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拉米夫定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和拉米夫定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67例初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联合治疗组35例患者给予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2个月;拉米夫定治疗同时给予α1胸腺肽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续6个月。对照组32例患者仅给拉米夫定10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2个月。结果HBV-DNA阴转率2组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血清HBeAg阴转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拉米夫定与α1胸腺肽联合应用治疗CHB具有协同抗HBV效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林琳  黄芝 《中国热带医学》2006,6(2):267-268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大刺量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HBV复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7例HBeAg阳性、HBV-DNA阳性,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使用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对照组23例除不用胸腺肽外,干扰素用法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观察组两药联合应用后,HBe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达64.8%和68.5%;对熙组上述指标阴转率分别为39.1%和43.5%,两组间HBeAg和HBV-DNA各指标间比较均有差异显著性(P〈0.05)。疗程中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干扰素联合大削量胸腺肽能提高抗乙肝病毒复制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丁宁 《中国现代医生》2011,(26):144-145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NFα-2a)联合胸腺肽α1(T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将7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α1组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观察两组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组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的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联合组的HBV DNA、HBeAg、抗-HBe等指标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α1是治疗CHB的有效组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两组,联合治疗组40例,给予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干扰素组47例,α-干扰素治疗1年,观察肝功能、血清病毒学指标、HBVDNA等变化. 结果 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HBVDNA转阴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均优于单用干扰素. 结论 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干扰素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隔日1次肌肉注射5 MU重组人干扰素注射液,观察组每周1次皮下注射180μg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4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乙肝病毒核酸指标(HBV-DNA)阴转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以及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HBeAg和HBsAg阴转率。结果观察组治疗48周后,ALT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BV-DNA和HBeAg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和HBsAg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能显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DNA载量和ALT水平,HBeAg和HBsAg阴转率明显高于重组人干扰素,综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探讨干扰素(IFNα-2b)单用及联合胸腺肽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5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干扰素组.联合组28例,采用IFNα -2b和胸腺肽联合治疗;干扰素组30例,单用IFNα-2b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联合组与干扰素组在治疗结束时和停药3个月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 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停药后3个月HBeAg/抗-HBe转换率分别为60.71%和33.33%(P<0.05),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8.57%和53.33%(P<0.05).79.30%的患者注射IFNα-2b时出现短暂发热和流感样症状,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不同.结论:IFNα-2b单独或联合胸腺肽治疗CHB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联合治疗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将3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组15例,初始同时使用恩替卡韦(博路定)及胸腺肽α124周,之后停胸腺肽α1继续用恩替卡韦至48周。对照组15例,单用恩替卡韦(博路定)0.5mg/日,48周。定期检测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肝纤维化组合,清蛋白。Fi-broscan评分两组在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联合组在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抗肝纤维化的疗效上显著优于单用恩替卡韦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治疗组;常规组40例,给予干扰素-α2b(IFNα-2b)5 MU,1次/d,2周后改隔日1次,肌肉注射;治疗组47例,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肤α1 1.6 mg,2次/周,皮下注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常规组和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及停药6个月后,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5.0%、63.8%和30.0%、55.3%(P<0.05),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0.0%、66.0%和32.5%、61.7%(P<0.05)。结论:干扰素与胸腺肽α1联合使用是临床抗乙肝病毒(HBV)治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干扰素-α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选入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都采用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加用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2次/周,连用24周.观察两组患者生化学应答率、HBeAg阴转率和病毒学应答率,并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生化学应答率、HBeAg阴转率和血清HBV-DNA应答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时,差异更显著(P<0.01).结论:干扰素-α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较快改善肝功能,较早出现病毒学应答和HBeAg阴转,延缓病情发展,疗效持久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48周,前24周同时给予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30例,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疗程48周。疗程中定期检测血常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HBeAg、抗-HBe,HBV DNA。结果全部患者完成48周治疗,治疗组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HBV DNA阴转率、ALT的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胸腺肽α1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8月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CMF方案化疗,对照组化疗期间予以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认知行为治疗。两组均干预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的SDS和SAS评分均较干预前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后干预组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干预组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较干预前不同程度上升,CD8~+水平均较干预前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干预组CD4~+水平和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认知行为治疗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效果肯定,不仅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缓解其抑郁及焦虑状态;而且能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增强其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拉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闫涛  季伟  杜宁  赵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7):1056-1058,1061
