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颅CT平扫在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收治的101例痴呆患者,其中55例阿尔茨海默病者作为AD组,4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VD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头颅CT检查结果。结果AD组大脑半球最大横径、大脑半球最大横径与侧脑室最大宽度比值小于VD组,AD组外侧裂池最大宽度大于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腔隙性脑梗死和大面积脑梗死/出血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D组,AD组侧脑室颞角扩大发生率高于V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颅CT平扫在鉴别老年患者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阿尔茨海默病 (AD)与血管性痴呆 (VD)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脑CT表现。方法 根据ICD- 10诊断标准 ,对 2 3例AD和 2 7例VD病人的临床及颅脑CT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1)AD病人多起病缓慢 ,而VD病人起病多较急 ;AD病人的认知功能减退常常累及多个方面 ,而VD病人以记忆力和计算力减退为主 ;AD病人的非认知功能常常受影响 ,而VD病人的非认知功能受累较少。 (2 )AD病人的两脉络球间距离与侧脑室体部间最大外径之商和头颅内横径与侧脑室体部间最大外径之商均明显较VD为小 (P <0 0 1) ;第三脑室和外侧裂最大宽度则明显较VD为大 (P <0 0 1)。结论 根据两种疾病的不同临床特点及脑CT表现检查有助于AD及V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血管性痴呆(VD)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脑CT结果分析,探讨中度痴呆与高血压病的关联性。方法:选择按简易量表评定为中度痴呆的住院患者90人,分为伴高血压组50人和不伴高血压痴呆组40人,比对二组间脑CT检查影像学特点。结果:VD合并高血压与单纯VD病人脑CT表现有显著差异性(P<0.01),合并高血压者脑梗死数目增加,范围增大,与中度VD呈正相关性。结论:对有高血压病并且有VD倾向等危险因素的老年人进行早期干预,可减低VD的发生率和致残率,延缓其由中度发展为重度VD速度,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痴呆患者脑CT径线测量结果与认知功能测评结果的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痴呆患者,其中48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作为本次研究的VD组;3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本次研究的AD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39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分别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颅脑CT扫描,并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ve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测评。结果 AD组和VD组研究对象头颅CT扫描各径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研究对象与对照组比较,MMSE各因子分及MMSE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研究对象与对照组比较,定向力因子分、注意和计算因子分、记忆因子分及MMSE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语言因子分、识记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研究对象与VD组相比,其定向力因子分、语言因子分及MMSE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CT各径线有别于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总分及其因子分在痴呆患者与正常老年患者之间及不同类型痴呆患者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血管性痴呆(VD)患者急性脑梗死时的计算机体层成像(CT)与经颅多普勒(TCD)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脑电图(EEG)中的脑生理性电活动的变化.方法根据(NINDS-AIREN)诊断标准,对16例临床诊断为血管性痴呆的患者进行早期检查,并对其结果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以上1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时,脑CT可准确显示其脑结构异常改变;TCD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流速度,血流方向,频谱图形异常;而EEG同样有脑生物电活动的变化.结论CT与TCD、EEG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血管性痴呆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痴呆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国内,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导致血管性痴呆成为痴呆患者中人数最高的群体。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脑组织损害而产生的痴呆综合征~([1])。VD病因复杂,症状表现多样,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因此对VD患者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阻止病情发展.