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及临床转归。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14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情况。结果:导致新生儿发生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主要有围产因素、溶血因素、母乳性黄疸及感染因素,114例患儿经蓝光治疗,有97例患者治愈,17例患者好转。结论:积极做好围产期工作,能够将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并且对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蓝光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治疗及预后等临床特点,为进行相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8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母乳性黄疸48例(54.54%),感染21例(23.86%),围产因素17例(19.32%),原因不明2例(2.27%).结论:本地区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以母乳性黄疸为主,感染及围产因素占重要地位,针对病因,采取综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梁达理  廖亮荣 《吉林医学》2013,(26):5440-5442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为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8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见病因为围产因素,其次为溶血因素。溶血性黄疸多为重度黄疸,母乳性黄疸多为轻度。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复杂多样,应注意围产期保健和预防感染,对高危患儿应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早期诊断和治疗,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淑丽 《大家健康》2013,(16):161-162
目的:对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临场治疗特点进行了分析。方法:对收治的89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89例病例中,早期新生儿的首要病因为溶血因素,其次为合并胆红素脑病、围产因素、母乳性黄疸、感染、原因不明。结论:早期新生儿中,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较高,首要的高危因素为新生儿溶血病,易造成患儿后遗症及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应早期监测新生儿黄疸,有效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78例确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总结和分析.结果 本组患儿中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依次为:围生期因素25例(其中新生儿溶血6例),感染性因素22例,母乳性因素18例,其他因素13例.本组78例患儿中,70例采用以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2例溶血患儿予换血治疗,1例红细胞增多症患儿部分换血,5例生后母乳喂养不足的患儿未予光疗.78例患儿经治疗后治愈57例, 好转16例, 未愈4例,(其中3例入院时已发生核黄疸, 2例治疗改善后出院,留有后遗症),1例死亡.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减少围生期并发症及产后感染的发生,是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方法,其不良反应小,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动态监测胆红素值,对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及时换血治疗,可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母乳性黄疸发生率高,光疗后全部治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一月至2013年一月五年期间来我院就诊并最终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275例患者(研究组)和在此期间未出现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275例新生儿(对比组)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两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显示在出生年龄、出生体重、新生儿黄疸、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酸中毒、先天性疾病、母乳性黄疸等均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新生儿肝炎和围生期病变是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临床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危险因素多种样,较为常见的是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围产期及感染性病变,把握本病临床常见危险因素,利于早期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同时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因素,为进行相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100例中非感染因素所致黄疸占70例,非感染性黄疸占发病率70%,包括因溶血致黄疸10例,围产因素致黄疸45例,母乳性黄疸10例,不明原因5例;感染因素致黄疸30例,占黄疸发病率30%,感染因素包括新生儿脐炎、肺炎、脓疱疹、败血症、肝炎综合征。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常由多种因素所致,资料所示围产因素致黄疸为主,故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孕期、产时并发症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对有高危因素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需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8.
