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结肠黏膜与黏膜下免疫反应性炎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UC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巨大,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过程。UC的药物治疗包括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物、生物制剂、抗菌药物及益生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ilcerative colitis,UC)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消化内科2002年6月~2011年12月收集的120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药物治疗依从性评判,比较依从性差及依从性佳两组患者在患者、疾病、治疗等变量上的差异,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中,依从性佳占41.67%;依从性差占58.33%,单因素检验12个变量是影响UC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按OR值的大小,依次为年龄≥60岁、疾病知识缺乏、存在药物不良反应、自费支付医疗费用。结论 UC药物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上述因素实施相应的对策以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背景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复发和缓解性免疫介导的炎症性肠病,其治疗方式还存在争议,大约一半的患者病程发展复杂,伴有慢性活动或频繁复发的UC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的 目前UC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本研究旨在比较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治疗UC患者的相对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名研究人员独立使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数据库搜索有关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治疗UC的随机对照试验,干预组为生物制剂或小分子药物,对照组为安慰剂。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工具、RevMan 5.4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 Studio进行成对分析和网络荟萃分析,采用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SUCRA)对各结局指标的纳入药物进行排序,以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UC的临床疗效。结果共纳入25项研究,包括9 546例UC患者,10种药物干预方案(Filgotinib 100 mg、Filgotinib 200 mg、Upadacitinib、Tofacitinib、Etrolizumab、Adalimu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UC)伴焦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3例UC患者于入院24 h内进行评分。在循证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医疗、饮食、营养和心理等护理。患者于出院前采用SAS量表再测评1次,并与入院时进行比较。结果 UC患者出院时的焦虑检出率为36.36%,显著低于入院时的5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也明显改善。结论 UC患者具有较高的焦虑发生率,循证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5.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不可或缺的药物,目前治疗UC诱导缓解的主要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对于重度UC和暴发型UC,糖皮质激素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达60%~83.9%,对于轻度患者,尽早使用激素,可防止病情向中、重度发展;对于中度患者,应足量使用激素,防止向重度发展[1] .醋酸泼尼松具有抗炎、抗过敏、抗风湿、免疫抑制作用,为提高其对UC的疗效,我们根据醋酸泼尼松的作用特点和临床需求,研制了醋酸泼尼松结肠定位肠溶片.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及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住院的确诊为UC的2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病情轻重分为轻中度及中重度两组,按用药方案不同划分为6个治疗组: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 SASP)口服治疗组、美沙拉嗪口服治疗组、美沙拉嗪口服+美沙拉嗪灌肠液/栓剂治疗组、美沙拉嗪口服+糖皮质激素(Glucosteroids, GCS)灌肠治疗组、静脉应用GCS治疗组及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 IFX)治疗组,主要给药方式包括口服、静脉用药及局部用药(灌肠液、栓剂),比较UC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及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其中总有效率=缓解率+有效率。 结果 (1)对轻、中度UC患者,美沙拉嗪总有效率高于SASP(92.06% vs.68.18%,P<0.05);美沙拉嗪口服+美沙拉嗪灌肠液/栓剂治疗的总有效率最高(95.16%),美沙拉嗪次之(92.06%),美沙拉嗪口服+ GCS灌肠治疗的总有效率最低(90.63%),3组比较及组间两两比较P<0.05。(2)对中、重度UC患者,IFX的总有效率高于GCS(100% vs.90.63%,P<0.05)。(3)24例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refractory ulcerative colitis, RUC)患者,1例手术,6例加用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AZA),8例重新规范应用GCS,9例改用IFX,均已过渡至维持治疗阶段。(4)SASP、美沙拉嗪及IFX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27%、2.13%和6.67%。 结论 对轻、中度UC患者,美沙拉嗪口服+美沙拉嗪灌肠液/栓剂为最佳治疗方案。对中、重度UC患者,IFX疗效优于GCS。RUC患者可通过延长GCS使用时间、加用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及手术等方法进行补救治疗。UC药物治疗安全性较高,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7.
