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射频热凝治疗是目前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疗效肯定[1]。目前第Ⅱ、III支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治疗,主要采用为Hartel入路穿刺[2],即从口角旁经卵圆孔穿刺入路。该穿刺入路在治疗第III支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中,定位准确;但对第II支三叉神经痛,则有定位不易和可能损伤下颌神经等缺点[2],因此会影响治疗效果、增加治疗次数并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陶高见首先提出经眶-圆孔入路,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分析C臂引导下经卵圆孔半月节选择性位点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依据其受累分支不同分为三组:A组-Ⅱ支,B组-Ⅲ支,C组-Ⅱ、Ⅲ支;通过卵圆孔分区及进针深度确定不同受累分支的治疗位点,进而行C臂引导下射频热凝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术前和术后即刻、3天疼痛程度;术后3月和12月进行疗效随访。结果:各组术后即刻、3天VAS均较术前减低(P<0.05)。术后3月和12月各组有效率均达60%以上,其中单纯Ⅲ支受累者为95.7%,有Ⅱ支受累者相对较低(60%~75.6%)。各例术中及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C臂引导下经卵圆孔半月节选择性位点射频热凝术为治疗第Ⅱ、Ⅲ支三叉神经痛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经侧方入路与经卵圆孔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下颌支顽固性疼痛进行临床比较.方法:2003年6月-2007年6月,6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下领支顽固性疼痛患者被纳入,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在DSA介导下进行经侧方入路或经卵圆孔三叉神经下颌支射频热凝术.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各自术前与术后不同时段疗效评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薄层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圆孔及卵圆孔双针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Ⅱ、Ⅲ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第Ⅱ+Ⅲ支痛患者24例,CT薄层扫描(0.75 mm)引导下一根穿刺针精确抵达圆孔外口处,另一穿刺针则进入卵圆孔内35 mm,三维CT重建和电生理测试确认穿刺靶点,静脉全麻下行温控射频热凝治疗。结果:穿刺针均准确位于圆孔外口和卵圆孔孔内35 mm,三维CT重建和电生理测试确认穿刺靶点,静脉全麻下行温控射频热凝治疗。结果:穿刺针均准确位于圆孔外口和卵圆孔孔内35 mm,治疗后疼痛即刻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优良23例(95.8%)、良好1例(4.2%)、无效0例;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5 mm,治疗后疼痛即刻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疗效:优良23例(95.8%)、良好1例(4.2%)、无效0例;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年,1例术后12个月第Ⅲ支复发,1例术后16个月第Ⅱ支复发。结论:薄层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圆孔及卵圆孔双针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Ⅱ+Ⅲ支),定位精确、疗效可靠、安全简易,为治疗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探索出一条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发病率较低[1],但疼痛程度极为剧烈的疾病,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内闪电样反复发作的剧痛,特点为触痛、刀割、火烫样疼痛,以面颊部、上下颌或舌疼痛最明显,而不伴有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目前病因仍不清楚 [2-3].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是目前国际上有效安全的方法之一[4],且有止痛效果好、复发率低、可重复治疗等优点[5],越来越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力手段.作者自2006年起行52例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的护理配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螺旋CT引导下半月节穿刺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远期疗效.方法 10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研究组(脉冲射频组,n=44)和对照组(射频热凝组,n=56).比较治疗前,治疗后0.5年、1年、2年时的疼痛数字模拟评分(NRS)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1年内两组NRS无显著性差异,但2年后研究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半月节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阿霉素及庆大霉素外周神经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比较两种药物的远期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探讨三叉神经痛治疗的适宜方法。方法:选择2002-12/2003-06于北京天坛医院疼痛中心收治,经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无效或难以耐受其副作用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0例,区组随机分为2组(n=35):①阿霉素组:将阿霉素粉剂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g/L的溶液,第Ⅰ支注射部位为眶上孔,第Ⅱ支为眶下孔或上颌神经,第Ⅲ支根据疼痛部位选择颏孔、下牙槽神经或下颌神经阻滞。若疼痛无明显缓解,可于一两周后再次阻滞一次。②庆大霉素组:应用庆大霉素针剂(8万单位/支),阻滞方法同阿霉素组,可阻滞四或五次,1次/周,每次剂量为8万单位。治疗前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无痛时为0,最剧烈疼痛时为10)进行疼痛评估,治疗后用电话、信件随访,分别在治疗第6,12,18,24,30个月记录数字评分(评分方法同目测类比评分),同时记录治疗后镇痛有效率(≥2度,即疼痛减轻1/2及以上)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和程度。结果:7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镇痛的有效率:两组患者在治疗后6个月时相似,但在第12,18,24,30个月阿霉素组明显高于庆大霉素组(68%,57%,28%,23%;31%,20%,6%,6%,P<0.05)。