杨璇  唐军 《西部医学》2012,24(12):2308-2309,2312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为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90例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90例病例中男女比例为2∶1,早期新生儿占71%,首要病因是溶血因素(35%),其次依次为感染(18%)、母乳性黄疸(17%)、原因不明(17%)、围产因素(13%),合并胆红素脑病者17例(18.9%)。结论新生儿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在早期新生儿中发生率高,新生儿溶血病是首要的高危因素,易发生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及后遗症。故应加强对早期新生儿黄疸的监测,及时干预,减少发展至重度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将2002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16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发病年龄、治疗、转归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以围产因素居首位,其次为母乳性黄疸,再次为感染因素,溶血症较少见。光疗仍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治疗手段。结论:一旦确诊,应早期干预,尤其应注意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以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12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状的原因及治疗效果.结果 所选60例患儿经过治疗,58例获得治愈,治愈率达96.6%,另2例应家长要求转院治疗.形成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围产因素18例,占总数的30.0%;母乳性黄疸27例,占总数的45.0%;感染因素8例占总数的13.3%;溶血因素5例,占总数的8.3%;其他2例,占总数的3.3%,在上述病因中,母乳性黄疸因素和围产因素占较大比例.结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治愈且预后良好,应重视新生儿护理和围产期护理工作,密切观注新生儿是否出现黄疸等异常症状,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不同原因所致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382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末梢血胆红素监测。结果:围产因素占228%、新生儿溶血占178%、感染因素占194%、母乳性黄疸占144%、不明原因者占215%、其它原因占42%。结论: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出现最早,峰值最高,重度黄疸的比例最大;围产因素次之,感染因素所致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多为早期感染,病程较短,与治疗是否及时、感染程度有关;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最晚,病程最长;不明原因组黄疸的特点与生理性黄疸有一定的相似,认为可能包括部分“生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与探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与标准,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入住我院婴幼儿科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者50例作为分析组,同时选取5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与观察两组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利用logistic分析两组的患者的病因、临床实际现状、发病机制、诊治情况等,最后总结得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通过分析两组患者各方面情况,发现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同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临床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母乳性黄疸、新生儿肝炎、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围生期病变等[1]。结论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因此应当对这些因素加以限制与干预,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降低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系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病因.方法 对20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中,母乳性黄疸73例,多因素混和50例,围产因素42例,感染因素23例,原因不明10例.治愈189例,未愈11例.结论 在非感染性黄疸中,母乳性黄疸已排居首位.对具有高胆红素血症致病因素的新生儿及早寻找病因、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对2003年4月-2008年4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402例进行分析。结果402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迟发型母乳性黄疸142例(35.3%),早发型母乳性黄疸105例(26.1%),围产相关因素53例(13.2%),感染相关因素52例(12.9%),ABO血型不合溶血44例(11.0%),红细胞增多症等其他6例(1.5%)。结论母乳性黄疸为住院新生儿高胆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的相关因素,及对其并发症急性胆红素脑病临床分析和换血治疗的疗效。方法统计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 0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回顾性分析各病例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检查化验结果数据。结果在1 082例高胆红素血症中,最主要是由于早发母乳性黄疸30.3%、晚发母乳性黄疸25.1%和感染因素占17.4%。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的病因中,感染性黄疸易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42.4%),其次是溶血性及其他因素性(均24.2%),母乳性黄疸不易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对符合换血疗法的23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治疗前后TSB及B/A值为(582.3±220.5)μmol/L,(294.6±82.1)μmol/L;(9.61±2.69)×10-3,(5.32±1.31)×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中,母乳性黄疸占主要部分,其次是感染性黄疸。换血疗法能迅速降低间接胆红素和减低间接胆红素对脑组织的损伤,可作为急性胆红素脑病和高胆红素血症的首选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认识,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方法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9月儿科收治2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122例,女性78例,均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其中母乳性黄疸128例(64·0%);感染因素30例(15·0%),围产因素35例(17·5%),其他因素7例(3·5%)。采取综合治疗后,治愈182例,好转16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要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采取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有增多趋势.2003年6月-2007年6月本院共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45例,其中确诊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48例,母乳性黄疸的占33.1%,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有增多趋势.2003年6月-2007年6月本院共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45例,其中确诊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48例,母乳性黄疸的占33.1%,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针对性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7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对患儿进行密切观察,同时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7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感染因素15例,母乳性黄疸11例,围生因素35例,溶血性黄疸10例,不明原因黄疸3例,单因素致病47例,多因素致病27例.所有患儿全部治愈.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复杂,减少婴儿感染机会,注重围生期保健,减少产科异常,给予抚触等综合护理干预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组成。方法对2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0例均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前三位病因是:感染性黄疸85例(40.5%),围产因素55例(26.2%),母乳性黄疸47例(22.4%)。结论防治新生儿感染,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可以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