目的评价拉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拉米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和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拉米夫定疗程至少12个月.观察组联合白细胞介素2,时间为6个月.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47例,观察期24个月.结果 6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ALT的复常率分别为82.0%和68.1%(P>0.05);12个月时分别为90.0%和70.2%(P<0.05).6个月时两组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率和HBV DNA阴转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12个月时,两组HBeAg阴转率和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率差异仍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HBV DNA阴转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0.2%)(P<0.05).至24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血清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用药12个月、24个月时两组HBV YMDD阳性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CHB安全有效,优于单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a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对HBeAg、HBV-DNA的影响。方法128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为阿德福韦酯胶囊和胸腺肽a1;对照组为单用阿德福韦酯,疗程48wk。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测4wk一次;HBV-DNA、乙肝五项血清学指标12wk检测一次;每组均有25例于治疗前及治疗48wk后进行肝脏组织学检查。结果两组HBeAg转换、ALT复常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肝组织病理: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胸腺肽a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疗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干扰灵联合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肝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干扰灵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肝26例,并与18例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治疗结束时,HBsAg转阴率154%(4/26),HBeAg转阴率772%(17/22),HBVDNA转阴率577%(15/2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一年1例患者HBeAg、HBVDNA转阴,2例患者HBsAg、HBeAg、HBVDNA转阴后变阳,其有效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上述结果表明:干扰灵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疗法能明显抑制HBV复制,提高抗病毒疗效。本文并对影响抗病毒疗效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贾杰  林锋  邱平 《中国热带医学》2004,4(2):153-155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或联用α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终点后的效果。 方法 对 10 2 0例接受拉米夫定或联用α 干扰素治疗病人终点后 6个月进行随访 ,并作统计分析。 结果  (1)拉米夫定治疗组完全应答率为44 94% ,拉米夫定加α 干扰素治疗组为 5 0 78% ,P <0 0 1;(2 )拉米夫定治疗HBVDNA高含量效果明显 ,拉米夫定加α 干扰素治疗HBVDNA低含量效果好 ;(3 )短病程治疗效果优于长病程 ;(4 )治疗后加重病例多为长病程、HBVDNA高含量及单用拉米夫定的男性病人 ,发生严重急性恶化病例 5例 ,仅占总病例 0 49%。 结论  (1)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与α 干扰素联合应用较单一拉米夫定治疗效果好 ,发生治疗后加重反应和较少 ,但需个体化 ;(2 )为避免发生严重急性恶化病例 ,停用拉米夫定后应严密随访ALT及HBVDNA ,特别是停药后 2个月内。一旦发生严重急性恶化 ,除积极护肝治疗外 ,改用其他抗病毒药可望收效  相似文献   

16.
背景 睡眠障碍会对抗抑郁治疗产生负面影响,捏脊法作为中医推拿手法能有效提高睡眠质量,艾司西酞普兰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尚未见捏脊法与其联合治疗抑郁症的相关报道。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捏脊法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障碍科病房住院的11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及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捏脊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及睡眠质量,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方法与干预时间对HAMD评分及PSQI评分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干预方法及干预时间对HAMD评分及PSQI评分主效应均显著(P<0.05)。两组治疗2、4、8周后HAMD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8周后HAMD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2周后,两组治疗8周后HAMD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4周后(P<0.05);治疗2、4、8周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水平及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捏脊法可有效改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淋巴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α-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Th1/Th2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丹  杨大国  王松  刘红  李丽雄  戴炜  许诚 《海南医学》2004,15(12):37-38
目的了解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短期效果,以及对两种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71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4例,同时使用α-干扰素和拉米夫定26周,随后单用拉米夫定26周;对照组37例,单用拉米夫定52周。观察其血清生化指标、病毒复制指标及外周血淋巴(PBMC)培养上清液的IFN-γ、IL-4水平。结果两组完全应答率无显著性差异(p=0.08)。两组在治疗3个月时IFN-γ水平均有明显上升(p=0.02,0.01),在治疗6个月时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下降(p=0.03),低于治疗组(p=0.04)。治疗组IL-4水平在第3、6个月明显降低(p=0.01,0.02),而对照组IL-4水平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09)。组间比较发现,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6个月IL-4水平无差别(p=0.18,0.58,0.14)。结论α-干扰素与拉米夫定联合用药与单用拉米夫定短期疗效并无显著性差异,但联合用药所诱导机体产生的HBV特异性CTL反应较单用拉米夫定更强且持久,提示两组的远期疗效可能会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18.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与干扰素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50例。联合组给予拉米夫定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拉米夫定组单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干扰素组单给予干扰素治疗,疗程均为1年。结果:治疗1年后,联合组HBV-DNA转阴率为86%,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为48%,均优于拉米夫定组和干扰素组(P〈0.05)。联合组仅出现1例YMDD变异(2%),而拉米夫定组出现8例YMDD变异(16%)。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组,并且能减少病毒YMDD变异,防止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各型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及其临床意义,为诊断、治疗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4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组14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7例,重型乙型肝炎组8例,急性乙型肝炎组5例)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外周血CD3+、CD4+和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夹心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IL-2、IL-4及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比较,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血清IL-2、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重型乙型肝炎患者CD3+、CD8+T淋巴细胞数量下降(P<0.05),IFN-γ水平升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IL-4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Th1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疾病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HBV感染慢性化可能与Th2细胞因子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泛昔洛韦治疗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性的产生与多聚酶基因变异的可能关系。方法 慢性HBV无症状携带者29例,接受泛昔洛韦和胸腺肽联合治疗,15例单用胸腺肽治疗。所有患者治疗时间为半年,随访半年,收集每位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半年系列血清标本,进行血生化、HBV DNA定量和HBV标志物等常规检测,同时应用PCR的方法扩增HBV聚合酶基因B区和C区序列,PCR产物直接测序或克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