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民赫 《大家健康》2015,(5):151-152
目的:探讨与分析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及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80例肛肠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麻醉方式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观察组的麻醉方式采用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对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止痛效果及术中肌松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在术中肌松效果好,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而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分析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及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80例肛肠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麻醉方式采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观察组的麻醉方式采用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对两组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止痛效果及术中肌松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麻醉联合亚甲蓝在术中肌松效果好,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而局部浸润麻醉联合亚甲蓝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3.
时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3):1763-1764
目的观察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9月在我科接受肛肠手术的患者985例,其中采用骶管麻醉实施手术860例,其余125例患者因骶管解剖异常或有相关麻醉禁忌而行局部浸润麻醉后施行手术。结果骶管麻醉患者麻醉效果良好,手术顺利。结论骶管麻醉临床操作简单、成功率高、起效迅速、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肛肠手术。  相似文献   

4.
陈晓燕  阮军峰  周蓉  张斌斌 《当代医学》2021,27(15):123-125
目的 探究肛肠手术中运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采用传统解剖定位骶管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穿刺时间长于对照组,但穿针调整次数、麻醉生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成功率以及麻醉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肛肠手术中实行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可确保定位更准确,有效提升阻滞麻醉的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住的100例肛肠手术实施骶管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实施局麻行肛肠科手术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9.0%,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长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及麻醉剂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科手术患者给予骶管麻醉,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切口愈合时间短,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采用手术治疗的108例肛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行0.75%的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治疗组行0.5%的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镇痛效果。结果两组镇痛效果优良率和运动阻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麻醉阻滞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中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进行骶管阻滞麻醉能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减少中毒的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子明 《当代医学》2016,(13):27-28
目的 研究探讨肛肠手术中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实施肛肠病手术的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骶管麻醉;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分别对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麻醉时间、麻醉药物的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100.0%和90.4%,麻醉时间分别为(2.1±1.0)h和(3.9±1.4)h,利多卡因的用量分别为(12.8±2.3)mg和(98.2±23.1)mg,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和36.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施肛肠手术的过程中采用小剂量低浓度骶管麻醉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高效的优点,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础麻醉后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在小儿下腹以下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40例下腹以下手术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患儿清醒时间、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清醒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发生率为0%(0/20),对照组中则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比为15%,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下腹以下手术中,实施基础麻醉之后采取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方式的操作简单,且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并且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安全性较好,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传统肛肠手术通常采用利多卡因行骶管麻醉,但由于麻醉恢复快,不能有效缓解术后患者肛周疼痛,现采用利多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复合亚甲蓝行骶管麻醉用于肛肠手术,术后能有效缓解肛周疼痛,达到镇痛目的。2012年至今,笔者采用亚甲蓝复合骶管麻醉用于肛肠手术65例,并与61例行传统麻醉的肛肠手术作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26例患者,随机分为亚甲蓝组和对照组,亚甲蓝组65例;对照组61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肛肠手术患者,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复合组与单药组,各65例。患者均采用骶管阻滞镇痛方式,单药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麻醉,复合组则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术中牵拉反射程度、麻醉效果(麻醉持续时间、总体麻醉效果、最高运动阻滞到达时间)、镇痛效果[镇痛起效时间、数字评分法(NRS)]、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复合组术中牵拉反射程度,术后2、6、12、24 h的NRS评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药组(P<0.05);麻醉持续时间、最高运动阻滞到达时间、镇痛起效时间、双下肢肌力恢复时间、自主排尿恢复时间均短于单药组(P<0.05);总体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药组(P<0.05)。结论: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可有效缩短镇痛起效时间,同时具有较高的麻醉及镇痛效果,还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剂量鞍麻和骶麻、局部浸润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75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5例,分别采用小剂量鞍麻、骶麻和局部浸润麻醉。观察术中的镇痛、肌松效果,监测术前、术中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结果小剂量鞍麻组麻醉效果满意率明显高于骶麻、局部浸润麻醉组(P〈0.05);而在血流动力学方面,小剂量鞍麻组和骶麻组术前、术中的HR、MAP、SpO2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小剂量鞍麻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比骶麻、局部浸润麻醉有更好的优势,而且其麻醉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局部解剖变异少,是肛肠手术的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在成人肛肠手术患者麻醉中采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麻醉。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成人肛肠手术患者,采用无特异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0.375%罗哌卡因麻醉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0.5%罗哌卡因麻醉方案,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满意率、血压、心率等指标。结果 (1)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心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其中观察组较为优异(P0.05);(2)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麻醉满意率差异显著,其中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在成人肛肠手术患者麻醉中采用0.5%罗哌卡效提高因麻醉方案效果显著,可有患者麻醉满意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对痔疮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本院肛肠外科收治的120例痔疮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中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入院后均予以痔疮常规治疗,对照组术中予以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术中予以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术后下肢恢复活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较两组麻醉前(T0)、给药后5 min(T1)、给药后15 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比较两组肛门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肛门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双下肢运动阻滞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下肢恢复活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2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AP、HR水平均较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肛门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双下肢运动阻滞效果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痔疮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维持术中血压、心率稳定,可确保麻醉效果,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杨小平 《当代医学》2013,(32):60-61
目的探讨骶管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选择骶管麻醉,对照组选择局部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9.00%、84.69%,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甲级愈合率分别为98.00%、74.49%,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科手术患者给予骶管麻醉,可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切口愈合时间短,甲级愈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对骶管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肛肠手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甲磺酸罗哌卡因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每组各18例,分别用0.5%和0.7%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进行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比较,高浓度组比低浓度组起效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维持时间和麻醉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骶管阻滞行肛肠手术能够很好的满足术中的镇痛、肌肉松弛等需要,且较高浓度的甲磺酸罗哌卡因能够缩短药物的起效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在小儿下腹部以下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60例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观察组)和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儿清醒时间、氯胺酮用量、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清醒时间及术中氯胺酮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骶麻复合静脉全麻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10日至2019年4月10日到我院进行下腹部手术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进行骶麻复合静脉全麻的麻醉方式,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静脉全麻的麻醉方式。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时心率、血氧饱和度、麻醉清醒时间、以及氯胺酮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氯胺酮用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后10 min及20 min的时候,心率相对于对照组比较慢,而血氧浓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进行小儿下腹部手术时,采取骶麻复合静脉全麻的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采取单纯静脉全麻的对照组患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在肛肠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64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在麻醉中,治疗组注入0.5%罗哌卡因20ml联合异丙酚20ml;对照组注入0.75%罗哌卡因20ml联合异丙酚20ml。结果: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麻醉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循环、呼吸系统干扰小,阻滞时间长,药物不良反应少,易于术中管理,因此,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异丙酚麻醉是肛肠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肛肠洗剂在肛肠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接受肛肠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均分成两组每组4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复方黄柏洗液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肛肠洗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水肿消失时间以及手术后伤口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洗剂在肛肠术后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经济实惠,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骶管麻醉患者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进行子宫脱垂修补术的76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骶管注入15 ml 0.5%罗哌卡因麻醉;研究组患者给予骶管注入15 ml 0.5%罗哌卡因+10μg舒芬太尼麻醉。对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HR、Sp O2及MAP进行观察并记录,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手术开始15 min及30 min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及平均动脉压(MAP)情况相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其术中及术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骶管麻醉患者应用的效果优于单纯罗哌卡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