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小儿唇腭裂修补术中患儿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唇腭裂患儿10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研究组患儿给予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照组患儿给予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后情况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术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1.32%,对照组患儿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6.42%,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小儿唇腭裂修补术中给予患儿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优于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氯胺酮、丙泊酚复合与伍用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中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复合麻醉,实验组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并伍用瑞芬太尼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术中与术毕阶段实验组患儿MAP、H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苏醒时间与氯胺酮用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0.00%,P<0.05).结论:针对小儿麻醉过程中,给予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并伍用瑞芬太尼麻醉能够显著提升镇痛效果,且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小儿手术麻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方法 4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随机分成异丙酚-瑞芬太尼组(RF)和氯胺酮组(K)。RF组以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K组以氯胺酮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比较两组诱导前(T1),诱导后(T2),消毒时(T3),切皮后1 min(T4),结扎疝囊时(T5),手术结束时(T6)的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并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出室时间。记录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体动反应、嗜睡、精神症状等发生情况。结果 RF组在T2、T3、T4、T5时心率和血压明显低于K组相应时点(P〈0.05),RF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K组(P〈0.05),RF组患儿手术氯胺酮用量明显低于K组(P〈0.05),RF组患儿苏醒时间和出室时间均明显短于K组(P〈0.05),RF组患儿苏醒期呕吐发生率低于K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法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麻醉效果确切,过程平稳,恢复快速、平稳,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小儿麻醉维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氯胺酮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与丙泊酚-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短小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短小手术患儿分为瑞芬太尼组和氯胺酮组。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选用微量泵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氯胺酮,记录两组患儿围手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和SpO2的变化,并同时记录术后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术前相比,手术期间瑞芬太尼组HR和MAP均有显著下降,而氯胺酮组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瑞芬太尼组患儿呼吸抑制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氯胺酮组(P<0.05)。结论:微量泵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在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等方面优于复合瑞芬太尼,使小儿非插管全身麻醉更平稳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在小儿疝修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60例(4~8岁),ASA I~Ⅱ级,急诊或择期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A组(七氟醚组)、B组(丙泊酚组)、C组(氯胺酮组)各20例。A组面罩吸人七氟醚,静脉注射瑞芬太尼;B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及丙泊酚,C组静脉注射氯胺酮。分别记录三组麻醉手术期间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苏醒时间、苏醒期不良反应。结果:A组诱导后和手术时心率、血压基本保持平稳(P>0.05),B组在诱导后心率和血压下降较A组明显(P<0.05),且B组术中心率和血压波动明显(P<0.05),麻醉苏醒时间A组明显早于B组和C组(P<0.05),A组苏醒期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疝修补术中的麻醉平稳,效果确切,苏醒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并分析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和瑞芬太尼在小儿非插管全身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在手术治疗前行非插管全身麻醉的患儿临床资料,按照不同麻醉用药方案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方案,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T1-3时间点HR、RR及MPA指标水平较研究组均发生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术后清醒、麻醉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非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丙泊酚复合氯胺酮,更具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史艳燕  李明强 《西部医学》2008,20(3):563-564
目的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与丙泊酚-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短小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短小手术患儿平分为瑞芬太尼组和氯胺酮组。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选用微量泵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氯胺酮,记录两组患儿围手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 AP)、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同时记录术后清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手术期间瑞芬太尼组HR、RR和M AP均有下降,而氯胺酮组无变化。瑞芬太尼组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结论微量泵注丙泊酚-氯胺酮麻醉在维持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呼吸抑制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等方面优于复合瑞芬太尼,使小儿非插管全身麻醉更平稳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潢川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9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纳入研究,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氯胺酮麻醉,观察组接受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分析两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麻药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6.53%)较对照组(53.0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麻药诱导时间及苏醒时间均较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麻醉中维持喉罩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3月15日至2017年6月12日收治的60例手术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30例,应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儿在手术各时间点的心率变化情况。结果进入手术室时,两组患儿的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麻醉诱导后、喉罩置入、手术结束时、喉罩取出时、面罩取出30 min各时间点中,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麻醉维持喉罩通气中的效果要优于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  相似文献   

10.
