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尹新梅 《大家健康》2016,(11):220-221
目的:分析在手术室实施护理干预对术后患者腹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2015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在手术室实施护理干预将本组患者分为手术室实施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与手术室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将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与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而且能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杨玲  唐丽 《当代医学》2013,(2):124-12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1月需要接受手术的12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1~11月需要接受手术的16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发生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7.4%,患者的满意度为93.9%;对照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9.3%,患者的满意度为6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2例,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2组对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10例,感染率为23.26%;观察组发生肺部感染4例,感染率为6.7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评价非常满意23例,满意12例,满意度为81.40%,观察组患者护理评价非常满意44例,满意13例,满意度为96.6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手术患者实施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而且可以明显增加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2例需要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术后肺部感染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朱曾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151-315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于2015年1月—6月收治的11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率为12.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手术室干预措施对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需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的干预方法区分成A组和B组,A组实施手术室干预,而B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种干预方式对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效果。结果 A组患者术后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0.05);且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针对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的几率,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术后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组实施全面、系统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1);干预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全面、系统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手术室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全面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
李娜 《中外医疗》2016,(27):162-164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以该院2014年1月一2015年1月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6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为6.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为90.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降低肺部感染率,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3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组)51例和观察组(手术室强化护理干预组)51例,然后将两组患者中不同疾病种类的总肺部感染发生率及干预前后患者的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不同疾病种类的总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的感染防控知识掌握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控制术后肺部感染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且患者对于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也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在三门峡市中医院手术室接受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形象与职业素养、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以及护理总体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效果理想,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祎 《中国医药导报》2015,(10):166-169
目的 探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模式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肺部感染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肺部感染防控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7.94%,低于对照组(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对肺部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的良好率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96.82%,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提高患者对肺部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模式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护理模式基础上采用"零缺陷"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服务之后,研究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21.43%),数据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HTH结论:"零缺陷"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运用效果显著,可以显著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从而减少甚至杜绝医患、护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选取30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将他们平均分成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情况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肺部感染4例占2.67%,对照组患者18例占12.00%,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度82.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48.66%,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并且患者的满意度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护士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的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 142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手术室护士另给予心理干预组患者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变化及焦虑心理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HAMA评分及焦虑心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心理干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HAMA评分及焦虑心理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护士心理干预能够缓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室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收治的186例自愿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9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 ⑴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⑵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7.84%、79.5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在预防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上取得的积极效果。方法随机抽选在本院进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且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住院期间仅仅接受到了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患者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住院期间接受到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肺部感染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两方面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有针对性的实施有利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降低,能够赢得更多患者的满意,有持续应用和推广的必要。  相似文献   

19.
王英琴  马晓辉 《吉林医学》2014,(17):3863-386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于肛瘘术后尿潴留的防治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40例肛瘘手术患者,按照挂号顺序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干预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手术后尿潴留和导尿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干预护理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10%,对照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为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肛瘘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采用干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应用个性化护患沟通方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手术沟通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采用个性化护患沟通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SDS和SAS评分的改善幅度、出现异常精神状态的人数、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手术室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SDS和SA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出现异常精神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手术室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室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个性化护患沟通方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