张伟伟  何松  康冰 《重庆医学》2015,(25):3517-3519
目的:回顾分析77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以指导并完善 UC 的诊治。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1月至2014年10月住院治疗的77例 UC 患者临床资料并电话随访一部分患者维持治疗情况。结果活动期 UC 患者中度活动者占69.9%,病变范围以左半结肠(46.6%,34/73)及广泛结肠(50.7%,37/73)为主。UC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及便血等。肠镜下 UC 活动期主要表现为肠黏膜充血、肿胀、糜烂及浅溃疡形成,内镜下组织活检多表现为黏膜慢性炎症和(或)糜烂。UC 患者病情越重,相对应的血清清蛋白平均值越低。治疗上以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氨基水杨酸制剂是长期维持治疗药物,UC 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9.0%(55/73)。结论UC 治疗方案基本遵循共识意见,仍需加强 UC 随访。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UC)是炎症性肠病之一,因病程迁延反复,影响患者健康与生活质量。针对UC的治疗仍以传统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随着多种新型生物制剂的诞生,UC治疗正步入免疫调节的生物学时代,但因其副作用多、价格昂贵,以及疗效持久性差,临床受到限制。中医药治疗UC具有简便廉效优势,且疗效相对持久。"乌梅丸"为《伤寒论》名方,治疗UC效果显著,该文对乌梅丸防治UC的临床应用优势进行了总结,希望更好地促进经典名方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肖佐清 《当代医学》2013,(22):111-113
目的分析20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发生结直肠癌的风险以及危险因素,为临床上监测及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UC-CRC)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20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的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00例UC患者中,诊断出结直肠癌有5例,总体风险为2.5%,都处于进展期。两组病人在年龄、病程、病变范围、活检有无不典型增生、是否使用药物及激素治疗、是否有内镜随访等都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分析显示UC-CRC危险因素为:疾病病程、病变范围以及结肠镜检查发现不典型增生。分析表明通过定期内镜随访、相关药物以及激素治疗可以减轻UC-CRC发病的风险。结论 UC患者发生癌变的风险很高,但与西方国家相比偏低。一般UC有全结肠炎,病程长达10年且活检有不典型增生等都是危险因素。所以能进行定期的内镜随访以及配合药物和激素的治疗都可以有效预防UC患者发生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重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治疗转归,寻找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住院重型UC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临床表现和诊疗经过,对糖皮质激素、柳氮磺胺吡啶、免疫抑制剂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糖皮质激素治疗总有效率为82.6%(19/23),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8%(21/26),5例(19.2%)无效需手术治疗。结论: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重症UC的主要药物,发病年龄、病变范围、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如药物治疗无效,有及时综合评估手术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贾立伟  孙辉  李欣  孙涛 《北京医学》2018,(1):63-65,6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局限于大肠黏膜或黏膜下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部分患者有肠外表现,发病年龄多在20~60岁[1].病变范围涉及直肠、左半结肠、结肠脾区或全结肠,病因不明确,可能由于易感基因对不同环境因素的异常免疫反应.全球UC高发地区在欧洲和北美,但近年来亚洲UC发病率明显增加,UC在我国的发病率已上升至1.6/10万,10年增幅为3.08倍[2].UC的主要治疗目标是诱导维持缓解、提高生存质量,内镜下黏膜治愈也被列为重要衡量标准.同时,要积极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并发症,避免短期和长期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UC的药物不断发展,传统药物包括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近年来生物制剂、细胞疗法、微生态制剂、中医中药也崭露头角.本文就目前治疗UC的药物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钱振美 《中外医疗》2009,32(10):83-83
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提高对本病诊治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00~2002年住院患者18例的相关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治愈1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痊愈率达77.8%。结论UC患者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血便、腹痛等。结肠镜及活检病理组织检查是诊断UC的主要方法。氨基水杨酸盐及皮质类固醇仍是治疗UC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13.
