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动物模型,观察解郁胶囊对其行为学和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理。方法: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制备抑郁大鼠模型。通过体重增长变化、糖水消耗量和敞箱实验,评定解郁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并用酶联免疫法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模型大鼠出现了明显的行为学异常,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明显降低,解郁胶囊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抑郁大鼠的糖水消耗量、敞箱实验评定、脑内单胺递质含量,其疗效与中药蒲郁胶囊相当。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可制备比较理想的抑郁症模型,解郁胶囊可显著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异常,增加脑内单胺递质含量。解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拟解郁方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致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及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解郁方组,每组10只。采用CUMS构建抑郁症大鼠模型,同时每天分别用生理盐水、氟西汀、自拟解郁方灌胃,连续治疗21天。用敞箱实验及糖水偏好实验评价大鼠抑郁状况,并检测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氟西汀和解郁方明显改善了大鼠的抑郁症状,增高了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5-HT)的含量(P0.01)。结论:自拟解郁方可通过增高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产生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抓痧调神法推拿对失眠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大平台对照组(对照组)、睡眠剥夺模型组(模型组)、抓痧调神法推拿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后两组分别行以抓痧调神法和口服中药解郁安神颗粒治疗。取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5-HIAA、NE及DA进行含量变化的观测。结果抓痧调神法推拿可以有效调节失眠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与其他各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抓痧调神法推拿可能是通过调节失眠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失衡状态而起到治疗失眠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冯卫星  闫咏梅  廖小艳 《中医杂志》2012,53(20):1750-1752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醒脑解郁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醒脑解郁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伪针刺法联合黛力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 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电针联合醒脑解郁胶囊可有效改善PSD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解郁口服液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胆碱酯酶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均按Porsolt方法强迫大鼠游泳建立抑郁动物模型。中药组以解郁口服液药液,西药组以阿米替林水溶液,灌胃15天,取大鼠脑组织分,测量单胺类神经递质和胆碱酯酶的变化。结果:解郁口服液高、中剂量组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提高大脑边缘系统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P<0.01)和去甲肾上腺素(P<0.05)的含量,降低胆碱酯酶(P<0.05)的活力。结论:解郁口服液可以明显改善大鼠的抑郁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60只,月龄7—8月,体重250~300g,经1周适应性喂养后行OPEN—FIELD行为学评分筛选,保留评分相近48只用于实验,电脑随机数字法产生12只作为正常组,其余采用单侧颈总动脉不全结扎引起局灶性缺血合并慢性应激结合孤养复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再次筛选并保留PSD大鼠24只,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针刺组和模型组,每组12只。正常组常规饲养,不予任何治疗。针刺组予以针刺百会、水沟、神庭、大椎穴,每日针刺一次,每次40min,20min行针一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4周。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3组大鼠分别于造模完成时、治疗4周时运用ZeaLanga神经行为学评分及蔗糖水消耗实验、敞箱实验进行行为学测定,同时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的含量。结果:造模完成时,模型组和针刺组蔗糖水饮用量、水平及垂直运动得分、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均较正常组降低,ZeaLanga神经行为学评分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4周时,与正常组和针刺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蔗糖水饮用量、水平及垂直运动得分、血浆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均降低,ZeaLanga神经行为学评分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正常组与针刺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可以改善PSD模型大鼠的行为,提高其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提示通督调神针法治疗PSD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肾胶囊对大鼠行为和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肾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及蒲郁组。采用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模型抑郁症大鼠。测定大鼠体重变化、强迫游泳不动时间;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温肾胶囊高剂量组的体重增长明显加快(P〈0.05),游泳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5);温肾胶囊3个剂量组的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均升高(P〈0.05或P〈0.01)。结论:温肾胶囊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42  
目的:探讨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256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分为口服西药对照组(76例)和醒脑开窍针法针刺组(18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卒中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血浆中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为指标探讨治疗机制.结果:针刺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种抑郁量表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血液中相关单胺类递质含量提高,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可以通过改善疾病相关因素来治疗卒中后抑郁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开心解郁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脑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和行为学能力的影响,探讨开心解郁汤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方法(CUMS)造成抑郁大鼠模型,随机分组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开心解郁汤和盐酸氟西汀。22d后分取脑皮质,HPLC-ECD法测定脑皮质中5-HT和NE等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并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脑皮质中5-HT、NE水平下降(P<0.01,P<0.05),体重增加数和糖水消耗量均下降,旷场实验测定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均下降(P<0.01,P<0.05);经开心解郁汤和盐酸氟西汀治疗后大鼠脑皮质中5-HT、NE水平明显上升(P<0.01,P<0.05),糖水消耗量、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次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P<0.05)。结论:CUMS可引起脑皮质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含量和大鼠行为学变化,造成大鼠抑郁模型。开心解郁汤可以显著改善抑郁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和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0.