②疼痛强度变化:阿霉素组在治疗后两年半内数字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庆大霉素组仅在治疗后6,12个月时低于治疗前(4.3±1.5,5.5±1.7,7.9±1.6,P<0.01),至1年后疼痛强度与治疗前无差异(P>0.05),且数字评分高于相应时间点的阿霉素组评分。③并发症的比较:阿霉素组面部麻木和肿胀的发生率高于庆大霉素组(91%比17%;91%比28%,P<0.01);持续的时间和长于庆大霉素组[(122±31),(7±2)d;(66±13),(5±2)d,P<0.01];程度重于庆大霉素组。结论:阿霉素外周神经阻滞对三叉神经痛的远期镇痛效果较庆大霉素好,其副作用相对比庆大霉素大,但是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注射阿霉素联合无水酒精毁损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收治的4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螺旋CT引导经皮穿刺卵圆孔,缓慢注射无水酒精和阿霉素0.2~0.5 mL.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测定疼痛强度.[结果]45例治疗后,即刻疼痛完全缓解者8例(17.8%);一周后疼痛完全缓解39例(86.8%),明显缓解5例.经治疗后6个月、12个月随访观察,有效率分别为 97.8%,97.8%.并发症少而轻微.[结论]螺旋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注射阿霉素联合无水酒精毁损疗法对三叉神经痛具有定位准确,无痛苦,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的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C型臂引导下穿刺针位于卵圆孔内不同区域,行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C型臂引导下,根据影像学将卵圆孔划分为内、中、外三个区域,按穿刺针位于卵圆孔内不同区域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B、C三组穿刺针分别位于卵圆孔内侧、中部、外侧区域。行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0.5%阿霉素0.5 ml。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疼痛水平评价指标,疼痛缓解度作为疗效评价标准。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当日、7天、14天、1月、6月、12月的临床疗效。结果:9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均顺利完成卵圆孔穿刺和治疗。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当日、治疗后7天、14天、1月、6月、12月VAS和有效缓解例数均未见统计学差异。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治疗后当日、7天、14天、1月、6月和12个月VAS评分均降低(P<0.05)。12个月随访观察A组有效率为76.7%,B组有效率为76.7%,C组有效率为73.3%。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在C型臂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行半月神经节周围注射0.5%阿霉素0.5 ml治疗三叉神经痛时,穿刺针位于卵圆孔内不同区域均有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难治性三叉神经痛射频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综合征,多以单侧的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发作性疼痛为特征,疼痛性质多为电击样,间歇期内可无症状,刺激触发点可以诱发剧烈疼痛[1]。常规治疗采用药物控制症状,对药物控制无效的难治性三叉神经痛需要外科手术。近年来我们采用射频手术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科2002年10月-2004年9月收治三叉神经痛患者128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48例予射频治疗难治性三叉神经痛。男35例,女13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2.0±4.5)岁。2.射频手术方法。患者仰卧[2],采用前入路法,在患侧口角…  相似文献   

11.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三叉神经毁损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 CT引导机为西门子AR型NOVR型.34例患者均根据典型的病史、体征作出三叉神经痛诊断,均有服用药物史,5例为经其他方法治疗后复发.34例中男8例,女26例,年龄55~70岁,平均58岁.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采用22G穿刺针,CT引导进针,确定针尖在卵圆孔时,分次缓慢注射2%阿霉素0.2~0.3 ml(不超过 0.5 ml).结果治疗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即刻疼痛减轻26例(76.9%),治疗后6个月,32例疼痛消失,2例疼痛减轻.并发症少而轻微,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卵圆孔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微创、疗效好、可重复操作的新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分析三叉神经射频疗效与半月节解剖变异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2018年至2019年我科诊断为三叉神经痛,行半月节射频术的病人。采用Radiant软件对O形臂扫描结果进行术后重建,分析射频穿刺路径与半月节解剖变异特点,并与卵圆孔穿刺射频即刻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纳入研究病人41人,术后即刻疼痛消失30人(73.1%),疼痛减轻7人(17.1%),无效4人(9.8%),上述4例无效及7例减轻的病人中9例均为第Ⅱ支范围疼痛控制不满意。回顾分析其半月节解剖特点均发现,经卵圆孔穿刺射频由于穿刺角度所限,不能完全进入半月节,推测是不能覆盖第Ⅱ支范围导致射频效果不佳的原因。结论:三叉神经痛病人行卵圆孔穿刺射频,特别是累及第Ⅱ支疼痛病人有时效果不佳,可能是由于半月节解剖差异导致,可同期行圆孔穿刺射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经随机双盲对照分析,对经翼腭窝与经卵圆孔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6月,50例顽固性三叉神经上颌支疼痛患者被纳入,并且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介导下进行经翼腭窝(A组)或经卵圆孔(B组)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ores,VAS)、患者满意度评分(patient satisfaction score,PSS)进行术前与术后不同时段疗效评定。同时记录手术副作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随访时间为24个月。结果 :经翼腭窝与经卵圆孔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患者满意度高。