柯劭 《吉林医学》2014,(14):56-5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诱导和维持,对照组给予芬太尼、丙泊酚诱导,异氟醚吸入维持。观察并记录患儿麻醉前、气管插管、人工气腹、手术结束时的HR、MAP。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观察组围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平稳,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相比,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呼吸恢复快,清醒快,更适合于小儿腹腔镜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ASA I~II级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微量泵输注氯胺酮+丙泊酚混合剂;治疗组微量泵输注氯胺酮+丙泊酚+瑞芬太尼混合剂.记录2组患儿麻醉药物用量、术毕苏醒时间和麻醉期间呼吸、循环情况,观察术中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用药量少,术毕苏醒快,镇静镇痛完善,对呼吸、循环的抑制小.结论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疗效优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儿腹腔镜手术中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行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固始县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接受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记录麻醉前、切片后5 min以及手术结束后患者呼吸频率、MA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频率、MAP波动较对照组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患儿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的安全性高,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平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比较,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方法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66例择期眼科手术患儿,年龄1~8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二组:瑞芬太尼组(A组)和氯胺酮组(B组)。A组患儿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3 mg/kg和瑞芬太尼2μg/kg,待患儿体动消失、下颌松弛后置入喉罩,给予机械通气,以瑞芬太尼0.25~0.3μg/(kg·min)和丙泊酚8~10mg/(kg·min)静滴维持。B组肌肉注射氯胺酮6~8mg/kg和静脉注射丙泊酚2~3 mg/kg,保留患儿自主呼吸,面罩吸氧2L/min,以丙泊酚8~10μg/(kg·min)静滴维持,根据手术需要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0.5~1mg/kg。记录并分析二组患儿麻醉前(T1),麻醉后5min(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开始后10min(T4)以及手术结束时(T5)患儿的HR、MAP、SpO2、手术时间、患儿Aldrete评分达9分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和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 ①A组患儿在手术过程中HR和MAP的波动变化显著优于B组患儿(P〈0.05);②二组患儿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患儿在Aldrete评分达9分时间、离开PACU时间明显优于B组患儿(P〈0.05);在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上,A组患儿显著低于B组患儿(P〈0.05)。结论小儿眼科手术中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较使用氯胺酮麻醉效果好,可控性强,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能够保证患儿围术期安全,是小儿眼科手术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4.
韩东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827-382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9年-2011年间收治的82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组(观察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对照组),每组各41例。详细记录2组患儿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麻醉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效果、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患儿术后恢复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短小手术患儿,对照组应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麻醉中采用喉罩通气下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患儿8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患儿,给予其中一组患儿氯胺酮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设为对照组,给予另一组患儿喉罩通气下舒芬太尼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麻醉中采用喉罩通气下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有着较好麻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  相似文献   

17.
赵鹏鹏  程伟 《中外医疗》2013,(18):86-8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用于小儿氯胺酮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组(A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5min、15min及术后DBP及HR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术中体动、痉挛、恶心呕吐、呼吸道梗阻、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氯胺酮的总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可提高麻醉效果,减少氯胺酮剂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10例,治疗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镇痛效果等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苏醒时间较短,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麻醉效果较好,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苏醒及离院时间,使丙泊酚用量减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氯胺酮、七氟烷、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于小儿头颈部手术麻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苏醒质量。方法:选择择期头颈手术小儿10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A组)、氯胺酮联合瑞芬太尼组(B组)、七氟烷组(C组)、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D组)、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E组),各20例。记录插管前、插管时、术中10 min、手术结束时和清醒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观察手术结束至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躁动情况。结果:插管时和清醒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C、D、E组均低于A组(P0.05~P0.01),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苏醒拔管时间B、C、E组均短于A组(P0.01)。结论:与氯胺酮比较,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更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和缩短苏醒时间,舒适度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2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语言应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术后观察组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语言应答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提前(P<0.05);观察组患儿低血氧、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P<0.05)。结论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采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患儿麻醉后意识恢复速度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