无疑对控制VD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脑脊液标志物被认为是痴呆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的最大候选者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利用脑脊液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Alzheimer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详细收集临床资料,并用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对38例AD与30例VD患者的发病情况、行为精神症状特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比较.结果VD患者多急性发病、呈阶梯性病程、伴有高血压和卒中史;AD患者脑电图改变主要是双额叶及双枕叶的节律改变,以θ波及δ波为主要活动,而VD患者以不对称为主要表现;抑郁、焦虑、欣快的发生率VD患者明显高于AD患者,而幻觉、妄想、饮食障碍则明显低于AD患者;时间定向、地点定向、物体命名评分AD患者明显低于VD患者,而图形描述评分高于VD患者;AD和VD患者存在着躯体生活、工具使用能力下降的不平衡,VD患者躯体生活能力下降更明显.结论AD与VD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发病基础、行为精神症状、认知功能、智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及CT和脑电图的检查等对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Alzheimer病与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比较Alzheimer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特点。方法 通过详细收集临床资料,并用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对38例AD与30例VD患者的发病情况、行为精神症状特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比较。结果 VD患者多急性发病、呈阶梯性病程、伴有高血压和卒中史;AD患者脑电图改变主要是双额叶及双枕叶的节律改变,以θ波及δ波为主要活动,而VD患者以不对称为主要表现;抑郁、焦虑、欣快的发生率VD患者明显高于AD患者,而幻觉、妄想、饮食障碍则明显低于AD患者;时间定向、地点定向、物体命名评分AD患者明显低于VD患者,而图形描述评分高于VD患者;AD和VD患者存在着躯体生活、工具使用能力下降的不平衡,VD患者躯体生活能力下降更明显。结论 AD与VD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发病基础、行为精神症状、认知功能、智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及CT和脑电图的检查等对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人痴呆的病种分类,临床症状,影像特点和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108例老年人(60岁以上)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神经心理、MRI检查,总结各种痴呆的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果:108例老年人痴呆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50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40例,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18例;卒中病史在AD组中无,在VD和MD组中分别为45例和8例;神经系统局灶征在AD组中无,VD和MD组分别为48例和5例;影像学变化VD组多发性脑梗死45例,AD组全部有脑萎缩,MD组全部有脑萎缩和腔隙性脑梗死;3种痴呆均存在记忆力障碍.结论:①老年人痴呆以VD最多见,AD次之;②老年人痴呆各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变化;③老年人痴呆的诊断要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再根据VD、AD、MD的标准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额颞叶变性患者的脑MRI平扫及行CT平扫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痴呆患者,其中AD组患者35例、VD组患者34例、FTLD组患者31例。分别应用MRI平扫及行CT平扫,建构测试网,进行评估。结果 AD组患者中皮质萎缩、脑沟增宽、海马内侧脑脊液池增宽发生率显著高于VD组、FTLD组(P0.05)。AD组海马萎缩、颞顶叶萎缩发生率高于VD组、FTLD组(P0.05),病灶出血发生率低于VD组(P0.05)。三组白质稀疏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VD组病灶出血发生率高于FTLD组(P0.05),海马萎缩发生率与FTLD组比较无差异(P0.05)。AD组颢叶内侧萎缩、全脑皮层萎缩评分显著高于VD组、FTLD组(P0.05),VD组颢叶内侧萎缩、全脑皮层萎缩评分显著高于FTLD组(P0.05)。结论痴呆在CT平扫影像不清,而MRI平扫能有效鉴别老年痴呆,其中颢叶内侧萎缩、全脑皮层萎缩可作为早期痴呆特异及敏感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管性痴呆(VD)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依据头颅CT结果观察40例老年人血管性痴呆患者卒中的次数,部位,性质,病灶数目。结果40例VD患者2次及2次以上卒中36例(90.0%),缺血性卒中35例(87.5%),基底节区及颞叶卒中27例(67.5%),多发病灶36例(90%);全部病例均有脑萎缩。结论VD与卒中次数,性质,部位,病灶数目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痴呆 (VD)是指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各种痴呆[1] 。本文通过载脂蛋白E(apoE) 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探讨其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血管性痴呆 (VD)组 35例 ,男 2 3例 ,女 15例 ,年龄 5 6岁~ 82岁。所有病例均符合 1995年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 ,结合头颅CT或MRI确诊 ;并依据美国精神病学会 1979年对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的诊断标准[2 ] 作出痴呆的诊断。正常对照组 (NC) 4 3例 ,男 2 7例 ,女 16例 ,年龄 5 8岁~ 79岁。1.2 方法采用北京海莱生物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老年性痴呆apoE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13.
