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的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16年11月以来收治的新生儿106例,将新生儿进行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3例患儿,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手段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手段的护理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重症监护时间。结果:干预组53例新生儿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其平均重症监护时间(7.65±2.11)d远远小于对照组新生儿的平均重症监护时间为(13.37±1.41)d。结论:分析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以期为改善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在1年内在重症监护病房中收治的新生儿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和院内感染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新生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20%,观察组新生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5%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新生儿实施临床护理时,对其进行院内感染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明显降低其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有着较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期间新生儿病房中40例新生儿作为甲组,进行常规护理;以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另外40例新生儿作为乙组,进行不安全因素分析,实施针对性防范护理干预。结果:乙组新生儿不安全事件发生率(5.0%)明显低于甲组(15.0%),且乙组家属护理满意度(97.5%)高于甲组(85.0%),两组对比差异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和防范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护理中不安全事故发生率,同时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RICU收治的67例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4例轻度失禁性皮炎(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例(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RICU重症患者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神经内科患者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基础性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压疮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发生压疮的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护理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实施,能够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促进患者得到积极的治疗,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应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共计60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为30例。对实验组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应用程序化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对照组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新生儿感染率方面两组进行比较,对照组的感染率要高于实验组的,经统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效果要好于对照组的,经统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护理效果是满意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发生新生儿呼吸机肺炎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对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98例机械通气新生儿进行呼吸机肺炎相关高危因素调查,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以预防呼吸机肺炎发生.结果 98例患儿中15例发生呼吸机肺炎,发生率15.31%,死亡3例,死亡率20.0%.结论 新生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采取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呼吸机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探究在重症监护病房采取的对应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研究组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期间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比较对照组和研究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不如研究组低,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不如研究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力度,实施有针对性的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出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琛 《大家健康》2016,(5):200-201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在实验组中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实施改进后的程序化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对对照组中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则采取常规管理模式护理,护理1个月后对两组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院内感染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新生儿感染率为8.78%,对照组新生儿感染率为14.25%,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护理管理流程,可以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增强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临床上的新生儿实施鸟巢式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在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出生的6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实验法的方法将新生儿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实施鸟巢式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新生儿的疼痛评分以及肠胃功能等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一定时间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出箱时间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肠胃功能恢复情况和睡眠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新生儿实施鸟巢式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减少新生儿的出箱时间,增加了新生儿的睡眠时间,改善了新生儿放入肠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实施加强护理沟通的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加强护理沟通的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实施加强护理沟通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配合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在实验组中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实施改进后的程序化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对对照组中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则采取常规管理模式护理,护理1个月后对两组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院内感染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新生儿感染率为8.78%,对照组新生儿感染率为14.25%,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护理管理流程,可以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提高救治成功率,增强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导管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5例重症新生儿纳入对照组,将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新生儿纳入到观察组;首先,分析对照组PICC置管治疗患儿的感染因素;其次,针对对照组患儿的感染因素观察组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干预。结果:性别与感染发生无关,穿刺次数、置管场所、穿刺时间、导管堵塞均是PICC导管感染的诱发因素(P0.05);针对患儿PICC导管置管感染因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未出现感染现象。结论:穿刺次数、置管场所、穿刺时间、导管堵塞均是新生儿PICC导管感染的诱发因素,而根据感染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上在医院开展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实施护理敏感性质量控制干预措施对护理质量方面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在2015年1-12月医院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阶段为对照组,以我院在2016年1-12月期间实施护理敏感性质量干预措施的阶段为实验组,观察一段时间后两组的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情况。结果经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护理事件差错发生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对照组高于实验组,满意度比较中实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开展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实施护理敏感性干预措施可以减少不良事件及不安全的发生率,使满意度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电子监控系统对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本院精神科病房收治的792例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4例精神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精神病房常规安全管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电子监控系统干预,比较两组的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为7.09%,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将电子监控系统应用于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中,可减少安全意外事件,值得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右江医学》2016,(2):141-14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及堵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脑梗死并行肠内营养的患者190例。将2014年1~12月期间入住的87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期间入住的103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预防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及堵管等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及堵管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腹胀、腹泻、反流及堵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脑梗死患者肠内营养不耐受及堵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应用损伤控制策略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对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 2016年1-12月实施损伤控制策略、具有完整资料的严重多发伤病人78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前提下,对实验组实施损伤控制策略。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和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得到明显下降,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损伤控制策略能够提高ICU多发伤的救治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助产士实施预防新生儿窒息措施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102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2009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156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预防新生儿窒息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实施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6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接受了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结论在临床上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指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合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为治疗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NICU患者临床资料66例,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皆为33例。观察组应用护理安全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基础护理的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6.06%,对照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远远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家属的总满意度为(96.25±2.11)分,对照组家属的总满意度为(89.21±2.02)分,观察组的家属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N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