术后临床疗效、副作用和术后复发率,两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在并发症方面,经翼腭窝组少于卵圆孔组(P<0.05)。结论 :经翼腭窝与经卵圆孔上颌神经射频热凝术相比,两者均具有定位确切、操作方便和有优良的临床疗效,但前者手术并发症较少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3年3月-2006年8月我院门诊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2例,结合门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男13例,女18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9岁;病程最长13年,最短7d;疼痛部位:左侧9例,右侧22例,眼支痛2例,上颌支痛5例,下颌支痛6例,混合支痛18例。对照组31例,男11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后支射频联合阻滞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疼痛效果。方法:以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钙盐抗骨质疏松治疗,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0)与对照组(n=50),其中,治疗组:给予患者CT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后支射频+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非甾体消炎药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以及功能障碍状况,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状况。结果:①治疗后2h内两组患者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而治疗1d后至6个月,组间疼痛差异明显(P<0.05)。②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P<0.05)。结论:与传统的保守治疗方式相比,采用CT引导下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支射频+脊神经后支阻滞治疗措施,可有效缓解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状况,加减关节功能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致下颌第二磨牙龋坏的近中阻生牙的拔除时机。方法选择538例下颌近中阻生牙患者,观察性别、年龄[20~30岁组(n=214),31~40岁组(n=160),41~50岁组(n=119),51~60岁组(n=45)]与第二磨牙龋坏患病率的关系。结果 538例患者下颌近中阻生牙致第二磨牙龋坏的患病率为52.4%(282/538),其中男女患病率分别为54.6%(149/273)、50.2%(133/26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8 0)。20~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患病率分别为38.3%、56.3%、68.1%和64.4%,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近中阻生牙致第二磨牙龋坏的患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建议20~30岁对于临床检查已萌出的近中阻生牙进行预防性拔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单纯外周神经阻滞加偏振红外光照射患侧颈胸神经节治疗三叉神经痛近期效果,探讨不同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特征。方法38例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n=20)用20g/L利多卡因注射液5ml+维生素B120.5mg+生理盐水至10ml单纯外周神经阻滞治疗,间隔一两天重复1次,5次为1个疗程。B组(n=18)在上述阻滞后加偏振红外光照射患侧颈胸神经节,偏振红外光治疗功率60%~80%设置模式23,治疗时间10min。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每次治疗前及治疗后10~15min对疼痛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A组患者治疗前VAS为7.6±2.2,B组患者治疗前VAS为7.6±1.1,组间无明显差别(t=0.01,P>0.05)。每次阻滞前后疼痛明显减轻(t=15.48~43.71,P<0.001)。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经过5次治疗后,A组VAS评分降为2.6±2.4,疼痛缓解率平均达到64%。B组VAS评分降为3.5±1.8,疼痛缓解率平均达到51%。每次治疗前后VAS的变化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外周神经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三叉神经阻滞配伍同侧颈胸神经节偏振红外光照射没有显示出优越的近期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域发作性剧烈疼痛,是一种好诊断难治疗疾病,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没有一种令人满意达到根治的方法。本院开展CT引导下经皮经卵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创伤小、显效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效方法之一。本院疼痛科自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共收治原发性三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物理疗法及手法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紊乱(TMD)的疗效。方法TMD患者90 例随机分为药物组(n=30)、理疗组(n=30)、理疗+手法组(n=30)。治疗前及治疗4 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最大张口度、关节弹响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各组疼痛均明显改善(P<0.01),理疗组还伴有最大张口度明显改善(P<0.01),理疗+手法组患者最大张口度、关节弹响程度显著改善(P<0.001)。治疗后三项评定从优到差顺序均为理疗+手法组、理疗组、药物组。结论理疗结合手法治疗可更有效改善TMD患者关节疼痛、张口受限及关节弹响。  相似文献   

20.
2%利多卡因凝胶鼻腔内涂抹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利多卡因凝胶鼻腔内涂抹治疗Ⅱ支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20例Ⅱ支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至两组,分别在患侧鼻腔涂抹2%利多卡因凝胶2ml或生理盐水对照.7天后两组患者交换.触碰面部诱发疼痛发作,测定给药前和给药后15分钟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疼痛是否再次出现以及一次给药后疼痛有效控制的持续时间.结果:利多卡因组VAS值显著下降(P<0.01),而生理盐水组无显著变化.治疗效果平均维持4.5小时(范围0.5~24小时).结论:2%利多卡因凝胶鼻腔内涂抹治疗Ⅱ支三叉神经痛能迅速显效并维持一段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