C反应蛋白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芳  刘占举 《四川医学》2008,29(2):188-189
目的 检测不同严重程度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估其对UC患者临床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对UC患者86例以及健康对照42例,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清CRP、血沉及其他生化指标(肝功能、肾功能、免疫球蛋白)水平,重点分析CRP在不同临床时期的变化,并评估其与其他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性UC患者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重度UC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中度UC惠者(P<0.05);中度UC患者血清CRP水平也显著高于轻度UC患者(P<0.05).活动性UC患者经过有效药物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呈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发现活动性UC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与血清CRP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1,P<0.01),而其他实验室指标(如ESR、肝功能、肾功能、免疫球蛋白)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O.05).结论 CRP水平变化可以准确地反映UC患者临床严重程度,为临床上治疗,控制病情发展,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病变累及的解剖范围,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通常可分为直肠炎、左半结肠炎(即乙状结肠或不累及降结肠)以及全结肠炎,少数患者还会累及回肠。UC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功能障碍、遗传易感性和微生物失衡有关。临床治疗中,常使用美沙拉嗪制剂、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来控制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症状,促进结肠黏膜愈合。近年来,具有新靶点的生物制剂不断进入临床试验,可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及修复肠黏膜达到治疗目的[1]。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出现药物无应答或停药后复发[2]。近年来,有关UC治疗药物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针对其他单体成分和中药的研究发现,蒽醌类化合物可在UC的治疗中发挥良好的抗炎作用,现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可导致严重不良后果。临床常规用药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但仍有部分难治性中重度UC患者对常规治疗无效,需要转换至生物制剂治疗。目前用于临床治疗UC有效的生物制剂有3类(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体、抗整合素α4β7制剂、肌酸激酶抑制剂)。本文旨在从药物作用机制、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面总结各生物制剂治疗难治性中重度UC的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1年9月23日,美国FDA批准Remicade(infliximab)用于治疗6岁以上儿童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的中度至严重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UC)。Remicade可以减轻这些患者的UC症状,并且诱导及延长临床缓解期。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迄今为止,溃疡性结肠炎(Uicerative Colities,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能明确,因而缺乏特异性的治疗药物。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总结,UC的治疗药物不断增加,治疗方法不断提高,治疗方案也初步成形。去年我国炎症性肠病协作组结合国外处理指南,发表了国人新的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1-3],国内外对UC治疗的方案基本一致,主要包括传统化学制剂,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保留灌肠的治疗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艳秋 《安徽医学》2009,30(4):481-481
溃疡性结肠炎(ulcevatir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性疾病,现已证明,此病是多因素作用结果,包括基因的易感性、自身免疫的失衡,环境因素等,病程迁延,常易复发,目前治疗方面侧重于控制活动性炎症和调节免疫紊乱。临床常用三类药物为柳氮磺胺类、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虽疗效确切,但长期口服副作用大,患者不能耐受。我院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37例UC患者并加强临床护理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正>英夫利昔单抗是有效治疗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生物靶向药物。但长期使用该药花费高且有出现严重副反应的风险,因此部分患者在获得长期缓解后选择停用。在某些国家,如匈牙利,通常治疗疗程达到1年以上的患者会停用英夫利昔单抗。但目前几乎没有针对UC患者停用英夫利昔单抗  相似文献   

20.
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手术、化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治疗措施下,仍有部分患者经历疾病复发、转移,预后不佳。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兼有抗体药物的靶向性和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是近年来癌症个体化精准治疗的研究热点,成为这些患者新的选择。目前ADC治疗UC相关临床试验成果颇丰,靶向Nectin-4的Enfortomab Vedotin、靶向TROP-2的Sacituzumab Govitecan和靶向HER-2的Disitamab Vedotin已获批应用于临床,针对其他靶点的新型ADC也开始崭露头角。本文拟对最近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