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螺旋CT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高龄重症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1例年龄大于80岁重症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经螺旋CT三维重建引导下行射频治疗,评价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射频治疗后NR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治疗后23个月复发,经再次射频治疗后疼痛缓解.结论 螺旋CT引导下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对高龄患者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加阿霉素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远近期疗效。方法对6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CT引导下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加阿霉素毁损治疗。观察并记录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疗效评估,并随访2年,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各时段VA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后各时段与术后1 d疼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后各时段与术后7 d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疗效各时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加阿霉素毁损治疗三叉神经痛,可以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是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影响脉冲射频治疗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疗效的因素。方法: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28例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以治疗后2周疼痛程度降低50%以上为标准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效差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有效,17例患者效差改行射频热凝术治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术前疼痛程度、术前抗癫痫类药物用量、术中电刺激定位时电压、电阻、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有效组疼痛治疗发生器上监测的电压、计算的电场强度均明显高于效差组(P<0.05)。患者术后2周NRS评分与术中输出电压和电场强度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高电场效应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更好,提示提高术中电压即电场强度可能是提高疗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CT引导下蝶腭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pulsed radiofrequency treatment,PRFT)20例难治性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CH)的效果。方法:20例难治性丛集性头痛,17例阵发性丛集性头痛(episodic cluster headache,ECH),3例慢性丛集性头痛(chronic cluster headache,CCH),患者于CT引导下行蝶腭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记录疗效和副作用。结果:15例(88%)ECH和1例(33%)CCH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平均5.5(1~30)天疼痛完全缓解,2例(12%)ECH、2例(67%)CCH患者疼痛无缓解。平均随访时间为27(12~45)月。入组所有患者无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本研究表明CT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蝶腭神经节在难治性ECH患者可迅速、有效、安全促进丛集期的缓解,有望成为保守治疗无效时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螺旋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PRF)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半月神经节PRF治疗的经典TN患者1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BNI疼痛分级,记录围术期并发症;通过Kaplan-Meier分析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及长期疗效。结果:PRF治疗经典TN的初始有效率为85.12%;患者术后1、6、12、48、96、120个月的无痛生存率分别为85.12%、82.62%、78.98%、70.47%、63.98%、61.08%;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半月神经节PRF治疗经典TN,安全、有效,副作用少,适用于高龄、合并症多不能耐受全身麻醉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靶点定位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配合阿霉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实施CT靶点定位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配合阿霉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手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在规定时间内采用NR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8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月疼痛NRS评分与术前及术后1d、3d、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T靶点定位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配合阿霉素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螺旋CT引导下半月节穿刺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远期疗效.方法 10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研究组(脉冲射频组,n=44)和对照组(射频热凝组,n=56).比较治疗前,治疗后0.5年、1年、2年时的疼痛数字模拟评分(NRS)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1年内两组NRS无显著性差异,但2年后研究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半月节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CT引导下颈外侧入路射频热凝毁损对于顽固性舌咽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方法:32例顽固性舌咽神经痛患者,在CT引导下行颈外侧入路经皮穿刺,行射频热凝舌咽神经毁损治疗。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出院后随访时的疼痛情况、情绪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26例患者术后疼痛消失,4例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其余2例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行半月神经节射频毁损术,术后疼痛消失。随访期间28例疼痛消失无复发,2例在出院1个月内疼痛消失,1例仍部分缓解,1例喉癌继发性舌咽神经痛在术后2个月复发。所有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与情绪评分明显降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引导下颈外侧入路舌咽神经射频热凝毁损术具有安全疗效可靠和定位准确的特点,可有效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半月神经节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保守治疗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半月神经节标准电压和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术后6月有效率标准电压组(41%)明显低于高电压组(69%)(P=0.037);术后1年有效率标准电压组降至19%,显著低于高电压组(69%)(P=0.000)。两组脉冲射频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安全有效,这种非毁损的技术将为三叉神经痛患者提供又一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0℃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42℃标准脉冲射频治疗后效果欠佳的原发三叉神经痛患者32例行50℃脉冲射频治疗,评价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2℃标准脉冲射频治疗后效果欠佳改行50℃脉冲射频治疗后NR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面部有轻度麻木感,但短期内(平均2.1月)即可完全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50℃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是42℃标准脉冲射频无效时的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