范文涛  王倩 《河南中医》2013,(12):2086-2088
目的:观察醒脑解郁胶囊配合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卒中后抑郁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中药加西酞普兰组、单纯中药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中药加西酞普兰组给予醒脑解郁胶囊和西酞普兰口服治疗,单纯中药组给予醒脑解郁胶囊口服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氟西汀口服。3组疗程均为3周。结果:治疗后中药加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与单纯中药组、西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且中药加西酞普兰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组、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解郁胶囊配合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陈建强  任绪东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5):818-819,827
目的探讨郁可舒胶囊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及中医药治疗PSD的机理。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百优解组、郁可舒胶囊高、中、低剂量组,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并予以行为限制制备PSD大鼠模型,在造模29d后采用荧光检测法测定大鼠左、右侧额顶皮层和脑干区单胺类递质的变化。结果复合造模处理可引起大鼠脑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显著降低,百优解和郁可舒胶囊均能显著增加PSD大鼠脑内5-HT、NE、DA水平。结论郁可舒胶囊可以通过提高PSD大鼠的脑内单胺类递质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头风胶囊对偏头痛大鼠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干  胡远  陈明岭  彭成  王一涛 《中成药》2002,24(1):43-45
目的:研究头风胶囊对大鼠脑组织和血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剂,造成大鼠实验性偏头痛模型,给予头风胶囊治疗后,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各实验组大鼠脑组织和血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的含量变化。结果.:头风胶囊高,中,低量能非常明显或明显升高大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P<0.01或P<0.05),结论:结果提示,头风胶囊能对抗偏头痛发作时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失常,使机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代谢机制得以恢复,改善脑及血管的功能障碍,从而改善偏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镇脑宁胶囊对实验性偏头痛的镇痛作用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利血平负荷血凝块注射建立实验性偏头痛小鼠模型,利用热板法观察镇脑宁胶囊对偏头痛模型动物痛阈的影响;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结果:利血平负荷血凝块可使小鼠痛阈降低,单胺类神经递质显著降低,成功诱导实验性偏头痛小鼠模型。镇脑宁胶囊200-800 mg·kg-1可不同程度改善模型动物偏头痛症状,其中800 mg·kg-1剂量可显著提高痛阈值27%,分别提高脑内NE、DA、5-HT和5-HIAA含量达34%、33%、20%和30%。结论:镇脑宁胶囊可以治疗利血平化伴局部脑血管痉挛所致小鼠偏头痛。  相似文献   

14.
吴贤波  马萍 《吉林中医药》2008,28(7):534-535
目的:研究通九解郁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及血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灌胃给药,行为学观察及化学荧光法测定血清单胺类递质.结果:通九解郁胶囊组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增加;血清NE、5-HI.含量减少,DA无变化.结论:通九解郁胶囊可改善抑郁大鼠的抑郁状态,作用机理与干预外周NE、5-HT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复方枣仁胶囊镇静催眠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方枣仁胶囊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观察复方枣仁胶囊对小鼠自主活动、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对小鼠全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复方枣仁825mg/kg、412.5mg/kg灌胃给药均能显著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提高小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入睡率,增加小鼠戊巴比妥钠催眠剂量睡眠时间,对全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降低的趋势。结论:复方枣仁胶囊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醒脑安神解郁汤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安神解郁汤,治疗8周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HAMD、NIHSS、TESS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安神解郁汤联合氟西汀不仅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状,而且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醒脑解郁方对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大鼠大脑海马区pERK1/2含量及p-ERK1/2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醒脑解郁方治疗PSD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早期干预组、西药早期干预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每组15只。在脑缺血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孤养法及皮下注射利血平法(连续16天)制备PSD模型。中药早期干预组、西药早期干预组大鼠于脑缺血模型制备成功后次日开始干预,连续21天。PSD模型制备成功后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干预治疗,中药早期干预组、西药早期干预组治疗方案不变,连续16天。中药各组均给予醒脑解郁方0.412 5 g/kg溶2 mL蒸馏水灌胃,西药各组均给予氟西汀2.08 mg/kg、拜阿司匹林3.0 mg/kg溶于2 mL蒸馏水内灌胃。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只灌胃。于实验第2、15、37天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变化情况、糖水消耗量及旷野试验(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采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检测PSD大鼠大脑海马区p-ERK1/2含量及p-ERK1/2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实验第15、37天体重、糖水消耗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降低,p-ERK1/2阳性细胞数及pERK1/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减少(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第15、37天中药早期干预组、西药早期干预组体重、糖水消耗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升高(P0.05,P0.01),实验第37天中药治疗组及西药治疗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早期干预组、西药早期干预组、中药治疗组及西药治疗组大鼠海马区p-ERK1/2阳性细胞数及p-ERK1/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结论醒脑解郁方通过提高PSD大鼠模型海马组织内p-ERK1/2的含量并上调p-ERK1/2 mRNA的表达水平,可能是醒脑解郁方治疗PS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柴胡白芍总皂苷对慢性应激大鼠行为学和海马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以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通过大鼠体质量变化、糖水消耗和游泳试验,评定柴胡白芍总苷对慢性应激大鼠的行为学改变,并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其海马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观察模型大鼠给药前后的变化。结果:模型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糖水消耗量明显减少,海马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明显降低,柴胡白芍总苷可显著提高慢性应激大鼠的糖水消耗量,改善模型大鼠行为学变化,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P0.01)。结论:柴胡白芍总皂苷部位具有抗抑郁作用,可能与提高海马组织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对单胺类神经调节作用可能是其疗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抑郁平胶囊对CMUS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抑郁平胶囊抗抑郁的药效学机理。方法:通过抑郁平胶囊对慢性不可预计应激(CMUS)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了抑郁平胶囊抗抑郁的作用机理。结果:抑郁平胶囊不同给药剂量组对CMUS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高剂量组效果较好,说明各组间存在量效关系。结论:进一步证实了抑郁平胶囊具有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蒋岚  田慧军  黄伟 《陕西中医》2019,(8):1134-1137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黛力新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抗抑郁疗效以及对血清单胺类、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54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共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评价治疗前后抑郁症状,并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血清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7.8%,χ~2=4.964,P<0.05)。两组HAMD评分在治疗后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DA、NE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观察组5-HT、DA、NE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LU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GLU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AB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观察组GAB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针灸联合黛力新治疗可调节单胺类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从而有效改善PSD患者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