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宫颈癌患者化疗后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55,放疗期间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和对照组(n=55,放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依从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予以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宫颈癌放疗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放疗的宫颈癌患者84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依从性、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均提升,心理状态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放疗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不良心理状态,还可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行为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行为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环境等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采用行为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心理护理以及疼痛护理对于其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较治疗之前均有明显的好转,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心理护理以及疼痛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以及睡眠质量,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值得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行化疗患者尿潴留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尿潴留发生率及留置导尿管时间。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性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性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导尿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得分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性欲望、性兴奋、高潮、阴道润滑程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生活频率快于对照组(P<0.05),性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膀胱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1月至2015年3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116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性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性生活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性生活满意度、阴道干涩率、性交疼痛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抑郁水平与焦虑水平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改善子宫切除术患者心态,恢复身体与心理健康,提高性生活质量,促进夫妻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145-14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9年5月宫颈癌患者83例,采用随机方式分成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两组均接受腹腔镜下宫颈癌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宫颈癌术后护理中应用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张根兰 《当代医学》2014,(15):130-131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和行为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采用宫颈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ACT-Cx)评价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FACT-Cx总得分为(133.23±21.26),而对照组为(109.47±20.1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其舒适、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戎有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142-2143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在我院妇科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5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对比2组宫颈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宫颈癌患者在术后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异常,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对手术的满意度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有助于患者身心康复,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及人性化分层次护理对提高妇科肿瘤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来我院化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在常规化疗后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及个体化分层次护理,对照组只采用常规化疗后护理.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BISF-W)进行问卷调查,对2组患者进行性生活质量测量和评价,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性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质量较治疗前都有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性生活频率及性生活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及个体化的分层次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年轻宫颈癌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性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性交疼痛12.12%、性交疼痛27.27%;对照组患者性交疼痛27.27%、性交疼痛51.52%;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性生活满意率为75.76%,高于对照组54.5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轻宫颈癌患者术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顾虑,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和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科室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40名宫颈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将40名宫颈癌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的宫颈癌患者实施较为常规的护理干预,而对观察组的宫颈癌患者实施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在经过心理护理的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的宫颈癌患者,并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宫颈癌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成绩,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出院后延续护理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仅在出院时进行健康指导、定期进行电话随访,未采取任何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采用QLQ-C30调查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半年的治疗与护理,其躯体、角色、认知、情绪、社会功能等指标较出院时均有显著改善(P0.05),而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疲劳、恶心呕吐、疼痛等症状领域三项指标较出院时有显著改善,且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及护理半年后上述三项指标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针对宫颈癌患者在出院后采用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其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护理人文关怀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1例,分别为基础性护理和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护理下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心理焦虑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焦虑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心理焦虑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心理护理对提升ICU重症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进行接收的52例ICU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睡眠和生活质量水平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与护理前相比,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且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来看,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均有明显提升(P0.05);但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分提高程度上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在ICU重症患者护理中,给予患者多方面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睡眠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为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2-2016.12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组宫颈癌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行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HAMD、HAMA量表。结果:观察组宫颈癌术后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宫颈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P0.05。结论:行为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不良情绪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桂友芳 《安徽医学》2012,33(7):867-86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50例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患者,按入组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2组患者均予以术后常规治疗,但观察组加以心理干预,2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心理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消极心理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16.0%明显小于对照组44.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组患者均较前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宫颈癌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精神负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在中晚期癌症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中晚期癌症癌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社会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晚期癌症癌痛患者予以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缓解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许烨婷  魏凌云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9):162-164+168
目的探讨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于2016年5~7月期间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予以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45,予以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视力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术后30 d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服务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抑郁、焦虑、恐惧及人际关系敏感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