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法令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裴福兴  沈彬 《四川医学》2001,22(11):1002-1003
目的:了解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华法令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我院1998年收治的74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例前瞻性地分为两组。对有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25例术前给予华法令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余49例不用华法令预防,诊断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结果:术前预防性用华法令的病人无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没有预防性使用华法令的病人有28%发生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用华法令抗凝后手术侧肢体肿胀消退。所有使用华法令的病例未见有出血。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较高,应引起人工关节外科医生的高度重视。使用华法令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有效、安全、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超声多普勒诊断深静脉血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对比同期静脉造影检查确定超声多普勒诊断深静脉血栓的准确性。方法 对32例未行预防性治疗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患者使用多普勒常规主后检查,并对深静脉血栓阳性的患者于当日或次日再复查上行性静脉造影以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多普勒诊断11例患者术后有下肢深静脉知栓形成,其中6例的血栓、3例上腿血栓被静脉造影证实,对比静脉造影与超声多普勒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其准确率为81.8%,近端深静脉  相似文献   

3.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围手术期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原因的分析,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06例髋、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预防措施来有效防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果治疗的106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发生率为8.49%,无一例发生肺栓塞及死亡。结论积极的预防措施可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进一步栓子脱落形成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将会危及生命.在没有任何预防干预措施的情况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66%-84%[1].本文就我院近年32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了综合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髋关节置换的日益普及,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已倍受人们关注,因其可继发致命性的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有关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的报道国内罕见,预防方法国内未见报道.我们对未行预防性治疗的2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及24例围手术期行周期性充气加压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全髋置换术患者行上行静脉造影检查,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预防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循证护理多渠道寻找证据,进行严格评价,结合笔者所在科的临床经验和实际,制定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计划,对1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10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1月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一种科学、有序、可行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健 《当代医学》2011,17(13):96-97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梯度压力治疗结合低分子肝素对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12月98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及传统功能锻炼方法,让患者进行肢体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踝关节屈曲锻炼,力度由弱到强;观察组除采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外,还采用梯度压力治疗,再结合功能锻炼方法及联合使用肝素药物。结果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发生深静脉血栓9例,发生率为22.5%,其中中央型2例、周围型6例、混合型1例,无肺栓塞及死亡发生;观察组采用梯度压力治疗深静脉血栓后,发生深静脉血栓0例,发生率为0%。结论在临床上采用梯度压力治疗仪结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降低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血栓形成后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而由血栓引起的肺栓塞病死率高,据报道,在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为48.2%[1] .  相似文献   

9.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2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经验,术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术后密切观察患肢深静脉血流情况,并指导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以预防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20例患者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发生深静脉血栓2例.2例患者均进行了溶栓治疗,7 d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个月后能下地行走.结论 手术前后的药物、肢体锻炼及辅助器械等各项护理措施可减少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可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深静脉血栓(DVT)是THR、TKR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因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DVT防治一直受到重视。吕厚山等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为47.1%。随着人工全髋置换术的普及,假体质量的改善及术后有效的康复治疗,多数高龄或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已不再被列为手术禁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将会进一步提高;因此,如何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1.
张彩虹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1):1306-130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危险性高,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可导致肺栓塞。据报道,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8.2%[1]。本研究旨在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预防性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67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提出预防应从病因出发,通过早期积极主动和被动活动促进静脉回流。结果:对115例开展预防性抗凝治疗,改进术后护理,仅2例并发DVT,发生率1.73%。结论:认为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协助医师做好预防性抗凝治疗,观察预防治疗后的效果,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方法对254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健康宣教,早期功能锻炼,抗凝治疗。结果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1例,发病率为0.45%,未发生肺栓塞(PTE)。结论根据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存在的高危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分析,采取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过加强护理及预防性使用低分子量肝素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方法2006年11月-2007年11月,我科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病人48例。围手术期通过抬高患肢、早期积极活动等护理措施,同时预防性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术前及术后第7天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深静脉通畅情况。结果经多普勒超声证实,48例患者仅3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6.25%。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预防性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髋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5月在外科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外科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观察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下肢肿胀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下肢肿胀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差异明显,且护理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100.00%,而对照组满意度为76.19%,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髋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深受患者信赖,保证了患者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 对57例关节置换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术后早期活动,预防性抗凝等措施.结果 73例关节膝置换术患者,仅5例发生DVT,发生率6.84%.结论 该预防方法能有效降低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5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通过早期采取积极主动的护理方法,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56例患者开展预防性护理干预后,无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出现,只有3例出现术后局部血肿、胀痛,经过及时治疗、护理,患者症状缓解.结论:采取合理可靠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可减少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探究怎样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700例,均为我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进行预防,将患者进行分组,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0例,对照组采用小分子肝素联合弹力袜进行预防,观察组采用小分子肝素联合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IPC)进行预防,比较2组血栓的发生率.结果: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观察组2. 28% ,明显低于对照组28. 00%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1. 71% ,明显低于对照组26. 86% ,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患者在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常有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为进行预防工作,对患者采用小分子肝素联合间歇性空气加压治疗仪( IPC)的效果良好,减轻患者痛苦,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对15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其中髋关节置换13例,膝关节置换2例, 全髋关节置换术9例,股骨头置换术4例,膝关节表面置换术1例,绞链式全膝关节置换术1例.采取早期主动与被动活动,加循序减压弹力袜及低分子肝素的使用等综合治疗.结果:15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均顺利愈合出院,住院时间15~21天,平均17.2天.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和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措施. 方法 对6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重视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和保暖,避免在患肢行静脉穿刺,抬高患肢并禁烟,加强对患肢肿胀、皮温、疼痛、血运的观察,饮食、心理护理,以及采用预防性抗凝的治疗.结果 6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无一例发生DVT并发症.结论 早期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