%甲硝唑霜(耐瑞)治疗。结果56例酒渣鼻病人HP检出率为76.8%,显著高于对照组检出率45.0%(P<0.05);HP根治疗法对酒渣鼻的总有效率为63.6%,而维生素B疗法的总有效率为14.3%;1%甲硝唑霜治疗酒渣鼻的总有效率为69.3%。结论提示HP感染对酒渣鼻的发生发展起一定的作用,HP根治治疗对酒渣鼻有效,但HP根治治疗能否作为酒渣鼻的常规治疗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CU)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14)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96例CU患者和60例健康志愿者,并将慢性荨麻疹HP检测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单纯抗组胺治疗(依巴斯汀片,10mg/d,共4周)(A组)、抗HP治疗(奥美拉唑40mg/d、阿莫西林2g/d、克拉霉素1g/d,共1周)(B组)和抗组胺联合抗HP治疗(C组)。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临床疗效判断,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CO_2值的改变。结果 CU患者和健康对照组HP阳性率分别为43.8%和40.0%,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检测阳性的CU患者,不同方法治疗后,三组之间有效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CO_2值的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P感染与CU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相似文献   

17.
荨麻疹     
20 0 32 6 76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荨麻疹关系的探讨/张国学 (广东医学院附院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 .- 2 0 0 3,32 ( 5) .- 2 6 5采用 14C尿素酶呼气试验 ( 14C- U BT)检测 6 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 ,并对幽门螺杆菌 ( HP )阳性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6 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 14C -U BT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 P <0 .0 5) ,对其中 2 5例进行根除 H P治疗后慢性荨麻疹病情无改变。 (张志灵 )2 0 0 32 6 77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的关系研究 /杨文彪 (广东江门市中心医院皮肤科 )…∥实用医学杂志 .- 2 0 0 3,19( 3) .- 2…  相似文献   

18.
真菌性皮肤病的实验室检查和诊疗新进展学习班消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发现在胃黏膜移居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可激发慢性荨麻疹[1,2]。为进一步研究HP在慢性荨麻疹中的作用,2001年5月以来,我们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3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HP,并与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荨麻疹组35例均来自我科及我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其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16~60岁,平均34.6岁;病程2个月至15年。发作时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15例。对照组30例,男女各15例,年龄18~55岁,平均32.8岁。均无胃肠道疾病史。二、方法晨空腹吞服含14C-尿素胶囊(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1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慢性荨麻疹和皮肤划痕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5例慢性荨麻疹及102例皮肤划痕症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抗体(HP-Ab)检测,并与5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HP-Ab阳性率为45.45%,皮肤划痕症患者为62.74%,正常人对照组为44.00%。慢性荨麻疹患者HP-Ab阳性率与正常人对照组阳性率相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肤划痕症患者HP-Ab阳性率略高于慢性荨麻疹和正常人对照组。结论慢性荨麻疹和HP感染关系不十分密切,与皮肤划痕症感染可能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目前普遍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酒渣鼻等皮肤病有关,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银屑病发病关系的研究不多。为研究寻常性银屑病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存在相关性,我们对103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