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4 h即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营养指标变化、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日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肠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日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疗效优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危重症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2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护理,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后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以及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96例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肠外营养支持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情况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后给予规范化序贯肠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肠外营养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序贯治疗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98例危重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蛋白水平(52.64±3.89)g/L和总质量(22.55±1.84)kg/m2,均少于观察组患者总蛋白水平(62.05±3.50)g/L和总质量(23.39±1.98)kg/m~2,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4.6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7.35%,两组比较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支持序贯治疗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对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2007年1~8月对45例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采用鼻肠管术后早期输入能全力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42例患者配合完成营养计划,创口愈合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余3例肠内营养不适,改肠外营养。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高质量的护理是保证营养计划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姚雄 《中外医疗》2016,(4):29-31
目的:研究分析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比较分析两组营养支持前后谷氨酰胺、白蛋白水平、甘露醇/乳果糖(L/M﹚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营养支持10 d后谷氨酰胺和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支持10 d后L/M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黏膜屏障给予肠内外序贯营养支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机体营养,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序贯性肠内营养在重症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重症脑出血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研究组采用序贯性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营养指标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生症...  相似文献   

8.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方法。方法:将GCS≤8分的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序贯的方法,对照组完全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7、14、21d后,观察患者体重变化,测定血浆清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及总淋巴细胞计数。观察治疗期间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体重略下降,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第14天时,治疗组ALB、Hb高于对照组。伤后21d时各项营养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的例数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序贯的方法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及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 93例肺心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组 (单纯肠内营养组 ,EN组 ) ;B组 (单纯肠外营养组 ,TPN组 ) ;C组 (肠外、肠内序贯营养组 ) ,每组 31例。观察患者各营养支持 1周后的血清白蛋白 (ALB)、总蛋白 (TP)和血红蛋白 (HB)的变化。结果 C组在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状态指标上优于A、B组 (P <0 .0 5 )。结论 肠外、肠内序贯营养支持较单纯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支持更为合理 ,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胃造瘘技术与肠内营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效果,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共26例,应用经皮胃造瘘技术与肠内营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共26例,单纯应用肠外营养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经皮胃造瘘技术与肠内营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少,临床可以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胃造瘘技术与肠内营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重症胰腺炎的效果,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共26例,应用经皮胃造瘘技术与肠内营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共26例,单纯应用肠外营养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经皮胃造瘘技术与肠内营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少,临床可以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发青 《中外医疗》2013,32(4):91-92
目的观察和比较于胃肠道手术术后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和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为以后临床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护理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该院收治的48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比较和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引起的并发症情况、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等,同时,分别在手术前后对患者的体重、血脂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等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从检测结果来看,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更好。其中观察组在术后恢复和住院时间方面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等高于对照组,而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道手术后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和组织损伤的恢复,同时可降低蛋白质的分解,促进胃肠道的功能恢复,降低营养支持疗法产生的相关费用,缩短住院时间,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刘宇 《中国民康医学》2014,(13):121-12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肠内营养的早期应用及临床护理。方法:选取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19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及个性化护理组)106例和对照组90例(传统肠内营养及常规护理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为(39.6±5.6)h,术后住院时间为(12.2±4.3)d,并发症发生率为3.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腹腔镜下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应用两种营养支持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0月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152例,分为肠内营养组和序贯治疗组,每组各76例。序贯治疗组于受伤后或术后24 h首先行肠外营养治疗,于伤后第3天开始肠内营养经鼻饲管胃肠道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肠内营养组则于伤后24 h开始,经鼻饲管滴注肠内营养混悬液。对比两组患者第1、7、14天血清总蛋白、血浆清蛋白、24 h排出氮、转铁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等生化指标,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在序贯治疗组内第7、14天总淋巴细胞计数、血浆清蛋白、24 h排出氮等指标计数均优于第1天(P<0.05);序贯治疗组转铁蛋白在第14天高于第1天(P<0.05);序贯治疗组在第7、14天的总淋巴细胞计数、血浆清蛋白、24 h排出氮等指标计数也均优于肠内营养组(P<0.05);序贯治疗组在第14天转铁蛋白水平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2序贯治疗组并发症例数均低于肠内营养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序贯治疗组GCS评分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结论 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的序贯疗法有助于改善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和临床预后,且并发症少,是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一种比较理想的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15.
秦伟  张凯  陈亮 《中外医疗》2013,(18):67-67,69
目的探讨胃肿瘤全胃切除术后的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此类病人均分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的对照组采用术后肠外营养的方式,观察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方式。并进行各项数据的对照。结果全部病人在营养状况改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较为明显,免疫能力得到提高(P<0.05)。结论胃肿瘤全胃切除手术的病人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形式安全容易、投入少,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相对肠外营养方式,早期肠内营养更能够使肠道功能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胃大部切除术患者10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2±0.6)d,住院时间为(12.4±1.2)d,并发症发生率为5.77%。观察组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及早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外伤后肠外肠内营养序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合理应用胃肠内、外营养支持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肠外肠内营养序贯治疗)和对照组(完全肠外营养),每组36例,治疗后对其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情况及相关指标进行评估与检测。结果观察组在疗效与并发症减少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中肠外肠内营养序贯治疗是一条科学的有效治疗方案,可达到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治疗中合理应用胃肠内、外营养支持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4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肠外肠内营养序贯治疗)和对照组(完全肠外营养),每组42例,治疗后对其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情况及相关指标进行评估与检测.结果:观察组在疗效与并发症减少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脑卒中进行肠外肠内营养序贯治疗是一条科学的有效治疗方案,可达到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患者64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术后肠内营养治疗并配合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对治疗结果及护理方法与患者的反馈进行详细记录与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伤口感染、腹胀、腹泻等并发症的几率相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术后肠内营养效果显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手术后行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方法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配合序贯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辽宁省肿瘤医院就诊的中晚期食管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序贯放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循证护理干预,并联合序贯放疗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其中好转18例(36%),显效30例(60%),无效2例(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中好转15例(30%),显效26例(52%),无效9例(18%),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总有效率和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症时,可以采用循证护理配合序贯放疗的治疗方法,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的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