西宁地区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MRI诊断与临床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核磁共振(MRI)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Hackinski缺血计分及头颅CT检查区分血管性痴呆(VD)及阿尔采默氏痴呆(AD),并对多部位梗塞灶的VD患者行MRI检查。对颅内径线进行测量,与无认知障碍的病人对比;结果:VD患者发生多部位硬塞时,发生脑室扩大,大脑皮层萎缩的程度较无痴呆的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明显,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脑梗塞部位、大小、范围与痴呆有密切关系。VD患者合并有多部位脑梗塞时,其脑萎缩程度明显重于无痴呆的多发性脑梗塞病人。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痴呆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国外居痴呆第三位,仅次于Alzheimer病和路易体痴呆,我国VD所占比例较高,患病率仅次于Alzheimer病[1]。本文收集我院VD患者62例,现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1997年3月~2003年5月就诊的62例患者,男性47例(75.8%),女性15例(24.2%),年龄62~89岁。合并高血压41例,糖尿病13例,高血脂35例。受教育程度:大学8例,中学39例,小学14例,文盲1例。所有患者均经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查,通过头颅CT和(或)MRI明确诊断。(1)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划分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VD)与颈内动脉(ICA)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VD患者及非痴呆患者各40例,行头颈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明确有无ICA狭窄及狭窄率,分析两组ICA狭窄例数及狭窄率的关系.结果 40例VD患者,有29例检出颈内动脉狭窄,平均狭窄率为(67.8±7.34)%,高于非痴呆患者[(45.7±6.9)%,P<0.05];两组ICA狭窄患者中,左侧狭窄共24例,VD组22(91.7%)例;右侧狭窄者有13例,VD组8(61.5%)例;双侧均狭窄者1例,为VD组.结论 VD患者的ICA狭窄的发生率较高,狭窄程度较严重,早期应积极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6.
姚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2):1640-1641
目的:探讨CT影像学对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作为VD组,同时选择85例非痴呆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T检查及认知功能评价,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CT表现进行比较。结果:VD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2.4±1.6,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为26.8±1.9,VD组患者的MMS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头部CT结果显示患者脑组织出现低密度的梗死病灶或高密度的出血病灶。两组患者病灶部位、病灶大小及脑萎缩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检查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清晰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0例VD患者,30例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的脑梗死患者和30例正常人,应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简易痴呆筛查量表(BSSD)评定认知功能,通过颅脑CT、TCD检查了解梗死病灶和脑血流情况。结果:1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以注意力、短程记忆、计算力、言语理解、言语表达、阅读理解、时间定向和视觉空间认知功能的减退为突出表现。2VD组患者多发性脑梗死病例数显著多于脑梗死对照组。VD组患者普遍存在脑萎缩,尤以额叶萎缩明显。3VD组患者多存在广泛的脑血管弹性减退。结论:VD患者以记忆减退、语言认知相关的功能障碍、视觉空间认知功能障碍和注意障碍为突出表现。认知功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额叶萎缩和脑动脉硬化是V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头颅CT在老年性痴呆的早期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早期老年痴呆临床患者病例2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老人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头颅CT检查,并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痴呆组患者外侧脑裂宽度较健康组小(P<0.05),而尾状核指数、额角指数、三脑室宽度、侧脑室宽度、额叶脑沟宽度以及平均脑沟宽度均较健康组发生明显增加(P<0.05).结论头颅CT能够在老年痴呆早期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基底节钙化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的临床特点与头部CT表现,防止漏诊及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的临床特点与头部CT的表现.结果 (1)26例病例均为散发;(2)临床表现主要为癫痫发作、锥体外系症状、进行性痴呆、头昏失眠等,亦可无临床表现,血清钙、磷均正常;(3)头颅CT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双侧基底节钙化,MRI诊断阳性率不高.结论 特发性基底节钙化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在排除其他可引起基底节钙化的相关疾病的基础上,头颅CT及实验室检查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尤其对无症状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脑电图(EEG)对老年期痴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13例阿尔茨海默病(AD)和87例血管性痴呆(VD)的脑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D阳性率82.30%,VD89.66%,EEG异常与病期和痴呆严重度有关,与年龄无关,这在VD表现较为明显,而且VD可有局灶性改变.结论EEG可作为AD和VD的鉴别参考,并对鉴别痴呆与假性痴呆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